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月[1](2021)在《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Z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镇,国家大力投入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无论是教育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还是中央或者地方的一些财政的政策等,都力求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凸显了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最近几年以来,高职教育稳中有进、良性发展,国家以及社会中很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均来自于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优质人才培养的方法,以人来带动地域经济的发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是无法离开实训基地,也是无法单靠学校的力量单独发展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特色,更是高等职业学校建设的必要存在。无论是学生技能操作方面的学习和进入模拟场景的演练都离不开一所设备先进的、管理到位的、师资条件良好的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是不同的,高职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外,更加注重其动手能力的提高以及企业实践经验的培养,这是二者之间的最大差别所在。对于学生本身来讲,他们也是对于自己的动手学习以及亲身实践的环节更加有所需求的。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大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很多高等职业院校而言,都建立了学校内部的实训专门场所。但问题是,这些实训场所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或者教师的教学需要呢?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权责是否明确,分别都充当的角色都是怎么样的呢?这些问题都在一定层面上成为了阻碍院校实训基地发展的绊脚石。本文以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辽宁省Z职业学院为个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笔者的深入调研来了解此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在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基础上,找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运行不畅、实训资源浪费、建设资金不足以及实训教师队伍能力等问题,分析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的建议,如明确校企共建制度,明确双方权责、优化资源配资,增加资金来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实训基地专门管理人员等,希望可以对其他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照的建议。
许朝山[2](2020)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是国家针对目前经济形势所提出的方针政策,在此背景下国家政策、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都对职业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产教两界专家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优化上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与探索。但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目标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结构性矛盾突出,院校间同质化严重,特色不明显,数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企业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中发挥作用不明显。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理论研究也落后于实践探索,个案研究、经验性总结较多,系统性、理论性研究较少。本研究按照“存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基于教育生态学中生态平衡理念,以教育生态多样性为出发点,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开展研究。围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首先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从就业“结构性矛盾”、专业“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偏离度”效应以及“四方协同”治理体制四个角度剖析原因所在;最后,根据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了对应的解决问题对策。本研究通过系统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政府、行业、市场和高校的四方产教生态系统的平衡、持续发展过程,构建了该生态系统状态模型及调整动力学模型,以及依此模型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方式。为研究和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产业升级中的高校就业“结构性”矛盾研究方面,针对智能制造在机械行业产业升级的发展过程中,产业智能制造示范点的布局与高职院校布局区域差异较大,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巨大,制约了企业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发展。盲目扩招高职人才,可能会引起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结构失衡,产生区域多所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相同领域专业,造成人才培养局部过剩。优化设置下的高职专业“供给侧”改革研究,以模具行业为例,进行专业优化设置。分析了模具行业人才多方面需求,针对模具专业六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运用PISA模拟测试的方法量化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评价,通过创新与实操结合开展职业能力测试,效果显着。专业设置中应用教育生态学中的最适度原则,充分发挥教育生态学理论中的生态优势,对区域模具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的研究方面,本研究分析了常州科教城通过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政府、企业、院所和学校等产学研合作育人。对地方转型中的高职教育“偏离度”效应的研究发现,常州市产业-就业结构的均衡性分布基本合理。依此提出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体制的研究方面,按照“政府依法管理、高校依法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治理原则,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治理体制与治理能力建设。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基于大数据治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高职绩效导向的评价和内部治理体制,实现专业与产业公共数据的开放和共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将专业建设引向功能性改革,高端化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运用教育生态学和系统学理论,构建产教生态系统状态模型、生态系统调整动力学模型,以此分析该系统危机程度,提出调控策略。(2)在实践方面首次给出智能制造行业高校就业“结构性”矛盾分析、模具专业“供给侧”改革以及专业设置及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案例。(3)在机制方面首次根据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提出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体制。构建“政府调控、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导”四方协同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基于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
夏敏[3](2020)在《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以广西A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对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进行了决策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成为今天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等职业院校相关管理者努力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基于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一主题,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注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入分析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调查分析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提出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建议。本文共分为六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与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概念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历史回顾,阐明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基于对广西四所高等职业院校展开调查,分析广西高职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并得出相关结论。第四部分对广西区内具有示范性作用的高等职业院校A学院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A学院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成效以及问题、不足。第五部分阐述加强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第六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创新及不足之处。
张丽杰[4](2020)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无论是从学校机构数还是在校生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认真梳理、分析总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历程,凝练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特点,这对引导、促进未来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价值和基础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82018年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38166篇期刊论文和11455篇被引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样本办法,根据研究文献的数量和相关重要政策文件,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历程,探索划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查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阶段状况,总结凝练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发展特点,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展望。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5年是研究初步兴起时期;20062011年是研究迅猛发展时期;20122018年是研究质量提升时期。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并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的五大总体特征:一是从载文量看进展,经历“增-减-稳”三阶段。二是从核心期刊的形成看进展,经历了从少到多的历程,期刊来源趋于稳定,主要集中于四种高职教育的核心期刊,但是其质量有待提高。三是从研究主体看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发文作者群还未形成,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核心发文机构群已经形成。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主体之间联系较少,大多是独立研究,但主体合作有明显逐渐加强的趋势。四是从研究主题看进展,研究主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一直是研究的主题,彰显出人才培养一直是时代命题,校企合作研究逐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识显着增强。五是从知识基础看进展,知识基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知识基础研究内容逐渐趋于具体化。通过系统梳理21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本文探索尝试将研究进程划分为初步兴起、迅猛发展和质量提升三个时期。同时,将知识图谱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丰富和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受时间、篇幅等限制,只收集CNKI和CSSCI数据库数据,未来还需拓展到多种数据库,进一步丰富研究数据,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文献全面覆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
宁钰茹[5](2020)在《文化振兴下民族技艺融入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具有璀璨的文化瑰宝。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面临消逝的风险,民族文化需要传承创新发展。在文化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为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也发挥了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意。民族技艺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学校中将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为其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本研究以民族文化振兴为背景,以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为主体,针对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选取典型个案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以文化振兴下民族技艺融入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为基础,首先对“民族文化振兴”、“民族技艺”、“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进行概念界定,明晰本研究开展的范围;其次梳理分析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职业院校传承创新民族技艺和民族技艺融入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确定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拟创新点;最后进而为研究的开展做好相关准备。第一部分:主要对文化振兴下民族技艺融入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进行学理阐释。首先对“差异化竞争战略”、“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和“情境学习”理论进行论述,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出发分析了文化振兴下民族技艺融入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价值取向;最后构建出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的实践框架。第二部分:通过走访调研对Z职教中心进行考察分析。从民族技艺融入个案专业建设的缘起背景、主要措施和实施成效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针对个案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考察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的现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五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三部分:剖析民族技艺融入Z职教中心在专业建设中问题与原因。通过对Z职教中心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发现问题在于:一是民族技艺型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二是专业建设中民族技艺类课程设置不完善、三是专业建设中民族技艺校本教材综合使用率低、四是专业建设中民族技艺师资队伍薄弱、五是专业建设中民族技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待深入。最后从政策保障、经费投入和人才对接三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最后提出文化振兴下民族技艺融入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策略。一是更新以往观念,明确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培养目标;二是改革课程设置,优化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课程结构;三是提高教材使用,强化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实践;四是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培养质量;五是加强基地建设,提升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实训功能;六是完善政策保障,破解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制度保障。
俞亚萍[6](2020)在《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高职院校的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其中,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及其内涵、维度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为高职院校优秀教师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找到依据与标准,进而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高职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提升,是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能力素质模型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首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样本区域20名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称号的高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成长为教学名师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以及对教学名师的认识与定位;继而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编码,提炼出23类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特征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模型包括外显性能力素质和内隐性能力素质两大类。外显性能力素质有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教学科研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指导学生、课堂教学、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五项特征要素;管理能力包括领导团队、沟通协调、统筹规划、合作分享、执行能力五项特征要素;实践能力包括校企合作、企业实践、竞赛指导三项特征要素;发展能力包括总结思考、学习提升、探索创新三项特征要素。内隐性能力素质有个性态度和内在动机。其中个性态度包括责任担当、锲而不舍、良好心态、上进心强四项特征要素;内在动机包括爱岗敬业、成就需要、目标追求三项特征要素。根据初步构建的能力素质模型,编制了《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内含每类能力素质特征要素的结构化问题,对123名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和877名非教学名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和信效度良好,验证了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变量对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水平的影响,得出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具有显着性、内发性和特殊性特点。依据教学名师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和问卷数据的量化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影响教学名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有发展平台、发展环境、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发展平台主要包括学校层次、重点学科(专业)、高级别团队、岗位职务、高级别项目等因素;发展环境主要包括团队氛围、学校政策、职教背景、行业变化等因素;关键人物主要包括领导、导师、同事、专家、亲人等因素;关键事件主要包括职称提升、学历提升、发展机遇、职务提升等因素。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尝试运用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对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甄选、绩效管理、职业规划、培训提升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进行创新优化,以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主要举措为运用能力素质模型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可以作为招聘选拔教师以及对教师工作进行绩效管理的科学依据;高职教师可以根据能力素质测评结果,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规划;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岗位发展需求和在岗教师的能力素质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郭光亮[7](2019)在《多元博弈与动态均衡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多元办学格局的方向与强音。在高职教育领域,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似乎成为难以共存的矛盾体,不过,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成功运作使二者的协同关系昭然。如何在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中实现双方协同运作、协同治理,根据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寻找协同的平衡点,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摆脱发展困境,而且有利于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作为一种新兴办学模式,对高职院校非常具有吸引力,并有逐渐兴盛态势,但真正沿着混合所有制轨道高质量发展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多。基于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政策导向与路径优化的时代诉求、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升华的理论探析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模式再造的实践探索,本文将研究问题聚焦到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选择、框架设计与制度构建上。站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遵循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范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采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可能突破的方向;另一方面拓宽研究视角,在多元主体的生态关系系统中来重构研究框架,利用经济学中的博弈均衡理论方法,重点研究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机理、均衡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重构与机制保障,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一是基于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背景,基于文献分析,厘定研究问题的核心概念,界定本研究任务的重点所在;二是在研究述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释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内涵特征,基于此建构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三是基于实证分析与论述,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进行现状考察,剥茧抽丝,对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透视与归因;四是围绕博弈的条件、内容、类型,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关系进行厘定,明晰多元主体的博弈机理;五是通过数理关系界定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过程中博弈假设、均衡策略,提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博弈均衡优化的建构基础;六是围绕着政府统筹主体、多元治理主体、社会监管主体、师生参与主体,设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模式框架;七是基于协同治理模式的建构,提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保障机制。通过基本理论研究、实然状态研究、问题与原因探究、博弈机理研究、均衡策略研究、模式建构研究、保障机制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理论溯源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具有深厚的内涵意蕴,并衍生出五个特质与四大价值。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内涵意蕴可凝练为:在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治理中,应包括不同的所有制治理主体,而为了协调好这些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相关的利益诉求,我们应该推崇“协同治理”——通过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共识、集体决策和合力执行等行为去促进公平和提高效率,以达到满足公众和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性、治理目标一致性、治理方式互动性、治理过程持续性、治理内容选择性五个本质特征和包容开放、多方参与、联动高效、工学兼优四大价值诉求。2.从现实状况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四种表象、三大问题与五个归因。调查结果显示,多元主体参与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意愿不足、动机不同、制度不清、权责不明四种表象,深入分析发现多元主体参与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动能不足、路径不顺、机制不善的三大深层问题,究其原因,可归纳为多元主体参与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目标差异性、权责离散性、资源零散性、政策缺失性与机制机械性五个方面。3.从博弈机理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两种间性关系、四大博弈内容与三大博弈条件,存在静态与动态两大博弈类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存在合作与冲突、独立和依存两种间性关系,并在价值追求不一致、利益诉求不一致与行动方式不一致三大条件下,围绕利益、权力、权利、风险四大内容展开静态与动态博弈。4.从博弈动态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存在博弈假设下的三大动态博弈关系。假设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在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与政府监管部门三方主体按照国有资本行动→非国有资本行动→政府监管机构行动的顺序进行动态博弈,国有资本的侵占概率与惩罚力度呈反比例关系,同时与监管部门的查处成本表现出正相关关系;非国有资本针对侵害行为的上诉成本与非国有资本因诉讼可挽回的利益、发起诉讼面临的赔偿支付、以及可能获得的惩罚收益补偿呈正相关关系;监管机构查出侵占行为的概率与其惩罚力度以及非国有资本面临的诉讼赔偿损失呈反向关系。5.从博弈策略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可建立基于价值基础与制度基础的动态均衡策略。为促进各主体之间形成平衡协调甚至联动的治理关系,各主体应采取建立一种综合自身利益与他方利益、衡量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把握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价值基础,且需要从组织架构、职责职权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构建相应的制度基础这样一种均衡策略。6.从协同效果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应基于四大原则与三大机制进行框架设计和模式再造。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主体应基于利益共享、多元共治、责权利明晰与开放治理四大原则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主体诉求认同、权责关系协调协同三大机制,通过协同合作、共商共谋、依据共同契约规则,对共同支配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与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多元主体在充分博弈的基础上形成均衡态势,在识别、测度均衡态势与既定目标差距的基础上,促进治理系统的自组织内微调与妥协,继而保证协同治理目标得以实现。7.从政策建议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需有良好的法制环境与制度生态。健全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扶持体系,明确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科学界定协同治理主体的职责职权,完善协同治理的利益协调和权利保护制度,为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奠定良好的法制环境与制度生态。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治理关涉多元主体,既带来活力与优势,又带来挑战与问题,只要找到合适的策略,即可破题发展、脱困前行。在无时无处不在的矛盾运动与博弈过程中,各治理主体在利益、权力、权利、风险等方面持续不断的进行着动态博弈,由于受到利益诉求、价值追求和行动逻辑不一致的先天约束,导致博弈困境的存在,也造成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难以走出协同治理困境。若对博弈策略施以改进,各主体能在充分尊重各自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以达成共识的规约要求,释放自主治理的潜能,继而发挥最大化的治理效能,在博弈进程中达成最佳均衡点,即便在结构耗散下,也能围绕均衡点不断有序运动,即证明该策略是在维护各方利益最大化或整体利益最大化下的协同治理均衡策略。以此多元博弈的动态均衡策略为依据,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治理模式进行改进再造、流程重塑与机制革新,是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共治共赢目标效果达成的最优路径抉择和最佳操作选择。并期待基于这一分析范式和治理模式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为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更多贡献。
陈沛酉[8](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冯润[9](2019)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江西省首批试点院校的调查》文中提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与实践发展迅速,到本世纪“质量”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主动对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在社会进步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质量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先后历经了2004年和2008年两轮的评估,为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5年教育部改变了原有评估的思路,确立了通过“诊断与改进”工作引导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思路,意欲建立新的职业教育质控模式。论文具体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明确本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趋势和成果,以及研究的方法、研究内容与思路。第二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与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进展状况,且重点分析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江西省在此背景下亦启动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首批试点的6所高职院校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访谈法,先后调查访谈了相关专家、高职院校负责人、高职院校教师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同时在江西一所试点院校“质保办”进行长达6个月的实习实践,参加旁听了省高职教学诊改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对江西试点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具体探索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以及访谈,得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及管理层面三个方面对江西高职院校内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存在的困境进行了解剖分析。第五部分,对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理念上现代质量文化的塑造,内容上五个层面“二链”打造、研发智能化诊改平台、彰显学校自主特色、将诊改与绩效考核挂钩,结果上落实诊改复核工作。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
郭云瑶[10](2019)在《基于“工作室”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义乌市G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技能型人才是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企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然而,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无论在培养理念还是在培养方式上都难以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规格与素质的要求,出现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开始改革与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培养技能为核心,以工作过程引领课程,以承接实际项目引导教学,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与当前强调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高度契合,与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一致,且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提高高职院校人才供给质量以及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基于“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在高职院校得以发展和推广。本研究以G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G高职作为浙江省实践育人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探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从理论维度对基于“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明确高职院校基于“工作室”育人模式的运行机制;其次,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呈现G高职院校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现状,得出G高职基于“工作室”的育人模式在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收获与企业收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再次,通过访谈调查的方法,深度访谈了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主体,发现G高职基于“工作室”的育人模式在政府管理不完善,企业投入不到位,高职院校措施不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不稳定,学生自主性不强等层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对育人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依据资源依赖理论,从加强政府引导,加大企业支持,完善院校制度,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变学生观念五个层面提出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进一步优化G高职院校基于“工作室”的育人模式,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Z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育部门多次将实训基地建设以国家文件的形式提出 |
(二)实训基地的建立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要求 |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迫切需要 |
(四)学生的实训依赖于实训基地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校内实训基地 |
(二)实训基地建设 |
五、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特点、功能及原则 |
一、校内实训基地的特点 |
(一)情境性 |
(二)实践性 |
(三)功能多样性 |
二、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 |
(一)实现人才培养 |
(二)提供社会服务 |
(三)承担职业培训 |
三、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
(一)实用性原则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统筹协调原则 |
第三章 辽宁省Z职业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
一、样本选取以及问卷编写 |
(一)样本选取 |
(二)问卷的编写 |
二、辽宁省Z职业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
(一)校内实训基地整体建设 |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 |
(三)校内实训基地课时安排及实训内容 |
(四)校内实训基地的师资能力 |
(五)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
第四章 辽宁省Z职业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辽宁省Z职业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校企合作进行不畅 |
(二)实训消耗大及设备更新缓慢 |
(三)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充足 |
(四)实训基地师资能力不强 |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校企双方寻求合作的出发点不同 |
(二)实训基地信息化程度不高 |
(三)实训基地资金来源和分配不合理 |
(四)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对于培训不积极 |
第五章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对策 |
一、校企双方深入合作,谋求共赢 |
(一)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习材料 |
(二)校企双方明确权责,各司其职 |
二、建设仿真模拟实训室,提高信息化水平 |
(一)提高实训基地信息化水平,建设仿真模拟实训室 |
(二)充分发挥实训基地教学以外的其他功能 |
三、增加资金渠道,丰富建设资金来源 |
(一)发挥优势,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
(二)主动探索,采取组合方式融资 |
四、提升实训基地教师“双师”素质 |
(一)鼓励实训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培训 |
(二)聘请有企业经验的员工进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三: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问题本质 |
1.1.4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现有不足及原因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3.1 基本概念 |
1.3.2 主要范畴 |
1.3.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理论研究 |
2.1 教育生态学概述 |
2.1.1 教育生态学的产生 |
2.1.2 教育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
2.1.3 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
2.1.4 城市教育生态学 |
2.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型 |
2.2.1 产教生态系统 |
2.2.2 产教生态系统状态模型 |
2.2.3 产教生态系统调整动力学模型 |
2.3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
2.3.1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
2.3.2 美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
2.3.3 加拿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优化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业升级中的高职就业“结构性”矛盾 |
3.1 产业升级的典型行业分析 |
3.1.1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
3.1.2 全国智能装备技术技能人才数量需求测算 |
3.2 产业升级中的“结构性”矛盾 |
3.2.1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的产业布局与高职院校布局 |
3.2.2 智能制造机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供求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3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
3.3.1 新基建新内涵 |
3.3.2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的新发展 |
3.3.3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
3.3.4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实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优化设置下的高职模具专业“供给侧”改革案例 |
4.1 模具行业概述与人才需求分析 |
4.1.1 区域模具制造行业与专业设置优化 |
4.1.2 模具制造行业分布 |
4.1.3 模具行业人才规划及需求 |
4.1.4 模具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变化及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
4.2 模具专业调整的专业评估指标构建 |
4.2.1 专业评估值指标的内容 |
4.2.2 指标观测点的说明 |
4.3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运用与反思 |
4.3.1 指标应用实施 |
4.3.2 应用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常州模式”实践 |
5.1 建设常州科教城,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人才需求 |
5.2 常州科教城高职专业设置与优化的机制 |
5.2.1 政府主导,营造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环境 |
5.2.2 集聚整合,共建资源共享平台 |
5.2.3 跨界合作,实行产学研协同育人 |
5.2.4 产教融合,创办产业学院 |
5.3 常州区域高职院校专业-产业偏离度研究与实践 |
5.3.1 常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
5.3.2 常州高职专业结构基本情况分析 |
5.3.3 常州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职专业设置的“四方协同”治理机制 |
6.1 基于现代国家治理体制,提高高职教育治理服务水平 |
6.2 基于大数据治理,构建专业与产业公共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 |
6.2.1 打造大数据治理平台,以信息化提高高职教育治理水平 |
6.2.2 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引导社会力量介入专业设置和调整 |
6.3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构建四方协同的规范和保障机制 |
6.4 基于多元主体,完善高职绩效导向的评价和调整机制 |
6.4.1 完善职业教育学术委员会职能 |
6.4.2 优化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评价体系及机制 |
6.5 基于共同治理,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制 |
6.6 加强专业自身治理体制建设 |
6.6.1 专业内涵发展需要更加重视治理方式转变 |
6.6.2 专业优化调整需要更加重视功能性改革 |
6.6.3 专业结构调整需要更加重视向中高端转型发展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附件1 智能制造机械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调查问卷(院校) |
附件2 智能制造机械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调查问卷(企业) |
(3)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以广西A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做出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 |
2.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主要概念界定 |
1.高等职业教育 |
2.高等职业院校 |
3.高素质“双师型”教师 |
4.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5.策略 |
(四)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1.系统论 |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激励理论 |
4.习近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理念 |
(六)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二、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理论概述 |
(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 |
1.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2.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历程 |
(二)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 |
1.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 |
2.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原则 |
3.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
(三)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意义 |
1.满足高等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
2.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 |
3.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
三、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研究设计与实施 |
1.问卷及访谈提纲编制 |
2.样本选取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1.教师比例与结构情况 |
2.教师认知与资格认定情况 |
3.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
4.教师考评激励情况 |
5.教师职业规划与师德情况 |
(三)调查结论与思考 |
1.“双师型”教师数量存在缺口,结构待优化 |
2.全区建立了认定制度,但还需实行动态管理 |
3.“双师”培训形式丰富,但还有待完善 |
4.没有专门“双师”考核,激励措施不足 |
5.教师职业信念不足,师德准入考察不严谨 |
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个案分析——以广西A学院为例 |
(一)A学院简介 |
(二)A学院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及成效 |
1.“双师型”教师队伍坚持内培与外引 |
2.教学导师制指引新手教师职业方向 |
3.鼓励校企合作以提高教师“双师”能力 |
4.重视师德建设出台考评办法 |
(三)A学院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
1.“双师型”教师数量存在差距 |
2.资格定期再认定管理不足 |
3.缺乏“双师”特色的考核激励 |
4.企业挂职锻炼融入效果欠佳 |
五、加强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建议 |
(一)各主体明确自身定位,合力培育“双师型”教师 |
1.政府引导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
2.学校积极配合,扩大师资规模 |
3.企业转变观念,树立合作意识 |
(二)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
1.规范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认定 |
2.严谨考察师德,完善师德建设 |
3.严把准入路径,引进兼职教师 |
(三)构建多元培养格局,完善培训模式 |
1.注重职前和职后培训的衔接 |
2.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培训 |
3.整合资源提升“双师”领头人及团队能力 |
(四)结合“双师”特色,设置考核激励措施 |
1.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发展性评价 |
2.实施激励保障,促进教师发展 |
(五)依托专业平台,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 |
1.培养教师职业信念,明确发展方向 |
2.设置教职工发展中心,关注教师成长 |
3.建设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关注个体需求 |
六、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的回顾与反思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关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工具 |
1.4.3 数据处理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等职业教育 |
2.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
2.1.3 知识图谱 |
2.1.4 研究主体 |
2.1.5 研究主题 |
2.1.6 知识基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元教育学 |
2.2.2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
2.2.3 文献计量学 |
2.2.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2.5 信息可视化 |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概况:1998~2018 |
3.1 文献时间分布特征 |
3.2 来源期刊分布 |
3.3 研究主体分析 |
3.3.1 研究作者分析 |
3.3.2 研究机构分析 |
3.4 研究主题分析 |
3.4.1 突出人才培养 |
3.4.2 关注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 |
3.4.3 强调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3.4.4 重视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 |
3.4.5 以学生为中心 |
3.5 知识基础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初步兴起:1998~2005 |
4.1 《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一枝独秀 |
4.2 研究主体数量较少,缺乏主体合作 |
4.2.1 研究作者分析 |
4.2.2 研究机构分析 |
4.3 研究主题分析 |
4.3.1 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热点 |
4.3.2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4.3.3 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 |
4.3.4 重视毕业生就业 |
4.4 知识基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迅猛发展:2006~2011 |
5.1 五大期刊载文量过千 |
5.2 研究主体数量增长明显,合作网络有所增大 |
5.2.1 研究作者分析 |
5.2.2 研究机构分析 |
5.3 研究主题分析 |
5.3.1 课程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
5.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多样化的育人途径 |
5.3.3 重视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 |
5.4 知识基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质量提升:2012~2018 |
6.1 四大高等职教核心期刊形成 |
6.2 研究主体较为稳定,日益重视合作 |
6.2.1 研究作者分析 |
6.2.2 研究机构分析 |
6.3 研究主题分析 |
6.3.1 人才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
6.3.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
6.3.3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6.3.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受到更多重视 |
6.4 知识基础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三阶段划分 |
7.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特征 |
7.1.3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部分高职教育政策 |
附录2:科研成果 |
(5)文化振兴下民族技艺融入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五)研究设计 |
一、文化振兴下民族技艺融入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学理阐释 |
(一)理论基础 |
(二)价值取向 |
(三)实践机理 |
二、民族技艺融入Z职教中心专业建设的行动与经验 |
(一)民族技艺融入Z职教中心专业建设的缘起背景 |
(二)民族技艺融入Z职教中心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
(三)民族技艺融入Z职教中心专业建设的实施成效 |
(四)民族技艺融入Z职教中心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的个例考察 |
三、民族技艺融入Z职教中心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民族技艺融入Z职教中心专业建设的现存问题 |
(二)民族技艺融入Z职教中心专业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文化振兴下民族技艺融入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策略 |
(一)更新以往观念,明确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培养目标 |
(二)改革课程设置,优化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课程结构 |
(三)提高教材使用,强化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实践 |
(四)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培养质量 |
(五)加强基地建设,提升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实训功能 |
(六)完善政策保障,破解民族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的制度障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架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学名师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二、能力素质模型理论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设计 |
一、模型构建方法 |
二、模型构建对象 |
三、模型构建流程 |
第二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结果 |
一、外显性能力素质 |
二、内隐性能力素质 |
三、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 |
第三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特征要素内涵解析 |
一、教学科研能力 |
二、管理能力 |
三、实践能力 |
四、发展能力 |
五、个性态度 |
六、内在动机 |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验证及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验证 |
一、验证设计 |
二、验证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现状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名师成长影响因素数据统计 |
一、编码统计 |
二、问卷量化统计 |
第二节 发展平台因素分析 |
一、学校层次 |
二、重点学科(专业) |
三、高级别团队 |
四、岗位职务 |
五、高级别项目 |
六、其他 |
第三节 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
一、团队氛围 |
二、学校政策 |
三、行业发展 |
四、职教背景 |
第四节 关键人物因素分析 |
一、领导 |
二、导师 |
三、同事 |
四、专家 |
五、亲人 |
第五节 关键事件因素分析 |
一、职称提升 |
二、学历提升 |
三、发展机遇 |
四、职务提升 |
五、其他 |
第六节 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分析 |
第一节 招聘甄选优秀职教师资 |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特点 |
二、能力素质测评方法 |
三、招聘甄选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
第二节 有效管理岗位工作绩效 |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特点 |
二、绩效管理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
三、绩效管理的举例分析 |
第三节 合理规划教师职业生涯 |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教师职业规划特点 |
二、职业规划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
第四节 科学设计培训提升体系 |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教师培训的特点 |
二、培训提升体系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
第五节 分析与讨论 |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访谈协议 |
附录三:高职教师能力素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高职教师成长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后记 |
(7)多元博弈与动态均衡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时代诉求: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与路径优化 |
(二)理论探析: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升华 |
(三)实践探索: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再造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研究 |
(二)高职教育协同治理的研究 |
(三)混合所有制协同治理的研究 |
(四)基于博弈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 |
(五)文献评析的发现与启示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创新 |
四、理论基础 |
(一)产权相关理论 |
(二)博弈均衡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四)耗散结构理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意蕴诠释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混合所有制 |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 |
(三)治理 |
(四)协同治理 |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制度变迁 |
(一)发展阶段 |
(二)分类解析 |
(三)典型案例 |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内涵特征 |
(一)内涵剖析 |
(二)本质特征 |
四、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价值诉求 |
(一)形成包容开放的核心价值理念 |
(二)建立多方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 |
(三)建构联动高效的现代治理机制 |
(四)创建工学兼优的人才培养体系 |
五、多元博弈:分析框架构建 |
(一)关键问题及其审思 |
(二)分析框架构建的逻辑基础 |
六、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现实扫描 |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信效度检验 |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调查问卷的分析 |
(一)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 |
(二)行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调查研究的结论 |
(一)参与混改的意愿不足 |
(二)参与治理的动机不同 |
(三)参与治理的制度不清 |
(四)参与治理的权责不明 |
四、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深层问题透视 |
(一)参与混改的动能不足 |
(二)参与混改的路径不顺 |
(三)参与混改的机制不善 |
五、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目标的差异性 |
(二)权责的离散性 |
(三)资源的零散性 |
(四)政策的缺失性 |
(五)机制的机械性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机理 |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主体 |
(一)协同治理的内外结构 |
(二)协同治理的主体构成 |
(三)协同治理的间性关系 |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内容 |
(一)利益博弈 |
(二)权利博弈 |
(三)权力博弈 |
(四)风险博弈 |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策略 |
(一)协同治理过程中博弈条件分析 |
(二)协同治理过程中博弈类型分析 |
四、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博弈机理 |
(一)静态博弈机理 |
(二)动态博弈机理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动态均衡 |
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多元博弈模型构建 |
(一)博弈假设 |
(二)博弈矩阵 |
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动态均衡分析 |
(一)国有资本博弈行为分析 |
(二)非国有资本博弈行为分析 |
(三)政府监管机构博弈行为分析 |
(四)动态均衡结果讨论 |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动态均衡优化的建构基础 |
(一)价值基础 |
(二)制度基础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模式再造 |
一、基于动态均衡策略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原则 |
(一)利益共赢的原则 |
(二)多元共治的原则 |
(三)责权利明晰原则 |
(四)开放治理的原则 |
二、基于动态均衡策略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模式再造框架 |
(一)协同治理模式的界定 |
(二)协同治理模式的框架 |
三、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模式保障机制 |
(一)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统筹机制 |
(二)深化多元主体诉求博弈的认同机制 |
(三)明晰多元主体权责关系的协调机制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 |
一、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模式的配套支持法律政策 |
(一)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
(二)完善相关的政策扶持体系 |
二、明确协同治理主体的职责职权 |
(一)明确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是权责明晰的基础 |
(二)科学界定和划分治理主体的职责权限 |
三、完善协同治理的利益协调和权利保护制度 |
(一)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资本双方的利益协调机制 |
(二)完善权利保护制度,保障资本双方的合法权益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学习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8)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江西省首批试点院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1.2.1 基本概念 |
1.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
2.1 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回顾 |
2.2 全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
2.2.1 全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发展脉络 |
2.2.2 全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进情况 |
2.3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 |
2.3.1 评估目的自主化 |
2.3.2 评估内容特色化 |
2.3.3 评估主体多元化 |
2.3.4 评估方法简便化 |
2.3.5 评估结论去等级化 |
第3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
3.1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探索 |
3.1.1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进方略 |
3.1.2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实施情况 |
3.2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具体实践--以A职业院校为例 |
3.2.1 A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进展情况 |
3.2.2 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
3.2.3 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
3.3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成效 |
3.3.1 诊改理念深入人心 |
3.3.2 组织机构健全 |
3.3.3 项目立项与诊改相结合 |
3.3.4 信息化数据平台初步建立 |
第4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困境 |
4.1 理念层面 |
4.1.1 忽视管理理念的转变 |
4.1.2 评估情结严重 |
4.2 制度层面 |
4.2.1 传统体制的束缚 |
4.2.2 目标与标准不明确 |
4.3 管理层面 |
4.3.1 诊改人才队伍的缺乏 |
4.3.2 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滞后 |
第5章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优化策略 |
5.1 树立现代质量文化 |
5.2 打造五个层面“二链” |
5.3 研发智能化诊改平台 |
5.4 诊改与绩效考核挂钩 |
5.5 彰显学校自身特色 |
5.6 落实诊改复核工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B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 C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D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工作室”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义乌市G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技能型人才供需失衡的迫切需求 |
2.技能型人才质量提升的必然要求 |
3.“工作室”育人模式优化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
2.高职院校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
3.高职院校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工作室 |
2.人才培养模式 |
3.基于“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 |
4.技能型人才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对象 |
4.研究方法 |
5.研究创新与不足 |
二、工作室:契合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一)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1.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
2.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
(二)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
1.工作室育人的前提条件 |
2.工作室育人的组织实施 |
3.工作室育人的管理制度 |
4.工作室育人的师资队伍 |
(三)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
1.促进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
2.突出实践教学,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
3.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构建“双师型”教师 |
4.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三、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支撑 |
(二)情境学习理论: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指导 |
(三)资源依赖理论: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 |
四、G高职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
(一)G高职的基本情况 |
(二)G高职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缘起 |
1.区域经济转型为工作室发展创造机遇 |
2.政府政策支持为工作室发展提供条件 |
3.首批成功案例为工作室发展带来经验 |
(三)G高职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 |
1.目标体系: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标 |
2.课程与教学体系: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动器 |
3.评价体系: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监测仪 |
4.保障体系: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台 |
(四)G高职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
五、G高职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保障措施不力,主导作用未能充分体现 |
1.资金投入不足,工作室专项经费有限 |
2.政策制定欠缺,工作室开展不利 |
3.法律建设落后,工作室保障缺乏 |
(二)企业:支持力量不足,主力作用未能充分显现 |
1.工作室育人动力不足,利益至上 |
2.工作室育人责任不强,支持不够 |
3.工作室育人机制不全,参与被动 |
(三)院校:运行过程受阻,基础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
1.目标:全“面”育人与重“点”育人难平衡 |
2.课程:“学科知识”与“工作过程”难平衡 |
3.教学:“零碎化”与“系统性”难掌握 |
4.考核:“量化指标”与“质性评价”难把握 |
(四)教师:队伍能力不强,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展示 |
1.“双师型”教师不充足 |
2.教师管理机制不健全 |
(五)学生:学习意识薄弱,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激发 |
六、进一步优化基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加强引导,规划工作室育人模式的服务体系 |
1.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经费 |
2.完善制度保障,促进良性运行 |
3.制定法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 |
(二)企业:加大支持,打造工作室育人模式的实践平台 |
1.增强动力,树立育人观念 |
2.加强责任,发挥育人作用 |
3.健全机制,积极参与育人 |
(三)院校:完善制度,健全工作室育人模式的运行体系 |
1.以学生为核心,明确工作室目标定位 |
2.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工作室课程体系 |
3.以实践为导向,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
4.以发展为前提,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
(四)教师:提高能力,构建工作室育人模式的师资队伍 |
1.建立教师培训体系,补充“双师型”教师 |
2.健全教师管理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
(五)学生:转变观念,增强工作室实践学习的有效性 |
1.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
2.关注学生发展动态,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Z职业学院为例[D]. 刘欣月.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2]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机制研究[D]. 许朝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以广西A学院为例[D]. 夏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D]. 张丽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5]文化振兴下民族技艺融入民族地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个案研究[D]. 宁钰茹. 西南大学, 2020(02)
- [6]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俞亚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7]多元博弈与动态均衡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协同治理研究[D]. 郭光亮. 西南大学, 2019(05)
- [8]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9]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江西省首批试点院校的调查[D]. 冯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10]基于“工作室”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义乌市G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郭云瑶.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