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旧橡胶在制作公路轮廓标中的再生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盼,卢娜,辛振祥[1](2018)在《再生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再生橡胶在我国乃至世界作为一种变废为宝的可利用再生资源,其发展前景相当广阔。再生橡胶的加入可改善橡胶制品加工性能,同时,再生橡胶的制造对提高我国橡胶工业的行业竞争力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再生橡胶的功能性应用,也会对产品工业化生产带来很强的冲击。
陈琼[2](2017)在《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社会公平化,软肋和薄软环节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要培养有技术、有文化、懂生产懂经营懂生活的农村人才。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并为新农村的建设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本土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跟上新课标的步伐,农村化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地更新基础教育观念,而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进行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让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好的应用于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化教学理念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匹配,有效地利用农村现有的本地资源作为教学素材,以课堂教学生活化兼作业布置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较好地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化学成绩和综合素质。以农村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初中化学单元知识,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式也弥补了农村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对培养农村本土人才的不足。论文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节,论文的背景、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生活化教学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的意义。第二章节,总结在农村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依据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国际理科课程STS教育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第三章节,会昌县农村中学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第四章节,农村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途径和实践。第五章节,通过问卷和试卷对教学实践效果作出测评,分析并得出结论,并对未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周婧景[3](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潘淇[4](2012)在《黔东南州镇远县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逐步深入的推广,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迈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成为这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的实施提出了新的建议和要求,其中“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黔东南州镇远县位于贵州省东部,地处湘黔两省的交汇之处。是贵州省经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是以侗族和苗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具有诸如自然景观、社会发展、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古迹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环境资源等人文与社会环境资源。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节日、独特的侗族建筑风格、传统银饰工艺等,这些都是能促进当地学生很好发展的化学课程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受经济、交通和文化等落后的社会因素影响下,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学习课程时没有兴趣,加上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被汉化的现象较为严重,绝大部分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知道很少,加上国家课程改革的发展的需要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的多元文化特色非常突出,由此引起了我从保护当地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教育的角度,希望通过研究镇远县初中九年级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为改善当地教学资源缺乏,课程难以吸引学生兴趣的状况。我们要把这些丰富的资源转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与民族地区独特性相一致的课程资源,不仅会让这里的教学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帮助当地的教师树立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推动镇远县当地的教育、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当地培养出更具优势的人力资源。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使少数民族地区丰富资源的价值和内在潜力得到充分的展现。早日实现我国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和社会进步。本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阐述本论文提出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笔者根据目前已有的各类学术期刊和杂志上还没有发现有关于镇远县侗族地区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文章,尤其是把侗族地区特色与化学课程发展相结合起来的研究仍是一个空白。加上当前在多元文化教育的交融背景下,侗族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年人中流失,为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对当地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而笔者是在此地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特别对本地民风民俗等基本情况的发展比较熟悉,为从事本研究具备了一定的优越条件,于是决定在导师的指导下,为解决当地化学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改变当地教师的教学思想,提高当地基础教育发展质量和保护当地的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当地教师的配合和参与下共同开发当地的课程资源,实现当地课程资源的共享,为当地培养优秀的人力资源,促进当地化学课程改革又快又好的发展。第二章是根据本研究的需要,笔者查阅了多篇跟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文献论述等。在充分了解了关于本研究新近发展的情况下,由此对“课程”、“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把“多元文化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课程资源理论为背景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三章是论述镇远县少数民族地区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主要说明镇远县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镇远县的基础教育以及基础化学教育等方面的现状情况。通过对镇远县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人口发展等方面的论述和了解,充分研究和把握这些因素对当地教育之间的影响和作用,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支持。第四章是镇远县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师生问卷调查部分。该部分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的方式对镇远县的初中化学九年级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以便自己能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当地化学教育中存在的矛盾,为自己对进行本地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更能适应当地的教育的发展。第五章是根据镇远县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初中化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介绍了开发原则,依据开发的原则,对镇远县目前初中九年级使用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化学》(上下册)实验教科书部分按单元依次进行了课程资源开发。为此为当地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和作为课堂教材的有益补充,而且想给进一步研究该地课程资源的其他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作用。第六章是通过对镇远县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进行的启示和反思,针对镇远县通过调查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镇远县的初中化学九年级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第七章是结语。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应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王维萍[5](2009)在《橡胶沥青在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迅猛发展,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普通沥青混凝路面己经无法满足现代道路运输行业对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老化性和耐久性的要求。相比于基质沥青,橡胶沥青在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抗老化性能、抗疲劳性能、抗水损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橡胶沥青是利用废旧橡胶粉对沥青进行改性,其特点在于资源的重复利用。橡胶沥青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既经济实用又简单有效,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体现。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典型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性能特点,并对橡胶沥青和典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全面的路用性能评价,实测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参数。针对城市道路面层对抗剪强度要求高的特点研究相应的橡胶沥青和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作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防反射裂缝措施,减少和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在室内试验和试验路段的研究基础上,制定适用于广州地区城市道路建设和养护的橡胶沥青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和标准,提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广州市珠吉路橡胶沥青试验工程实践证明,用橡胶沥青和其混合料所铺筑的路面,具有环保、降噪、舒适、耐久、经济等优点。
陈健[6](2009)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累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这种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完全是现代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它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单方面索取和掠夺上,因而生产越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严重。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和应用,使这种破坏变本加厉。发展绿色产业就是对人类自身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产生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结果。我国绿色产业不仅肩负着确保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等经济重任,更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非经济重任。自然资源禀赋及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绿色产业的提出是为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自然资源短缺、产业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目标体现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是时代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本文阐述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和第七章结论之外,第二、三、四章着重理论研究,第五、六章着重现实分析。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在疏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绿色产业的内涵,为论文进一步实证及提出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角度;第二章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双刃剑”为切入点,分析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得出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壁垒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的结论;第三章系统阐述了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代谢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和物质循环理论;第四章立足于绿色产业的划分,阐述绿色产业链的内涵、耦合关系、运行机制和监控体系建设;第五章阐述我国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评价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六章以珠三角地区为实例,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MATLAB程序计算珠三角地区2001年-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得出珠三角在五年间生态赤字稍有好转,并有良性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仍处于“低承载、低足迹、高赤字”的不可持续状态。提出建议如下:(1)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2)减少经济开发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3)采用生物高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4)继续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5)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建议: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是:1、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总体描述绿色产业链运作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研究了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构想,从而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2、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个案资料为例,运用生态足迹等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3、注重应用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从总体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试图提升本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王清[7](2008)在《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粉用于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减少环境中黑色污染和白色污染,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滑性、耐磨性,胶粉颗粒还具有吸收光线,减缓强光刺眼的好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也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抗老化、弹性性能、降低路面噪音、延缓反射裂缝、减薄路面厚度、抵抗重交通和不良气候等方面的优点。胶粉及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确保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配合比设计时宜适当减少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使中等粒径集料较多,形成S形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但对于S型嵌挤级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没有明确的设计和判别的方法。我们在大量的试验研究和试验路的应用中,确定了胶粉及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S型嵌挤级配定义。试验中采用的级配类型是AC10-C。本文从橡胶粉的改性机理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出发,研究了胶粉及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通过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浸水前后的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弯曲试验,证明胶粉及胶粉复合的掺加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试验路段选取邵阳城市主干线道路,通过对实验路进行抽提试验,对胶粉及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基本上体现了室内试验的效果。本文还结合胶粉及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生产制作特点,研制了全套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生产设备。
曹力群,李新喜,葛俊祥,张序五[8](2001)在《废旧橡胶在制作公路轮廓标中的再生利用》文中提出研制开发的再生橡胶轮廓标 ,克服了用砼、玻璃钢、聚丙烯等脆性材料制作的轮廓标受外力极易损坏的缺点 ,维修费用低 ,社会效益好 ,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二、废旧橡胶在制作公路轮廓标中的再生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废旧橡胶在制作公路轮廓标中的再生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再生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再生胶生产工艺 |
2废橡胶的应用 |
3再生胶的发展前景 |
(2)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及在农村初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农村初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
第二章 农村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2.2 国际理科课程STS教育理论 |
2.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会昌县农村中学教学现状调查 |
3.1 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
3.2 调查与结果分析 |
3.2.1 学生调查与结果分析 |
3.2.2 农村化学教师生活化教学的调查结果分析 |
3.3 问卷调查的结论 |
第四章 农村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途径和实践 |
4.1 农村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 |
4.1.1 课堂生活化教学 |
4.1.2 课外作业生活化 |
4.2 小密中学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
4.2.1 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设计与认识 |
4.2.2 课外作业生活化内容的设计与认识 |
4.3 农村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案例 |
4.3.1 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案例 |
4.3.2 课外生活化作业实践案例 |
(1)社会调查案例 |
(2)家庭实验实践案例 |
第五章 实践实验结果、结论与反思 |
5.1 实践实验结果分析 |
5.1.1 实验前测试结果 |
5.1.2 实验后测试结果 |
5.2 实践实验结论 |
5.3 反思 |
5.4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3)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一) 研究动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范围 |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三、其他 |
注释 |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
注释 |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注释 |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
二、小结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
第三节 小结 |
一、0——3岁教育指南 |
二、3——6、7岁教育指南 |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
注释 |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思路与成果 |
二、理论之凝练 |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
一、研究展望 |
二、前瞻未来 |
注释 |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4)黔东南州镇远县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实地考察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课程 |
2.1.2 课程资源 |
2.1.3 化学课程资源 |
2.2 国内外课程资源研究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
2.2.1 国外研究概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章 镇远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
3.1 镇远县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状况 |
3.2 镇远县基础教育发展状况 |
3.3 镇远县基础化学教育概况 |
第4章 镇远县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调查 |
4.1 问卷调查过程 |
4.1.1 问卷的编制与设计 |
4.1.2 样本的选取 |
4.1.3 分析统计方法 |
4.2 调查结果的分析 |
4.2.1 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4.2.2 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 |
第5章 镇远县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
5.1 开发原则 |
5.1.1 经济性原则 |
5.1.2 兴趣性原则 |
5.1.3 实用性原则 |
5.1.4 参与性原则 |
5.2 开发案例 |
5.2.1 单元一 走进化学世界 |
5.2.2 单元二 我们周围的空气 |
5.2.3 单元三 自然界的水 |
5.2.4 单元四 燃料及其利用 |
5.2.5 单元五 金属和金属材料 |
5.2.6 单元六 溶液 |
5.2.7 单元七 酸和碱 |
5.2.8 单元八 盐化肥 |
5.2.9 单元九 化学与生活 |
第6章 黔东南镇远县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反思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镇远县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二:镇远县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三:县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四: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五:镇远县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区景点电子地图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参加课题情况一览表 |
(5)橡胶沥青在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 |
第二章 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
2.1 原材料性能 |
2.1.1 沥青 |
2.1.2 集料 |
2.1.3 填料 |
2.2 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2.2.1 体积法设计步骤 |
2.2.2 RAC-13 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2.2.3 RAC-20 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2.2.4 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珠吉路橡胶沥青试验段的铺筑及性能评价 |
3.1 试验段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 |
3.1.1 试验段结构设计 |
3.2 材料 |
3.2.1 集料 |
3.2.2 沥青 |
3.2.3 橡胶粉 |
3.2.4 橡胶沥青 |
3.3 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
3.3.1 橡胶沥青混合料最终生产配合比确定 |
3.4 质量控制 |
3.4.1 橡胶沥青混合料工地抽提结果 |
3.4.2 马歇尔试验结果统计 |
3.4.3 车辙试验结果统计 |
3.5 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
3.5.1 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要点 |
3.5.2 主要投入的机械设备 |
3.5.3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
3.5.4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
3.5.5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
3.5.6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 |
3.6 路面竣工检测 |
3.6.1 外观方面 |
3.6.2 其他竣工检查指标 |
3.7 试验路性能评价 |
3.8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
(二) 对新时期我国发展模式的思考 |
(三)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 |
(四) “绿色奥运”带来了绿色契机 |
(五) “毒奶粉事件”导致的信任危机 |
二、绿色产业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
(一) 绿色产业概述 |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研究述评 |
(三) 绿色经济的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
(一) 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产业: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一、绿色壁垒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
(二) 绿色壁垒的国际发展趋势 |
二、绿色壁垒是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双刃剑” |
(一)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
(二)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
三、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绿色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代谢理论 |
(一) 代谢理论的来源 |
(二) 物质代谢理论 |
(三) 产业代谢理论 |
二、物质平衡理论 |
(一) 总量平衡与分量平衡 |
(二) 克尼斯等环境经济学家的物质平衡理论 |
(三) 质量平衡方法 |
(四)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五) 对环境恶化与资源过量使用关系的分析 |
三、物质循环理论 |
(一) 物质循环概念分析 |
(二) 生物系统中的碳循环 |
(三) 循环经济理念 |
(四) 循环经济的概念 |
(五) 循环经济的基本实施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
第四章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 |
一、绿色产业的分类 |
(一) 产业分类 |
(二) 绿色产业分类 |
(三) 绿色产业的划分 |
二、绿色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一) 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二) 绿色产业链的概念及简化模型 |
三、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原理 |
(一)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
(二) 因地制宜 |
(三) 系统集成 |
四、绿色产业链构建的诊断 |
(一)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 诊断指标体系 |
(三) 诊断指标 |
五、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方法 |
(一) 主导产业链优选 |
(二) 引入补链企业 |
(三) 横向共生、纵向耦合 |
(四) 绿色产业链构建层次 |
(五) 绿色产业链支撑系统设计 |
(六) 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操作步骤 |
六、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技术 |
七、绿色产业链的效益 |
(一) 绿色产业链环境效益 |
(二) 绿色产业链经济效益 |
八、绿色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
(一) 企业与绿色产业链 |
(二) 政府与绿色产业链 |
(三) 社会与绿色产业链 |
九、绿色产业链在各产业中的构建方向 |
(一) 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
(二) 绿色工业产业链的构建 |
(三) 绿色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 |
第五章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 |
一、我国绿色工业的发展 |
(一) 绿色工业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 |
(二) 工业绿色化与绿色工业节能 |
(三) “清洁生产”:绿色工业的本质 |
(四)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
(五) 我国绿色工业发展评价 |
二、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
(一) 从“有机农业”到“绿色农业” |
(二)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
(三) 绿色农业的组织实施 |
(四)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评价 |
三、我国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
(一) 绿色消费与绿色服务 |
(二) 绿色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及其基本要求 |
(三) 绿色流通的组织实施 |
(四) 绿色营销的组织实施 |
(五) 我国绿色服务业发展评价 |
第六章 绿色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
一、珠三角现代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
(一) 珠三角的概况 |
(二)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
(三)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 |
(四) 珠三角现代产业面临的转型 |
二、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珠三角绿色工业发展现状 |
(二) 珠三角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三) 珠三角绿色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三、对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价—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 |
(一)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二)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假定 |
(三)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四)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珠三角的应用分析 |
(五)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局限性 |
四、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前瞻 |
(一) 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二) 控制人口数量 |
(三)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倡绿色生活消费 |
(四) 提高生物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 |
(五) 加快一体化整合,明确发展潜力所在 |
第七章 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 |
一、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建设体系 |
(一)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监测、调查制度 |
(二) 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管理服务的前置化 |
(三) 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构建和完善出口产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 |
(四)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五) 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 |
(六) 完善外贸体制,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强大合力 |
(七) 实行环境外交 |
二、调整产业结构 |
(一) 发展绿色科技,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
(二) 发展绿色生产力,提高资源生产力 |
(三) 调整产业结构,从企业做起 |
三、加大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一) 构建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资机制 |
(二) 强化绿色立法、执法,严禁国外污染源进入 |
(三) 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 |
(四) 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时尚 |
(五) 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 |
四、加强对绿色产业的宏观管理 |
(一) 加强国家绿色企业认证的标准化工作 |
(二) 建立绿色产业的信息服务机构与分类、统计及审计系统 |
(三) 充分发挥政策与市场的作用 |
(四) 制定适合各地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 |
(五)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
(六) 加强统一领导,完善绿色产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
(七) 打破产业分割,地域分割,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
(八)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第三产业 |
(九) 尽快统一绿色核算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MATLAB计算程序 |
致谢 |
(7)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1.1 社会效益及性能优势 |
1.1.2 经济效益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和试验方案 |
2.1 原材料和技术要求 |
2.1.1 原材料 |
2.1.2 胶粉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
2.2 试验方案 |
2.2.1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2.2.2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 |
2.2.3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2.2.4 铺筑试验路 |
第三章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3.1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分类 |
3.2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3.3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
3.3.1 配方设计 |
3.3.2 集料 |
3.3.3 矿质混合料配合比例计算 |
3.3.4 最佳油石比确定 |
3.3.5 合成级配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
4.1 改性机理研究 |
4.1.1 橡胶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
4.1.2 聚乙烯橡胶粉复合改性机理 |
4.2 高温稳定性 |
4.2.1 马歇尔试验 |
4.2.2 车辙试验 |
4.3 水稳定性 |
4.4 低温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 |
5.1 试验路概况 |
5.2 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生产设备研制 |
5.3 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生产 |
5.3.1 基质沥青及改性剂的选择 |
5.3.2 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 |
5.4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5.4.1 石灰石集料 |
5.4.2 矿料组成设计 |
5.4.3 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 |
5.4.4 合成级配的验证 |
5.5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 |
5.5.1 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与施工 |
5.5.2 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施工工艺要点 |
5.6 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夹层 |
5.7 试验路应用情况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科研项目 |
(8)废旧橡胶在制作公路轮廓标中的再生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制方案的确定 |
2 材料及配方的选择 |
2.1 材料 |
2.1.1 再生胶粉 |
2.1.2 橡胶补强纤维 |
2.1.3 骨架材料 |
2.1.4 其他材料 |
2.2 配方的选择 |
3 生产工艺 |
4 试验工程 |
5 效益分析 |
5.1 经济效益 |
5.2 社会效益 |
6 结语 |
四、废旧橡胶在制作公路轮廓标中的再生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生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王雪盼,卢娜,辛振祥.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8(13)
- [2]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D]. 陈琼. 赣南师范大学, 2017(11)
- [3]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4]黔东南州镇远县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潘淇. 西南大学, 2012(08)
- [5]橡胶沥青在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王维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6]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D]. 陈健.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7]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研究[D]. 王清. 长沙理工大学, 2008(12)
- [8]废旧橡胶在制作公路轮廓标中的再生利用[J]. 曹力群,李新喜,葛俊祥,张序五. 山西交通科技,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