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数学活动课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方小青[1](2022)在《开展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策略》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学校实施的"高效课堂"模式让数学活动课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占据了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但是这种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理论的意义,而开展数学活动课能够弥补这些缺陷。教师将活动课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周卓[2](2021)在《初中数学活动课对初一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初一学生为例,对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实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开设的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学者及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魏晨曦[3](2021)在《基于“再创造”理论的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数学教育更加注重育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活动课作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更加受到重视。义务教育、高中新课标均对数学活动课程内容提出了相关要求。初中阶段是承接小学铺垫高中的重要阶段,在初中开展适当的数学活动课以达成教育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教育部2019年也提让学生在教学中亲身感悟知识和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弗赖登塔尔提出的“再创造”理论提倡在学习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将要学习的东西挖掘和创造出来。该理论常被作为数学活动课的理论基础,但却很少能在活动课中真正实现再创造。因此本研究基于“再创造”理论对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进行整体分析,使再创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整体体现。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为研究的进行与实施打好前提基础。再采用调查问卷法与访谈法分别对研究学校的学生与教师进行调查,了解研究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教师对数学活动课的作用认识清晰但由于实际情况影响开展不便。其次研究针对基于“再创造”理论初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的设计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确定教学设计需要遵循的五个原则:教师主导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数学化原则;再创造原则;层次性原则。结合“再创造”理论与三维目标明确整体教学目标,并分析活动内容与知识内容的纵横结构和内容重点与难度,构建教学评价指标。基于“再创造”理论设计实验型、探究型、建模型三类初中数学活动课,并对三个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具有注重学生为活动主体、活动多层次多样化、改变教学观与数学观的特点。总结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策略如下:(1)重视情境引入,问题“再产生”。(2)问题数学化,结论“再猜想”。(3)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活动中“再创造”。(4)归纳总结与深层学习,知识经验“再应用”。
郭靖[4](2021)在《促进初二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将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直观地、合情地获得一些结果,如何培养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难题。本课题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实践研究法,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初中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现状如何?本论文课题将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形成结论;问题2:针对现状调查分析的结论,怎样提出合情合理的教学策略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问题3:如何合理的运用所提出的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培养初中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分为三个核心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包括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研究,并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第二部分调查初二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现状,学生方面:选取荣昌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学生对数学活动课的参与度、学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理解、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并分析得出结果。教师层面:问卷主要从教师对基本活动经验的看法;教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与培养数学素养之间的关系;教师培养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方式等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对相关教师进行详细访谈,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果。目的是充分了解初二学生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保证本文所提教学策略的合理性。第三部分根据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原则;从直接的活动经验、间接的活动经验、设计的活动经验以及思考的活动经验等四种数学活动经验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从学生情境观察、活动参与、经验获得、经验运用以及经验发展五个层次制定了评价学生经验积累(程度)水平的评价量表。在实践环节,实验教师根据笔者所提教学原则与教学策略选取一定的教学内容单元,制定完善其教学设计,然后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通过评价量表用统计方法对学生经验积累水平进行了践前践后的分析测评,发现所提教学策略的充分实施确实能够促进部分或大部分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刘治诚[5](2021)在《农村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现状与创新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师资水平和教学研究队伍逐渐向农村地区延伸,农村地区的学生有机会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在众多学科中,小学数学占据着重要地位,无论是教学环节、教学思路方面,还是课堂设置等方面,教师都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教师可设置小学数学活动课,通过创造有特色、有活力的数学活动,让农村数学课堂更有吸引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
孙海晶[6](2021)在《初中数学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文中提出数学在初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如何让孩子能喜欢数学并且喜欢数学。老师们创建了这门新的教学方式——那就是初中数学活动课。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让孩子理解。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能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书本上的知识,通过互动、小组合作等一系列游戏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初中数学活动课是根据孩子的性格年龄特点实施的活动。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不光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真正喜欢上数学。
方文婷[7](2021)在《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活动课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颖婷[8](2021)在《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活动课的主要特点探讨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原则,明确了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之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象,通过对探究发现、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实践探索的具体内容及主要过程,并对活动课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教学反思。
任艳霞[9](2020)在《初中“数学活动”教学的现状研究 ——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以独立的板块纳入数学课程之中,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组成了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四大领域。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下文中简称《标准》(2011版))指出“‘综合与实践’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教版教材将“综合与实践”内容分配到了每一章末,也就是“数学活动”板块,这样安排旨在让学生运用相关章节的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并在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培养相应的能力。人教版教材中“数学活动”的设置既是当前初中数学课程体系的一大亮点,但也是一大难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中“数学活动”教学的现状,促进“数学活动”教学的实施,本文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初中“数学活动”教学开展的现状研究;二是影响初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因素研究;三是提升初中“数学活动”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本研究以“数学活动”的相关理论为支撑,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对“数学活动”、“数学活动”课、“数学活动”教学、“数学活动”学习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阐述了“数学活动”教学的特征、功能及相关理论依据;通过对仁怀市10位教师和12位学生的访谈,及对有效收回的42份教师问卷和531份学生问卷的深入分析,发现在“数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学生在课程认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自信心、小组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挖出教师在对“数学活动”的态度、教学设计的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方面,学生在情感、能力、思维、创新等方面对“数学活动”教学的影响。通过当前“数学活动”教学的现状分析,笔者在“数学活动”教学准备方面提出3条策略:注重活动目标的多元整合、选择数学活动材料的多样化和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在“数学活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10条策略: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把握和处理好生成性问题、体现问题解决的多样性和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在“数学活动”教学评价方面提出4条策略: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和评价语言丰富性。同时,笔者以自己一线实践的10个具体教学案例作示范,以供读者参考。
朱超[10](2019)在《“四基”视角下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四基”理念已深入人心,基于“四基”理念下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越来越迫切。“数学活动”栏目是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四基”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因此探讨“四基”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在明确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对“数学活动”栏目进行了文本分析,总结了“四基”视角下的“数学活动”栏目的特点:综合的数学基础知识、全面的数学基本技能、灵活的数学思想方法、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教师对“数学活动”栏目持有积极的认识,但是苏科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活动”栏目的实际开展情况不佳。教师在进行“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时存在的困难来源于升学压力以及缺少教学设计的参考书。本研究基于“四基”理念和“数学活动”栏目的文本特点以及教学现状,总结概括了“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设计的原则和策略。从教学设计的几个环节出发,探讨出以下策略:全面深度分析教材;着眼认知水平、“四基”基础分析学情;兼顾结果与过程分析教学目标;双重分析教学重难点;三段式设计教学过程;全方位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
二、浅谈数学活动课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数学活动课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开展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活动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三、开展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策略 |
(一)设置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激活思维创造性 |
(三)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
(四)加强教学反思,创新教学活动 |
(2)初中数学活动课对初一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初中数学活动课及其特点分析 |
第一,自主性。 |
第二,开放性。 |
第三,实践性。 |
第四,系统性。 |
三、 以初一学生为例,数学活动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 |
(一)锻炼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
(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三)提高学生的探究与实践技能 |
四、 结语 |
(3)基于“再创造”理论的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部对“中小学活动教学”的要求 |
1.1.2 《课标》对“数学活动”的内容及要求 |
1.1.3 教材中“数学活动”的地位 |
1.1.4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必要性 |
1.1.5 “再创造”理论的背景 |
1.2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数学活动 |
1.3.2 数学活动课 |
1.3.3 “再创造”活动教学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计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与分析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4 文献评述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的方法 |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3.1 学校的选取 |
3.3.2 学生与教师的选取 |
3.4 研究工具 |
3.4.1 问卷的设计 |
3.4.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5 研究理论基础 |
3.5.1 做中学 |
3.5.2 建构主义理论 |
3.5.3 多元智能理论 |
3.5.4 “再创造”理论 |
3.6 小结 |
第4章 数学活动课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
4.1 教师访谈分析 |
4.1.1 教师访谈记录编码 |
4.1.2 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
4.2 学生数学活动调查分析 |
4.2.1 问卷信效度分析 |
4.2.2 调查过程与数据编码 |
4.2.3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4.3 数学活动课实施情况调查结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再创造”理论的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分析 |
5.1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原则 |
5.1.1 教师主导性原则 |
5.1.2 学生主体性原则 |
5.1.3 数学化原则 |
5.1.4 再创造原则 |
5.1.5 层次性原则 |
5.2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教学目标分析 |
5.3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教学内容分析 |
5.3.1 教材内容分析 |
5.3.2 知识结构分析 |
5.3.3 重难点分析 |
5.4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教学过程设计分析 |
5.5 教学评价设计 |
5.5.1 教学设计视角的评价指标建构 |
5.5.2 评价体系标准编码 |
5.6 小结 |
第6章 基于“再创造”理论的数学活动课案例分析 |
6.1 实验型活动教学案例分析 |
6.1.1 展开与折叠教学案例 |
6.1.2 教学案例分析 |
6.1.3 教学评价 |
6.2 建模型活动教学案例分析 |
6.2.1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案例 |
6.2.2 教学案例分析 |
6.2.3 教学评价 |
6.3 探究型活动教学案例分析 |
6.3.1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案例 |
6.3.2 教学案例分析 |
6.3.3 教学评价 |
6.4 课后访谈分析 |
6.4.1 学生访谈 |
6.4.2 教师访谈 |
6.5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课特点 |
7.1.2 基于“再创造”理论数学活动教学策略 |
7.2 研究的反思与不足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4)促进初二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 |
1.1.2 需要改善课堂教学方式 |
1.1.3 培养初中生的数学素养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内容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数学活动 |
2.1.2 数学活动经验 |
2.1.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
2.2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相关研究 |
2.2.1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国内研究 |
2.2.2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国外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学习迁移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2.3.3 杜威的经验中心论 |
2.3.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设计 |
3.3.1 学生问卷设计 |
3.3.2 教师访谈设计 |
3.4 调查过程 |
3.5 调查结果分析 |
3.5.1 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
3.5.2 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
3.6 存在问题分析 |
3.6.1 学生存在问题分析 |
3.6.2 教师存在问题分析 |
3.7 促进初二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7.1 必要性 |
3.7.2 可行性 |
4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
4.1 初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
4.1.1 具有直观性 |
4.1.2 重视启发诱导 |
4.1.3 巩固与发展相结合 |
4.1.4 注重循序渐进 |
4.1.5 强调因材施教 |
4.2 提出针对不同经验的教学策略 |
4.2.1 直接的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
4.2.2 间接的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
4.2.3 设计的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
4.2.4 思考的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
4.3 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效果的评价 |
4.3.1 评价量表 |
4.3.2 评价指标解析 |
4.3.3 量表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
5 应用案例分析 |
5.1 教学案例一 |
5.2 教学案例二 |
5.3 教师对学生经验积累情况的统计分析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二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5)农村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现状与创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情况 |
二、农村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创新策略 |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立足地域促提升 |
(二)从活动形式出发,“游艺”结合增兴趣 |
(三)从团结合作出发,动手操作创能力 |
(6)初中数学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什么组建初中数学活动课 |
1.1创办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目的 |
1.2初中数学活动课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怎样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 |
2.1要想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老师们首先要理解上活动课的意义。 |
2.1.1兴趣爱好 |
2.1.2自主性 |
2.1.3实践性 |
2.1.4综合性 |
2.1.5构造性 |
2.2能明确的知道创办数学活动课的目标 |
三、数学活动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3.1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
3.2教师们在上课之前制定好课堂计划 |
3.3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应该耐心反复的指导 |
3.4老师要带领孩子及时总结 |
结论: |
(8)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理论依据及原则 |
(一)开放性 |
(二)动态性 |
(三)过程性 |
(四)逻辑性 |
(五)实践性 |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的考虑因素 |
(一)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
(二)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训练 |
(三)重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 |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
三、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模式及实践过程 |
(一)探究发现教学模式 |
(二)情境教学模式 |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
四、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
结语 |
(9)初中“数学活动”教学的现状研究 ——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数学活动”教学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数学活动”教学的研究 |
2.3 对已有研究的反思和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数学活动”教学的内涵分析 |
3.1 “数学活动”教学的概念界定 |
3.2 “数学活动”教学的特征和功能 |
3.3 “数学活动”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4章 “数学活动”教学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4.1 教师和学生对“数学活动”教学的认知情况 |
4.2 “数学活动”教学的整体情况 |
4.3 “数学活动”学习的整体情况 |
4.4 不同学校的“数学活动”教学情况 |
4.5 学生理想的“数学活动”课 |
第5章 影响“数学活动”教学的因素分析 |
5.1 教师在“数学活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5.2 学生在“数学活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5.3 影响“数学活动”教学的因素分析 |
第6章 提升初中“数学活动”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
6.1 “数学活动”教学的准备策略 |
6.2 “数学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
6.3 “数学活动”教学的评价策略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结果 |
7.2 存在不足 |
7.3 研究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四基”视角下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四基”成为中国数学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理念 |
二、“数学活动”栏目是初中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数学“四基”的相关研究 |
二、“数学活动”栏目的相关研究 |
三、述评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一、 “数学活动”栏目的文本分析 |
二、 “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现状 |
三、“四基”视角下“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设计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数学“四基” |
二、“数学活动”栏目 |
三、教学设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 |
二、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
第三章 “数学活动”栏目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数学活动”栏目的概述 |
一、“数学活动”栏目的教材分布 |
二、“数学活动”栏目的类型 |
第二节 “四基”视角下“数学活动”栏目的内容 |
第四章 “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现状 |
第一节 调查目的及对象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三节 调查的结果分析 |
一、教师对“数学活动”栏目的认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 |
二、“数学活动”栏目在学校的实际开展的调查分析 |
三、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时存在的困难 |
四、教师如何进行“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设计 |
五、调查结论 |
第五章 “四基”视角下“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四基”视角下“数学活动”栏目教学设计的原则 |
一、整体性原则 |
二、逻辑递进性原则 |
三、过程性原则 |
四、发展性原则 |
第二节 “四基”视角下“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设计策略 |
一、全面深度分析教材 |
二、着眼认知水平、“四基”基础分析学情 |
三、兼顾结果与过程分析教学目标 |
四、双重分析教学重难点 |
五、三段式设计教学过程 |
六、全方位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 |
第三节 “四基”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设计案例 |
一、“四基”视角下《折纸与证明》的教材分析 |
二、“四基”视角下《折纸与证明》的学情分析 |
三、“四基”视角下《折纸与证明》的教学目标 |
四、“四基”视角下《折纸与证明》的教学重难点 |
五、“四基”视角下《折纸与证明》的教学过程设计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思考 |
附录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浅谈数学活动课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展初中数学活动课的策略[J]. 方小青. 教师博览, 2022(06)
- [2]初中数学活动课对初一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J]. 周卓. 考试周刊, 2021(94)
- [3]基于“再创造”理论的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D]. 魏晨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促进初二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研究[D]. 郭靖.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8)
- [5]农村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现状与创新策略[J]. 刘治诚. 教师博览, 2021(15)
- [6]初中数学活动的计划与实施[A]. 孙海晶. 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21
- [7]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数学活动课教学实践研究[D]. 方文婷. 宁夏大学, 2021
- [8]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 胡颖婷. 求知导刊, 2021(12)
- [9]初中“数学活动”教学的现状研究 ——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D]. 任艳霞.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四基”视角下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设计研究[D]. 朱超. 江苏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