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明代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明末拟话本小说人物形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洁[2](2018)在《魏忠贤题材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之一代,宦官祸乱朝政,从刘瑾到魏忠贤之流,都对时政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天启时代的魏忠贤,给整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当崇祯帝即位、魏忠贤自缢后,关于魏忠贤的种种传说成为民间舆论热点。尽管明史中有对魏忠贤记载,但是史学家着重于历史事件本身,因此魏忠贤形象显得比较单薄。而这一时期,以魏忠贤为主要题材的戏剧、小说频出,则满足了民众对于政治人物和宫闱秘事的好奇。魏忠贤题材小说主要有《警世阴阳梦》《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皇明中兴圣烈传》《梼杌闲评》四本。这一文学现象和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学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魏忠贤题材小说所表现的是明末真实的社会背景和时人心态。本文首先对魏忠贤题材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且总结出这一类型小说出现的社会背景和魏忠贤这一政治人物进入小说的具体原因。然后具体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对比小说中魏忠贤和历史上魏忠贤的形象差异。其次,针对魏忠贤题材小说体现出来的时事特征进行探究,包括小说叙事题材的即时性、小说人物塑造的时代性、小说叙事形式的现代性。最后总结魏忠贤题材系列小说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和新闻价值。对魏忠贤题材小说进行分析探讨,包括其形成的原因、特征、价值以及影响,其意义在于:其一,尽力反映历史、社会的真实;其二,小说揭示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必将走入难以摆脱的困境,因为这种高压的治理模式和追求自主的人民利益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魏忠贤题材小说的诞生充分体现出明代中期以后,文学已然随着工商文明的崛起而向个性化、世俗化转变,无论是从题材内容的选择上还是文学样式的转变上,都深刻地烙印上了时代的印记。
杨肖敏[3](2015)在《《金瓶梅》梦幻描写艺术探析》文中认为《金瓶梅》中的梦幻描写手法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它们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暗寓题旨,还使人物的心理得到了多维的呈现。此外,作为"寄意于时时俗"的世情小说,《金瓶梅》中的梦境描写有其独特性。作者借助梦境这一神秘朦胧的载体,抒写着他对社会丑恶、人性堕落的深沉思考,从而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倾向。
王佳宁[4](2014)在《论浦安迪“二元补衬”视阈下的《金瓶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域外汉学界在《金瓶梅》研究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成果,特别是美国汉学界的“金学”研究,自上世纪70年代后涌现了一批学者,其中浦安迪的《金瓶梅》研究独辟蹊径,其研究成果值得重视和总结。浦安迪的《金瓶梅》研究立足于文本解读,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金瓶梅》作了多维度论析。本论文以浦安迪“二元补衬”视阈下的《金瓶梅》研究为选题,从小说结构、人物设置和思想内涵三个方面,阐析浦安迪揭示的《金瓶梅》所体现的“二元补衬”特点;参照国内外研究《金瓶梅》的相关成果,评述浦安迪提出的“二元补衬”理论及其基于该理论对《金瓶梅》所作的论析。本文的研究文献包括《金瓶梅》文本,以及浦安迪为主的国内外研究《金瓶梅》的论着。本文是对浦安迪“二元补衬”视阈下《金瓶梅》以及所作的再研究,研究重点为小说章回结构、人物设置和思想主题所体现的“二元补衬”特点。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将“二元补衬”理论置于中西文学与文化的双重视阈下,探讨该理论在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价值;基于对浦安迪学术着作的研读和梳理,提炼其“二元补衬”理论的精髓,阐述运用该理论研究《金瓶梅》的意义;基于对《金瓶梅》章回结构、人物设置、思想意义的解读,评析浦安迪《金瓶梅》研究的新颖视角、方法论价值及其重要见解的意义和不足。
吴珺琴[5](2013)在《明代中后期小说发展盛况的文化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明代初期的休养生息,明代中期商品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的阶段,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文化的发展。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在明代中后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着重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明代小说发展的原因、必要条件及从小说中所反映出的明代文化特点。
吴珺琴[6](2011)在《从历史人物到小说形象—魏忠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作为历史人物的魏忠贤入手,将小说诸本魏忠贤形象进行梳理与比较研究,最后讨论魏忠贤从历史人物到小说形象的文化环境与创作契机。通过描述各文本中魏忠贤形象和比较研究,并将之与历史人物的魏忠贤进行比较,揭开明代文化与文学相互影响的一面。第一章结合历史学研究魏忠贤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源于明代的宦官制度及宦官专权形成的外在条件,概述史传中的魏忠贤,并对其进行评价,讨论明代自宫潮屡禁不止的社会现实情况,研究魏忠贤现象的史学意义与文化内涵。第二章主要是对四部小说文本中魏忠贤形象的解读和比较评述。立足于前人对魏忠贤形象尤其是《祷杌闲评》中魏忠贤形象的研究基础,探讨和评述《警世阴阳梦》、《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皇明中兴圣烈传》中的魏忠贤形象特点,针对每部作品中所塑造的魏忠贤形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这四部小说的魏忠贤形象与历史人物魏忠贤进行比较,提炼出每部作品中魏忠贤形象的特点。第三章在小说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明代小说发展状况,探讨魏忠贤形象进入小说创作的原因,是受到文学反映时事之风的影响,也符合广大民众对文学艺术的要求。接着阐释魏忠贤形象诞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好货重利”的风气是魏忠贤形象诞生的社会背景,市民化形象成为通俗文学作品主流是魏忠贤形象诞生的文学环境,出版业的繁荣和邸报的传播是魏忠贤形象诞生的物质保障,同时简单总结魏忠贤形象诞生的文化土壤。
孙志刚[7](2010)在《《金瓶梅》叙事形态研究》文中提出《金瓶梅》是一本思想内容较为复杂的小说,有着大量的性描写。本文提出此书是“以艳当哭”的小说。在情色、金钱、权势之艳的背后,《金瓶梅》所写的是国家的悲歌、政治的悲歌、家的悲歌。而其深层艺术构思是“家国一体”。《金瓶梅》是以十回为一个叙事单元来叙事的,这是此书的基本结构。在每个叙事单元的内部的“逢7”回是此单元故事的转折点,而“逢9”回是此单元的故事高峰。这也是此书最基本的叙事章法。此书的叙事分为两条线索,即“西门庆家族史”和“权贵荣辱史”。而西门庆家族故事中西门庆与陈经济分别代表父辈和子辈,故《金瓶梅》所写的是两代人的故事。《金瓶梅》佚失的53回——57回重点所写的是“盐引”问题,这个问题是影射严嵩的。因这个章回涉及当时的盐业专卖制度而事关重大,故作者在写完之后可能是把这一部分抽出。故这一部分不是无意丢失,而是有意拿出。在叙事视角上,《金瓶梅》有俯瞰、冷眼旁观、“看—看透”三个视角。俯瞰视角代表作家写作态度;而冷眼旁观视角是作家的写作风格;而“看—看透”视角是作家给读者设计的接受模式。本文分析了此书中的七个人物。对西门庆,本文指出他是商海、宦海中的鲨鱼,并分析了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设计以及人物的气质。对潘金莲,本文认为她是马蜂一样的人物,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对李瓶儿,本文认为她是一个好女人,有着温厚的性格,但因气死自己的丈夫而最终受到惩罚。对宋惠莲,本文认为作者最后写出这个淫妇的“德行”,而这是“恶人有其德”的写人物方法。对王六儿,本文重点分析了她被金钱的“异化”。对陈经济,本文认为他是晚明时代“富二代”的代表,是一个毫无能力而放荡的人物。对应伯爵,本文认为他是小丑兼哲学家式的人物。在他的身上有落地书生的影子。本文认为《金瓶梅》最主要艺术风格是反讽,而这种反讽是无处不在的。本文指出,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之外,此书还具有“怪诞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在文体形式上,本文认为《金瓶梅》是“俗讲”的继承者,故《金瓶梅》具有一定的说教性。《金瓶梅》在语言上是善于运用说唱、滑稽幽默的表现形式,此外,注重用人物的职业化语言风格来塑造人物。
陈心浩[8](2010)在《明清小说评点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明清时期,以李贽、金圣叹、叶昼、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等为代表的小说评点家们对明清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做了细致的小说评点,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小说评点遗产。尽管他们的评点是随感式的,夹在小说文本中做回前评、回后评、眉批、夹批、旁批等,没有像西方文论家那样有逻辑性很强的理论专着流传下来,但评点正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特色,它虽有缺陷,却也自有优势。明清小说评点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组成部分。本人在细读明清小说评点文本和借鉴其他一些理论着作的基础上,拈出了“画”、“纪传”、“声口”、“间架”、“笔”、“幻”、“真”、“奇”、“韵”、“诗”、“妙”、共十一个范畴,并把它们分成“小说的人物描写”、“小说的叙事情节”、“小说的艺术魅力”和“小说艺术的极诣”四个板块,对它们进行一一的考评,找出这些范畴的源流,分析这些范畴在明清小说评点中的具体运用,以及这些范畴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小说叙事理论的作用。纵观明清小说评点的这些范畴,我以为有以下几个特性:(1)明清小说评点范畴具有明晰性和模糊性的双重特点。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明晰性是范畴最基本的特点。明晰性表现在,明清小说评点的范畴,不管是人物描写的范畴,抑或叙事情节的范畴,他们的基本含义是明确的。但由于明清小说评点重在感悟,往往在即兴的情况下批出,因此,他们不可能象西方叙事学那样有非常细致和精确的理论术语和范畴,相反,他们往往使用一些比较模糊的术语和范畴,来表现自己对小说叙事的当下感受。(2)明清小说评点范畴具有“互文性”的特点。纵观明清小说评点的这些范畴,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范畴由评点家自己独立发明创造的很少,绝大多数都是借用其他艺术门类的范畴。我认为评点家借用其他艺术范畴的原因有三:一是小说在古代各门艺术发展中是最晚出现的一种文体,小说评点的出现也在诗话理论成熟之后,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在它之前的各种艺术和艺术理论的影响。二是中国古代诗书画三者的联系非常紧密,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宋代文论家苏轼评价王维的艺术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因此,小说评点受其影响亦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三是明清小说评点范畴的借用,并非只有评点家们才有的,各门艺术范畴都有互相借鉴的现象。这表明小说评点范畴与其他艺术具有文化的同源性和共生性,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生成。(3)明清小说评点范畴具有鲜明的文体性的特点。任何一门艺术的范畴都是对该门艺术本质特性的一种反映。小说范畴也不例外,虽然明清小说评点范畴大多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范畴,但明清小说评点家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这些范畴的涵义大多产生了变异,从而把这些范畴指向了最能反映小说文体属性的方向,诸如虚构、情节、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而这些特性使得明清小说评点范畴成为了独立的小说叙事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清小说评点范畴是具有鲜明的文体特性的。从明清小说评点中人物描写的范畴,到明清小说评点中有关叙事情节的范畴,再到明清小说评点中其他的艺术范畴,明清小说评点范畴构成了自己独特的范畴体系。而这一体系,是立足于中国文化之上从而与西方叙事理论区分开来的一种独立的逻辑体系。这一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明清小说评点家们长期受中国文化濡染的结果,亦是他们努力从事评点实践的结果。对于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理论体系,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引以为豪。
刘艳春[9](2010)在《美学视野下的《歧路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红楼梦》、《儒林外史》差不多同时产生的《歧路灯》,为世情小说史乃至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不可忽视的长篇巨着。作者李绿园是十八世纪中国豫西农村的一名知识分子,曾舟车海内二十馀年,阅历丰富,洞察世事,练达人情。他目睹清皇朝各种弊端渐现,逐渐走向没落,感叹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忧心忡忡,盼望能阻绝颓风,挽救世道,创作说部《歧路灯》,以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来训诫教育子弟,以达到警世、淑世的目的。《歧路灯》产生之后,相对来说流传不广,未出豫省一地。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学者栾星整理校注的一百零八回本问世,《歧路灯》方广传于世。三十年来,关于该部作品的研究探讨一直未曾停息。学界于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总体来讲,此作品可以肯定的地方是它展现的十八世纪的社会百态:从农村到城市,从乡野小民到府衙官宦,风土人情,世态万象,莫不涉及。而它备受诟病的地方便是其间所呈现的浓重道学思想,作者旨在说教,小说里大篇大篇空洞乏味的说教减弱了作品的艺术美感。其实,平心而论,作为流传二百馀年的一部小说作品,《歧路灯》除了其较高的认识价值外,还有着特殊的美学价值。作者李绿园集农民、儒士、官吏等多种角色于一身。其复杂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他在如实反映社会人生时,具有不同于他人的视野与叙事角度,因此,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既有后来乡土文学的气息,又有同时期世情小说描写家庭生活的庸常平淡、和谐之美。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文学作品里并不多见的农民形象,在《歧路灯》里也占有一席之地,小说里面出现了许多鲜活动人的小人物形象。
马震刚[10](2010)在《古典通俗小说的审美观念流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把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放到历史的长河,以通俗小说本身的静态分析为切入点,揭示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展现出的审美观念的流变。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确立了本文的研究起点以及通俗小说的特征,并说明了此课题目前的研究状况。本文遵从学界众多学者的做法,排出了唐代的话本和传奇而从宋代话本开始研究,涉及到的通俗小说大多具有内容世俗化、语言浅显化、功能多元化和欣赏者大众化等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二部分静态分析古典通俗小说的几个方面内容。通俗小说与生俱来的公共性与后天逐步强化的个体性之间存在对峙消长的矛盾关系,这一关系又决定着日常生活、人物形象、叙事逻辑的审美状态。日常生活世界的展现与隐匿,内在地受制于公共性和个体性之间的对立关系。通俗小说的公共性决定了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地位;当知识分子以通俗小说建构理性世界时,日常生活处于隐匿状态而让位于精神世界;主体性不断加强、重视生活的美学思维,使得日常生活得到全面的铺展。在人物形象的审美状态方面,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以公共性为主重视情节的时候,人物塑造作为一种手段;个体性凸现的时候,理性世界中对人物作简单类型化处理;最终偏于个体性的时候,又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全面展现自然本真的人生状态。在叙事逻辑的审美建构上,主要有这样的几种状态:简单截取生活的片段,缺乏叙事的整体性努力;线形叙事简化叙事逻辑;网状的叙事与日常生活的复杂性本源相一致。第三部分分析通俗小说在不同阶段的审美观念的动态变化。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对立因素,不断地碰撞分裂,主体、个性、情感和心灵的因素逐渐增强,审美观念最终打破和谐美的有序状态而趋于近代崇高。这种动态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娱乐功能为主、迎合世俗大众的审美观念阶段,客体、社会、理智与现实等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寄寓劝谕功能为主、世俗大众与创作主体融合的审美观念阶段,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等矛盾对立因素杂糅于通俗小说之中;自我表达为主、突出创作主体的审美观念阶段,主体、个人、情感、理想等因素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前面的公共性与个体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密切相连。最后余论部分简要地说明了研究过程的一点心得体会。
二、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明代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明代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2)魏忠贤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魏忠贤题材小说研究现状 |
1.1 作者和版本研究现状 |
1.2 思想、艺术及影响研究现状 |
1.3 时事小说研究 |
1.3.1 时事小说概述 |
1.3.2 时事小说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魏忠贤题材小说的社会背景 |
2.1 政治背景——皇权、宦官及言官关系的变动 |
2.2 经济背景——文学层面上的经济消费 |
2.3 思想背景——好议时政的救世情怀 |
2.4 文化背景——市民文学的民间土壤 |
第三章 魏忠贤:时事与文学的聚焦者 |
3.1 时事“素人”——魏忠贤 |
3.1.1 皇权膨胀下的顽固毒瘤 |
3.1.2 气候初成的时事“素人” |
3.2 文学殿堂里的“达人” |
3.2.1 出身离奇有情义 |
3.2.2 技艺多端善媚人 |
3.2.3 狐假虎威逞豪强 |
第四章 小说笔法下的史家实录——魏忠贤题材小说的时事特征 |
4.1 小说叙事题材的真实性 |
4.1.1 黑暗政治的实录 |
4.1.2 民间社会的写照 |
4.1.3 时人心理的表达 |
4.2 小说人物塑造的时代性 |
4.2.1 魏忠贤形象的时代性 |
4.2.2 忠臣义士形象的典型性 |
4.2.3 奸佞小人形象的时代性 |
4.3 小说叙事形式的当代性 |
4.3.1 叙事手法的“传奇化” |
4.3.2 叙事结构的“民间化” |
4.3.3 叙事语言的“本土化” |
第五章 魏忠贤题材小说的价值 |
5.1 文化价值 |
5.2 史料价值 |
5.3 新闻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魏忠贤年谱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金瓶梅》梦幻描写艺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危机预警 |
二、人物心理的多重展现 |
三、梦境描写审美倾向的转变 |
(4)论浦安迪“二元补衬”视阈下的《金瓶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本文研究领域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二元补衬”的定义和理论依据 |
第三节 国内外浦安迪再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二元补衬”与《金瓶梅》的章回结构 |
第一节 “二元补衬”与小说章回设置 |
一、《金瓶梅》的回目对称 |
二、《金瓶梅》的主结构对称 |
三、《金瓶梅》的次结构对称 |
第二节 “二元补衬”与小说时空布局 |
一、基于纵向时间维度的“二元补衬” |
二、基于横向空间维度的“二元补衬” |
三、时空纵横的“炎凉书” |
第三节 东西方视角下小说结构“对偶美学” |
一、西方的“平行结构” |
二、东方的“对仗” |
三、哲学上的交汇点 |
第二章 “二元补衬”与《金瓶梅》人物设置 |
第一节 “二元补衬”与女性形象设置 |
一、潘金莲与李瓶儿形象对比之异 |
二、潘金莲与李瓶儿形象对比之同 |
第二节 “形象迭用”与男性及主仆形象设置 |
一、男性形象:西门庆与陈敬济 |
二、主仆关系:潘金莲与庞春梅、西门庆与玳安 |
第三节 东西方视角下人物形象的反讽意蕴 |
一、“反讽”的东西方解读 |
二、《金瓶梅》人物塑造中的“反讽” |
第三章 《金瓶梅》思想主题的“二元补衬” |
第一节 色、空因果补衬与小说思想意蕴 |
一、色、空观念的起源 |
二、《金瓶梅》中的色空因果补衬 |
三、小结 |
第二节 儒、佛二元互补与小说思想意蕴 |
一、“四大奇书”的思想背景 |
二、《金瓶梅》中的儒、佛互补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从历史人物到小说形象—魏忠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作为历史人物的魏忠贤 |
第一节 明代宦官专权的制度条件与形成契机 |
一、明代宦官制度及宦官权利的发展 |
二、明代宦官专权的制度条件 |
第二节 历史人物魏忠贤 |
第三节 魏忠贤现象的史学评价与文化阐释 |
一、明代自宫潮的产生以及民众对于宦官的崇拜心理 |
二、魏忠贤现象源自于明代宦官的经济地位 |
三、“魏忠贤们”对权力的渴望源于宦官的心理机制 |
第二章 小说形象的魏忠贤及其主要文本 |
第一节 《警世阴阳梦》 |
一、入宫前,自私而又自尊的市井小民形象 |
二、入宫后,狠毒而又心机深沉的宦官形象 |
三、地府中,胆小而又奸狡的小人形象 |
第二节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
一、生活艰辛、挣扎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
二、宫廷的熏陶下对权力极度渴望的权阉 |
三、不同于官场上狠辣精明的另一侧面 |
第三节 《皇明中兴圣烈传》 |
第四节 《祷杌闲评》 |
第五节 小说诸本魏忠贤形象的比较研究 |
一、小说诸本魏忠贤形象与历史人物的分别比较 |
二、四部小说之间的比较 |
第三章 从历史人物到小说形象的文化环境与创作契机 |
第一节 魏忠贤形象进入小说创作的文学背景 |
第二节 魏忠贤形象进入小说创作的原因 |
一、好议时政之风促进了魏忠贤题材小说的兴起 |
二、以阉宦小说为代表的明清之际时事小说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魏忠贤形象诞生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好货重利”的风气是魏忠贤形象诞生的社会背景 |
二、市民化形象成为通俗文学作品主流是魏忠贤形象诞生的文学环境 |
三、出版业的繁荣和邸报的传播是魏忠贤形象诞生的物质保障 |
四、魏忠贤形象诞生的文化土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金瓶梅》叙事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金瓶梅》研究历史的回顾及本文的思路 |
一、《金瓶梅》研究历史回顾 |
二、《金瓶梅》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观点 |
第一章 “艳歌当哭”:《金瓶梅》思想形态探寻 |
第一节 《金瓶梅》艺术构思 |
一、“以色说法” |
二、“家国一体” |
第二节 《金瓶梅》的三大悲歌 |
一、国之悲歌 |
二、政治悲歌 |
三、家之悲歌 |
第三节 《金瓶梅》:写给有产业者的教科书 |
一、含泪的劝诫 |
二、家长的修心之作 |
三、从武松故事写起的意义 |
第四节 持盈慎满:给有产者的忠告 |
一、持盈慎满观念的提出 |
二、持盈慎满是一种人生态度 |
三、持盈慎满的深层内涵 |
第二章 《金瓶梅》叙事结构研究 |
第一节 《金瓶梅》叙事结构分析 |
一、结构分析的难点 |
二、有关结构的几种观点 |
三、叙事单元的内部结构 |
四、叙事单元的分析 |
第二节 《金瓶梅》叙事线索分析 |
一、西门庆的家族史线索 |
二、权贵的荣辱线索 |
第三节 《金瓶梅》佚失章回的探寻 |
一、佚失章回的核心是“盐引” |
二、“盐引”问题的重要性 |
三、“盐引”是明显的政治隐喻 |
四、政治小说的“断剑” |
第三章 《金瓶梅》叙事视角研究 |
第一节 笑笑生:一个俯瞰的视角及其意义 |
一、笑笑生——笑看芸芸众生 |
二、“笑笑生”雅号与晚明文化 |
三、俯瞰视角的意义 |
第二节 冷眼旁观的叙事视角 |
一、冷眼旁观的叙事风格 |
二、视角的限制与人物的自由 |
三、视觉画面的呈现 |
四、人物之间的视角 |
第三节 《金瓶梅》的“看——看透” |
一、“看”在此书中的作用 |
二、有意味的画面 |
三、立体化的生活 |
四、“看透”与“明悟” |
第四章 西门庆:商海、宦海中的巨鲨 |
第一节 从西门庆的“伤官命”说起 |
一、交通官吏:西门庆崛起的方式 |
二、升官前的西门庆 |
三、当官的西门庆 |
第二节 论西门庆的气质 |
一、难以说清的善与恶 |
二、西门庆与刘邦、项羽的呼应 |
三、西门庆的江湖气质 |
第三节 淫乱背后的空虚 |
一、西门庆的性意识 |
二、以身饲虎的西门庆 |
三、精神价值迷失的悲剧人物 |
第五章 论潘金莲、李瓶儿 |
第一节 潘金莲:一只飞舞在西门府的马蜂 |
一、精心刻画的反面人物 |
二、处处叮人的毒马蜂 |
三、不能翻案的潘金莲 |
第二节 李瓶儿——十六世纪的包法利夫人 |
一、出身不详的李瓶儿 |
二、华丽的背后的寂寞与反叛 |
三、爱罪情罚的李瓶儿 |
第六章 论宋惠莲、王六儿、陈经济、应伯爵 |
第一节 宋惠莲:淫妇最后的“德行” |
一、宋惠莲是一个淫荡的女子 |
二、淫妇的道德底线 |
三、贞洁的意义 |
第二节 王六儿:以身拼财 |
一、“敢拼”的王六儿 |
二、王六儿是“新新人类” |
三、令人困惑的结局 |
第三节 陈经济:“富二代”的代表 |
一、混乱不堪的人生历程 |
二、作者设计陈经济的用意 |
三、陈经济的乱伦与忘恩 |
第四节 应伯爵:小丑哲学家 |
一、帮闲与帮忙 |
二、落第书生的影子 |
三、应伯爵是个掮客 |
四、可悲可叹的“小人物” |
第七章 《金瓶梅》叙事风格研究 |
第一节 《金瓶梅》的反讽 |
一、双重反讽 |
二、过度陈述中的反讽 |
三、精确叙事中的反讽 |
四、对比中的反讽 |
五、文化深处的反讽 |
第二节 《金瓶梅》与“怪诞现实主义” |
一、被怪诞化的胡僧 |
二、被怪诞化的环境 |
三、胡僧与仙姑的相遇 |
四、叙事的狂欢 |
第八章 《金瓶梅》文体形式与语言风格研究 |
第一节 《金瓶梅》的文体形式研究 |
一、与文体相关的叙事特征 |
二、与俗讲的关系 |
三、俗讲对《金瓶梅》的影响 |
第二节 《金瓶梅》的语言风格 |
一、歌曲形式的运用 |
二、滑稽幽默的语言风格 |
三、人物语言的职业化特征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明清小说评点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二章 小说的人物描写 |
第一节 画 |
一、人物形象要塑造得“逼真”、“酷肖” |
二、人物形象要塑造得“传神” |
三、人物形象要塑造得符合社会生活情理 |
第二节 纪传 |
一、中国小说与历史的渊源关系 |
二、小说形象与纪传 |
三、小说形象与历史人物的区别 |
第三节 声口 |
一、人各一心,心各一口 |
二、因境设语,声态俱出 |
三、一笔两用,一笔多用 |
四、得意忘言,臻于化境 |
第三章 小说的叙事情节 |
第一节 间架 |
一、“间架”范畴溯源 |
二、“间架”的生命律动 |
三、“间架”的哲学意蕴 |
四、“间架”的艺术气象 |
第二节 笔 |
一、“笔”范畴的界定 |
二、“笔”范畴的使用 |
第四章 小说的艺术魅力 |
第一节 幻 |
一、“幻”范畴溯源 |
二、“幻”的理论蕴涵 |
第二节 真 |
一、“真”范畴的界说 |
二、“真”范畴的使用 |
三、“真”与“假”的关系 |
第三节 奇 |
一、“奇”范畴溯源 |
二、“奇”范畴的使用 |
三、从“以幻为奇”到“无奇之奇” |
第五章 小说的艺术极诣 |
第一节 韵 |
一、“韵”范畴溯源 |
二、小说的诗意美 |
三、人物形象的风韵美 |
第二节 诗 |
一、“诗”范畴的界说 |
二、用“诗”范畴批评小说的原因 |
三、诗性的小说评点 |
第三节 妙 |
一、“妙”范畴溯源 |
二、“妙”范畴的使用 |
三、“妙”范畴使用的个性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美学视野下的《歧路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歧路灯》研究状况综述 |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重点、方法及文章的结构 |
第一章 影响李绿园美学运思的多种因素 |
第一节 李绿园家世生平及其审美理想、审美选择 |
一、李绿园家世生平 |
二、李绿园淑世育人的审美理想 |
三、李绿园的文艺观及其审美选择 |
第二节 中原农耕文化及李绿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
一、李绿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
二、李绿园审美心理的民族性与和谐、诚义的审美追求 |
三、《歧路灯》清官现身“大团圆”的审美模式 |
第三节 小说自身发展演进及李绿园对前代小说审美艺术的承袭 |
一、《歧路灯》之前小说提供的范例与《歧路灯》小说艺术的成熟 |
二、宋元话本的痕迹与《歧路灯》的审美缺失 |
第二章 《歧路灯》美学风貌 |
第一节 《歧路灯》的乡土文学审美气质及其时代意义 |
一、与现代中国乡土小说审美追求契合的“悲凉”美 |
二、颇具乡土风味的审美意象 |
三、《歧路灯》乡土文学气质的时代历史意义 |
第二节 建构方法下的文本解读 |
一、建构论审美方法与《歧路灯》的文本解读 |
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歧路灯》庸常怀旧之美的建构 |
第三节 作者以“和”为美的审美追求及《歧路灯》和美之韵 |
一、家庭和睦 |
二、朋友之义 |
三、邻里乡情 |
第三章 《歧路灯》美学成就与缺失 |
第一节 从来草芥,亦登舞台 |
一、乡村农民 |
二、以薛窝窝为代表的市井小民 |
第二节 细腻生动,丝丝入扣 |
一、心理细节的外部刻画衬托 |
二、借助梦境的心理描写 |
第三节 旨为说教,淡然少趣 |
一、明清小说趣味理论与世情小说趣味审美观念 |
二、《歧路灯》趣味性相对缺失的审美遗憾——以《红楼梦》《儒林外史》为对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古典通俗小说的审美观念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研究起点及通俗小说的特征 |
(一) 本文研究起点的确立 |
(二) 通俗小说的主要特征 |
二、课题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小说研究的切入点:古典通俗小说静态分析 |
一、公共性与个体性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分析 |
(一) 日常生活与古典通俗小说 |
(二) 建构理性世界而隐匿日常生活 |
三、人物形象的审美状态 |
(一) 人物塑造作为一种手段 |
(二) 类型化处理的人物形象 |
(三) 自然本真的人生状态 |
四、叙事逻辑的审美建构 |
(一) 生活片段的截取 |
(二) 线性叙事结构 |
(三) 网状叙事 |
第三部分 审美观念流变:古典通俗小说动态分析 |
一、娱乐消遣,迎合世俗审美观念 |
(一) 创始之初娱乐性的展现 |
(二) 与世俗审美观念的同步性 |
(三) 公共娱乐性与士人群体观念的矛盾 |
二、寄寓劝谕,融合世俗和士人审美观念 |
(一) 寄寓劝谕功能 |
(二) 世俗大众与创作主体审美观念的杂糅 |
(三) 合力难掩个体精神的张扬 |
三、个体表达,凸显个人审美观念 |
(一) 主体力量的张扬 |
(二) 个人化审美观念带来通俗小说新变化 |
第四部分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明代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末拟话本小说人物形象美学研究[D]. 李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魏忠贤题材小说研究[D]. 刘洁. 华东交通大学, 2018(12)
- [3]《金瓶梅》梦幻描写艺术探析[J]. 杨肖敏. 青年文学家, 2015(03)
- [4]论浦安迪“二元补衬”视阈下的《金瓶梅》研究[D]. 王佳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1)
- [5]明代中后期小说发展盛况的文化背景[J]. 吴珺琴. 警官教育论坛, 2013(00)
- [6]从历史人物到小说形象—魏忠贤研究[D]. 吴珺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7]《金瓶梅》叙事形态研究[D]. 孙志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01)
- [8]明清小说评点范畴研究[D]. 陈心浩. 河北大学, 2010(11)
- [9]美学视野下的《歧路灯》[D]. 刘艳春. 苏州大学, 2010(02)
- [10]古典通俗小说的审美观念流变研究[D]. 马震刚. 山东理工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