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渤海湾盆地勘探策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江尚昆,王德英,孙哲,彭靖淞,赵弟江[1](2022)在《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阶段及储量增长潜力》文中认为近20余年来,渤海油田发现了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储量持续高速增长,但近年来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勘探阶段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勘探阶段,其储量增长的特征、规律不同,勘探的思路和方法也不相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数量、油气探明程度、探明速率、探井控制面积、储量增长曲线及其变化特征等多因素,指出渤海油田目前处于勘探高峰早期阶段。渤海油田储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浅层、中层和深层储量将逐渐呈差异化增长的特征:浅层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高,但仍处于勘探高峰早期阶段,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可能进入勘探高峰晚期阶段,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数量将逐渐减少,中小型油气田数量的比重将逐渐增大,在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同时,浅层应该加强中小型油气田的勘探,加强一体化勘探和油田内部挖潜,加强隐蔽油气藏勘探;中-深层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处于勘探高峰早期阶段前期,储量将高速增长,将是推动渤海油田储量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领域,中-深层应该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主要目标,以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勘探成功率。
李静雯[2](2020)在《大城地区煤层气有利区带优选与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华北盆地冀中凹陷大城地区煤储层地质和煤层气地面开采为依据,以勘探和开发试验成果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和工程试验情况。首先开展研究区煤层气地质特征研究,系统分析了煤层气地质条件,并对各项地质参数对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优选了有利区评价指标,开展有利区带优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煤层气开发策略,明确勘探区域及资源潜力,为该区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研究区系统的地质研究,揭示了本区煤层气地质条件特征,分析各项地质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研究区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地层发育厚210~270m,主力目标层是三煤组和六煤组,厚度分别为4~8m、2~7.5m。煤层厚度整体表现为南北部两端较厚,中部变薄的趋势。各煤层间距2~30m不等,埋深一般小于2500m。煤储层的渗透率低,含气量整体偏低。整体呈现一个东抬西倾的单斜构造,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属于斜坡带残留型煤层气富集模式,其生物降解带与饱和吸附带有利于煤层气开发。(2)研究分析有利区带影响要素,建立优选标准,开展有利区带预测。结合研究区构造、储层及煤层气可采性特征,确定了构造条件、煤层厚度、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水动力条件、含气量、储层渗透率、煤体结构等8个要素。构建了由富集、能量、渗透要素构成的中阶煤煤层气有利区带优选标准。将研究区划分了3类有利区,Ⅰ类区内构造较简单,埋深在1600m以浅,煤层厚度大、含气量较高,是最有利的区域,面积400km2。Ⅱ类区埋深在1600~2500m,含气量有所升高,主力煤层厚度不均,面积1415km2。Ⅰ类区和Ⅱ类区总资源量约5398×108m3。Ⅲ类远景区,埋深在2500m以深。(3)研究确定了直井多层合采和单分支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的开发策略。在有利区带优选的基础上,通过对评价井试采效果评价,针对研究区主力煤层渗透率较低但煤层层数较多的开发地质条件,三煤组、四煤组和深部位六煤组煤层发育稳定、含气量高,提出主体技术为直井多层合采和单分支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的开发方式。大城地区仍未达到规模开发的程度,需要在有利区内部署新的评价井。设计与部署了近期开发方案,在北部有利区扩大勘探成果,部署单分支水平井3口;南部有利区落实资料,部署直井2口。
赵备[3](2020)在《渤海湾盆地埕北313单井评价与储层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湾盆地是华北地台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是目前海上发现油气最多的地区,开发了胜利、辽河、渤海、华北等大型油田。埕北凸起是在渤海湾盆地埕北潜山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地质构造,其构造形态受沉积基底及埕北大断层影响和控制,古近系地层披覆或超覆于潜山之上,其构造形态和潜山相似;而新近系则披覆于古近系之上。在燕山运动末期埕北大断层开始剧烈运动,对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态有较大影响。在埕北大断层两侧发育了一系列与主断层平行的次级断层,将整个埕北构造切割成若干个小断块。由于地层的超覆或披覆,断块的切割、遮挡,岩性在横向上发生变化,在该区多种类型的圈闭,为埕北构造复式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本文以埕北313井为研究对象,其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北部浅海海域。构造位置为渤海湾盆地埕宁隆起埕北低凸起东部潜山带埕北313断块。埕北313井为一口评价井,设计井深:5000m(从海平面算起)。目的层:馆陶组、东营组、古生界、太古界。完钻原则:进太古界100m,井底30m无油气显示完钻。钻探目的是了解埕北313块新近系、古近系、下古生界及太古界含油气情况。本研究将分析该地区太古界储层评价、下古生界储层评价、东营组储层评价及馆上段储层评价;研究油气层情况以及油源条件、储层条件、盖层条件和成藏控制因素分析。本井目的层馆上段、东营组、上古生界、太古界储层发育物性较好综合评价为好储集层,均有一定的储集能力。
吕传炳,付亮亮,郑元超,李昆,黄志佳,冉爱华[4](2020)在《断陷盆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及勘探开发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断陷盆地具有典型复式油气聚集特征,同一构造单元上同层系油气藏多藏伴生、成因复杂、认识难度大。传统油藏研究通常以层系或油组为对象,多藏笼统分析,用构造模式认识油藏,造成岩性地层等复杂类型油气藏地质认识存在误区,制约了勘探发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在理论上突破了经典石油地质理论中圈闭概念的束缚,提出了油藏单元的新概念。以油藏单元为对象开展研究,精细解剖复式油藏,能够准确揭示不同类型油藏的成因机制和富集规律。冀中坳陷大王庄构造带的应用实例表明,油藏单元分析方法使油藏特征和成藏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岩性油藏成因机制和主控因素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构配置、满盆成藏"是岩性油藏基本的成因模式,岩性油藏在盆地内不同部位广泛分布。根据新的成藏认识指导大王庄构造带精细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使一个勘探开发40余年的老油田重新焕发青春。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准确认识复杂类型油气藏、丰富完善油气聚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探索出了一种成熟探区岩性油藏勘探新思路。
谢玉洪,高阳东[5](2020)在《中国海油近期国内勘探进展与勘探方向》文中研究指明近两年,中国海油为实现海上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升国内海上勘探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新区新领域,在三大领域取得了重要勘探突破。通过深化渤海湾海域大型气田成藏条件研究,持续攻关深层钻井和地震采集处理关键技术,实现了渤海湾盆地潜山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通过对琼东南深水区松南—宝岛凹陷资源潜力和成藏条件研究,转变勘探方向和勘探层系,获得了我国首个深水潜山天然气勘探突破。通过改善资料品质、加深基础研究,实现了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的勘探突破。中国海油在今后一段时期将继续大力提升勘探投入力度,持续攻关深层、深水、高温高压勘探领域,探索潜在富生烃凹陷,不断拓展勘探领域和方向。
全洪慧[6](2019)在《渤海湾盆地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以渤海海域A油田东三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随着渤海海域深层探井向陡坡带推进,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复合油藏已成为渤海湾盆地最重要的勘探开发领域之一,但长期以来对以近源扇三角洲为沉积背景的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本次研究针对渤海海域石臼坨突起陡坡带A油田古近系东营组三段(以下简称东三段)砂砾岩储层发育规律复杂且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开展近源扇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砂砾岩储层展布规律分析、巨厚砂体分期刻画与优势储层预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提出A油田砂砾岩油藏合理建议,以确保油田开发方案的可靠性,降低油田开发风险。本次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同时结合井震循环标定法、地层厚度法建立了古近系东三段的精细地层格架。将东三段划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两个体系域,低位体系域进一步划分为3个准层序组,6个准层序,湖侵体系域划分为3个准层序组和5个准层序,以退积式准层序为主,完成了东三段的精细地层格架的建立。2、根据沉积相标志和扇三角洲内部沉积单元的精细刻画,综合判断研究区东三段为典型的近源陡坡带退积式扇三角洲沉积,共识别出3种亚相、8种沉积微相:即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的主槽水道砂砾岩微相、水上泥石流砾岩微相、漫洪砂滩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辫状水道砂岩微相、水下泥石流砂砾岩微相、漫溢砂滩微相;前扇三角洲亚相的席状砂微相、泥岩微相。3、在“源-汇”时空耦合控砂理论指导下,提出“沟-坡-槽”控砂模式,通过地球物理方法配合下的陡坡带富砂区砂体精细刻画技术,明确了古地貌对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4、建立了四种不同岩相对应的不同孔渗关系,得出岩性是物性的主控因素,其次是成岩作用。基于波形分类的地震相属性与振幅类属性,对1井区东三段巨厚砂体进行了纵向分期,识别出两期砂体,并刻画了扇三角洲优势储层的平面展布范围,为后续开发方案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次研究是对陡坡带砂砾岩储层特征的精细研究,解决了困惑多年的砂砾岩储层预测难题,为多个油田的勘探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油田后续井位部署、实施调整、优化注水等开发项目奠定基础。此外,本次研究可为渤海海域相似地质条件和资料条件的巨厚砂砾岩储层精细描述及开发提供技术和方法的借鉴。
张章[7](2019)在《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文中提出PZ油田是渤海湾盆地唯一一个石油储量达到十亿吨级的特大型整装油田,是中国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重要产量支撑。该油田是在渤南低凸起带基底隆起背景上发育起来,处于郯庐断裂带上,属于被断层复杂化的大型背斜构造,核心部位受气云区影响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构造存在多解性。主要含油层段是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纵向上砂泥间互发育,累计油层厚度大(平均108米),但较为分散,油层纵向跨度大(平均472米),具有典型的小层数量多、非均质性强的薄互层状油藏特点。长期采用一套层系强注合采水驱开发,整体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受构造复杂、薄互层油藏特点影响,诸多开发矛盾日益凸显。以油藏精细描述思路为指导,基于地震重处理资料和丰富的钻井资料,充分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等,从地层格架、构造解释、沉积体系等方面进行再认识,开展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指导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油田高效挖潜提出对应策略。(1)基于区域构造分析和高精度相干技术,结合油田丰富动静态资料,从不同期次和级次断裂系统入手分析,对气云区走滑断层及其伴生次级断层进行系统刻画,明确田北东向走滑断层为PZ油主控断层,并改变了PZ油田已沿用十五年的构造断裂模式认识。(2)以沉积物源为基础,综合各类沉积相标志特征进行沉积相再认识,通过对基准面旋回及其伴随的可容纳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沉积演化规律,重新构建PZ油田沉积体系认识,认为PZ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改变了前人认为是河流相沉积的认识。(3)基于地震重处理资料,通过曲线重构技术提高井震岩性标定精度,在PZ油田实现了“基于井震结合的储层预测技术”进行砂层组级别储层展布预测,结合储层沉积模式进行单砂体刻画,进一步以“动态演化过程分析”为核心,开展砂体内部结构解剖研究,并通过多资料模型融合建模技术,实现了多级次三维地质模型精细化表征。本论文在构造特征精细解释、沉积体系再认识基础上,深入开展储层精细刻画和定量表征,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并提出纵向细分开发、平面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局部挖潜剩余油的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立体挖潜技术策略,应用和实践效果良好,PZ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史忠生,方乐华,薛罗,王国林,何巍巍,马轮[8](2019)在《中非Melut盆地与我国东部裂谷盆地的类比及意义》文中认为Melut盆地为中非地区重要的含油气裂谷盆地,具被动裂谷成盆特征,处于区域构造勘探向"三新领域"勘探的转型阶段,油气富集规律尚不十分清楚,通过开展Melut盆地与我国东部主动裂谷盆地的类比分析,有助于深化盆地成藏认识,推进勘探转型.研究表明,Melut盆地北部具被动裂谷成盆特征,发育大型富油凹陷,形成以古近系跨时代成藏组合为主,近源白垩系成藏组合为辅的油气富集特点,古近系Yabus组上段跨时代岩性油藏与近源白垩系Galhak组断块油藏是北部深化勘探的重要领域;盆地中南部具被动裂谷与主动裂谷的叠加演化过程,与海拉尔盆地相似,具小型断陷沉积充填与成藏特征,近源成藏组合是有利的勘探对象,继承性洼槽内低凸起、凹陷间断裂隆起带及缓坡断层坡折带是有利的成藏构造带.该研究深化了Melut盆地成藏认识,明确了盆地南北具有不同的成盆机制与成藏特征,对推动北部成熟探区深化勘探与中南部低探区勘探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刘帅[9](2018)在《济阳坳陷盆缘洼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老油区,随着凹陷主体相继进入到高勘探程度阶段,分布于凹陷周缘的盆缘洼陷逐渐成为油气接替的新领域。构造-热演化是盆地动力学和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反映了盆地形成和发育的热动力学过程,另一方面也控制了盆内沉积有机质的成熟热演化。因此对这些盆缘洼陷构造-热演化的研究对了解其生成、发展的热动力学过程及油气资源潜力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磷灰石(U-Th)/He和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模拟恢复了济阳坳陷13个盆缘洼陷30口井的新生代热史;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各盆缘洼陷的平均地温梯度自古近纪以来整体呈降低趋势,古新世末期为46℃/km~50℃/km,晚始新世时为38℃/km~46℃/km,到中-晚中新世降低到34℃/km~38℃/km,现今普遍在~35℃/km;平均大地热流也呈逐渐降低趋势,古新世末期为85 mW/m2~89 mW/m2,晚始新世时为75 mW/m2~81 mW/m2,到中-晚中新世降低到67 mW/m2~73 mW/m2,现今普遍在65 mW/m2~70 mW/m2。在热史恢复基础上,采用地热学方法计算盆缘洼陷典型井东营运动时期的地层抬升剥蚀量在256.1 m~536.6 m。模拟典型井主要烃源岩的热成熟演化显示,不同盆缘洼陷烃源岩的热成熟状态相差较大,埋藏深度决定的地温高低是控制其热成熟的主要因素;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烃源岩一般在~2000 m深度处开始进入早成熟阶段,部分井由于受到了岩浆热异常扰动的影响,其烃源岩于沉积早期即达到了高成熟阶段,出现了“埋藏浅”却“已达成熟生烃阶段”的现象。另外,青西和牛庄洼陷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可以被分解为60 Ma~68 Ma、110 Ma~130 Ma、200 Ma~240 Ma和500 Ma~550 Ma四组年龄峰,表明其新生代物源可能来自周缘滨县、陈家庄、垦东、潍北和广饶等多个凸起的混合供给。济阳坳陷盆缘洼陷钻孔自然演化碎屑磷灰石(U-Th)/He的封闭温度在~80℃,高于热模拟计算结果的~75℃。
陶士振,李建忠,柳少波,白斌,郑民,卫延召,曹正林,韩文学,麻伟娇,刘海涛,杨帆,刘伟,谷志东,吴因业,陶小晚[10](2017)在《远源/次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研究进展和展望》文中提出寻找高效优质储量,实施低成本高效益勘探开发,是低油价背景下的战略抉择.本文立足于项目自主研究、油气勘探生产跟踪和国内外发展态势分析,以突出高效优质资源形成与分布规律为研究重点,结合油气勘探实践,针对中国陆上断陷、坳陷、前陆和克拉通4大类原型盆地,包括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等7大主要盆地,以及酒泉、江汉、南方等5个中小盆地中的68个远源/次生油气藏,开展了油气藏地质特点、成藏条件、资源潜力、分布规律和勘探前景分析.明确了远源/次生油气藏埋藏浅、物性好、产能高、建产快、动用程度高,属典型高效优质资源,是近期低成本高效益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剖析了我国远源/次生油气藏形成的4个有利地质条件,指出我国次生油气藏分布范围广,资源规模大,勘探前景好.明确了我国准噶尔盆地中浅层、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东、渤海湾盆地新近系、松辽盆地黑帝庙油层等是中国陆上大型远源/次生油气藏规模有利聚集区,其中凸起区、斜坡带和晚期复杂断裂带是远源/次生油气藏富集带,油气藏类型主要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和低幅度构造油气藏.本文为加强我国远源/次生型高效优质资源研究,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勘探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渤海湾盆地勘探策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渤海湾盆地勘探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阶段及储量增长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勘探阶段划分方法 |
(1)勘探早期阶段 |
(2)勘探高峰早期阶段 |
(3)勘探高峰晚期阶段 |
(4)勘探萎缩阶段 |
2 渤海油田勘探阶段及其特征 |
2.1 勘探早期阶段(1966-1991年) |
(1)以凸起潜山为主的摸索时期 |
(2)以古近系为主的勘探时期 |
2.2 勘探高峰早期阶段(1992年至今) |
(1)以新近系为主的勘探时期 |
(2)多层系立体勘探时期 |
(3)精细勘探时期 |
3 储量增长潜力分析 |
3.1 浅层油气勘探 |
3.2 中-深层油气勘探 |
4 结束语 |
(2)大城地区煤层气有利区带优选与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案 |
1.4 完成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勘探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勘探开发现状 |
2.3 地层特征 |
2.4 区域构造特征 |
3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特征 |
3.1 煤储层发育展布 |
3.2 构造特征 |
3.3 煤储层物性 |
3.4 含气性 |
3.5 煤层气成藏特征 |
3.6 小结 |
4 煤层气有利区带优选 |
4.1 有利区评价指标 |
4.2 评价标准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开发策略研究 |
5.1 评价井实施情况及试采效果分析 |
5.2 开发技术方案优选 |
5.3 近期开发方案设计与部署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渤海湾盆地埕北313单井评价与储层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 |
1.2 油气勘探分析 |
1.3 单井评价 |
1.4 埕北工区构造特征 |
1.5 埕北工区313井地质特征及勘探概况 |
1.6 埕北工区313井钻探概况 |
第二章 埕北工区313井地层特征 |
2.1 地层层序 |
2.2 分层依据 |
2.3 地层纵横向展布特征 |
第三章 埕北工区313井储层评价 |
3.1 太古界储层评价 |
3.2 下古生界储层评价 |
3.3 东营组储层评价 |
3.4 馆上段储层评价 |
3.5 储层评价小结 |
第四章 油气层综合评价 |
4.1 录井油气显示情况 |
4.2 油气层评价 |
第五章 成藏条件分析 |
5.1 油源条件 |
5.2 储层条件 |
5.3 盖层条件 |
5.4 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断陷盆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及勘探开发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藏单元分析方法提出的背景 |
1.1 断陷盆地油气富集基本特征 |
1.2 主要勘探理论 |
1.2.1 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 |
1.2.2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理论 |
1.3 复式油气藏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 |
1.3.1 复式油气藏概念定义的不明确 |
1.3.2 勘探实践中圈闭与油藏对应关系的矛盾 |
1.3.3 复式油气藏研究方法的误区 |
2 油藏单元分析方法 |
2.1 油藏单元的概念 |
2.2 油藏单元分析方法的内涵 |
2.3 研究内容与流程 |
2.3.1 油藏单元划分 |
2.3.2 油藏特征再认识 |
2.3.3 富集规律再认识 |
2.3.4 实施精细勘探 |
2.3.5 实施精益开发 |
3 应用实例与岩性油藏成因机制 |
3.1 油藏特征新认识 |
3.1.1 留485断块 |
3.1.2 留107断块 |
3.1.3 对比认识 |
3.2 岩性油藏成因机制 |
3.2.1 沉积体系自身岩相、岩性变化是岩性圈闭形成的内在因素 |
3.2.2 “断砂耦合”是构造-岩性圈闭形成的基本样式 |
3.2.3 油源断层控制岩性油藏的形成与分布 |
3.3 复式油气藏富集主控因素 |
3.3.1 充足的油源是复式油气藏富集的基础条件 |
3.3.2 区域构造背景控制复式油气藏富集 |
3.4 应用成效 |
4 勘探开发意义与应用前景 |
4.1 勘探开发意义 |
4.2 应用前景 |
5 结 论 |
(5)中国海油近期国内勘探进展与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国内海上油气勘探主要进展 |
1.1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潜山勘探突破 |
1.1.1渤海湾盆地资源潜力新认识奠定了天然气勘探的资源基础 |
1.1.2 古老变质岩“岩性—应力—流体”三元共控、应力主导,是形成潜山储集体的条件 |
1.1.3渤中凹陷超压动力封闭使晚期构造强活动区的天然气得以富集成藏 |
1.1.4海上深层潜山油气勘探钻井工程和地球物理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实现了高效勘探 |
(1)研发海上深部硬地层快速无伤害钻井关键技术,并加以应用,实现了高效钻井。 |
(2)发展了海上深层潜山高密度地震勘探一体化技术。 |
1.2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深水区勘探突破 |
1.2.1松南—宝岛凹陷天然气勘探获得新突破,证实凹陷的勘探潜力 |
1.2.2首次在深水区中生界花岗岩潜山实现突破,拓展了深水区勘探层系 |
1.2.3证实了松南—宝岛凹陷天然气具备高效输导体系和长距离运移成藏条件 |
1.2.4持续攻关地震资料品质和探井作业技术,支撑深水区、超深水区再获突破 |
1.3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新区勘探突破 |
1.3.1改善资料基础,分析阳江东凹烃源条件,明确凹陷资源潜力 |
1.3.2明确油源断层高效输导控藏,选准突破方向 |
2中国海域未来油气勘探发展方向 |
2.1近海仍是未来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 |
2.2南海中南部是中国海上未来油气发展的潜力区 |
3结语 |
(6)渤海湾盆地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以渤海海域A油田东三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扇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现状 |
1.2.2 海上中深层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
1.2.3 砂砾岩储层研究现状 |
1.3 资料基础、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资料基础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地震资料解释 |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分析 |
2.4 研究区储层基本特征 |
2.5 油藏类型、温压系统、流体性质 |
第三章 渤海海域复杂砂砾岩储层沉积及成因模式 |
3.1 渤海复杂砂砾岩沉积模式 |
3.1.1 陡坡带沉积模式 |
3.1.2 缓坡带沉积模式 |
3.1.3 底砾岩沉积模式 |
3.2 渤海砂砾岩储层成因模式 |
3.2.1 不同砂砾岩体储集空间成因 |
3.2.2 成分-流体-应力三因素控制的砂砾岩储层成因模式 |
第四章 研究区东三段沉积特征研究 |
4.1 研究区沉积背景 |
4.2 物源体系分析 |
4.3 扇三角洲沉积相标志分析 |
4.3.1 沉积物颜色 |
4.3.2 岩性特征 |
4.3.3 沉积构造 |
4.3.4 地震相标志 |
4.4 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分析 |
4.4.1 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
4.4.2 剖面相分析 |
4.4.3 平面相分析 |
4.5 扇三角洲沉积微相划分 |
4.5.1 扇三角洲平原 |
4.5.2 扇三角洲前缘 |
4.5.3 前扇三角洲 |
4.5.4 近源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
4.6 近源陡坡带控砂模式 |
4.6.1 源-汇时空耦合控砂原理 |
4.6.2 沟谷扇体体系分析 |
4.6.3 坡折体系对沉积体系发育的控制 |
4.6.4 盆内微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发育的控制 |
4.6.5 “沟-坡-槽”控砂模式 |
第五章 研究区东三段储层展布规律研究 |
5.1 东三段储层特征 |
5.1.1 储层厚度特征 |
5.1.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1.3 储层物性特征 |
5.1.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5.2 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
5.2.1 基于岩相分类的储层物性评价 |
5.2.2 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 |
5.3 井震结合主力目标区储层分布规律预测 |
5.3.1 地震属性分析 |
5.3.2 巨厚砂体纵向分期解释 |
5.3.3 优质及风险储层预测 |
5.4 近源陡坡带砂砾岩储层地质建模 |
5.4.1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构造模型建立 |
5.4.2 基于沉积演化及地震沉积学方法的属性模型建立 |
5.5 开发方案建议 |
5.5.1 基于优势储层预测的动用策略研究 |
5.5.2 优势储层开发策略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资料基础 |
1.5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区域地质 |
2.2 勘探开发历程 |
2.3 地质油藏特征 |
2.3.1 地层层序 |
2.3.2 油组划分 |
2.3.3 构造特征 |
2.3.4 沉积特征 |
2.3.5 储层特征 |
2.3.6 油藏特征 |
2.4 油田开发简介 |
2.4.1 储量动用情况 |
2.4.2 开发阶段介绍 |
2.4.3 开发现状 |
第三章 地层层序及精细地层格架的建立 |
3.1 地层特征 |
3.2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及划分 |
3.3 精细地层格架建立 |
3.3.1 研究方法和基本原则 |
3.3.2 层序划分方案 |
3.3.3 标志层的确定 |
3.3.4 地层划分与小层对比 |
3.3.5 含油层系地层发育特征 |
第四章 构造特征及次级断层发育规律研究 |
4.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构造认识 |
4.1.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
4.1.2 区域构造地质认识 |
4.1.3 基于区域构造应力构造模式分析 |
4.2 走滑断裂带多级次断层精细刻画 |
4.2.1 多尺度断裂系统精细刻画技术 |
4.2.2 基于构造背景确定边界断层 |
4.2.3 基于动态资料和成藏模式识别伴生断层 |
4.3 断裂系统及断层发育规律 |
4.3.1 基本构造特征 |
4.3.2 平面断裂系统特征 |
4.3.3 剖面断裂系统特征 |
第五章 沉积体系研究及再认识 |
5.1 基于多参数综合表征的物源分析 |
5.1.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5.1.2 周缘基岩及古水系分析 |
5.1.3 岩矿及重矿物分析 |
5.1.4 锆石测年分析 |
5.2 沉积相再认识 |
5.2.1 沉积相分析及标志 |
5.2.2 测井相模式建立 |
5.2.3 单井相特征分析 |
5.2.4 沉积相类型划分 |
5.3 基于基准面变化的沉积演化分析 |
第六章 储层精细解剖研究及定量化表征 |
6.1 储层特征 |
6.1.1 储集空间与结构特征 |
6.1.2 储层物性特征 |
6.1.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6.1.4 储层分布特征 |
6.2 层次约束下的薄互层状储层精细描述技术 |
6.2.1 基于井震结合的砂层组级次储层预测 |
6.2.2 沉积过程约束下的单砂体级次储层描述 |
6.3 基于沉积演化过程的砂体内部结构分析技术 |
6.3.1 研究区储层层次划分 |
6.3.2 构型解剖方法及流程 |
6.3.3 主力砂体构型特征 |
6.4 薄互状储层定量化精细表征技术 |
第七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策略 |
7.1 薄互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式 |
7.1.1 纵向各类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
7.1.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7.1.3 主力储层层内剩余油规律 |
7.2 高含水期薄互层油藏剩余油挖潜策略 |
7.3 “双高”老区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持续改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中非Melut盆地与我国东部裂谷盆地的类比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Melut盆地地质概况 |
2 Melut盆地北部与渤海湾盆地类比分析与启示 |
2.1 成盆背景类比 |
2.2 油气富集特征类比 |
2.3 类比启示———Melut盆地北部精细勘探领域与方向 |
2.3.1 古近系主力产层Yabus组上段跨时代岩性油藏勘探领域 |
2.3.2 斜坡区白垩系Galhak组湖泛泥岩控制下的断块油藏勘探领域 |
3 Melut盆地中南部与海拉尔盆地类比分析与启示 |
3.1 成盆背景类比 |
3.2 海拉尔盆地油气富集特征 |
3.3 海拉尔盆地对Melut盆地中南部油气成藏与勘探的启示 |
4 结论 |
(9)济阳坳陷盆缘洼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现状 |
1.3.2 济阳坳陷构造-热演化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工作 |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演化 |
2.2 沉积地层 |
2.3 油气地质特征 |
第3章 新生代热史恢复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1 样品采集与资料搜集 |
3.1.2 古温标样品分析测试 |
3.2 新生代热史模拟 |
3.2.1 温度路径反演 |
3.2.2 热史模拟结果 |
3.3 热史规律及成因 |
3.3.1 盆缘洼陷热史规律 |
3.3.2 岩浆活动对热演化的影响 |
第4章 东营组剥蚀量恢复 |
4.1 剥蚀量恢复方法及原理 |
4.1.1 镜质体反射率法 |
4.1.2 温度路径计算法 |
4.2 剥蚀量恢复结果及分析 |
4.2.1 单井剥蚀量恢复结果 |
4.2.2 构造沉降与抬升分析 |
第5章 烃源岩热成熟演化 |
5.1 模拟原理及方法 |
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讨论 |
6.1 LA-ICP-MS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
6.2 锆石裂变径迹沉积物源分析 |
6.3 自然演化碎屑磷灰石(U-Th)/He封闭温度 |
第7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LA-ICP-MS实验流程及AFT测试方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10)远源/次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研究进展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远源/次生油气藏勘探现状与启示 |
1.1 埋藏相对较浅, 储层物性好, 成藏条件优越 |
1.2 建产快、产能高、效益好、动用程度大 |
1.3 勘探领域呈现扩大趋势, 是常规油气勘探的现实领域 |
2 我国具备远源/次生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有利条件 |
2.1 中国多旋回构造演化复杂, 成藏期后调整改造强度大 |
2.2 纵向上发育多个大型不整合, 形成多期原型盆地叠合 |
2.3 叠合盆地多勘探“黄金带”地质条件, 奠定了多层系次生油气藏的形成基础 |
2.4 多样性调整方式形成多套成藏系统, 原次生油气藏空间上有序分布 |
3 我国远源/次生油气藏分布范围广, 资源规模大, 勘探前景好 |
3.1 横向上盆缘到盆中广泛发育, 纵向上多组合多层次叠合分布 |
3.2 我国次生油气藏资源规模大, 勘探领域和发展前景广阔 |
4 未来远源/次生油气藏高效勘探研究重点方向与建议 |
4.1 深化基础地质研究与资源潜力评价, 明确规模优质储量分布 |
4.2加强勘探配套技术攻关, 缩减技术盲区和勘探风险, 着力提高勘探成功率 |
4.3 低油价下超前部署勘探研究工作, 稳步推进次生油气藏勘探有序发展 |
四、渤海湾盆地勘探策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阶段及储量增长潜力[J]. 江尚昆,王德英,孙哲,彭靖淞,赵弟江. 海洋地质前沿, 2022(02)
- [2]大城地区煤层气有利区带优选与开发策略研究[D]. 李静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渤海湾盆地埕北313单井评价与储层分析研究[D]. 赵备. 长江大学, 2020(04)
- [4]断陷盆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及勘探开发意义[J]. 吕传炳,付亮亮,郑元超,李昆,黄志佳,冉爱华. 石油学报, 2020(02)
- [5]中国海油近期国内勘探进展与勘探方向[J]. 谢玉洪,高阳东.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1)
- [6]渤海湾盆地近源陡坡带砂砾岩体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以渤海海域A油田东三段为例[D]. 全洪慧. 西北大学, 2019(01)
- [7]高含水期薄互层状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D]. 张章. 西北大学, 2019(01)
- [8]中非Melut盆地与我国东部裂谷盆地的类比及意义[J]. 史忠生,方乐华,薛罗,王国林,何巍巍,马轮. 地球科学, 2019(02)
- [9]济阳坳陷盆缘洼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研究[D]. 刘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远源/次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研究进展和展望[J]. 陶士振,李建忠,柳少波,白斌,郑民,卫延召,曹正林,韩文学,麻伟娇,刘海涛,杨帆,刘伟,谷志东,吴因业,陶小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