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电脑美术设计教育与传统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铭隽[1](2021)在《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文中认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必然拥有一套完整的运作系统,这个系统内除了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外还应当对其历史有一份真实的、客观的、描述完整且权威可信的梳理。本文将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是上海解放初期对新式教育的初步探索,研究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起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上海设计教育在经过政府对上海地区的民办、公办设计教育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后而形成的较为完整并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的工艺美术体系。其次是对文革初期的上海设计教育和上海文革期间的两种主要教学模式以及文革末期上海设计教育进行讨论,发现虽然上海的设计教育秩序在此时已经完全被打乱了,但它并没有停滞,而是换了一种依附于“七二一大学”和“半工半读学校”的形式存在。再者是对上海设计教育在改革开放时期,1977年高考恢复至1999年上海高校扩招的这二十多年期间,上海设计教育随着上海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及国外“三大构成”课程的引入对上海设计教育的恢复、转型和发展的帮助。最后,针对二十世纪信息时代加速发展时上海设计教育在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目标所做出来的前所未有改变。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以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两条技术路线相结合,通过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田野考察法、文献研究法、相关分析法等方法,以科学、客观、严谨的态度对这70年期间上海设计教育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制、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事实出发系统的探讨上海设计教育发展脉络和目的,通过对其间演变规律提出新的建议和想法从而形成一份可靠、可考、客观、严谨、真实的新材料。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韩延兵[3](2019)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研究概述》文中提出90年代的高等工艺美术教育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多元发展、深入研究的景象。不仅有宏观的探讨,也有微观的论述;既有专业建设方面的研讨,也有具体课程、项目的探讨。但成就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
陈姝璇[4](2019)在《贵州省高等院校戏剧类专业现状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省高等院校戏剧类专业成立60余年来,基于其有力的师资团队基础和成功的教学模式经验,培养了数量可观的戏剧专业人才,创作了一部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取得了不菲成果,贵州戏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贵州省戏剧专业高等院校的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重点观照了贵州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表演与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本科教育,贵州民族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教育,以及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的表演专业进行现状调查和对比研究。并根据其现状特点进行深入思考。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都不免问题的出现,目前贵州省的戏剧类专业在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现状问题。如:戏剧专业教育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缺乏坚实有力的师资团队基础、有待加强完备的教学设施建设、戏剧专业人才培养未能和区域戏剧艺术格局有机融合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经过走访调查、数据分析、结合贵州戏剧与在其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解决,主要从各大高校积极开展戏剧学科建设,培养戏剧专业教育环境、学校提高对戏剧学科的重视,加强师资建设、完善戏剧专业教育的硬件设施,戏剧相关院校积极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明确培养目标,各招生培养单位细化招生要求,提高生源质量、创新戏剧类相关专业教学发展思路等六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为贵州省高等院校的戏剧专业的发展,为贵州戏剧更好更快地发展发力。
逄博[5](2019)在《虚拟的真实 ——模型在舞台美术教学实践与应用中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模型作为舞台美术教学实践与应用中设计概念表达和空间三维表现的形式,一直被国内外舞台美术教学与影视场景设计制作所青睐。笔者以文献理论研究为前提,结合自身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围绕模型在专业领域内的重要性、用途、制作方法及材料肌理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模型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领域内,沟通、交流和展示上最有效的表达形式,对模型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教学实践与应用中展开多角度研究,不仅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更对模型在戏剧空间虚拟真实表现的不可替代性上做出了重要阐释。期望笔者的研究与实践能为开设在非戏剧专业或综合院校内缺少教学实践平台的戏剧影视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提供一些参考。
段卫斌[6](2018)在《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研究选题立足工匠精神本体,在当下设计教育中解构和重塑。从史鉴的角度梳理其演进过程,运用教育学、伦理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调研、纵横比较、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尝试从逻辑上构建基于历史与现代、理论解构与实践应用的四维研究体系,考述中国古代“师徒授受”式教育、近代工艺美术教育、改革开放后设计教育的传承、发展,以及工匠精神在当代设计教育中遭致“悬置”的原因,分析中世纪欧洲教会学校美术教育和“作坊制”学徒工教育、文艺复兴后“工场式”美术教育、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设计教育和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中的历史嬗变,解构工匠精神的现代性特质,总结工匠精神在国内外设计教育中的发展脉络。梳理了工匠精神振兴设计教育的成功案例,结合案例探究工匠精神融入当代设计教育的核心原则和方法。通过研究,提出了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这种价值是对尊重劳动、崇尚自然、注重传承、追求创新等职业操守的认同,其内涵集中于“精”“守”“信”三种价值观。“精”为设计之标准与目标,致力于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守”为臻艺求精之过程中秉持专心、专业、专职的守业精神;“信”为怀抱设计之信仰,坚信价值,遵从道德,德以立名的职业信念。这三种价值观成为重塑当下设计教育的优良基因。若立“大国工匠”,必育工匠精神。通过对设计教育中工匠精神价值认知和培育策略的研究,提出了路径之“技”——技术先导与实践锤洗,路径之“艺”——审美熏染与创新思维,路径之“道”——价值引领与道德准则,路径之“器”——机制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路径的建构;并在其基础上,以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设计教育改革中所取得的阶段性验证,来科学检验工匠精神融入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的方法与问题,以论证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现实应用价值与可行性,进而提出了在中国当代设计教育中建构基于“技、艺、道”一体相生的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方案。并以此作为在厘清框架、审视困境的基础上施行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课程化”,多视域凸显其要旨,遂而形成利其“生长”的因素,实现对设计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符合国际设计新发展的领军人才培养的目标。
胡秋梅[7](2018)在《初中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规定,可以看出美术课程越发凸显人文性、愉悦性的性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达成。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足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使他们抱着积极主动的心态学习新的知识。因此,笔者结合传统的美术教学以及美术新课标的要求选择了已在语文学科中形成比较完整体系的、以激发学生情感为关键点的情境教学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实践,探索它在美术学科中的具体应用。本文首先依据建构主义与情境教学的理论,分析情境教学的含义与特点。然后再归纳传统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的弊端,总结情境教学在设计·应用领域的意义并研究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在设计·应用领域开展情境教学。再者,结合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的现状得出情境教学实施的有效解决策略。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践,开展设计·应用领域范围的有效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术设计活动中。
刘花弟[8](2016)在《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经历了手工教育与工艺教育、图案教育孕育,从实用美术、商业美术发展而来,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从装潢美术、平面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教育形态演绎,不断探索、发展与完善,现成为我国设计教育领域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成果最大的教育类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给新时期我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提供了宽广平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转型挑战。本文旨在对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进行研究,重点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梳理和分析,分别从专业名称的演变与平面设计学科的转型来论述平面设计的不同形态演绎,对装潢美术专业、平面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各个形态的相关情景进行了论述。其次通过对学科目录、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的解读,论述了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改革发展的情景和状态;再者通过对平面设计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课题设计的探讨,进一步论述了平面设计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对教学内容发展的描述探讨了课程设置的变异与结构的改写;对代表性院校与不同类型院校教学特质的分析、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模式与样态以及国外教学的引进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与论证。并基于“问题意识”对平面设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归纳,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对现代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相关范畴的研究,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思路获得一种对现代平面设计教育较为宏观的把握,对丰富和完善现代中国设计教育体系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及其相关设计专业皆具有指导意义,丰富了专业教育内容并能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提供启示。
徐耘春[9](2015)在《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的介入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无尽的创新性和可能性,新媒体艺术已成为当代视觉艺术的重要门类之一。它是人类通过摄影、摄像、计算机、网络以及数字虚拟交互媒体进行艺术表现、交流、联系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成果。在科技日新月异和视觉影像爆炸的当今社会,学生对于数字新媒体的掌握程度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21世纪的技能以应对当前数字时代对社会、教育、文化的挑战,国际美术教育界积极转变原先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的美术课程中增设数码摄影、数码摄像、定格动画、网络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媒体素养,以促进数字化时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为适应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当前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学美术教科书、中学美术课程中增设了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内容。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中学新媒体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关注度偏低、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手段单一、研究成果较少、教师培训课程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更好地向前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之道,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共分八章,章节要义如下:序章从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出发,提出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指明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界定与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明确研究意义和目标,说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一章通过对国内外各类美术教育专着、核心期刊、硕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等相关文献的先行研究,梳理了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国内外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把握了当前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学术基础。第二章通过对美术课程标准中新媒体艺术的相关条例以及中学美术教科书中新媒体艺术课例的研究,把握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第三章旨在通过对全国4个省市的中学生、美术教师有关新媒体艺术的认知程度、美术学习以及美术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把握当前我国中学生以及美术教师对于新媒体艺术的认知情况以及美术课程和教学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论证当代新媒体艺术导入学校美术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有效性。第四章旨在从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艺术心理学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出发,以后现代课程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统整课程理论、教学评价理论、视觉文化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论证了编制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理论依据,并结合这些理论对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总体课程方案进行了设计,为中学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奠定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基础。第五章旨在通过开发以“校园影像文化”、“城市影像文化”、“传统艺术的再生”为议题的中学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并进行教学实践,验证这些课程在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新媒体艺术创作表现能力、审美批判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视觉素养和媒体素养等方面的有效性,为我国中学开展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提供具有参照意义的经验,为推进基础教育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第六章从职前到在职的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设计及教学能力发展一体化的视角入手,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师教育案例采用教学实践与个案追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开发及教学能力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有效途径,为未来美术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结章从大数据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出发,论述学校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对于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所具有的独特贡献,并结合世界发达国家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发展的趋势,对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我国当前的中学新媒体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关注度偏低、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手段单一、研究成果较少、教师培训课程缺乏等问题,从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总体课程方案设计、中学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职前到在职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设计及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学案例研究以及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教学能力发展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杨卿[10](2014)在《关于电脑美术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技术不断地得到了提高,艺术也由此走入了数字化,电脑美术就是这一中新型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设计有利有弊,设计师不断需要能够熟练的应用不同的设计软件,同时也要注重其个人的积累从而提高其设计水平和创意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计算机与设计艺术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二、对电脑美术设计教育与传统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电脑美术设计教育与传统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概念辨析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五 主要内容 |
六 创新观点 |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上海设计教育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上海解放初期的设计教育(1949 年—1958 年) |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上海设计教育(1958 年—1960 年) |
第三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整顿、调整时期(1960 年—1965 年)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上海文革时期的设计教育(1966 年—1976 年) |
第一节 上海文革初期的设计教育 |
第二节 上海文革期间七二一大学 |
第三节 上海文革末期的设计教育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文革后至20 世纪90 年代:上海设计教育的深入探索 |
第一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恢复期(1977 年—1984 年) |
第二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转型期(1984 年—1992 年) |
第三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发展期(1992 年—1999 年)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21 世纪初至今:上海设计教育的加速发展 |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上海设计教育(2000 年—2010 年) |
第二节 上海设计教育学科升级及发展(2010 年—2019 年) |
第三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上海当代设计教育大事记 |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社会层面研究概述 |
二、工艺美术教育体系研究概述 |
三、工艺美术教育与社会关系言概述 |
四、工业设计教育研究概述 |
五、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研究概述 |
(4)贵州省高等院校戏剧类专业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1)研究现状综述 |
(2)研究意义 |
(3)研究方法与目标 |
2.高等院校戏剧类专业的概念界定 |
3.贵州省高等院校戏剧类专业的发展简史 |
(1)萌芽期 |
(2)发展期 |
(3)成熟期 |
第一章 贵州省高等院校戏剧类专业现状 |
1.1 开设戏剧类专业的院校现状 |
1.1.1 贵州省开办戏剧相关专业院校一览 |
1.1.2 贵州省高校开办戏剧相关专业一览 |
1.2 各院校相关专业教师情况现状 |
1.2.1 贵州大学 |
1.2.2 贵州民族大学 |
1.3 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
1.3.1 研究生教育:戏剧与影视学表演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 |
1.3.2 本科生教育: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 |
小结 |
第二章 贵州省高等院校戏剧类专业取得的成绩 |
2.1 人才培养成果 |
2.1.1 培养人数 |
2.1.2 贵州高校戏剧专业教育培养从事戏剧相关专业人数 |
2.1.3 优秀毕业学生代表 |
2.2 作品成果 |
2.2.1 理论成果 |
2.2.2 艺术作品成果 |
2.3 成功的教学模式经验 |
2.3.1 小班式制度教学 |
2.3.2 严谨的教学剧目汇报环节 |
2.4 戏剧类专业教育新方式探索 |
2.4.1 影视教育在戏剧教育上的拓展 |
2.4.2 创作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 |
小结 |
第三章 关于贵州省高等院校戏剧类专业存在问题的思考 |
3.1 戏剧类专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3.1.1 戏剧类专业教育院校数量少 |
3.1.2 相关专业有待完善,未能满足当下戏剧发展需求 |
3.1.3 戏剧类专业招生考试设置模式合理性的思考 |
3.2 戏剧类专业的师资团队基础 |
3.3 院校的教学设施建设 |
3.4 戏剧专业人才培养未能和区域戏剧艺术格局有机融合 |
小结 |
第四章 贵州省高等院校戏剧类专业发展前景展望 |
4.1 各大高校积极开展戏剧学科建设,培养戏剧专业发展环境 |
4.2 学校提高对戏剧学科的重视,加强师资建设 |
4.3 完善戏剧专业教育的硬件设施,保障教学支撑 |
4.4 戏剧相关院校积极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 |
4.5 明确培养目标,细化招生要求,提高生源质量 |
4.6 创新戏剧类相关专业教学发展思路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贵州戏剧专业教育现状问卷调查(学生) |
附表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
(5)虚拟的真实 ——模型在舞台美术教学实践与应用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论文选题现状 |
第三节 论文探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模型在专业教学和相关设计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模型在基础教学阶段的运用与实践 |
第二节 模型在舞台设计教学阶段的运用与实践 |
第三节 模型与影视美术设计 |
第四节 模型其他的运用及相关设计作品 |
第二章 模型制作与材料应用 |
第一节 确定模型的比例和工具材料 |
第二节 制作模型结构 |
第三节 制作模型细节 |
第四节 模型与灯光的综合运用 |
第三章 道具模型制作与教学实践 |
第一节 《南门客栈》的舞美创作与教学实践 |
第二节 道具在《荒原与人》中的运用 |
第三节 《立秋》中道具材质效果的表现 |
第四章 模型在舞台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模型在歌剧《楚庄王》舞美创作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歌剧《檀香刑》中模型对舞美创作的阐释 |
第三节 杂技魔幻故事剧《地道战》舞美设计中舞台模型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1.2.1 设计教育中的相关概念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致知: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
2.1 工匠之意涵 |
2.1.1 工匠的界定 |
2.1.2 传统工匠及其职业界别 |
2.2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演进 |
2.2.1 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 |
2.2.2 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 |
2.3 工匠精神的价值认知 |
2.3.1 手工劳作中“技”之淬炼 |
2.3.2 生活美学中“艺”之修持 |
2.3.3 造物理念中“道”之推崇 |
第3章 史鉴: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传承 |
3.1 工匠精神在中国造物传承中的历史嬗变 |
3.1.1 古代师徒制教育中的传承 |
3.1.2 近代工艺美术教育中的延续 |
3.1.3 现代设计教育中的曲折发展 |
3.2 工匠精神在西方造物传承中的历史嬗变 |
3.2.1 中世纪欧洲:“作坊”式的学徒工教育 |
3.2.2 文艺复兴后:“工场式”工匠教育和学院派美术教育 |
3.2.3 工业革命后: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包豪斯时期的设计教育 |
3.2.4 二战结束后:发达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 |
3.3 工匠精神在当代中国设计教育中的缺失 |
3.3.1 设计教育的“躁状” |
3.3.2 设计教育“同质化”现象普遍 |
3.3.3 设计教育“东方性”特质缺失 |
第4章 再兴: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培育路径 |
4.1 工匠精神融入当代设计教育的原则 |
4.1.1 格物致知,美用和谐 |
4.1.2 博学广识,跨界创新 |
4.1.3 求真务实,艺理共通 |
4.1.4 科技驱动,精工善育 |
4.2 工匠精神在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培育路径 |
4.2.1 路径之“技”:技术先导与实践锤洗 |
4.2.2 路径之“艺”:审美熏染与创新思维 |
4.2.3 路径之“道”:价值引领与道德准则 |
4.2.4 路径之“器”:机制建设与人才培养 |
第5章 实践:设计教育中践行工匠精神的探索 |
5.1 工匠精神振兴设计教育的国际案例 |
5.1.1 德国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1.2 日本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1.3 美国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1.4 北欧及瑞士当代设计教育中的工匠精神 |
5.2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
5.2.1 精于“技”的实践先导 |
5.2.2 守于“艺”的审美铸造 |
5.2.3 信于“道”的价值修持 |
5.2.4 益于“器”的机制保障 |
5.3 启示:工匠精神在设计教学实践中培育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初中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章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的现状 |
0.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4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章 核心概念 |
1.1 建构主义 |
1.2 情境教学 |
1.3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
第2章 传统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的弊端及造成的消极影响 |
2.1 传统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的弊端 |
2.2 传统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的消极影响 |
第3章 情境教学在设计·应用领域的意义及实施策略 |
3.1 情境教学在设计·应用领域的意义 |
3.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3.1.2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
3.1.3 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
3.1.4 促进师生双边活动 |
3.1.5 丰富学生视觉感知 |
3.1.6 增进学生课堂参与 |
3.2 情境教学在设计·应用领域的实施策略 |
3.2.1 以学生为中心 |
3.2.2 强调引导性地创设情境 |
3.2.3 强调过程性地创设情境 |
3.2.4 强调生成性地创设情境 |
3.2.5 解决强化其他客观物质条件 |
第4章 初中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4.1 问卷调查 |
4.2 访谈 |
4.3 初中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现状的分析 |
第5章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的实施与反思—以《创造校园环境》单元课程为例 |
5.1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设计思路—《创造校园环境》 |
5.2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实施—《创造校园环境》 |
5.3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实施的评价与成效 |
5.4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的评价策略 |
5.5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实施的反思 |
第6章 结章 |
6.1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实施的创新点 |
6.2 对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情境教学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目标 |
第一章 从装潢美术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名称的演变与平面设计学科的转型 |
第一节 装潢美术专业 |
一、沿革:从图案教育、实用美术而来 |
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
三、设计情景与专业业态 |
四、装潢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平面设计专业 |
一、对“GRAPHIC DESIGN”的概念解读 |
二、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 |
三、国外平面设计教学的引进 |
四、平面构成与平面设计 |
第三节 视觉传达设计 |
一、关于“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的解释 |
二、参照与比较:从造型艺术到视觉艺术 |
三、关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名称的思考 |
四、图像时代与视觉文化的要求 |
五、信息社会的挑战与数字化技术普及 |
六、平面设计教学的放大与课程延伸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改革发展——对学科目录、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的解读 |
第一节 发展与变化:教育部学科目录的编制调整 |
第二节 渐变与转换:对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的分析 |
第三节 反思与争辩:几次全国性教学研讨会对教学改革的推动 |
一、1982年“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 |
二、1995年广州全国艺术设计教育研讨会 |
三、2002-2012年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 |
第四节 嬗变与超越:多样的专业形态与课程教学 |
一、书籍设计专业的独立与回归 |
二、包装装潢与书籍装帧:两大系统的并存 |
三、专业课程称谓含义的发展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面设计课程的结构、设置与课题设计——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多样化 |
一、学年制: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史论课程 |
二、学分制: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任选课程 |
三、工作室制:基础课程+导师工作室课程 |
四、3+1 制:中外合作办学/国内课程+国外课程 |
五、主题性教学:以若干主题整合课程教学 |
第二节 课程设置的不同路径 |
一、以设计类型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标志、包装、书籍、招贴 |
二、以设计要素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字体、编排、图形、色彩 |
三、以形式结构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形态、类型、风格、系统、信息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多种方式 |
一、课题的资源、主题与内容的广泛性 |
二、课题设计借鉴与启示的多样化 |
三、课题设计及解题方式切入点的独特性 |
四、作业编排的技巧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课程设置的变异与结构的改写——对教学内容发展的描述 |
第一节 国外平面设计教学及课程的引入 |
一、平面构成教学的引入 |
二、字体设计课程 |
三、版式设计课程 |
四、书籍设计课程 |
第二节 图形设计课程的建构与教学 |
一、广义的图形与狭义的图形 |
二、“创意”概念的提出 |
三、冈特·兰堡、福田繁雄、靳埭强的影响 |
四、“同构”图形的教学 |
五、多元化的图形设计教育 |
第三节 课程裂变与多样化发展 |
一、CI及视觉形象课程 |
二、信息设计与图表设计课程 |
三、插画设计课程 |
第四节 课程的整体转型与质的升级 |
一、从装饰手法转向创意思维训练 |
二、从技能训练转向设计手法学习 |
三、从表面模仿转向形式语言研究 |
四、从职业能力转向综合素质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模式与样态——对代表性院校与不同类型院校教学特质的分析 |
第一节 不同类型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一、职业技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二、师范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三、综合性大学的平面设计教学 |
四美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第二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一、发展历程与专业演化 |
二、体系构建与教学风格 |
三、书籍设计教学:从张光宇到吕敬人 |
四、新的起点:并入清华大学的探索 |
第三节 中央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 |
一、纯艺术背景与当代艺术介入的取向 |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前卫色彩 |
三、海归教师及同国外教学理念的接轨 |
四、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独特性 |
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与个性化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教学理念方法的引进与影响——对国外教学方法的开放式学习及实践 |
第一节 国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影响 |
一、日本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二、德国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三、美国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外籍教师工作坊课程教学 |
一、开放的思维路径与试验态度 |
二、原创性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 |
三、表现的综合性与媒介的不限定性 |
四、平行课题与联合教学 |
第三节 国外概念设计教学的引进 |
一、课题资源与切入点 |
二、文化分析与批判意识 |
三、方法与过程的深入步骤 |
四、纯粹形式语言的游戏性训练 |
第四节 国外影响的多样化因素与方式 |
一、海归教师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影响 |
二、国外教材的结构特点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图景与语境——改革开放以来平面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第一节“问题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反思 |
问题一:“西化”下的教学困惑与中国特色教学相对缺失 |
问题二:“同质化”教学现象严重与原创性教学丢失 |
问题三:“数量化”膨胀背后教学质量的薄弱 |
问题四:“学院化”探索下的市场分歧与离合 |
第二节 语境: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的话语展现 |
一、课程——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改革发展核心内需 |
二、传承——“中国文化”与平面设计教育的链接与融合 |
三、实验——“平面设计教育”改革发展的另一种维度尝试 |
四、整合——多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确定后的发展图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一、研究缘起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 |
二、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
(一) 新媒体 |
(二) 新媒体艺术 |
(三) 新媒体艺术教育 |
(四) 本课题研究范畴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国内外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节 世界发达国家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
一、世界发达国家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研究开端 |
二、世界发达国家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三、国外研究现状的特色与局限 |
第二节 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一、《中国美术教育》杂志中相关研究论文的梳理 |
二、其他国内文献中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
三、国内研究现状的特色与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研究 |
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
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现代媒体艺术内容系列研究 |
三、小结 |
第二节 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例比较研究 |
一、我国各版本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例 |
二、新版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例研究 |
三、结论与建议 |
第三节 高中现代媒体艺术教科书研究 |
一、《摄影·摄像》教科书 |
二、《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教科书 |
三、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认知及其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调查设计 |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二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与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结论 |
第三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及其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结论 |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结论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的理论与方案设计 |
第一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的理论基础 |
一、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中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
二、心理学理论与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 |
三、美术教育理论与新媒体艺术课程 |
第二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方案设计 |
一、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专业新媒体艺术课程的区别 |
二、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方案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
第一节 镜头下的校园生活——中学摄影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
一、课程设计缘起 |
二、课程设计准备 |
三、“镜头下的生活”——中学摄影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
四、摄影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
第二节 以影像文化为议题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 |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
二、课程开发与实践——“记录静安即将消逝的色彩” |
三、课程教学总结 |
第三节 激活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实践 |
一、课程设计缘起 |
二、课前调研 |
三、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
四、教学创新点 |
五、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开发与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
第一节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 |
一、高等师范院校新媒体艺术课程开设情况及其问题 |
二、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
三、课程评价 |
四、结论 |
第二节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实习——以“上海影像”为焦点的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 |
一、项目学习与教育实习一体化的创新型美术教师教育 |
二、以“上海影像”为焦点的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
三、研究结论 |
四、反思与展望 |
第三节 中学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教学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概述 |
三、研究过程 |
四、研究结论 |
五、研究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章 与大数据同行: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未来 |
第一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愿景 |
一、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学校美术教育 |
二、21世纪学校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
三、世界发达国家视觉艺术课程改革 |
四、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愿景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发展方向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局限 |
三、今后的研究方向 |
四、结语 |
附录 |
一、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与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
二、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及其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 |
三、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教学资料 |
四、《新媒体艺术实践》学生课程学习调查问卷 |
五、以“上海影像”为焦点的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洋泾浜:追忆申城似水流年》学习调查问卷 |
六、同济大学附属第一中学艺术节微电影《忠于初心》剧本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关于电脑美术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脑美术设计的概念 |
2 电脑美术设计的特点 |
3 电脑美术设计的弊端 |
4 对电脑美术设计的几点思考 |
5 结语 |
四、对电脑美术设计教育与传统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D]. 张铭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研究概述[J]. 韩延兵. 智库时代, 2019(33)
- [4]贵州省高等院校戏剧类专业现状与思考[D]. 陈姝璇. 贵州大学, 2019(06)
- [5]虚拟的真实 ——模型在舞台美术教学实践与应用中的研究[D]. 逄博. 吉林艺术学院, 2019(01)
- [6]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D]. 段卫斌.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7]初中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D]. 胡秋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D]. 刘花弟.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9]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D]. 徐耘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10]关于电脑美术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J]. 杨卿. 艺术科技,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