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建筑企业对比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明兴[1](2021)在《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逐渐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建筑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能适应国家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装配式住宅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一个类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家对装配式住宅建设的推广与重视,推进装配式住宅发展将是持续研究的课题。做好装配式住宅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装配式住宅的工程管理,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证装配式住宅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以装配式住宅的成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影响装配式住宅成本的各因素入手。首先,对影响装配式住宅成本的因素进行文献分析及专家访谈,确定18个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社会网络分析模型,采用Ucinet6软件进行网络结构、因素网络分析及网络关系三方面的分析,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社会网络分析指标进行赋权,得到影响装配式住宅成本的综合网络作用的具有影响成本隐性特征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关键影响路径,并结合分析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之后采用熵权法结合专家打分法客观分析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得到具有影响成本显性特征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将基于两种方法得到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到结论。采用实际案例进行成本数据及网络关系的验证与补充,并给出针对装配式住宅成本方面管控的相关对策与措施,以保障装配式住宅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研究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隐性特征)与权重(显性特征),采用的方法之一是社会网络分析法,方法比较新颖。得到了关键因素与关键关系结论,并采用案例分析进行关键因素及关键影响作用进行例证与补充,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装配式住宅成本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张晓琳[2](2021)在《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单位大院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结合工作单位建设的集住宅、绿地、服务场所于一体的小型社会单元,兼具物质与人文价值,其承载的场所记忆更是塑造地方特色的关键。现有研究多为对空间的定性分析,缺乏对认知主体的关注和对场所构成的细致量化。本文试图从场所记忆感知视角切入,将之与单位大院更新进行关联分析,为单位大院场所记忆的延续提供理论方法,为老旧住区更新与活力营造、工业文化保护及城市特色塑造等方面提供实践支撑。文章围绕场所记忆、单位大院与感知评价三方面论述,构建感知综合评价体系,形成更新策略。首先,建构理论基础:梳理国内外场所记忆、单位大院相关理论实践,阐述建立关联构建的必要性,明确单位大院场所记忆内容(记忆主体—大院居民、客体—物质与非物质记忆、基质—城市记忆、媒介—信息来源)与建构过程(感知、储存、组织、再现)。其次,进行实地调研:梳理邯郸市单位大院发展历程与特征,聚焦企业、事业、高校三类单位大院,从职住两方面梳理场所记忆要素。第三,构建量质结合的单位大院场所感知评价体系:质化部分旨在明晰记忆主体构成、偏好与认知渠道;量化部分针对记忆客体,运用层次分析法预设影响因子以初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筛选影响因子并进行权重赋值与体系修正,最后确定测度方法。第四,发放问卷与数据整理:每类各选取1-2个典型单位大院,运用数理统计工具明晰感知概况,对比分析发现各类单位大院的现状问题,总结更新侧重点。最后,在明确更新原则的前提下,生成延续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分别从场所记忆基质、主体、媒介、客体四方面阐述。本文创新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理论层面上,将场所记忆理论引入单位大院更新,围绕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概念进行评价与更新策略研究;研究方法上,运用量质结合分析方法科学严谨地构建了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评价体系;研究对象上,丰富了研究版图,首次关注到华北工业城市—邯郸市的单位大院。通过系统整理企业、事业、高校三类单位大院的场所记忆内容,提出针对性更新策略:依托城市记忆工程、提炼意象;重构主体公共性、搭建多维交往平台;拓展记忆渠道,鼓励记忆实践;建构空间可达、环境舒适、活力交往的大院环境设施与涵盖记忆主题、记忆单元、记忆线路、记忆之场的多维叙事场所;丰富活动庆典,重现记忆情境,再造场所认同。最终达到延续单位大院场所记忆、发扬城市特色的目的。
左兴霞[3](2021)在《L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近年来,建筑企业因为同业竞争带来的冲击以及市场环境下行带来的影响,其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并且存在非常严重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同时当前我国采取了最低价中标以及其他相关的规则,导致建筑企业的利润率明显降低,部分建筑企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现金流短缺问题,甚至因此陷入经营困境,基于这种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明确自身面临的困境,并且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1],显然之前的粗放式工程管理方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的建筑行业。而在这其中的成本控制则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企业的收益等,决定着企业能否长期发展,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选择L建筑公司作为案例,对其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应用成本控制的研究理论进一步探究项目的施工前的成本、施工中的成本以及施工后的成本。首先,从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分析了L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普遍现状,并对项目控制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其次,发现了L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材料成本过高、成本控制不严、建安成本失控和项目签证频繁等普遍问题。并深入分析了产生成本控制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员素质、管理制度、控制过程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基于建筑公司在工程项目成本管控方面出现的普遍问题,从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认真履行合同和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代明[4](2021)在《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研究 ——以A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建筑业日趋于高科技、信息化,BIM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它的发明与应用被整个建筑行业称之为其在建筑工程信息化方面所引起的第二次工程技术革命。早在2003年,BIM技术已经由国外引入到国内,只不过在最初几年,受到国内技术发展的制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科技的进步以及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BIM技术已经逐步在国内推广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具有可视化、数字化、协调性高、仿真模拟等特征,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作为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建筑行业关注的一种新兴的技术,BIM技术是一种对未来不管是在建筑领域还是工业领域等都很有发展前景的数字信息化技术。本文分析A企业BIM体系建设和在公司层级以及项目层级发展应用情况,剖析BIM技术在施工企业和实际项目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施工企业现阶段BIM应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只是用于建模和漫游动画模拟等等,对于BIM技术的深层次应用例如BIM的全过程协调管理和在企业层级的管理仍然发展的不足,对于BIM技术的应用力度还欠缺。BIM的建模人才在施工企业中已经不再是重要稀缺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是施工企业和项目的稀缺资源。BIM技术无法全方位发展,企业对于BIM的资金投入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没有经济投入,BIM技术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且在施工项目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BIM模型的管理也是处于混乱的状态,由于其动态的特性,对于软件、硬件和服务器的要求会比通常所用到的CAD等工具高。基于种种原因BIM技术在A企业的应用还有待加强。以A企业的实际项目为例,阐述了施工企业在具体项目中应用BIM技术成果。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和企业的体系建设,加大对BIM技术的投入和支持保障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的推广和发展。重视BIM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培养软件操作等,还应培养其基于BIM管理的理念。施工企业还应制定符合其发展的规范和标准,做好技术性保障以及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双向经济投入的资金支持。对于施工企业而言,BIM技术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也是企业在管理上的一种升级,打破桎梏于施工企业发展的种种枷锁。BIM技术作为未来施工企业重要发展方向,响应国家时代发展,打造BIM+智慧工地,BIM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BIM与3D打印技术的相辅相成以及基于BIM技术的绿色施工都具有很好的意义,为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很好支撑。
雒倩倩[5](2021)在《我国推行EPC总承包模式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建筑行业长期实行设计与施工相互分离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但该模式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我国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EPC总承包模式作为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能够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深度融合,具有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提高项目综合效益、减少工程纠纷等优势。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学习、引进与推广,虽然它在我国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不可否认其在我国仍未获得普遍认可、推行不甚理想的现实。因此,如何在我国推行EPC模式错综复杂的系统中,迅速抓住其推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当前助力EPC模式在我国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采用Grey-DEMATEL方法和演化博弈理论对制约我国推行EPC模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是探索我国推行EPC模式的关键制约因素、制约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以及EPC模式在我国推行的各方最优行为策略。论文首先通过详细的文献研究系统识别出28个我国推行EPC模式的制约因素,通过对来自学术界和工程界的专家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最终确定出14个我国推行EPC模式的主要制约因素。然后应用Grey-DEMATEL方法对这14个制约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将它们分类为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并对制约因素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和中心度排序。此外,本文结合演化博弈理论进一步建立了“政府-建设单位-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了博弈主体各自的行为策略选择和演化稳定条件。结果表明,制约我国推行EPC模式的最根本原因因素和最关键因素是国内缺少规范工程总承包市场行为的文件规定,最重要的结果因素是总承包企业存在较大的合同风险。政府、企业和建设单位是决定EPC模式在我国推行效果好坏的关键主体。在我国推行EPC模式的过程中,最有利且短期内最容易实现的稳定策略是政府采取强激励策略推行EPC模式、建设单位选择主动采用EPC模式、企业选择积极开展EPC项目。为实现该稳定策略需要政府采取强激励措施时获得的收益大于所投入的成本,建设单位采用EPC模式付出的额外成本小于其采用传统承发包模式所交的税费,企业开展EPC项目获得的经济收益和补贴大于其付出的成本。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分别从政府层面、建设单位层面、企业层面为促进EPC模式在我国的推行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制定推行EPC模式的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参考,为建设单位和企业采用EPC模式提供一些决策参考,为我国建筑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章丽莎[6](2020)在《乡村产业绿道建设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选取广东增城、淳安千岛湖绿道中与产业发展结合紧密的选段作为研究对象,以乡村产业绿道建设效益为价值导向,构建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得到乡村产业绿道的建设现状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如下:(1)乡村产业绿道的建设现状问题分为本质问题与衍生问题两类。其中本质问题一为产业布局不合理,缺乏主导与优势产业发展方向指引;二为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生产要素。衍生问题可分为三个方面。在产业系统方面,存在产业同质化、农业产业规模小、农地撂荒、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知名度低、农业景观总体美观度不高、旅游体验性低等系列问题。在游径系统方面,存在周边交通衔接性差、偏远乡镇路段游径管护不足等问题;在服务系统方面存在服务系统结构不完整、驿站设施类型较少、标识设施引导性差、偏远乡镇地段绿道设施管护不足等问题。(2)针对以上建设问题,本文相应提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发展对策。在宏观层面,提出三大对策。一是构建土地适宜性建设格局,秉持产业生态性经营方式;二是整合优势与特色产业,点线面阶段性发展;三是明确经营主体责任,引导城市优势生产要素入驻。在微观层面,针对产业、游径与服务三个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发展对策。在产业系统方面,一要整合农地资源,扩大农业规模;二遥借力绿道公司引入城市优势生产要素,延长农业产业链;三要依托绿道展示平台,促进农业品牌的形成与提升;四要整合景观资源,提升景观整体性;五要提升产品层次与特色,提升旅游体验性。在游径系统方面,一要优化公共交通布点,加强周边交通衔接性;二要依托四大经营主体,落实养护管理责任。在服务系统方面,一要提升服务系统结构完整性;二要提升驿站多功能性与主题性;三要标识系统智能化与特色化;四要依托四大经营主体,落实养护管理责任。
王岩峰[7](2020)在《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节能领域中的翘楚,在德国以及其他欧盟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2007年,中国开始引进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理念和技术,但十几年过去了,仍处于基础理论适应性的研究阶段,推广效果并不理想,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推广应用严重落后。随着中国建筑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如何有效利用并快速推广有效的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是建筑节能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被动式建筑节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现状,研究制约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推广应用的因素,力求找出推动中国被动式建筑节能发展的对策措施。首先,论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对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比中德被动式建筑节能的发展环境、人文环境、建筑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市场环境的异同,指出应根据气候、发展基础等条件的不同,对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加以调整和完善以便更好的应用。接着,本文在现有资料和文献的整理的基础上,归纳出可能影响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推广应用的21个因素,并按找类别属性将影响因素分为社会、技术、成本、管理和其他五类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政策法规、开发商的开发成本、消费者的购房成本、主导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标准化设计与个性化需求的冲突解决是影响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的五个关键因素。最后,在借鉴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应用推广在政策、标准、激励制度、消费者认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案例应用中的问题,从国家及地方的目标设置、政策法规的完善、财税及市场激励机制的建立、典型企业的示范引导、标准化设计与个性化选择的结合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为政府在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方面的政策的制定、开发企业的市场开拓以及生产制造企业的标准化生产等提供了借鉴思路。
王思成[8](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范梦[9](2020)在《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严峻的生产安全问题,其中,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改善工人的安全行为,提升企业的安全绩效,施工企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就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态势而言,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探究制度因素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路径,是当前建筑安全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施工活动本质上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化生产活动,工人是施工生产活动的主体,除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人的安全行为产生约束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所形成的非正式规范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网络资源的集合体,探究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重要影响,对于管理者从非正式制度这类软约束方面改善工人的安全行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借鉴社会资本理论与制度资本理论,引入工人安全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管理者制度资本、工人安全能力和工人安全行为之间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然后对回收数据进行质量检验,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所提出概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及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对比分析了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变化。再次,基于NetLogo平台构建了变量之间的多Agent仿真模型,探究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后,基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出了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与建议,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分别对工人安全行为有显着影响,且不同维度的影响关系不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的影响不显着,对工人安全参与行为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管理者制度资本预防类制度和控制类制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都有显着负向影响。(2)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共同影响大于单独影响。当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于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结构维度对于工人安全参与行为的显着负向影响有稍许缓和;当嵌入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预防类制度、控制类制度和评价类制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的负向影响不显着,对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作用减小。虽然在嵌入其余变量后当前变量的影响都有所减少,但当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共同作用时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要大于其分别作用时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3)工人的安全能力在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工人安全能力在结构维度对工人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在认知维度对工人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是在嵌入管理者制度资本后,工人安全能力不再中介认知维度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工人安全能力中介预防类制度、控制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正向影响,中介评价类制度对安全遵守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当嵌入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后,工人安全能力在评价类制度对安全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仿真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不同影响作用管理者制度资本和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提高对于工人安全行为和工人安全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的影响,且管理者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于工人安全行为和安全能力影响作用要大于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作用可以作为管理者制度资本对安全行为作用的辅助工具;管理者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工人安全能力来起作用,而管理者与工人制度资本的动态变化对工人安全能力的影响较小,通过工人安全能力对工人安全行为的提升作用也较弱。管理者制度资本的波动变化与工人安全行为的峰值变化大致呈相反方向。
彭梦蝶[10](2020)在《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建设也随之兴起,因而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建筑废弃物,加剧了资源紧缺现状;同时,建筑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废弃物采取减量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成熟度模型是具备一定自我改进的组织架构,常常被用于评价组织的管理能力,帮助组织分析当前所处的管理水平,识别管理疏漏,提供改进方向,故本文在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的评价中引入成熟度模型。本文对建筑废弃减量化管理相关理论以及成熟度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现状、减量化管理办法、减量化影响要素,构建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模型,同时选取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等级评价方法,为提升减量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本文研究对象特征,选取适用于本文的OPM3成熟度模型。基于该成熟度模型的结构特征,构建出减量化管理在该模型下的3个维度。包括减量化管理的4个成熟度等级维度、周期范围维度、成熟度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维度。其中成熟度等级划分为“初始级”、“经验级”、“规范级”、“优化级”4个等级。通过对减量化文献资料、减量化现状、办法的整理归纳,并依据指标构建的思路、原则,初步构建出减量化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减量化人员素质、减量化管理投入、减量化技术、减量化物资管理、减量化成效、减量化可操作性6个准则层,31项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软件的信度、效度分析,对指标进行优化,从而构建最终的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共计26项指标。通过对各类指标赋权的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的特点,将COWA算子赋权法和模糊综合法做为本文的赋权和综合评价方法,借助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本文指标权重。最后选取贵州某商住混合项目做为案例,将上文构建的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模型运用至该项目,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项目的减量化管成熟度水平做评估,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减量化人员素质、减量化管理投入、减量化技术、减量化物资管理、减量化可操作性五个准则层提出相关建议。
二、国内外建筑企业对比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建筑企业对比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内容 |
1.3.2 主要方法及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装配式住宅概述 |
2.1.1 装配式住宅的概念 |
2.1.2 装配式住宅的优缺点 |
2.1.3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2.1.4 装配式住宅建造流程 |
2.1.5 装配式与传统建筑建造流程对比 |
2.2 装配式住宅成本构成与成本控制理论 |
2.2.1 装配式与传统住宅项目成本构成差异分析 |
2.2.2 装配式住宅项目与传统住宅项目不同阶段成本对比 |
2.2.3 装配式住宅成本控制理论 |
2.3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2.3.1 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 |
2.3.2 社会网络分析的指标 |
2.4 熵权法简介 |
2.4.1 熵的概念 |
2.4.2 熵权法的基本原理 |
2.4.3 熵权法的分析步骤 |
2.5 熵权-TOPSIS法简介 |
2.5.1 TOPSIS法的概念 |
2.5.2 熵权-TOPSIS法的分析步骤 |
第三章 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3.1 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识别 |
3.2 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筛选与确定 |
3.3 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社会网络分析 |
3.3.1 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社会网络分析模型构建 |
3.3.2 社会网络分析法模型指标分析 |
3.3.3 利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成本影响因素的综合网络作用 |
3.3.4 关键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
3.3.5 关键影响路径识别 |
3.4 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熵权法分析 |
3.4.1 构建专家打分决策矩阵 |
3.4.2 计算指标的熵值 |
3.4.3 指标的熵权 |
3.4.4 基于熵权法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3.4.5 关键因素对比分析结论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2 装配式与现浇楼栋的选取 |
4.3 装配式与传统住宅楼栋显性成本指标对比 |
4.4 装配式住宅隐性成本指标分析 |
4.5 项目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
4.5.1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
4.5.2 施工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
4.5.3 项目经验及总结 |
第五章 装配式住宅成本控制对策及建议 |
5.1 开发商角度 |
5.1.1 设计方面 |
5.1.2 施工方面 |
5.2 构件厂角度 |
5.2.1 构件加工图深化设计方面 |
5.2.2 模具生产及使用方面 |
5.2.3 构件生产制作方面 |
5.3 政府角度 |
5.3.1 实行与装配率相对应的容积率奖励制度 |
5.3.2 采取税收优惠政策 |
5.3.3 建立健全相关的装配式标准化技术体系及规范标准 |
5.3.4 加大装配式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影响程度调查 |
附录B 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关联关系调查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创新点 |
1.4.1 研究理论层面 |
1.4.2 研究方法层面 |
1.4.3 研究对象层面 |
1.5 核心问题 |
1.5.1 确定单位大院场所记忆内容 |
1.5.2 构建场所记忆感知综合评价体系 |
1.5.3 形成延续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综述法 |
1.6.2 实地调研法 |
1.6.3 对比研究法 |
1.6.4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
1.6.5 交叉研究法 |
1.7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框架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研究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场所文脉理论 |
2.1.2 集体记忆理论 |
2.1.3 单位共同体理论 |
2.1.4 其它相关理论 |
2.2 场所记忆概念解析 |
2.2.1 场所记忆的界定 |
2.2.2 场所记忆的特征 |
2.2.3 场所记忆的作用 |
2.2.4 场所记忆的构成要素 |
2.2.5 场所记忆的认知过程 |
2.2.6 场所记忆的相关实践 |
2.3 单位大院概念解析 |
2.3.1 单位与单位大院 |
2.3.2 单位大院空间布局 |
2.3.3 单位大院职能类型 |
2.3.4 单位大院保存现状 |
2.4 场所记忆与单位大院更新的关联构建 |
2.4.1 单位大院延续场所记忆的必要性 |
2.4.2 场所记忆引入单位大院更新的挑战与机遇 |
2.5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的构成 |
2.5.1 记忆基质——单位大院区域历史环境 |
2.5.2 记忆主体——单位大院居民 |
2.5.3 记忆媒介——场所认知渠道 |
2.5.4 记忆客体——单位大院场所环境要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市单位大院概况梳理 |
3.1 邯郸城市空间特色与工业文脉 |
3.1.1 城市空间特色 |
3.1.2 工业文脉 |
3.2 邯郸市单位大院发展历程及类型分布 |
3.2.1 发展历程 |
3.2.2 类型及分布特征 |
3.3 单位大院物质记忆要素 |
3.3.1 生产工作区物质记忆要素 |
3.3.2 生活区物质环境要素 |
3.4 单位大院非物质记忆要素 |
3.4.1 生产工作区非物质记忆要素 |
3.4.2 生活区非物质记忆要素 |
3.5 单位大院更新实践历史调查 |
3.5.1 邯钢百家村生活区更新实践 |
3.5.2 铁路大院更新实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框架构建 |
4.2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概况问卷设计 |
4.2.1 评价理论方法 |
4.2.2 评价内容确定 |
4.3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量化评价体系构建 |
4.3.1 评价内容具体化 |
4.3.2 影响因子预设与评价体系预构建 |
4.3.3 影响因子筛选与评价体系修正 |
4.3.4 确定测量方式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评价数据分析 |
5.1 评价对象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1 企业单位大院 |
5.1.2 事业单位大院 |
5.1.3 高校单位大院——河北工程大学家属院 |
5.1.4 评价数据来源 |
5.2 记忆主体分析 |
5.2.1 三类单位大院对比分析 |
5.2.2 企业大院对比分析 |
5.2.3 事业大院对比分析 |
5.2.4 高校单位大院分析 |
5.2.5 现状问题总结 |
5.3 记忆媒介分析 |
5.3.1 三类单位大院对比分析 |
5.3.2 企业大院对比分析 |
5.3.3 事业大院对比分析 |
5.3.4 高校单位大院分析 |
5.3.5 现状问题总结 |
5.4 记忆客体感知量化分析 |
5.4.1 三类单位大院对比分析 |
5.4.2 企业大院对比分析 |
5.4.3 事业大院对比分析 |
5.4.4 高校单位大院分析 |
5.4.5 现状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1 更新原则 |
6.1.1 以人为本 |
6.1.2 延续承启 |
6.1.3 协调适宜 |
6.1.4 灵活多样 |
6.1.5 物质与非物质并重 |
6.2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现状问题及对策 |
6.3 基于记忆基质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3.1 依托记忆工程,开展记忆延续行动 |
6.3.2 提炼城市意象符号,编制场所记忆语汇 |
6.3.3 建设城市范围内的单位大院记忆名片 |
6.4 基于记忆主体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4.1 鼓励老年群体参与营造 |
6.4.2 搭建多维居民交往平台 |
6.4.3 设立“政府—居民—社会”组织联结模式 |
6.5 基于记忆媒介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5.1 拓宽宣传手段与力度 |
6.5.2 扩充记忆载体品类 |
6.5.3 鼓励自筑、共筑、公助的记忆实践 |
6.6 基于记忆客体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6.1 空间可达性 |
6.6.2 环境舒适性 |
6.6.3 空间交往性 |
6.6.4 历史记忆感知度 |
6.6.5 场所认同感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A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概况问卷 |
附录 B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因素专家问卷 |
附录 C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测度问卷 |
附录 D 邯郸市各类单位大院记忆要素整理 |
附录 E 邯郸市邯钢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数据整理 |
(3)L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 |
2.1.1 工程项目成本 |
2.1.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
2.1.3 建筑公司工程成本控制的特性和原则 |
2.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
2.2.1 目标成本管理理论 |
2.2.2 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理论 |
第3章 L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环节与效果 |
3.1 L建筑公司简介 |
3.2 L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
3.2.1 目标价格引导的成本控制 |
3.2.2 施工阶段精细核算的成本控制 |
3.2.3 项目成本分解的成本控制 |
3.2.4 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
3.3 L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环节 |
3.3.1 工程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 |
3.3.2 工程项目成本的事中控制 |
3.3.3 工程项目成本的事后控制 |
3.4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效果 |
第4章 L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
4.1.1 材料成本过高 |
4.1.2 成本控制不严 |
4.1.3 建安成本失控 |
4.1.4 项目签证频繁 |
4.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工程项目前期计划准备不充分 |
4.2.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人员责任心不强 |
4.2.3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 |
4.2.4 工程项目缺乏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
第5章 L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对策 |
5.1 抓好成本预测、预控,认真履行经济合同 |
5.2 增强成本控制人员自身的素质建设和责任感 |
5.3 完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
5.4 建立健全公司工程项目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研究 ——以A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BIM技术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BIM技术概念与特点 |
2.1.1 BIM技术的概念 |
2.1.2 BIM技术的特点 |
2.2 BIM技术标准 |
2.2.1 国外BIM技术标准 |
2.2.2 国内BIM技术标准 |
2.3 BIM技术软件介绍 |
2.3.1 国外BIM软件介绍 |
2.3.2 国内BIM软件介绍 |
2.3.3 国内外BIM软件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的应用概述 |
3.1 国内外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现状 |
3.1.1 国外BIM技术的应用现状 |
3.1.2 国内BIM技术的应用现状 |
3.2 BIM技术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
3.2.1 BIM技术的协同管理 |
3.2.2 BIM技术在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 |
3.2.3 BIM技术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
3.2.4 BIM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
3.2.5 BIM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3.2.6 BIM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4 A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问题及其分析 |
4.1 A企业BIM技术应用现状 |
4.1.1 A企业简介 |
4.1.2 A企业BIM技术发展情况 |
4.2 BIM技术在A施工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缺乏专业BIM技术人才 |
4.2.2 实际应用深度、力度不够 |
4.2.3 资金投入不足 |
4.2.4 企业决策层领导不重视 |
4.3 应用环境类的问题分析 |
4.3.1 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
4.3.2 应用标准不成熟 |
4.3.3 体系建设不完善 |
4.4 A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组织管理类问题分析 |
4.4.1 部门之间联动性、协调性不足 |
4.4.2 BIM综合性人才储备不足 |
4.4.3 资金投入意识不强烈 |
4.5 A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技术方法类问题分析 |
4.5.1 模型管理混乱 |
4.5.2 BIM软件兼容性差 |
4.6 本章小结 |
5 A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对策与建议 |
5.1 A企业BIM技术的应用案例简述 |
5.1.1 项目简介 |
5.1.2 项目相关配置计划 |
5.2 A企业BIM技术应用的对策设计 |
5.2.1 建设基于BIM的协同工作平台 |
5.2.2 完善BIM+虚拟样板交底制度 |
5.2.3 采用BIM+3D打印技术 |
5.2.4 实施BIM技术施工阶段全过程管理 |
5.2.5 推进BIM技术精细化管理 |
5.2.6 强化BIM应用效益分析 |
5.3 BIM技术在施工企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5.3.1 完善双层级体准建设 |
5.3.2 加大BIM技术的深层次应用 |
5.3.3 培养BIM技术的综合性人才 |
5.3.4 加强技术保障 |
5.3.5 加大BIM技术的双向经济投入 |
5.4 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政策建议 |
5.4.1 完善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政策 |
5.4.2 政府助推BIM技术行业和协会的发展 |
5.4.3 政府层面推动施工企业BIM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我国推行EPC总承包模式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EPC模式相关概念和发展分析 |
2.1 国际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
2.1.1 DBB模式 |
2.1.2 CM模式 |
2.1.3 DB模式 |
2.1.4 EPC模式 |
2.2 EPC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对比分析 |
2.3 国内EPC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 |
2.4 国内EPC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 |
2.4.1 国内各省市EPC政策发布现状 |
2.4.2 国内EPC市场发展现状 |
2.4.3 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EPC发展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推行EPC模式的制约因素研究 |
3.1 制约因素的确定 |
3.1.1 制约因素的提取原则及方法 |
3.1.2 制约因素的主要来源与初步提取 |
3.1.3 制约因素的最终确定 |
3.2 制约因素数据分析模型建立 |
3.2.1 Grey-DEMATEL方法及其适用性 |
3.2.2 Grey-DEMATEL分析的主要步骤 |
3.3 制约因素的实证研究 |
3.3.1 样本选择 |
3.3.2 数据收集 |
3.3.3 数据处理 |
3.3.4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三方博弈的EPC模式推广策略研究 |
4.1 演化博弈理论及其适用性 |
4.1.1 演化博弈理论的发展及原理 |
4.1.2 演化博弈理论的适用性 |
4.2 EPC模式推广主体与行为分析 |
4.2.1 政府主体的行为分析 |
4.2.2 建设单位主体的行为分析 |
4.2.3 企业主体的行为分析 |
4.3“政府-建设单位-企业”的三方博弈模型分析 |
4.3.1 三方博弈模型的假设和建立 |
4.3.2 三方博弈主体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4.3.3 三方博弈主体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4.4 博弈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促进EPC模式在我国推行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方面的对策建议 |
5.2 建设单位方面的对策建议 |
5.3 企业方面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我国推行EPC模式的制约因素专家访谈表 |
附录C 我国推行EPC模式制约因素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D 我国推行EPC模式的制约因素影响关系调查问卷 |
(6)乡村产业绿道建设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
1.1.2 绿道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日益紧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乡村产业 |
2.1.2 乡村绿道 |
2.1.3 乡村产业绿道 |
2.1.4 乡村绿道与乡村产业绿道的辨析 |
2.2 绿道建设与产业发展日益紧密 |
2.2.1 绿道规划建设进展 |
2.2.2 绿道规划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
2.3 与产业结合的绿道典型案例研究 |
2.3.1 国外与产业结合的绿道典型案例 |
2.3.2 国内与产业结合的绿道典型案例 |
2.3.3 国内外与产业结合的绿道规划建设经验总结 |
2.4 相关基础理论 |
2.4.1 景观生态学 |
2.4.2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
2.4.3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2.4.4 农业产业集聚理论 |
2.4.5 循环经济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调查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1.1 广东增城乡村产业绿道选择 |
3.1.2 淳安千岛湖乡村产业绿道选择 |
3.2 增城仙村-白水寨绿道建设现状调查 |
3.2.1 产业系统 |
3.2.2 游径系统 |
3.2.3 服务系统 |
3.2.4 建设现状总结 |
3.3 千岛湖环西南湖绿道建设现状调查 |
3.3.1 产业系统 |
3.3.2 游径系统 |
3.3.3 服务系统 |
3.3.4 建设现状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构建 |
4.1 构建方法与原则 |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评价体系价值导向分析 |
4.2.2 评价指标构建与筛选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
4.4.1 评分标准的制定方法 |
4.4.2 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 |
4.5 评价指标的评分方法 |
5 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评价 |
5.1 增城仙村-白水寨绿道 |
5.1.1 产业系统 |
5.1.2 游径系统 |
5.1.3 服务系统 |
5.1.4 总体评价 |
5.2 千岛湖环西南湖绿道 |
5.2.1 产业系统 |
5.2.2 游径系统 |
5.2.3 服务系统 |
5.2.4 总体评价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3.1 总体及各系统评价对比分析 |
5.3.2 产业系统各指标评价对比分析 |
5.3.3 游径系统各指标评价对比分析 |
5.3.4 服务系统各指标评价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乡村产业绿道发展对策研究 |
6.1 对策制定思路 |
6.2 宏观发展策略 |
6.2.1 构建土地适宜性建设格局,秉持产业生态性经营方式 |
6.2.2 整合优势与特色产业,点线面阶段性发展 |
6.2.3 明确经营主体责任,引导城市优势生产要素入驻 |
6.3 微观发展对策 |
6.3.1 产业系统 |
6.3.2 游径系统 |
6.3.3 服务系统 |
7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1.1 总结得到相关先进规划建设经验与不足 |
7.1.2 构建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 |
7.1.3 分析得到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问题 |
7.1.4 提出乡村产业绿道两个层面发展对策 |
7.2 创新之处 |
7.2.1 产业系统的提出 |
7.2.2 乡村产业绿道建设现状评价体系的构建 |
7.2.3 两个层面的发展对策 |
7.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图片目录及来源 |
附录B:表格目录及来源 |
附录C: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D: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E:增城仙村-白水寨绿道沿线主要产业统计表 |
附录F:千岛湖环西南湖绿道沿线主要产业统计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应用现状分析 |
2.1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的内容及应用 |
2.1.1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的内容 |
2.1.2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
2.2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现状 |
2.2.1 总体示范推广情况 |
2.2.2 典型应用案例 |
2.2.3 典型应用案例对比分析 |
2.3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示范应用的主要问题分析 |
2.3.1 鱼骨图分析 |
2.3.2 主要问题分析 |
3 影响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推广的因素分析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扎根理论 |
3.1.2 技术扩散理论 |
3.2 中德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基础的对比分析 |
3.2.1 被动式节能建筑概念关注点的对比 |
3.2.2 被动式节能建筑技术应用环境的对比 |
3.2.3 被动式节能建筑技术和相关管理的对比 |
3.3 基于调查问卷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基于调查问卷法的影响因素识别 |
3.3.2 基于主成分的关键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4 德国的成功经验及其对中国未来推广应用的启示 |
4.1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德国的推广应用 |
4.1.1 发展历程 |
4.1.2 推广应用成效 |
4.2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德国的推广应用经验和启示 |
4.2.1 成功经验 |
4.2.2 对中国的启示 |
5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对策建议 |
5.1 政策法规方面 |
5.1.1 整体规划及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 |
5.1.2 被动式节能建筑系列强制性标准的完善 |
5.1.3 被动式节能建筑认证制度与标识体系的建立 |
5.1.4 市场推广及应用的激励政策的完善 |
5.1.5 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进一步支持 |
5.2 市场调节方面 |
5.2.1 降低消费者的购房成本 |
5.2.2 解决标准化设计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 |
5.2.3 强化主导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
5.3 建筑本体方面 |
5.3.1 降低开发商的开发成本 |
5.3.2 降低开发商的采购成本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结构安排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安全行为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
2.1.1 文献检索 |
2.1.2 安全行为的文献计量分析 |
2.1.3 建筑施工领域安全行为文献计量分析 |
2.2 建筑施工安全行为的研究进展 |
2.2.1 安全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2 安全行为维度划分 |
2.2.3 安全行为影响因素 |
2.2.4 安全行为其他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2.3 制度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1 制度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2.3.2 制度资本的概念与研究领域 |
2.4 社会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 |
2.4.1 社会资本理论的来源与内涵 |
2.4.2 社会资本的测度与研究领域 |
2.5 安全能力的相关研究 |
2.5.1 安全能力的概念及测度 |
2.5.2 安全能力的研究现状 |
2.6 其他相关理论 |
2.6.1 过程安全管理理论 |
2.6.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6.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模型假设 |
3.1 界定基本概念、维度和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基本概念及维度的界定 |
3.2 假设提出 |
3.2.1 社会资本与安全行为 |
3.2.2 社会资本与安全能力 |
3.2.3 制度资本与安全行为 |
3.2.4 制度资本与安全能力 |
3.2.5 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 |
3.3 概念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量表开发与数据质量检验 |
4.1 量表设计 |
4.1.1 量表开发过程 |
4.1.2 问卷设计过程 |
4.2 变量测量题项设计 |
4.2.1 解释变量: 管理者与工人社会资本和管理者制度资本 |
4.2.2 中介变量: 工人安全能力 |
4.2.3 被解释变量: 工人安全行为 |
4.3 数据收集 |
4.3.1 问卷试调查与最终问卷确定 |
4.3.2 误差防范措施 |
4.3.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4 数据质量检验 |
4.4.1 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量表信度分析 |
4.4.3 量表效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LS的模型检验 |
5.1 方法介绍 |
5.1.1 PLS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5.1.2 PLS模型判定标准 |
5.1.3 中介作用检验 |
5.2 假设检验 |
5.2.1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
5.2.2 模型路径系数检验 |
5.2.3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Agent模型构建与仿真模拟 |
6.1 多Agent建模与仿真理论基础 |
6.1.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6.1.2 Agent建模与仿真流程 |
6.1.3 Multi-Agent建模与仿真适用性分析 |
6.1.4 Multi-Agent建模与仿真平台 |
6.2 多Agent仿真模型设计 |
6.2.1 工人安全行为系统描述及抽象层次划分 |
6.2.2 仿真模型构建 |
6.2.3 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
6.3 多Agent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6.3.1 基准模式设定与仿真系统验证 |
6.3.2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管理启示 |
7.1 社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管理启示 |
7.2 制度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管理启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
8.2.1 不足之处 |
8.2.2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外成熟度模型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分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界定 |
2.1.1 建筑废弃物的定义 |
2.1.2 建筑废弃物的组成 |
2.1.3 建筑废弃物的分类 |
2.2 成熟度模型 |
2.2.1 成熟度模型简介 |
2.2.2 常用成熟度模型对比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管理 |
3.1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定义 |
3.2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现状及问题 |
3.3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办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 |
4.1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思路 |
4.2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维度分析 |
4.2.1 第一维度-----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等级 |
4.2.2 第二维度-----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周期范围 |
4.2.3 第三维度------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指标体系 |
4.3 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4.3.2 指标体系的初选 |
4.3.3 指标体系的优化 |
4.3.4 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建筑废弃物减量管理成熟度评价方法选择 |
5.1 指标赋权方法的确定 |
5.1.1 指标赋权的方法选择 |
5.1.2 COWA算子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5.2 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
5.2.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6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案例分析 |
6.1 项目简介 |
6.2 研究对象减量化管理概况 |
6.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成熟度等级评估 |
6.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与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 |
致谢 |
四、国内外建筑企业对比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住宅成本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D]. 马明兴.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D]. 张晓琳.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L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研究[D]. 左兴霞.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研究 ——以A企业为例[D]. 代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5]我国推行EPC总承包模式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雒倩倩.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6]乡村产业绿道建设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 章丽莎.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7]德国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研究[D]. 王岩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9]社会资本、制度资本与工人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工人安全能力的中介作用[D]. 范梦.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10]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成熟度研究[D]. 彭梦蝶. 西华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