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曹婷[1](2021)在《103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人民医院的103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本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找出NSAA治疗时机、有效治疗方案、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及药物不良反应,为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所有2014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初诊的103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住院患者病例资料,包括发病年龄、性别、服药史、职业暴露史、家族史等,入院后的病史,初诊时血常规、骨髓形态学、骨髓活检和CD55、CD59等检查,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及疗效预后情况。将性别、发病年龄、发病至治疗的时间、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治疗前血红蛋白、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前网织红细胞计数、输血情况、发病至治疗时间、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情况纳入分析,应用SPSS2.0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病例中男性与女性性别差异比不大,男性略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为15岁-79岁,中位发病年龄48岁,高发年龄分别为21-30岁和60岁以上;职业分布:农民、工人所占比例较高。2.临床表现(首发症状):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发症状以单纯贫血多见,可合并出血,以感染为首发症状的较少见。3.血常规检查:外周血以三系减低为主;发病年龄≥60岁组与<60岁组的患者初诊时Hb、PLT、ANC、Re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骨髓检查:骨髓形态学检测以增生减低为主,部分呈增生活跃,骨髓活检均呈增生减低,大部分NSAA的诊断需再次行胸骨骨穿明确诊断5.不同发病至治疗时间疗效及预后分析显示:发病至治疗时间≤6个月组、6个月~3年组及>3年组的NR率、有效率、进展率、维持NSAA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个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6个月组NR率及进展率低于另外两组;≤6个月组和6个月~3年组维持NSAA率高于>3年组。三组CR率、PR率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6.输血依赖型NSAA组和非输血依赖型NSAA组疗效及预后分析显示:两组进展率、维持NSAA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输血依赖性NSAA的进展率高于非输血依赖性NSAA,维持NSAA率低于输血依赖型NSAA组。两组CR率、PR率、NR率及死亡率均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7.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分析显示:A、B、C组治疗方案治疗6个月、12个月的CR率、PR率、NR率、总有效率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8.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发病至治疗的时间、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疗效有显着相关性(P值均<0.05)。发病至治疗时间≤6个月、治疗前PLT>20×109/L、治疗前ANC>1×109/L是疗效良好的相关因素。发病年龄、性别、治疗前血红蛋白、不同治疗方案均与疗效无显着相关性。结论:1.再障的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居多及老年人居多,男女性别比差异不明显。2.对NSAA患者早期免疫干预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延缓疾病进展。3.输血依赖性NSAA与非输血依赖性NSAA相比,疾病进展率高,两组疗效无显着差异。4.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包括发病至治疗时间、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及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
陈倩怡[2](2021)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DNA测序技术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enmia,AA)患者的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和临床特征的关系,初步探讨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98例A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血液或骨髓样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应用SIFT、Polyphen2、FATHMM三种生物信息学软件针对突变对蛋白结构的影响进行预测;对疑似致病性变异的6例患者及其父母和同胞的血液或唾液DNA进行Sanger测序。运用SPSS 24.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Metascape基因功能分析网站(http://metascape.org/)进行基因功能通路富集。结果:1.98例AA患者共检测到137种基因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依次为BCOR/BCORL1(13.3%)、KMT2C(11.2%)、CSMD1(10.2%)、LYST(7.1%)、UNC13D(7.1%)、ANKRD26(6.1%)、BRCA2(6.1%)、SPTA1(6.1%)、FANCA(5.1%)、FANCM(5.1%)、MPL(5.1%)。共检测到282个突变,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错义突变(73.8%,208/282)。最常见的单核苷酸变异类型是C>T/G>A。72.7%的基因突变为临床意义未明确的突变,20.9%的基因突变为良性突变,6.4%的基因突变为有害突变。突变基因数目对病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2.AA患者基因突变富集通路最多的是髓系细胞分化通路、范可尼贫血通路。3.存在LYST、SPTA1突变的AA患者女性较多,存在FANCA、MPL基因突变的AA患者年龄较小,存在BCOR/BCORL1基因突变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患者较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e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VSAA)患者多,存在ANKRD26基因突变的NSAA患者较SAA和VSAA患者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43.9%(43/98)的AA患者存在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inherited bone marrow failure syndromes,IBMFS)相关基因突变。是否存在IBMFS相关基因突变与AA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血常规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5.27.6%(27/98)的AA患者检出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相关基因,是否存在FA相关基因突变与AA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血常规等均无明显关系,但存在2种及以上FA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较存在单种FA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的病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2.9%(42/98)的AA患者存在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突变,是否存在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突变与AA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血常规等均无明显关系。本研究截至2020年12年31日,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0-36个月),尚未发现有AA患者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7.AA患者有8种共存突变组合,其中有3例AA患者共同存在FANCA和SPTA1基因突变;有2例AA患者同时存在BCORL1、BRIP1、KMT2E三种基因突变。AA患者有14种与FA相关基因共存突变组合,其中有4例患者共同存在FA相关基因和SPTA1基因突变、4例患者共同存在FA相关基因和UNC13D基因突变。8.对6例AA患者及其父母、同胞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均为胚系突变,不是直接致病的基因突变位点。结论:1.本研究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证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普遍存在基因突变,但绝大多数突变是临床意义未明确的突变和良性突变。2.髓系细胞分化通路和范可尼贫血通路可能与AA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3.某些基因突变与AA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如BCOR/BCORL1是AA患者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存在此突变的患者可能病情相对较轻。4.范可尼贫血相关基因突变约存在于四分之一的AA患者中,存在2种及以上FA相关基因突变的AA患者可能会加速病程进展。5.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存在于近一半的AA患者,但存在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突变与克隆造血的关系尚不明确,需随访动态观察克隆变化。
张樱[3](2021)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单倍体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ID-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0年10月接受HID-HSCT的76例SAA患者临床资料。男性50例,女性26例,中位年龄为16岁(3~52岁),SAA-Ⅰ型患者49例,SAA-Ⅱ型患者18例,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患者9例。骨髓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5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61例。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Cy)+氟达拉滨(Flu)+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预处理患者46例,白消安(Bu)+CY+Flu+ATG方案预处理患者30例。结果3例患者移植后骨髓抑制期死亡;73例患者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2(9~21)d;除3例早期死亡患者外,8例患者移植后未获得血小板重建,65例患者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4(9~90)d。原发性植入失败发生率为5.5%,继发性植入失败发生率为5.5%。Ⅱ~Ⅳ°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38.4%,Ⅲ~Ⅳ°aGVHD发生率16.4%,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为35.8%,广泛型cGVHD发生率为22.4%,中位随访时间为19.5月(1~75月),预期5年总生存率(OS)为(78.6±5.0)%,无失败生存率(FFS)(75.9±5.1)%,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20.2%±4.9)%。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大于35岁,移植前铁蛋白大于1500ng/ml,HCT-CI评分大于等于3分,起病中性粒细胞数大于1×109/L,发生Ⅲ~Ⅳ°aGVHD为影响患者的OS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13,0.004,0.02,0.014,0.001)。发生植入失败的患者FFS明显低于其他患者(37.5%对 84.4%,P<0.001)。结论:HID-HSCT是治疗SAA的有效方法,在儿童青少年以及年轻患者中疗效较好,发生重度aGVHD以及严重感染仍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原因,加强对重度aGVHD以及感染的防治对于提高疗效至关重要。目的 评价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移植后造血重建以及植入失败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进行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11例患者首次移植后均获得植入,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0d(8~23d),血小板植活时间中位数为11d(移植后8~28d),三例患者出现植入失败,其中2例行二次移植,1例血象恢复达到长期稳定植入,另1例造血重建后再次出现植入失败。中位随访时间为53(5~135)个月,全部11例患者均生存,植入失败率为27.3%(3/11),9例患者长期血象正常。结果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长、移植前骨髓细胞增生较活跃、移植物中CD3+T细胞数量少、移植后未应用免疫抑制剂与植入失败可能相关。结论: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良好的长期生存率,植入失败仍是最主要的问题,移植前预处理以及移植后环孢素的应用均有助于长期稳定植入。
张莉莉[4](2021)在《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临床特点及治疗随访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血细胞计数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9年7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365例初发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65例患者根据初诊时有无血液系统损害分为有血液系统损害组和无血液系统损害组,分析血液系统损害分类及占比情况。将365例患者根据初诊时有无贫血分为贫血组和无贫血组,根据初诊时有无白细胞减少症(Leukopenia,LP)分为LP组和无LP组,根据初诊时有无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TP)分为TP组和无TP组,对两组间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对贫血组、LP组和TP组的骨髓细胞学、治疗及血细胞计数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65例初发SLE患者中,血液系统损害患者298例,占81.6%。贫血为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损害表现,贫血合并LP为最常见的联合损害表现。2.贫血组患者239例(65.5%)。贫血组发热、黏膜溃疡、浆膜炎、肺动脉高压、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发生率,抗ds-DNA抗体、抗Ribo P抗体阳性率,免疫球蛋白G(Immune Globulin G,Ig G)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高于非贫血组,贫血组补体C3水平、补体C4水平低于无贫血组。最常见贫血类型为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发生率为4.2%。贫血组缓解率为84.5%,AIHA缓解率为55.6%。3.LP组患者191例(52.3%)。LP组发热的发生率,抗ds-DNA抗体、抗Ribo P抗体、抗SSA-Ro60抗体阳性率,CRP水平,SLEDAI评分高于无LP组。LP组补体C3水平、补体C4水平低于无LP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抗SSA-Ro60抗体阳性是LP的独立危险因素。87例(45.5%)继发LP患者存在感染,其中最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继发重度淋巴细胞减少症较非重度淋巴细胞减少症患者感染发生率增加。LP组缓解率为87.5%。4.TP组患者94例(25.8%)。TP组LN的发生率,SLEDAI评分高于无TP组,TP组关节炎的发生率,补体C3水平、补体C4水平低于无TP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关节炎是TP的保护性因素。TP组缓解率为73.0%,中度TP的缓解率为68.8%,重度TP的缓解率为50%。5.贫血组骨髓细胞学红系以增生活跃为主;LP组骨髓细胞学粒系以增生活跃为主;TP组骨髓细胞学巨核系增生活跃,以成熟障碍为主。结论:1.初发SLE患者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高。2.大部分贫血患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及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经过治疗后缓解并能维持。3.约半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和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以及小部分中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经过治疗后不能缓解。4.SLE血液系统损害骨髓细胞学表现无特异性,大部分表现为增生活跃骨髓象,巨核细胞以成熟障碍为主。5.抗SSA-Ro60抗体阳性是白细胞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郑璇[5](2021)在《第一部分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稳态研究-CD4+T淋巴细胞转录组深度测序及整合分析 第二部分 伴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第三部分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D8+调节性T细胞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T淋巴细胞介导的造血干/祖细胞免疫损伤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最主要的病例生理机制。本文旨在通过基于测序的转录组谱,全面分析mRNA、长非编码RNA(lncRNA)和microRNA(miRNA)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和健康对照(HC)中的表达,为探索SAA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1)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2)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4+T细胞;(3)采用Trizol提取RNA;(4)对外周血SAA(n=4)和HC(n=3)的CD4+T细胞进行完整转录组RNA测序(RNA-seq);(5)进行总体表达模式及差异表达(DE)分析;并利用辅助性T细胞1/2(Th1/Th2)lncRNA集及差异lncRNA确定核心lncRNA;对核心lncRNA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转录因子预测以及建立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对ceRNA网络中的核心mRNA进行可变剪切分析并利用GEO数据库进行交叉验证。结果 超过75%的RNA在SAA患者和健康对照共表达,但亦表现出不同的转录表达谱。(1)送检的7个样品中检测到39456个mRNA、10496个已知的lncRNA和658个miRNA。在SAA和HC中,所有三种类型的RNA的表达水平均相当。(2)以差异倍数(FC)≥1.5且P<0.05为标准,我们检测到78个DE miRNA,847个DE lncRNA,3753个DE mRNA和2670个DE基因。(3)无监督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显示lncRNA表达在患者与对照组中差异显着,另发现新lncRNA 1839种。(4)847个DE lncRNA中,其中320个lncRNA在SAA中上调,其余部分则下调。(5)lncRNA靶基因预测显示:80.8%的lncRNA与其对应的基因表达水平成正相关。(6)lncRNA转录因子预测发现:分别有13个lncRNA和8个lncRNA参与调控IFNG-IFNG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及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7)GO生物学功能富集显示:lncRNA预测的mRNA主要参与蛋白质结合、细胞质基质、细胞核、细胞质、核质、膜组成部分和金属离子结合。(8)KEGG功能富集提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代谢通路、肿瘤、PI3K-Akt通路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信号通路被显着富集。(9)根据lncRNA-miRNA,miRNA-mRNA的靶标预测,我们构建一个ceRNA网络。(10)Th细胞相关ceRNA网络核心mRNA功能预测分析显示:破骨细胞分化,类风湿性关节炎,NF-κB信号通路,疟疾及军团菌感染,CD8+αβ-T细胞活化信号通路均被显着富集。(11)利用GEO数据库进行交叉验证,发现炎症因子ICOS,RELB及TNFSF8在SAA患者中高表达,而免疫负调控因子SOCS1同样高表达,提示SAA患者免疫内环境存在稳态调节。结论(1)lncRNA转录因子预测及靶基因功能预测发现SAA免疫相关通路异常表达,提示lncRNA在其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2)炎症因子及免疫负调控因子的共同高表达提示SAA患者免疫内环境可能存在稳态调节。目的 观察伴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长期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07月01日至2020年06年30日期间伴Coombs’试验(+)的血细胞减少患者,比较获得性骨髓衰竭(BMF组)和继发性血细胞减少(继发组)的临床特征差异,并评估BMF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其5年总体生存率。结果 8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BMF组58例,继发组24例。继发组女性比例明显高于BMF组(83%对41%,P=0.001),该组患者贫血以轻中度为主[血红蛋白中位数78(31~129)g/L],白细胞水平略低于正常,而血小板显着高于BMF组[71(4~384)×109/L对31.5(4~401)×109/L,P=0.020]。脾脏肿大在继发组更常见,其阳性率高于BMF组(38%对7%,P=0.002)。两组患者红细胞破坏的间接指标如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乳酸脱氢酶中位数处于正常范围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F组患者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继发组[58.3%(16.4%~94.5%)对34.6%(5.4%~73.7%),P<0.001],而CD19+B细胞比例低于继发组[9.3%(0.3%~27.1%)对14.0%(1.2%~35.6%),P=0.010]。继发组患者的风湿免疫相关指标如抗核抗体滴度/阳性率、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谱阳性率及IgG水平均高于BMF组,但其补体C3、C4水平较BMF组下降(P值均<0.050)。BMF组48例(83%)患者既往有输血史,12例(21%)患者入院前2周有发热病史并予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等抗菌素治疗,4例(7%)患者有丙种球蛋白治疗史(3个月内)。共有17例BMF患者复查Coombs试验,11例(65%)转阴。余6例阳性患者中,1例效价值较前升高,1例持平,4例较前降低。Coombs试验效价转阴或降低的15例患者,其中10例(67%)经免疫抑制及促造血治疗后脱离输血;另5例均为MDS及PNH患者,尚未获得血液学缓解,仍依赖输血。49例BMF组患者纳入随访,其中39例规范服药患者有31例(79.5%)获得血液学缓解,5例死亡;8例未规律服药患者有4例死亡,4例患者带病生存,需依赖血制品输注。本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79.8±7.3%),服药患者生存率与未服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2例患者行骨髓移植治疗获得血液学缓解。结论 伴Coombs’试验(+)的骨髓衰竭患者应积极给予经典的免疫抑制及促造血治疗,预后良好;而因风湿免疫病继发的伴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特征显着,容易鉴别。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CD8+调节性T细胞(CD8+Treg)的数量及生物学功能特征,并探讨其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2)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CD8+Treg占CD3+淋巴细胞比例;(3)采用FCM检测外周血CD8+Treg体外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4)采用CFSE标记法检测外周血CD8+Treg体外增殖能力;(5)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分选CD4+T细胞、CD8+细胞毒性T细胞(Tcyt)和CD8+Treg;(6)采用Transwell板检测CD8+Treg的趋化能力;(7)采用FCM检测外周血CD8+Treg趋化因子受体CCR7、CCR8的表达水平;(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骨髓(BM)上清中趋化因子配体CCL21的浓度;(9)采用CFSE标记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CD8+Treg抑制CD4+T/Tcyt增殖的能力;(10)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IFN-γ的水平;(11)采用FCM检测由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成熟树突状细胞(mDC)表面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ILT3)的表达水平;(12)MACS分选脐血来源CD34+细胞,通过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H4435)中加入体外共培养体系获得的上清,比较AA组和健康对照(HC)组CD8+Treg改善造血克隆形成的能力。结果(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n=19)]、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n=7)]患者PBMC中CD8+Treg细胞数量较HC组(n=22)均明显减低(分别为7.61±0.99%vs 16.08±1.21%,P<0.0001 和 10.32±1.38%vs 16.08±1.21%,P=0.043);(2)SAA组中CD28-IFN-γ+T细胞占CD3+CD8+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HC组(8.38±2.25%vs 20.03±2.17%,P=0.010,n=4);与治疗前相比,抗胸腺球蛋白(ATG)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患者(n=3)其数量明显恢复(8.38±2.25%vs 28.67±8.22%,P=0.040)。同时SAA组CD28-TGF-β+T细胞也较HC组和CR组降低(分别为 0.63±0.14%vs 1.57±0.26%,P=0.020 和 0.63±0.13%vs 1.59±0.32%,P=0.029)(3)SAA组患者CD8+Treg体外增殖能力明显低于HC组(21.68±1.91%vs 53.86±4.94%,P=0.001,n=4);(4)BM 上清中 CCL21 浓度在SAA组和HC组中无显着差异;(5)SAA组患者CD8+Treg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 7明显低于HC组(1.54±0.33%vs4.33±0.39%,P=0.005,n=5);(6)SAA 组患者 CD8+Treg体外趋化指数明显低于HC组(0.47±0.22%vs 1.64±0.62%,P=0.008,n=3);(7)SAA组患者CD8+Treg抑制CD4+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着低于HC组;(8)SAA组患者CD8+Treg抑制CD4+T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较HC组明显减弱;(9)SAA组患者CD8+Treg上调mDC表达ILT3的能力较HC组减弱(45.05±2.45%vs55.9±4.54%,P=0.028,n=4);(10)SAA患者CD4+T淋巴细胞体外培养上清可明显抑制造血克隆形成,且SAA患者CD8+Treg改善造血克隆形成能力较HC组减弱。结论(1)AA患者CD8+Treg数量减少且增殖能力减弱。(2)AA患者CD8+Treg免疫抑制功能存在缺陷。
王姣,兰坚,周颖[6](2021)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17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静脉输注治疗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外周血Th1、Th17水平、血象变化及不良反应,根据疗效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疗效与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 106例患者输注过程中及输注24 h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1年后预后随访,CR 31例(29.25%)、PR 44例(41.51%)、NR 19例(17.92%)、死亡12例(11.32%),即预后良好组75例,预后不良组31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外周血Th1、Th17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个月、3个月后外周血Th1逐渐升高,Th17逐渐降低(P<0.05);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明显回升(P<0.05),治疗1个月时血小板、血红蛋白回升缓慢(P>0.05),治疗2个月、3个月后逐渐回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h1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正相关,Th17水平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负相关(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合并感染情况、诊断到治疗时间及治疗前Th1、Th17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SC治疗SAA患者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有助于SAA患者体内Th1/Th17的免疫平衡,且Th1、Th17水平改善与血象恢复密切相关,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杨明月[7](2021)在《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在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RDW在初诊MDS、AA、AL、CML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02年至2021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初诊为MDS(90例)、AA(67例)、AL(102例)、CML(111例)的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76例)的临床资料。以本院实验室检测参考值:RDW-CV(10.9~15.4%)及RDW-SD(39~46f L)为标准,分为低RDW组、正常RDW组、高RDW组。回顾性分析了四种疾病的RDW值分布,进一步分层分析了AA中(非重型/重型/极重型)、AL中(ALL/AML)疾病类型与RDW的关系,对四种疾病与对照组的RDW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了MDS、AML(非APL)预后危险度分层与RDW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资料:正常对照组年龄中位数为64岁(17~85岁),男性28例(36.8%),女性48例(63.2%)。MDS组年龄中位数为56.5岁(2~84岁),男性49例(54.4%),女性41例(45.6%)。AA组年龄中位数为28岁(2~82岁),男性39例(58.2%),女性28例(41.8%)。AL组年龄中位数为48岁(2~78岁),男性61例(59.8%),女性41例(40.2%);其中,AML年龄中位数为51岁(3~78岁),ALL年龄中位数为13岁(2~72岁)。CML组年龄中位数为45岁(2~83岁),男性63例(56.8%),女性48例(43.2%)。MDS、AA、AL、CML四种疾病中的男性占比均高于女性。MDS、AA、AL、CML之间的男女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97,P=0.897)。2.MDS-MLD有53例(58.9%),MDS-EB-2有14例(15.6%),MDS-EB-1有13例(14.4%),MDS-RS-MLD有5例(5.6%),MDS-SLD有2例(2.2%),MDS-RS-SLD、MDS-U、MDS伴单纯del(5q)各1例。AA中非重型有27例(40.3%),重型有31例(46.3%),极重型有9例(13.4%)。AL中ALL有29例(28.4%),AML-M4有21例(20.6%),AML-M2有20例(19.6%),AML-M5有15例(14.7%),AML-M3(APL)有14例(13.7%),AML-M1有3例(2.9%)。111例CML均处于CP期。3.MDS、AA、AL、CML的RDW值分布:(1)MDS、AA、AL、CML患者的高RDW-CV分别有72例(80%)、30例(44.8%)、71例(69.6%)、105例(94.6%),正常范围RDW-CV分别有18例(20%)、37例(55.2%)、31例(30.4%)、6例(5.4%),低RDW-CV均为0例。与对照组相比,MDS、AA、AL、CML的RDW-CV均升高(χ2分别为103.546、39.612、84.321、159.865,P值均为0.000)。(2)MDS、AA、AL、CML患者的高RDW-SD分别有88例(97.8%)、45例(67.2%)、94例(92.2%)、111例(100%),正常范围RDW-SD分别有2例(2.2%)、15例(22.4%)、8例(7.8%)、0例,低RDW-SD分别为0例、7例(10.4%)、0例、0例。与对照组相比,MDS、AA、AL、CML的RDW-SD均升高(χ2分别为100.808、47.196、90.366、125.891,P值均为0.000)。4.AA中(非重型/重型/极重型)、AL中(ALL/AML)疾病类型与RDW的关系:(1)AA中非重型、重型、极重型的RDW-CV水平分别为15.30±2.06%、15.57±2.31%、13.43±1.33%,RDW-SD水平分别为56.54±11.67f L、53.58±11.25f L、42.26±6.34 f L,三组间在RDW-CV和RDW-SD水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676、5.779,P值分别为0.031、0.005)。非重型、重型的RDW-CV均高于极重型(P值分别为0.024、0.009)。非重型、重型的RDW-SD均高于极重型(P值分别为0.001、0.008)。(2)AL中ALL、AML患者的RDW-CV水平分别为17.53±2.61%、16.66±2.79%,RDW-SD水平分别为58.28±11.56f L、59.67±10.33f L,两组间在RDW-CV和RDW-SD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48、0.554)。5.MDS、AA、AL、CML的RDW水平与对照组比较:(1)MDS、AA、AL、CML患者的RDW-CV水平分别为18.19±3.14%、15.18±2.19%、16.90±2.76%、18.32±2.0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3.29±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2)MDS、AA、AL、CML患者的RDW-SD水平分别为67.70±11.63f L、53.25±11.71f L、59.27±10.65f L、60.64±6.32f 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4.53±3.08f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6.RDW水平在MDS、AA、AL、CML之间的比较:(1)MDS、AL、CML组的RDW-CV水平分别为18.19±3.14%、16.90±2.76%、18.32±2.02%,均高于AA组的15.18±2.19%,P值均为0.000。MDS、CML组的RDW-CV均高于AL组,P值分别为0.003、0.000。(2)MDS、AL、CML组的RDW-SD水平分别为67.70±11.63f L、59.27±10.65f L、60.64±6.32f L,均高于AA组的53.25±11.71f L,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MDS组的RDW-SD高于AL、CML组,P值均为0.000。7.MDS、AML(非APL)预后危险度分层与RDW的相关性:(1)MDS中能进行预后危险度分层(IPSS评分)的有82例:低危有6例(7.3%),中危-1有60例(73.2%),中危-2有14例(17.1%),高危2例(2.4%)。预后低危、中危-1、中危-2、高危患者的RDW-CV水平分别为17.55±4.02%、18.27±2.96%、17.24±3.52%、17.35±2.62%,RDW-SD水平分别为64.72±10.14f L、68.56±11.68f L、64.41±12.86f L、68.65±1.34f L,四组危险度分层之间RDW-CV和RDW-SD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0.488、0.607,P值分别为0.691、0.612)。MDS预后危险度分层与RDW之间无相关性。(2)AML(非APL)中能进行预后危险度分层的有38例:良好9例(23.6%),中等8例(21.1%),不良有21例(55.3%)。预后良好、中等、不良的RDW-CV水平分别为16.77±2.17%、15.40±2.11%、17.37±3.51%,RDW-SD水平分别为59.44±8.36f L、58.01±7.55f L、62.78±9.63f L,三组危险度分层之间RDW-CV和RDW-SD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247、0.994,P值分别为0.300、0.380)。AML(非APL)预后危险度分层与RDW之间无相关性。结论1.MDS、AA、AL、CML的RDW-CV和RDW-SD水平均升高。2.非重型、重型AA的RDW-CV、RDW-SD水平均高于极重型AA。3.虽然AL(ALL、AML)的RDW-CV、RDW-SD水平均升高,但ALL、AML两者间的RDW-CV、RDW-SD水平无差异。4.MDS、AL、CML的RDW-CV、RDW-SD均高于AA。MDS、CML的RDW-CV高于AL。MDS的RDW-SD高于AL、CML。5.MDS、AML(非APL)的预后危险度分层均与RDW值无关。
张子乾[8](2021)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子及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和特点,分析AA克隆性造血与临床特征和免疫抑制治疗(IST)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自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91例AA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分析,同时随访观察IST疗效。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91例初诊AA患者中有23例存在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5.3%,共检测到11种基因发生了26次突变。其中突变频率排名前两位的基因为TET2 30.77%(8/26),ASXL1 23.08%(6/26)。有3例患者发生2个基因突变,其余均为单一基因突变。2.(1)≤60岁及>60岁基因突变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7.7%(11/62)、41.4%(12/3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5 P=0.016)。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是AA患者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OR=3.273,P=0.018)。(2)男性患者基因突变的有16例(32.7%),女性患者基因突变的有7例(1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0 P=0.080)。(3)NSAA中基因突变11例(26.8%);SAA中基因突变5例(15.2%);VSAA中基因突变7例(41.2%);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19P=0.128)。但在>60岁的AA患者中,三组间基因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0 P=0.028);在≤60岁AA患者中,三组间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55 P=0.089)。3.91例初诊AA的患者中正常核型者80例(87.9%),异常核型者11例(12.1%),11例患者均为单一核型异常,包括+8、-Y、20q-。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与是否发生染色体异常均无相关性(P=0.487,P=0.997,P=0.209)。4.本组患者中基因突变组与未突变组IST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和57.1%,两组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3 P=0.474)。伴染色体异常与不伴染色体异常组IST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5.6%和6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P=1)。结论:1.本组AA患者髓系肿瘤相关基因总体突变率为25.3%;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2.1%。2.>60岁的AA患者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率较高,且基因突变发生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3.IST疗效与AA患者基因突变发生和染色体异常均无关。
孙悦[9](2020)在《补肾益髓方联合ATG/ALG治疗重型再障疗效分析及从T淋巴细胞阴性选择研究再障发病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补肾益髓方联合ATG/AL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发现并探讨临床相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另试从T淋巴细胞阴性选择来探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8例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使用补肾益髓方联合ATG/ALG的重型再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疗效、疗效相关因素、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与生存情况。另收集12例初治再障患者以及12例正常人外周血标本,通过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ur77 m RNA表达。结果:1.总体疗效:所有18例患者均能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66.6%(12/18),其中基本治愈2例(11.1%),缓解1例(5.5%),明显进步9例(50%),无效6例(33.3%),2.疗效相关因素:年龄20-35岁、治疗前中性粒细胞≥0.2xl O9/L、使用兔源ATG、对G-CSF治疗反应好、骨髓造血成分≥15%、重再Ⅰ型、中医辨证为肾阳虚的患者有效率更高,但由于样本量少,只有G-CSF治疗反应相关数据有统计学意义。3.T细胞亚群:CD4+、CD4/CD8+与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表明T细胞亚群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但未发现其与疗效的确切关系。4.不良反应:血清病发生率为22.2%(4/18),感染发生率为38.8%(8/18),血糖升高发生率为5.6%(1/18),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16.7%(3/18)。5.生存转归: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随访时间内死亡,12例有效患者多于治疗后6-12个月脱离输血。4.实验研究:12例初治再障患者Nur77 m RNA表达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测Nur77或许与再障的发病无关。结论:临床研究方面,补肾益髓方能联合ATG/ALG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整体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并一定程度减轻不良反应。实验研究方面,与T淋巴细胞阴性选择相关的基因Nur77初治再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推测Nur77可能未参与再障患者疾病的发生
樊哗[10](2020)在《293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是一种主要由免疫介导的骨髓造血衰竭性疾病。AAA的晚期克隆进化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大约有10%-20%的AAA患者在免疫抑制治疗后可能发生长期克隆性疾病。目前已经证实在AAA中存在克隆性造血,并且这种克隆性造血与体细胞突变具有显着的相关性。我们推测AAA患者可能具有与髓系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并且这些突变基因可能与年龄,性别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会影响疾病的预后。目的:在AAA患者中靶向检测25种常见的髓系肿瘤相关的突变基因,分析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程度及免疫抑制治疗预后等相关性,为AAA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可能的帮助。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8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293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25种髓系肿瘤相关基因,随访其6个月免疫抑制治疗疗效,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初诊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与基因突变的关系,及有无基因突变与联合免疫抑制治疗6个月疗效的相关性等。结果:1.在293例AAA患者中,男性155人,女性138人,儿童青少年142人,成人151人,6.48%(19/293)的患者存在25种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的体细胞突变,这些突变主要发生在以下 10个基因中:ASXL1(n=2),KRAS(n=1),PIGA(n=2),TP53(n=2),BCOR(n=2),TET2(n=5),SF3B1(n=1),DNMT3A(n=2),SH2B3(n=2),MPL(n=1)。2.突变最多的基因为TET2,该基因突变引起的氨基酸改变主要为:p.G1137S和p.G1137fs。3.男性组突变率为3.87%(6/155),女性组突变率为9.42%(13/138),两组经卡方检验,χ2=3.71,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4.儿童青少年组突变率为2.82%(4/142);成人组突变率为9.93%(15/151),两组数据经卡方检验,χ2=6.11,P=0.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非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组突变率为7.87%(14/178);重型或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突变率为4.35%(5/115),两组数据经卡方检验,χ2=1.43,P=0.23,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有突变组及无突变组经过6个月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68%(14/19)、63.18%(151/239),两组数据经卡方检验,χ2=0.84,P=0.36,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7.TET2突变组有效率为60%(3/5),与无突变组的6个月免疫抑制治疗疗效进行卡方检验,χ2=0,P=1,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不同突变类型组的6个月免疫抑制治疗疗效之间无差异(Fisher值>0.05)。结论:1.本组AAA患者中25种髓系肿瘤相关基因总体突变率为6.48%。2.AAA患者的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在儿童中较成人少见。3.本组资料中有突变组与无突变组的免疫抑制治疗疗效无差别。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103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实验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数据收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治疗方法 |
3 疗效判定 |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临床表现(首发症状) |
3 实验室检查 |
3.1 血常规 |
3.1.1 外周血细胞减少系列 |
3.1.2 不用年龄组初诊血常规情况 |
3.2 骨髓检查 |
3.2.1 骨髓形态学检测 |
3.2.2 诊断所选骨穿部位 |
3.2.3 骨髓活检 |
4 分组情况 |
4.1 发病至治疗时间分组情况 |
4.2 输血依赖及非输血依赖性NSAA分组情况 |
4.3 不同治疗方案分组情况 |
5 不同分组的疗效预后分析 |
5.1 不同发病至治疗时间组疗效及预后的分析 |
5.2 非输血依赖性 NSAA 组和输血依赖性 NSAA 组的疗效及预后的分析 |
5.3 不同治疗方案组疗效分析 |
5.3.1 不同治疗方案 6 个月疗效分析 |
5.3.2 不同治疗方案 12 个月疗效分析 |
6 总体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
7 CsA的安全性分析 |
讨论与分析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高频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
中文摘要1 |
ABSTRACT1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
中文摘要2 |
ABSTRACT2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题录 |
致谢和憧憬 |
(4)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临床特点及治疗随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中英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 B 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 年推荐的SLE诊断标准 |
附录 C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 |
附录 D 难治性/罕见血液系统损害个案总结 |
附录 E 个人简历 |
附录 F 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G 个案报道 |
(5)第一部分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稳态研究-CD4+T淋巴细胞转录组深度测序及整合分析 第二部分 伴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第三部分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D8+调节性T细胞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稳态研究——CD4~+T淋巴细胞转录组深度测序及整合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伴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病例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D8~+调节性T细胞的特征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CD8~+CD28~-T细胞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附录二 英文缩略语表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6)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17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Th1、Th17检测 |
3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学处理 |
结 果 |
1 MSC输注安全性 |
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
3 比较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Th1、Th17水平 |
4 比较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血象变化 |
5 患者Th1、Th17水平与血象变化的相关性 |
6 患者疗效与临床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7 患者疗效与临床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讨 论 |
(7)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RDW概述 |
1.2 RDW与血液系统良性疾病研究进展 |
1.3 RDW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研究进展 |
1.3.1 RDW与 MDS |
1.3.2 RDW与白血病 |
1.3.3 RDW与淋巴瘤 |
1.3.4 RDW与多发性骨髓瘤 |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5 AML(非APL)、MDS预后危险度分层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MDS、AA、AL、CML的 RDW值分布 |
3.3 AA中(非重型/重型/极重型)、AL中(ALL/AML)疾病类型与RDW的关系 |
3.3.1 AA中非重型、重型、极重型之间的RDW水平比较 |
3.3.2 AL中 ALL、AML之间的RDW水平比较 |
3.4 MDS、AA、AL、CML的 RDW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
3.5 RDW水平在MDS、AA、AL、CML之间的比较 |
3.5.1 MDS和AA对比 |
3.5.2 MDS和AL对比 |
3.5.3 MDS和 CML对比 |
3.5.4 AA和AL对比 |
3.5.5 AA和CML对比 |
3.5.6 AL和CML对比 |
3.6 MDS、AML(非APL)预后危险度分层与RDW的相关性 |
3.6.1 MDS预后危险度分层与RDW的相关性 |
3.6.2 AML(非APL)预后危险度分层与RDW的相关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MDS、AA、AL、CML的年龄及与RDW的关系 |
4.2 MDS、AA、AL、CML的 RDW水平 |
4.3 RDW水平在MDS、AA、AL、CML之间的比较 |
4.4 MDS、AML(非APL)预后危险度分层与RDW的相关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焦亡及NLRP3炎症小体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子及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分子和遗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补肾益髓方联合ATG/ALG治疗重型再障疗效分析及从T淋巴细胞阴性选择研究再障发病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一)诊断标准 |
(二)一般资料 |
(三)治疗方法 |
(四)观察指标 |
(五)疗效评价标准 |
(六)统计方法 |
二.临床观察结果 |
(一)总体疗效 |
(二)治疗后血象变化 |
(三)T细胞亚群 |
(四)其他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
(六)生活质量及生存转归 |
实验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一)纳入标准 |
(二)排除标准 |
四.实验材料 |
(一)主要仪器 |
(二)主要试剂及材料 |
五.实验步骤 |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 |
(二)RNA的提取 |
(三)总RNA的测定 |
(四)逆转录:cDNA合成第一链 |
(五)荧光定量RT-PCR反应 |
六.统计学分析 |
七.实验结果 |
讨论 |
一.中医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 |
(一)病名由来 |
(二)病因病机 |
(三)治则治法 |
二.补肾益髓方治疗重型再障的依据 |
(一)补肾益髓方组成 |
(二)组方分析 |
(三)补肾中药治疗再障的现代研究 |
三.重型再障的免疫抑制治疗 |
(一)以ATG/ALG为主的重型再障IST治疗进展 |
(二)IST相对于allo-HSCT的优势 |
四.基于T淋巴细胞阴性选择异常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 |
(一)T淋巴细胞免疫异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
(二)T淋巴细胞早期发育与阴性选择 |
(三)Nur77 与T淋巴细胞阴性选择 |
五.结果分析 |
(一)总体疗效 |
(二)与疗效相关的因素分析 |
(三)不良反应 |
(四)生存转归 |
(五)Nur77 mRNA 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T淋巴细胞异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10)293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及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及定义 |
三、分组情况 |
四、二代测序检测步骤 |
五、治疗方法 |
六、疗效评估 |
七、随访 |
八、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一、资料情况 |
二、基因突变的特征 |
三、基因突变与IST疗效关系 |
讨论 |
一、AAA及其克隆性造血、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背景 |
二、AAA年龄与髓系肿瘤相关基因体细胞突变的关系 |
三、AAA患者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 |
四、髓系肿瘤基因突变与AAA的治疗及预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克隆性造血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致谢 |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103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分析[D]. 曹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分析[D]. 陈倩怡.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 张樱.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临床特点及治疗随访分析[D]. 张莉莉.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5]第一部分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稳态研究-CD4+T淋巴细胞转录组深度测序及整合分析 第二部分 伴Coombs’试验(+)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第三部分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D8+调节性T细胞的特征研究[D]. 郑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6]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17水平的影响[J]. 王姣,兰坚,周颖.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1(04)
- [7]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分析[D]. 杨明月. 兰州大学, 2021(12)
- [8]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子及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D]. 张子乾.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9]补肾益髓方联合ATG/ALG治疗重型再障疗效分析及从T淋巴细胞阴性选择研究再障发病机制[D]. 孙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293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髓系肿瘤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D]. 樊哗. 苏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