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进出口翻番

我国粮食进出口翻番

一、我国粮食进出口双双成倍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杜鹰,张秀青,谢兰兰,梁腾坚,张学彪,杨光,于敏[1](2022)在《新时期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21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从农产品贸易新常态和食物自给率下降趋势入手,阐述了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回顾了入世20年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带来的多方面积极变化,包括与国际规则接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提高,"引进来"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走出去"打造国际产业链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及带动国内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等。同时,现阶段农业对外开放也面临诸多问题,真正的挑战在于农业竞争力和食物自给率持续下降。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农业领域新发展格局,就是要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筹做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马洪涛[2](2021)在《2021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进出口额增长大幅反弹,贸易规模创同期历史记录,贸易逆差扩大50%以上。大宗农产品——粮食、棉花、食糖、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牛羊肉、乳制品进口全面增长且增幅较大;优势出口产品——水产品贸易顺差大幅扩大,蔬菜出口下降、贸易顺差缩窄,水果贸易逆差扩大超三成。中美经贸第一阶段协议按进度执行,自美国农产品进口已恢复至经贸摩擦前水平,美国超过巴西重回中国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位置;对美国出口恢复性增长,

赵悦[3](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冉娟[4](2016)在《中国精饲料供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畜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饲料粮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仅考虑个别品种易产生偏差,因此需要从整体上厘清精饲料供需。从主要精饲料原料生产与供给看,饲料可供给总量增长远远超过产量增长速度(1980-2014年增长比例分别为281%和113%)。影响精饲料原料生产的因素在种植业有饲料粮市场价格波动、与竞争品成本收益比较、国家种植结构调整政策、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等。加工业则考虑主产品生产因素、工艺水平、深加工产品深度与需求及本身饲用性能等。借鉴Nerlove的适应性预期和局部调整模型,建立玉米和豆粕糠麸饲料供给量对价格的供给反应两个函数,通过SUR回归发现,前一期饲料供给量与自身价格在模型中都为显着的正影响。玉米饲料与豆粕糠麸饲料供给都具备短期与长期均缺乏弹性的特征,但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供给反应有很强的滞后性,其调整周期不到1.5年。从精饲料消费量来看,我国精饲料消费量从1980年到2014年增长了接近7倍,增长是主要精饲料可供给量增长的2倍多;其中生猪养殖精饲料消费比重最大,但在下降;耗粮量与饲料谷物消费量虽在上升但比重有波动;蛋白饲料比重渐渐达到合理水平;精饲料原料间存在价格边际效应。影响中国精饲料消费变动的因素主要是畜产品需求与饲料报酬。畜产品需求从我国食物消费模式与需求弹性分析。饲料报酬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养殖模式与行为变化、工业饲料普及率提高、科技与管理因素等。通过对精饲料消费影响因素定量分析发现,肉类结构变动对精饲料需求有显着的负影响,即禽肉相对猪肉比重越高,精饲料消费量越小;生猪平均料重比对精饲料消费量正影响较大且显着,肉鸡平均料重比的正影响较小且不显着。从精饲料原料国际贸易看,主要的蛋白饲料原产品大豆与油菜籽自1996年开始净进口且逐年迅速攀升;饲料谷物在1985年后长期供大于求,依靠出口消化产能。然而,2002年后净出口量逐年下降,2008年后净进口量为正,2011年后主要精饲料原料全面净进口。影响我国精饲料原料国际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国内供需平衡情况、国际贸易可供给量、国内外价差、中国购买商的购买能力、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粮食与贸易政策。我国精饲料原料供需是否平衡?本文从重量与能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精饲料供给量(重量)来看,大多年份是超出需求的。从能量角度看,2011年饲料供给能量也超过了动物生产所需能量。未来伴随着饲料转化率与工业饲料普及率提高,精饲料需求可能减少,而供给量略有增加,然而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且随时间推移加剧。总量上仅是蛋白质饲料不够,然而从结构看能量饲料中的饲料谷物缺口也很大,能量饲料内部结构矛盾同样突出。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四方面对策建议:从供给角度,打“组合拳”提高常规精饲料原料供给数量、质量以及利用效率,增加多种蛋白饲料供给,大力开发与促进非常规饲料的使用;从消费角度,合理引导与调整畜产品生产结构。进一步加大饲料科技的支持力度、加快科技转化率;从国际贸易角度,适当进口肉,保持贸易政策稳定以保证供应,梳理现有农产品相关贸易政策使之形成合力,进口来源多元,充分合理布局全球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从研究角度,尽快改进与整合目前统计体系,从而能对精饲料供需有更准确把握,为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李纳新[5](2011)在《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拉山口口岸作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地区中哈边境的桥头堡,在中国实施向西开放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振兴新疆经济、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仅仅20多年的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前景十分广阔。本论文结合阿拉山口口岸实际,借鉴国内外口岸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在研究了一系列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详实的统计数据,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希望通过研究对新疆口岸经济及边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对口岸以及口岸经济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科学的界定,在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重点阐述和介绍。在实证分析之前,对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不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方面进行了SWOT分析,较深入地就口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对面临的发展环境、经验教训、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为以下的研究做准备,对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起基础性作用。统计数据表明,口岸的通关过货量和进出口贸易额在口岸的各项经济指标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通过定量分析发现: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与通关过货量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其中通关过货铁路过货量、公路过货量都是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铁路过货量、公路过货量受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着;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总额之间也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无论是短期内还是长期内,进出口贸易增长对阿拉山口口岸的经济增长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证实了物质资本、劳动力、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要素共同对经济增长起作用,但是各要素对口岸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存在差异,这对于准确把握阿拉山口口岸经济的发展规律提供了计量学依据,也为探讨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口岸经济发展对策建议提供了科学依据。口岸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有共性的方面,但也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几乎每一个口岸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有自己的个性,各地口岸都结合地域特征、自身优势,按照符合自己实际的模式进行发展。第五章根据阿拉山口口岸的自身特征,有选择地对五种国内口岸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从中寻找有借鉴意义的方面作为参考。根据第四章分析的结论和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国陆路大口岸的实际,提出借鉴天津口岸通关的经验,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的对策建议。结合第三章探讨的阿拉山口口岸实际,提出借鉴城镇化建设模式,促进口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口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提出了阿拉山口口岸设市及新行政区规划的建议;根据点轴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提出了阿拉山口口岸“一横一纵一环绕”和“两大三小三角”的总体战略构想;提出了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路径,推论了精河成为新疆第二个制造业中心的可能性,为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区域背景及未来依托该中心实施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综合前面几个章节的分析结论,指出口岸应借助区位优势,发挥口岸各方面功能,在沿边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应起的作用;提出了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多目标均衡发展的模式建议,即:新能源带动产业发展、通过综合保税区或新城区建设推动口岸城市化建设、加强中哈边境阿拉山口段跨境经济合作、建立以阿拉山口口岸为母港的疆内外和境内外内陆港网络和以阿拉山口口岸为基地,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建立“境外园区”的“走出去”五个方面的模式,且多目标相互协调、均衡发展。最后,分别从国家层面、自治区层面和口岸自身层面三个不同的层面提出促进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阿拉山口口岸的经济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桂家友[6](2011)在《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公民权利问题逐渐成为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而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门问题。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涉及的方面较多,也比较复杂,从经济结构理论视角探讨是较新的尝试和努力。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反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结构演变轨迹以及经济结构演变对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产生影响的程度,文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结构演变按照时间顺序展开阐述。新中国成立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国家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制定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为了解决从分散的小农生产中获取最大剩余的问题,逐步实行了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生产合作社等制度和政策,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逐步形成。国民经济结构重工业偏向和城乡不平等关系形成导致了城乡公民权利之间巨大差距和不平等关系的产生。为了进一步贯彻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继续维持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国家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从而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导致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长期沉淀。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是基于户籍身份地位,但在城市和农村内部表现为相对的平等。因而,经济结构落后是中国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产生的主要经济根源,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形成的关键原因。改革开放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是国家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放弃,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统购统销、人民公社等制度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城乡关系转型起步;从经济体制发展来看,改革开放是国家改变了指令性计划经济,引进市场要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基础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制定了许多经济政策改变过于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要求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鉴于粮食和生活用品的缺乏,市场选择将资源配置到农业和轻工业领域。政策和市场共同促进了农业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这个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表现为农村经济地位上升,促进了农民权利发展,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逐步转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恰好是经济全球化新浪潮兴起之际。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和国家开发开放政策引导下,国际资本和产业结构转移逐步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积聚,国内政策优惠和财政投入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从而推进了沿海经济发展极的快速形成。与此同时,立体化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形成,内地的大中城市也享受开放的政策优惠,经济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这样国民经济结构再次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市,而对农村经济发展却是双重的。由于农业是国家一直扶持的基础产业,因而农村的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村的乡镇企业开始萎缩,导致农民大量跨地区外出务工。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呈现了双向性特征。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基础彻底瓦解,而且二元结构成为推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社会凸显的各种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快速发展,国家在新时期提出了统筹发展战略。在统筹发展战略下,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协调、优化和升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经济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地位提升,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演变与公民权利发展关系揭示了经济结构对城乡公民权利地位关系起着基础和决定性作用,国家提出的各种战略以及为此制定和实施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导致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变化,从而引起了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产生和变化。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城乡公民权利(地位关系)结构的变化。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公民权利结构的基础,城乡公民权利结构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部分和重要保障,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是渐进的发展,与经济结构变化基本适应,这种模式有利于政治稳定,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战略目标和紧迫任务基本保持一致;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建立在足够的物质保障基础之上;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适时推进并获得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基本认同,发展成本较低。从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看,政府根据时代主题和国家发展基础条件,从民族和国家最根本的利益、最重要的目标、最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等方面出发,利用掌握的各种资源制定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导致经济结构演变,从而形成了中国公民权利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政治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作用体现为问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即政府通过制定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公民权利发展变化和通过制定有关政策直接影响公民权利发展变化。

陈静彬[7](2010)在《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湖南省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的历史和现状,详细分析湖南省粮食产量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粮食需求量、满足粮食安全水平的耕地需求量、未来耕地保有量和粮食生产能力进行预测;提出粮食安全预警模型,有效把握湖南省粮食安全状态;采用实地调研,深入分析湖南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流通与储备,耕地保护与土地流转等关键问题。基于对实地调研采集的大量历史和现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分析得出:湖南省粮食生产能力自1978年以来逐步提高,但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湖南省粮食总产量年际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耕地及播种面积、灾害情况、化肥施用量均对粮食产量有着直接影响,人口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是影响粮食需求的主要因素。从中长期粮食供给状况来看,湖南省粮食供求关系相对紧张,未来的粮食需求量仍会持续上升。采用加权马尔柯夫链模型、回归模型、灰色系统模型等多种方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湖南省2015年、2025年共需粮食分别为3266.75万吨、3684.00万吨;2015年、2025年耕地需求量分别为366.53万公顷、399.48万公顷;2015年、2025年耕地可供给量分别为372.3358万公顷、370.0378万公顷;2015年、2025年粮食生产能力分别为3328.68万吨、3412.49万吨。可见,湖南省未来耕地可供给量和粮食生产能力在2015年尚能满足需求,但至2025年将低于需求量,这将对湖南省的粮食安全提出挑战。采用熵值法、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湖南省粮食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和预警,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湖南省粮食安全水平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其中以1997年前的状态较好,1997年后的粮食不安全状态出现频率较高,尤其体现在2003年前后至今,多为不安全或接近不安全状态,因此亟待建立确保湖南省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采用座谈会、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实地调研,深入调查湖南省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现状,结果表明:常德市鼎城区和浏阳市粮食生产能力状态良好,但从耕地保护、土地流转和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等实际操作的方式方法来看,存在较多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湖南省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重点改善和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同时从生产、流通和储备等环节全方位着手,将粮食安全政策与相关措施合理搭配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良好状态。

徐永利[8](2010)在《“金砖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迅速崛起,对现有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新兴大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举行首次正式会晤,强调四国对话与合作不仅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针对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也已经成为热题。“金砖四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人口和资源大国,也是发展中的大国,但却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走向经济振兴之路。四国目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印度步入工业化初级阶段,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而巴西和俄罗斯已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金砖四国”产业结构与世界经济的关联程度日渐紧密,目前中国习惯上被称为“世界工厂”,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俄罗斯和巴西分别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和“世界原料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四国不同比较优势下的产业结构所决定的。金融危机中四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出了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四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也存在较大的关系。因此,深入研究“金砖四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梳理入手,比较四国产业结构的形成机理、三次产业结构现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1、相关理论阐释: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梳理,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分类进行理论归纳。在产业结构理论中,相关的阶段理论着重探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分析“金砖四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理论依据。2、四国产业结构的形成机理:从内部和外部的角度分析了四国产业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内部方面:四国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不同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也影响了各自的产业发展。外部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国际生产转移,给四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会,四国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例如,中国参与国际制造业分工带来了工业经济的巨大发展,印度通过参与世界软件外包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3、四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比较:从产业结构顺序上来看,巴西和俄罗斯第三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其他产业的总和,三次产业结构顺序与发达国家一致。中国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但已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印度经济结构并没有按照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递进模式演进,而是形成了第三产业的跳跃式发展格局,出现了“逆工业化”的特征,这种不平衡式发展的可持续性还有待验证。根据目前印度制造业的追赶速度,未来应该会继续沿着工业化的轨道发展。从四国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农业方面存在地域性差别。巴西农业构成相对均衡,种植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俄罗斯畜牧业波动较大,印度和中国以种植业为主,但是中国的畜牧和水产业占农业份额明显增加。四国拥有各自的优势农产品品种。在工业内部结构方面,巴西以矿产资源作为主要驱动因素,带动冶金、航空和制造业的发展,机械电子设备的制造能力已具备相当基础,轻重工业比较均衡;俄罗斯以能源为主,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出口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将资源潜力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印度则在传统工业发展的同时,加快了制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产业竞争力;中国以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大量引进外资,发展加工制造业,带动了经济繁荣。在服务业内部结构方面,四国目前依然都是传统的消费者服务占主导,而新兴的现代服务模式并没有形成规模。通过行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四国产业竞争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产业集中度方面比较明显,如中国的汽车企业在规模优势上还有待加强。4、四国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三次产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四国都存在一定差别。农业在四国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都是最低的,但是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四国经济结构中,特别是印度和中国目前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工业在四国经济结构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巴西和俄罗斯的工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20年来一直高于农业而低于服务业,印度工业发展缓慢,一直低于农业,21世纪以来才逐渐超过农业。中国与印度相反,工业一直占据第一的位置,对经济的拉动和贡献作用在四国中最高,近年来随着服务业产值的上升,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依然高于服务业和农业。服务业在巴西和俄罗斯经济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印度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较快,特别是由软件外包服务带动的新兴服务业,促进了印度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中国服务产业则相对落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三国。此外四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中国和印度比较明显,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不同的产业结构和驱动因素使得四国经济增长有了不同的结果。相对均衡的模式使得巴西经济增长比较平稳;能源驱动的经济模式给俄罗斯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结构失衡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印度服务业拉动的模式由于缺乏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后劲还需要制造业的发展来弥补;中国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导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也为服务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5、从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与调整来看:四国基于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增长路径,在产业结构方面,不论是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还是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四国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存在许多差异,都存在脱节与不合理之处,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印度和中国,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和高度化。四国产业结构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有利于开展互补贸易和经济合作。产业结构调整既要考虑国情也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应该通过提高竞争优势来弥补比较优势的不断弱化。此外,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非越低越好,比重降低是有限度的,应该建立在保证满足国家对农业的基本需要和国民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前提下,农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而没有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工业化进程是无法实现的,促进制造业发展是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试图绕过制造业和工业而直接发展第三产业的做法,并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金砖四国”产业结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本论文没有局限于某一理论模型,而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图表分析与归纳总结相结合、历史分析和现实检验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一定的时间跨度和一定的地域空间,从多层面进行比较研究。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本文以一个多维分析框架,从纵向和横向对“金砖四国”产业结构的形成、状态、影响、问题与调整等进行多纬度比较,分析四国产业结构之间的均衡差异、不同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弥补了目前学术界对四国产业结构研究的欠缺和不足;通过对拉动率、贡献率和增长率差异度等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对四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四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进行计算比较,结果表明四国产业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中国和印度比较明显。

燕泰翔[9](2010)在《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所谓工业化,即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新发展经济学认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初级形式,或者说,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工业化。它包涵了制造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信息化或新型工业化也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要想做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工业化是其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工农关系标志着一个政治经济学范畴,它是农业国或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系列要素组合和制度组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关系的综合反映。工农关系不仅表现为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更体现出国家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整体性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战略。因此,工农关系的本质是经济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农业(包括“三农”)与非农的关系。研究工农关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这是因为农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产业,其发展效果决定了国家工业化的顺利或波折,甚至成功与失败。工业化发动和经济起飞,离不开农业的支撑,农业为工业化提供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没有稳固的农业基础,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家与农民或城乡之间关系的强制性是普遍存在的,这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发生的保护农业和农民的情况正好相反。在中国1953年开始的50多年来的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关系演进均是以工业和城市偏好为特征的,虽然不同阶段的制度和机制不同,但工农或城乡间资金流向都指向工业和城市,并且在进入21世纪后,这种资金流动有加速趋势。这种现象及其背后的制度诱因是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工农关系演进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末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特点是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国家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在经济体制上,通过统购统销、合作化与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一束扭曲市场规律的制度安排,并通过对农业赋以重税的方式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农业发展因严重的制度制约而呈低水平徘徊甚至下降情势。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前几年,特点是由商品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1992年之后,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方式,在经济上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承认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上下结合”的改革模式和“帕累托改进”的设计导致了制度收益显着增长,改革的自发性也决定了其不可逆性。随着改革由农村向城市的深入,所注入的强大活力催促着中国经济30年高速增长,成就了一种“中国模式”或“中国奇迹”。但当焦距拉近到农业发展的微观层面观察时,却发现“中国模式”的河床并不平坦,中国农业发展在经过了改革之初的恢复和高增长之后,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其内在增长要素和外在制度环境一直没有再现对农业有利的情况,农业发展出现剧烈波动:1979年~1984年(制度效应)、1990年~1996年(乡镇企业效应)表现增长趋势,1985年~1989年(政策效应)、1997年~2004年(市场效应)呈现下降趋势(2004年之后由政策效应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导致再次呈增长趋势)。第三阶段为2004年之后,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推进市场化改革阶段。中国开始工农关系的历史性调整,“两个趋向”理论创新带动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创新。国家财力增强,支农手段多样化、支农强度有所增大、农业基础地位与作用被决策者纳入“重中之重”等认识上的进步,标志着农业发展回归到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位置,农业发展总体表现为恢复和增长的趋势。总之,三阶段划分以工农关系演进为依托,总体上可评价为:前两个阶段是“以农补工”偏斜发展阶段,后一阶段是“以工哺农”的“均衡”发展起始阶段。中国工农关系制度设计和变迁符合世界工业化一般规律,即从1953年工业化开始时的“以农补工”到2004年“以工哺农”的制度转型。但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结构的特殊性,中国工农关系又具有自身不同的特征,表现在阶段性和非典型性两方面。这些特征使工农关系制度演进与农业发展之间呈现高度相关性,或者说,对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和农民收入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准确把握中国工农关系演进的特征、从农业发展视角入手、以制度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手段,探索发现中国农业发展的制度原因,对未来中国工农关系演进方向和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工农关系研究是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前人对工农关系与农业发展都分别进行过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成果,形成了基于不同视角的结论。本研究在大量借鉴和参考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国内外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工农部门的产业关系或经济关系上,关注点多在于工农贸易环境和条件的相互变化方面,而制度研究尚不丰富,特别是工农关系制度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方面,还没有与时俱进结果或令人信服的结论。本研究选择把制度作为主要研究目标,提出了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是保进工农关系协调演进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中国工农关系“以农补工”制度延续的非典型性有其历史必然性。但这种传统工业化的负面效应也非常严重。非典型性意味着经济结构偏离度逐步加大,工农关系中农业就业份额与产值份额是非均衡变动的,且到目前还呈现出扩大趋势,这与库兹涅茨“到U型理论”并不契合。反映出中国工农产业部门的经济转型与城乡关系的社会结构转型相叠加,农业发展与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相交织,增加了解决中国农业问题复杂性和难度。面临传统工业化“制度遗产”和全球一体化新挑战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形成双重约束,需要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组合:包括以土地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创新、以农业技术进步、扩散、推广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创新、以财政支农为核心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创新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核心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创新等。上述研究的总体结论是:工农关系是一个政治经济学命题,它不仅指工业与农业产业部门之间经济关系,更涉及政府与市场、农业与非农、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工农关系制度环境对农业发展具有显着影响;工农关系演进在中国具有非典型性和复杂性,通过制度变迁协调工农关系演进方向,创建良好的现代农业制度环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仅是效率问题,更是公平问题;不仅决定农业发展,也决定全社会发展;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中国工农关系转型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制度与技术创新的有效组合,可以推动现代农业向着高质量、多功能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李建中[10](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研究表明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二、我国粮食进出口双双成倍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粮食进出口双双成倍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看农业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一)农产品贸易“大进小出”已成常态
    (二)食物自给率呈下降趋势
    (三)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的真正挑战
二、入世20年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重大变化
    (一)加快与国际规则接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提高
    (二)“引进来”发挥重要作用,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步伐
    (三)“走出去”水平稳中有升,掌控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国内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
    (五)秉持共建共享、互利双赢理念,广泛开展农业领域国际合作
三、农业对外开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农产品进口压力大,进出口结构不尽合理
        1.农产品进口增长过快,给产业安全带来隐患
        2.重要农产品进口来源集中,供应链的可控性面临挑战
        3.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出口呈下滑态势
    (二)良种引进未充分发挥作用,打好种业翻身仗面临诸多难题
        1.种子市场“多、杂、假、乱”,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2.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仅仅是企业和科学家的问题
    (三)“走出去”企业分散与风险并存,缺乏统筹引导和政策支持
        1.普遍存在“单打独斗”现象,相关信息、资源缺乏整合机制
        2.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缺乏信贷、保险等金融支持
        3.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匮乏,不能适应国际化经营需要
        4.“走出去”企业本土化尚显不足,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增强
        5.权益产品回运有障碍,境内外企业尚不能一视同仁
    (四)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农业对外开放面临新挑战
        1.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国际贸易投资受阻
        2.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加剧,储备调节能力建设不足
        3.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全面打压,农业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难度加大
        4.国际农业领域竞争加剧,“西强东弱”格局尚未改变
四、农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对策与建议
    (一)统筹国内国外,加强粮食安全顶层设计
    (二)培育农产品竞争新优势,促进出口增长
    (三)完善疫情下通关及流通管理,研究支持海外权益产品回运办法
    (四)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把民族种业搞上去
    (五)搭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六)明确“走出去”战略重点,优化“走出去”经略方式
    (七)广泛深入开展农业国际合作,切实履行国际义务和大国担当
    (八)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提升我国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

(2)2021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2021年上半年农产品贸易特点
    2.1 农产品进出口额创同期历史新高,贸易逆差扩大50%以上
    2.2 粮棉油糖进口保持高位,牛羊肉和奶粉进口达历史最高水平
    2.3 水产品、水果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蔬菜出口略降
    2.4 自美国进口大幅增长,已超过经贸摩擦前水平
3 2021年上半年主要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3.1 谷物进口激增,出口延续下降态势
        3.1.1 大米进口增加,出口下降
        3.1.2 小麦进口超关税配额量一半以上,自美国进口大幅增加
        3.1.3 玉米超配额进口一倍以上,近6成来自美国
    3.2 棉花进口激增,食糖进口减少
        3.2.1 棉花进口达关税配额量1.8倍,近4成来自美国
        3.2.2 食糖进口已远超食糖保障措施实施前进口量
    3.3 食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双增
        3.3.1 大豆进口恢复至中美经贸摩擦前水平
        3.3.2 食用植物油进口增长近3成
    3.4 猪牛羊肉和乳制品进口快速增加
        3.4.1 牛羊肉进口增加,自美国猪肉进口下降
        3.4.2 乳制品进口大幅增加,新西兰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3.5 水产品出口大幅增加,进口持平,贸易顺差大幅扩大
    3.6 蔬菜出口下降,水果贸易逆差扩大,茶叶贸易顺差收窄
        3.6.1 蔬菜出口下降,进口增长,贸易顺差缩窄
        3.6.2 水果进出口双增,贸易逆差扩大超3成
        3.6.3 茶叶出口额增加出口量减少,贸易顺差收窄
4 下半年农产品贸易趋势展望
    4.1 大宗农产品进口展望
        4.1.1 粮食进口增加,自美国粮食进口将创历史新高
        4.1.2 棉花进口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美国仍是主要进口来源地
        4.1.3 食糖进口将延续增长态势,但增幅收窄
        4.1.4 牛羊肉进口将继续增长,猪肉进口增速放缓
    4.2 特色优势出口农产品出口展望
        4.2.1 水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全年顺差扩大
        4.2.2 蔬菜出口延续下降态势,贸易顺差进一步收窄
        4.2.3 水果进口将进一步增长,贸易逆差将创新高

(3)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4)中国精饲料供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饲料粮成为粮食供需平衡的突出问题
        1.1.2 多重制约导致我国饲料粮产量增长空间有限
        1.1.3 城镇化与畜牧业发展推动饲料粮消费不断走高
        1.1.4 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冲击带来供给的不确定性
        1.1.5 厘清精饲料供需对中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4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与数据
        1.5.1 概念界定
        1.5.2 数据来源说明
    1.6 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主要的难点
第二章 中国精饲料原料国内生产与供给
    2.1 中国主要精饲料原料生产
        2.1.1 谷物生产
        2.1.2 大豆与饼粕生产情况
        2.1.3 糠麸生产
        2.1.4 薯类生产
        2.1.5 其他精饲料原料
        2.1.6 精饲料原料生产的结构变动情况
    2.2 精饲料原料国内供给
        2.2.1 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2.2.2 精饲料原料国内供给结构
    2.3 饲料粮及精饲料原料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2.3.1 饲料粮生产影响因素
        2.3.2 农副产品生产影响因素
        2.3.3 精饲料原料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精饲料原料消费
    3.1 我国精饲料原料消费变化情况
        3.1.1 精饲料消费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3.1.2 精饲料消费量与结构变动
    3.2 精饲料原料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3.2.1 畜产品消费
        3.2.2 饲料报酬
        3.2.3 精饲料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精饲料原料国际贸易
    4.1 中国精饲料原料国际贸易情况
        4.1.1 中国饲料谷物国际贸易状况
        4.1.2 中国油料作物及饼粕的的国际贸易状况
        4.1.3 中国其他饲料原料的国际贸易状况
    4.2 中国精饲料原料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4.2.1 国内供需平衡情况
        4.2.2 国际贸易可供给量
        4.2.3 国内外价差
        4.2.4 中国购买商的购买能力
        4.2.5 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粮食与贸易政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精饲料原料供需平衡及未来展望
    5.1 我国饲料原料供需平衡情况
        5.1.1 我国饲料原料供需数量平衡分析
        5.1.2 我国饲料原料供需能量平衡分析
    5.2 我国精饲料供需未来发展趋势
        5.2.1 供需预测方法的选择
        5.2.2 精饲料国内供给未来前景
        5.2.3 精饲料需求预测
        5.2.4 未来精饲料供需平衡展望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口岸概述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结构
    1.7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依据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 产业发展有关理论
    2.4 现代物流相关理论
    2.5 国际贸易理论
    2.6 辨证唯物主义理论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SWOT分析
    3.1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3.2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3.3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机遇分析
    3.4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挑战分析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4.1 阿拉山口口岸通关过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2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3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要素贡献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国内口岸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5.1 口岸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和新特征
    5.2 口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简述
    5.3 沿海口岸与陆路口岸的比较
    5.4 口岸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分析
    5.5 国内口岸经济发展模式的借鉴意义
    5.6 本章小节
第6章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6.1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6.2 阿拉山口口岸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6.3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思路
    6.4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区域背景分析
    6.5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6.6 本章小节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附录
    1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概况
    2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现状
    3 拟建的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 基本概念界定
        (二) 研究综述
    三、理论基础
        (一) 公民权利理论
        (二) 经济结构理论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 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的贡献
        (一)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二) 可能存在的理论贡献
第二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格局的形成(1949-1957)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权利发展的条件与基本状况
        (一) 新中国成立对公民权利发展的意义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权利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格局
        (一)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的经济根源
        (二)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格局逐步形成
    三、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形成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分析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的制度体现
    小结
第三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沉淀(1958-1978)
    一、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沉淀的主要原因
        (一)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持续
        (二) 为继续推行战略进行的思想教育运动
        (三) 城乡分割体制强化
    二、城乡不平衡发展加深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
        (一) 城乡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二) 城乡社会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三、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沉淀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固化与扩大分析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扩大的制度体现
    小结
第四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转型的起步(1979—1991)
    一、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新需求
        (一) 公民权利平等
        (二) 国际社会的影响
        (三) 公民权利意识教育与平等的内在需求
    二、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转型
        (一) 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不平等关系转型
        (二) 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不平等关系转型
    三、改革中的农民公民权利发展:从承包上地到外出务工
        (一) 农村改革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二) 村民自治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三) 外出务工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四) 农民公民权利发展的制度体现
    小结
第五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中的反复(1992-2002)
    一、市场经济与公民权利发展
        (一) 市场经济对公民权利发展的影响
        (二) 市场中的阻力与动力
    二、经济结构调整新趋势对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影响
        (一) 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二) 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三、城乡公民权利变化的双向性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变化分析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变化的制度体现
    小结
第六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趋势的增强(2003—2010)
    一、经济结构优化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
        (一) 城乡分治基础的瓦解
        (二) 经济结构优化战略与举措
        (三)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平等化发展
    二、新时期有利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的政治社会条件
        (一) 有利的政治条件
        (二) 有利的文化条件
        (三) 有利的社会条件
    三、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新趋势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进一步缩小分析
        (二) 平等化发展趋势下的差距鸿沟
        (三)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制度体现
    小结
第七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与公民权利发展模式分析
    一、政治权力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
        (一) 政治权力作用下的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
        (二)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
        (一) 公民权利发展模式
        (二)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的特征
    三、公民权利发展模式与政治稳定
        (一) 公民权利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二)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对"亨廷顿铁律"的超越
        (三)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有利于政治稳定
    小结
总结与讨论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三、余论: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必然与对策思路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7)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国际粮食危机形势
        1.1.2 中国粮食危机形势
        1.1.3 湖南省粮食安全现状
        1.1.4 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粮食概念
        1.2.2 我国传统的粮食概念
        1.2.3 粮食安全
    1.3 文献综述
        1.3.1 粮食安全评价
        1.3.2 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1.3.3 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1.3.4 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
        1.3.5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1.3.6 粮食安全与耕地质量
        1.3.7 国内外农地保护概况
    1.4 理论基础
        1.4.1 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稀缺理论
        1.4.2 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理论
        1.4.3 公共物品理论
        1.4.4 人地关系理论
        1.4.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 研究目标、内容和思路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1.1 气候资源
        2.1.2 水资源
        2.1.3 土地资源
        2.1.4 森林和生物资源
        2.1.5 矿产资源
        2.1.6 旅游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2.2.2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2.3 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2.2.4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2.2.5 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2.3 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2.4 耕地资源现状分析
        2.4.1 耕地总量变化
        2.4.2 人均耕地占有量变化
        2.4.3 耕地质量现状
        2.4.4 耕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湖南省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3.1 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耕地资源总量
        3.1.2 农业投入
    3.2 粮食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人口增长
        3.2.2 居民消费水平
        3.2.3 城市化水平及市场发育程度
    3.3 影响粮食安全的其它因素分析
        3.3.1 自然灾害
        3.3.2 粮食价格
        3.3.3 粮食流通状况
        3.3.4 粮食储备调节
    3.4 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判别与确定
        3.4.1 主成分分析
        3.4.2 灰关联法分析
    3.5 对湖南省中长期粮食供给状况分析
        3.5.1 湖南省粮食供求特点
        3.5.2 湖南省中长期粮食供求状况
    3.6 小结
第四章 湖南省粮食需求量和基于粮食安全水平的耕地需求量预测
    4.1 湖南省粮食需求量预测
        4.1.1 粮食消费标准预测
        4.1.2 消费粮食总人口预测
        4.1.3 粮食需求量预测
    4.2 基于粮食安全水平的湖南省耕地需求量预测
        4.2.1 湖南省耕地单产预测
        4.2.2 粮作比的确定
        4.2.3 湖南省未来耕地需求量预测
    4.3 小结
第五章 湖南省未来耕地可供给量与粮食生产能力测算
    5.1 耕地减少量预测
        5.1.1 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测算
        5.1.2 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测算
        5.1.3 生态退耕规模测算
        5.1.4 自然灾害耕地减少测算
    5.2 耕地增加量预测
        5.2.1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5.2.2 待开发土地潜力分析
        5.2.3 待复垦土地资源潜力分析
        5.2.4 规划期内土地开发整理规模预测
    5.3 耕地可供给量分析
    5.4 耕地保有量分析
    5.5 未来粮食生产能力测算及耕地供需平衡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湖南省粮食安全评价与预警
    6.1 粮食安全评价与预警概述
        6.1.1 粮食安全评价与预警系统内涵
        6.1.2 粮食安全评价与预警系统建立的意义
    6.2 湖南省粮食安全评价与预警体系模型的建立
    6.3 湖南省粮食安全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6.3.1 设计思路、原则和技术路线
        6.3.2 指标体系的设计
    6.4 湖南省粮食安全预警分析
        6.4.1 警限的划分及警度的判定
        6.4.2 确保湖南省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6.5 小结
第七章 湖南省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实地调研分析
    7.1 调研基本情况
        7.1.1 调研时间与对象
        7.1.2 调研方式
    7.2 调研区粮食安全现状
        7.2.1 粮食生产情况
        7.2.2 粮食流通情况
        7.2.3 粮食储备情况
    7.3 湖南省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7.4 调研区耕地保护现状
        7.4.1 耕地面积与质量的变化情况
        7.4.2 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
        7.4.3 耕地利用率现状
    7.5 湖南省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湖南省粮食安全保障措施
    8.1 完善和创新耕地保护机制
        8.1.1 强化落实耕地保护政策,规范和促进土地流转
        8.1.2 激励耕地保护行为,创新耕地保护机制
        8.1.3 科学编制规划
        8.1.4 将耕地资源安全纳入法制管理体系
    8.2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的市场竞争力
        8.2.1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8.2.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统筹管理
        8.2.3 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工程,建立依靠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
        8.2.4 提高粮食品质,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
    8.3 大力加强对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加工的财政金融支持
        8.3.1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运用
        8.3.2 扶持农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
        8.3.3 建立健全粮食专项基金制度
        8.3.4 完善和发展粮食商品期货
        8.3.5 水利设施建设的财政金融支持
    8.4 培育多元化的粮食市场主体,建立高效粮食流通机制
    8.5 完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建立灵活的储备粮吞吐机制
    8.6 粮食安全保障的政策与措施的合理搭配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问主要的研究成果

(8)“金砖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阐释
    2.1 产业结构的界定与理论阐释
    2.2 产业结构的划分
    2.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
第3章 "金砖四国"产业结构的形成机理
    3.1 自然因素
    3.2 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政策效应
    3.3 国际化视野下的战略选择
第4章 "金砖四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比较
    4.1 农业行业结构与产品结构
    4.2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现代化
    4.3 比较优势下四国农业结构的异同
        4.3.1 农业产业结构的均衡性
        4.3.2 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差异
第5章 "金砖四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比较
    5.1 工业内部结构
    5.2 四国汽车行业产品结构比较
    5.3 四国工业结构均衡性与竞争力差异
        5.3.1 工业结构的均衡性差异
        5.3.2 产业竞争力分析
第6章 "金砖四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比较
    6.1 四国服务业构成
    6.2 四国软件产业发展态势
    6.3 四国服务业结构的同质化
第7章 "金砖四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影响
    7.1 三次产业占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动比较
        7.1.1 四国内部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地位变化
        7.1.2 三次产业占四国GDP比重的相互比较
    7.2 三次产业对四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7.2.1 三次产业增速与GDP增长率的同步性
        7.2.2 三次产业的拉动与贡献
    7.3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7.3.1 四国就业的构成特点
        7.3.2 四国的就业与城市化
        7.3.3 四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
第8章 "金砖四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与调整
    8.1 "金融危机"中四国经济的结构性风险
    8.2 四国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8.2.1 农业投入不足,劳动力供给质量有待提高
        8.2.2 工业内部结构失衡,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缺失
        8.2.3 服务业的现代化步伐亟待加快
    8.3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第9章 结论与启示
    9.1 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的主要结论
    9.2 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的几点启示
        9.2.1 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能够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9.2.2 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替代
        9.2.3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工农关系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探寻中国工农关系演进的动力和制度根源
        1.2.2 求证中国工农关系演进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2.3 阐述工农关系转型期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战略意义
        1.2.4 指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理论创新过程的研究
        1.3.2 中国工农关系演进历程与制度特征
        1.3.3 中国农业政策分析与对策
        1.3.4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的框架、结构和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1.6 本章小结
2 工业化与工农关系
    2.1 工业化与工农关系概念界定
        2.1.1 工业化
        2.1.2 工农关系
        2.1.3 工农关系演进的政治经济学
        2.1.4 新型工业化
    2.2 工业化与工农关系文献综述
        2.2.1 工业化文献综述
        2.2.2 工农关系文献综述
        2.2.3 工业化与工农关系理论典型简述
    2.3 农业的地位与作用:理论求证与经验考察
        2.3.1 理论求证
        2.3.2 经验考察:中国农业发展阶段性考察
    2.4 中国工农关系与农业地位
    2.5 本章小结
3 世界工业化与工农关系演进
    3.1 产业革命与资本主义早期工业化
        3.1.1 英国工业革命和工业化
        3.1.2 法国工业化历程
        3.1.3 英法工业化进程比较
    3.2 世界各国工业化分类比较
        3.2.1 世界工业化国家分类比较
        3.2.2 世界工业化一般规律
    3.3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工农关系演进
        3.3.1 对不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工农关系考察
        3.3.2 世界各国和地区工农关系演进的一般特征对中国工农关系政策调整的启示
    3.4 世界各国工农关系演进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工业化与工农关系演进的制度分析(一):“以农补工”条件下的农业困境
    4.1 必要的农业史学回顾
        4.1.1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4.1.2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与工业基础
    4.2 中国的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关系:“以农补工”的制度设计
        4.2.1 中国工业化阶段划分
        4.2.2 中国工业化的传统特征
        4.2.3 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与工农关系定位
        4.2.4 “政策周期”现象与经济波动
        4.2.5 “文化大革命”运动
        4.2.6 “前改革时期”工业化效果
    4.3 前改革时期“以农补工”与农业发展
        4.3.1 粮食生产缓慢增长
        4.3.2 农业发展乏力
        4.3.3 农业结构调整停滞
        4.3.4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工农关系演进的制度分析(二):“以农补工”条件下的农业曲折发展
    5.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1.1 制度变革的时机
        5.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2 农产品市场改革
        5.2.1 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
        5.2.2 农村市场发展和商品市场体系建设
        5.2.3 农产品提价及其激励效应
        5.2.4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5.2.5 中国农产品对外开放
    5.3 农村劳动力配置与乡镇企业发展
        5.3.1 制度效应
        5.3.2 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
        5.3.3 制度效果
        5.3.4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5.4 双重土地所有制
        5.4.1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5.4.2 农民土地权利和效率相关性
    5.5 城乡资金流动
        5.5.1 财政支农政策演进
        5.5.2 农村资金持续流出
        5.5.3 农业资金缺口扩大效应
    5.6 “改革时期”的“以农补工”与农业发展
        5.6.1 农业生产在波动中增长
        5.6.2 农业生产结构和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5.6.3 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
        5.6.4 中国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5.7 本章小结
        5.7.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农关系调整的制度变革
        5.7.2 对农“多予”趋势增加
        5.7.3 “取”的渠道多元化
6 中国工农关系的制度分析(三):“以工哺农”的制度转型
    6.1 工农关系转型的制度信号
        6.1.1 政策信息的明确表达
        6.1.2 工农关系转型的根本动力
        6.1.3 工农关系转型的制度内涵
    6.2 工农关系制度转型要点
        6.2.1 基于城乡差距考察
        6.2.2 基于城乡资金流向考察
        6.2.3 基于农村劳动力流动考察
        6.2.4 基于农业经济发展趋向考察
        6.2.5 工农关系转型的契机
    6.3 转型期工农关系理论创新
        6.3.1 工农关系认识上的突破
        6.3.2 工农关系理论上的创新
    6.4 转型期工农关系政策创新
        6.4.1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6.4.2 政策措施“踵事增华”
    6.5 转型期的中国农业发展
        6.5.1 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
        6.5.2 国家财政支农
        6.5.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6 本章小结
7 中国工农关系调整的制约因素
    7.1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问题:农地制度·规模经营
        7.1.1 土地制度现存的问题
        7.1.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1.3 农地规模效率的决定
    7.2 二元经济问题:城乡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
        7.2.1 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与扩大
        7.2.2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辨析
        7.2.3 农村劳动力转移
    7.3 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农业科研与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组织化
        7.3.1 农业科研体制问题
        7.3.2 农业扩散推广体系的制约因素
        7.3.3 农业产业化经营
        7.3.4 农民组织化
    7.4 农业支持与保护问题:农村金融改革·农业支持保护与财政支农
        7.4.1 农村金融
        7.4.2 农业支持保护与财政支农
    7.5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
        7.5.1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解析
        7.5.2 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结论
        8.1.1 工农关系演进在本质上反映了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
        8.1.2 中国工农关系制度演进对农业发展具有显着影响
        8.1.3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8.1.4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与建设现代农业是中国工农关系均衡发展的要点
    8.2 对策建议
        8.2.1 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创新
        8.2.2 以农业科研成果创造和扩散推广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创新
        8.2.3 以财政支农为重点,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和支农政策创新
        8.2.4 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制度创新
    8.3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8.3.1 制度、技术与农业发展
        8.3.2 “三农”问题的不可分割性
        8.3.3 工农关系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
        8.3.4 农业话题加温效应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10)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与方法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一 业务经营概况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一 生产救灾运动
        二 增产节约运动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二 供应业务分析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二 商业技术革新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二 建厂情况概论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第一节 业务经营
        一 商业调整概论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二 由改造到领导
        三 由领导到挤压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二 商品"三清"运动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一 建立的背景
        二 性质和任务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四 代购代销员
        五 领导管理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一 "批"
        二 "树"
        三 "改"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服务农业生产
        二 服务农民生活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一 对私指导思想
        二 对私政策
        三 对私商的冲击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一 搞好"学、揭、批"
        二 做好企业整顿
        三 大树先进典型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以购促产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一 改革的背景
        二 改革的内容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业务经营概览
        二 棉花经营
        三 农资供应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一 股金风波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结语
    一 百年回眸
    二 展望未来
征引文献
后记

四、我国粮食进出口双双成倍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杜鹰,张秀青,谢兰兰,梁腾坚,张学彪,杨光,于敏. 全球化, 2022(01)
  • [2]2021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及展望[J]. 马洪涛. 世界农业, 2021(10)
  • [3]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中国精饲料供需研究[D]. 冉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5]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D]. 李纳新. 新疆农业大学, 2011(05)
  • [6]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 桂家友.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7]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陈静彬. 中南大学, 2010(01)
  • [8]“金砖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 徐永利. 河北大学, 2010(07)
  • [9]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 燕泰翔. 河北农业大学, 2010(07)
  • [10]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我国粮食进出口翻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