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碎补汤治疗半月板损伤82例(论文文献综述)
许涛[1](2021)在《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主要以关节软骨侵蚀,边缘骨质增生,软骨下骨硬化及滑膜生化、形态学改变为特征,最终可能导致软骨和骨破坏。KOA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病情进展时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出现膝外翻或内翻畸形,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炎症在本病的病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炎症为主型KOA往往病情较重、进展较快。目前西医治疗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缓解病情,延缓疾病进展,但不良反应较多。八味膝痹汤治疗本病具有抑制炎症、缓解病情、延缓进展的作用。导师临床应用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KOA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对导师临床治疗炎症为主型膝骨关节炎的验方“八味膝痹汤”进行了理法方药的诠释和经验总结,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对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KOA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做初步预测,同时做了初步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目的:运用文献检索、传统中医理论对中医药治疗炎症为主型KOA进行初步探讨,总结导师临床应用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KOA的经验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对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KOA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做初步预测,同时初步观察其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本病及进一步探索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KOA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检索、传统中医理论初步探讨并总结导师临床应用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KOA的经验。2.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KOA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做初步预测。3.纳入20例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并运用八味膝痹汤治疗的炎症为主型KOA患者,于入组时、治疗4周疗程结束时进行血样采集,检测血清炎症指标(TNF-α、IL-6、CRP、ESR)及肝肾功能,同时记录VAS评分、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研究结果:1.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KOA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β-谷甾醇、1,2,3,6,7-五甲氧基黄酮、6-羟基木糖、24-羟基-11-脱氧甘草酸、小檗碱;主要作用靶点分别为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细胞肿瘤p53抗原(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AP-1转录因子(JUN)、白细胞介素-8(CXCL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对所有潜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其中富集最显着的通路为白细胞跨内皮迁移,JAK-STA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2.八味膝痹汤治疗4周后,患者炎症指标(TNF-α、IL-6、CRP、ESR)及VAS评分、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八味膝痹汤可能通过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β-谷甾醇、1,2,3,6,7-五甲氧基黄酮、6-羟基木糖、24-羟基-11-脱氧甘草酸、小檗碱等主要成分作用于IL-6、VEGFA、AKT1、TNF、STAT3等关键靶点及白细胞跨内皮迁移,JAK-STA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主要通路来对炎症为主型KOA发挥抗炎、止痛、调节免疫、抑制软骨破坏等治疗作用。2.八味膝痹汤可以抑制炎症、下调炎症指标(TNF-α、IL-6、CRP、ESR),用以治疗炎症为主型KOA可以缓解病情、改善关节功能而且安全性良好。
肖龙文[2](2021)在《肝肾亏虚型中老年重度膝OA患者骨髓水肿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肝肾亏虚型中老年重度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骨髓水肿与膝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密度的相关性以及骨髓水肿与关节疼痛症状、各体征的相关性。方法1.本研究采用非匹配型病例对照研究,按就诊时间顺序纳入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科就诊已行膝关节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双能 X 线吸收测定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骨密度检查(Bone Mineral Density,BMD)合并骨髓水肿的肝肾亏虚型中老年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为骨髓水肿组,不合并骨髓水肿的患者80例为无骨髓水肿组;2.记录两组患者年龄、病程、BMI指数、性别、K-L等级、有无骨质疏松情况以及骨髓水肿组患者DXA骨密度T值、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关节压痛、叩击痛、肿胀及关节活动度评分、膝关节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膝关节骨髓水肿整体磁共振成像评分(Whole Oraga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ore,WORMS);3.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BMI指数、性别基本情况有无差异,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K-L等级分布、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的差异探讨骨髓水肿与膝骨关节炎病变程度、骨质疏松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骨髓水肿组患者骨髓水肿WORMS评分与WOMAC指数、DXA骨密度T值、疼痛评分(VAS、WOMAC量表中疼痛部分)、体征评分(压痛、叩击痛、关节肿胀度、关节活动度)的相关系数以进一步探讨骨髓水肿与膝骨关节炎指数、骨密度、关节疼痛症状以及压痛、叩击痛、肿胀、活动度等体征的关系。结果1.两组患者共160例,其中骨髓水肿组患者80例,男12例,女68例,年龄66.58 ±8.10岁,病程15.61±9.25个月,BMI指数27.79±3.00kg/m2;无骨髓水肿组患者80例,男 15 例,女65 例,年龄 67.82 ± 8.05 岁,病程 15.75±8.18 个月,BMI指数28.26±3.13kg/m2,两组患者均无脱落或剔除。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中年龄、病程、BMI指数、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骨髓水肿组患者K-L等级Ⅳ级者占68.75%,无骨髓水肿组患者等级Ⅳ级者占52.50%,骨髓水肿组中Ⅳ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无骨髓水肿组,(X2=4.4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膝骨关节炎是引起骨髓水肿的危险因素之一;骨髓水肿组中合并骨质疏松患者62例,占77.5%,无骨髓水肿组中合并骨质疏松患者33例,占41.25%,骨髓水肿组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无骨髓水肿组,(X2=21.79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骨质疏松是引起骨髓水肿的危险因素之一。2.骨髓水肿组患者骨髓水肿WORMS评分与膝骨关节炎WOMAC指数相关系数r=0.873>0.8,为强相关(P<0.001);骨髓水肿WORMS评分与DXA骨密度T值相关系数 r=-0.812,(|r|=0.812>0.8),为强负相关(P<0.001),骨髓水肿 WORMS 评分与VAS评分相关系数r=0.752>0.5,与WOMAC量表疼痛评分相关系数r=0.650>0.5,为中度相关(P<0.001);骨髓水肿WORMS评分与叩击痛评分相关系数r=0.784>0.5,(P<0.001),为中度相关(P<0.05);骨髓水肿WORMS评分与压痛评分相关系数r=0.194<0.3、关节肿胀度评分相关系数r=0.259<0.3、关节活动度评分相关系数r=0.296<0.3,相关性极弱(P<0.05)。结论1.肝肾亏虚型中老年重度膝OA患者中骨髓水肿与骨关节炎可相互影响,骨密度下降及骨质疏松是导致应力性骨髓水肿的危险因素之一;2.骨髓水肿可导致膝骨关节炎关节疼痛,叩击痛是其阳性体征,而压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与骨髓水肿无明显相关。
陶帅[3](2021)在《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机制》文中指出目的:针对绝经后女性这一膝骨关节炎高发人群,寻找其与天癸理论的内在联系;基于天癸理论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丰富天癸理论的临床应用及科学内涵。方法:(1)通过Cochrance系统评价对中药汤剂内服对比西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研究,分别从不良反应、总有效率、WOMAC评分等方面进行论证。同时将筛选结果文献中的中药汤剂进行用药规律挖掘,并对补肾活血方进行组方解析。(2)纳入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患者67例,治疗组33例给予补肾活血方,对照组34例给予西乐葆,经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和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并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定。(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E2、MMP-13、CTX-Ⅱ、IL-1β、TNF-α各指标的变化,并通过WORMS评分系统评价治疗前后膝关节MRI中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髓水肿、关节面下囊肿、半月板及关节腔积液的影像学变化,并分析其关联性。(4)采用卵巢切除术+右膝关节腔注射MIA建立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模型,分为Control组、Model组、BSHXR-L组、BSHXR-M组、BSHXR-H组。分别运用大鼠最大跑步速度、肉眼观察评分、番红O-固绿染色、ELISA法、免疫组化等方法明确补肾活血方对大鼠关节软骨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运用Western-Blot检测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Akt、mTOR及下游自噬基因的相对表达,并对miR-107与Akt、mTOR进行相关性分析。(5)建立体外软骨损伤模型,分为Control组、IL-1β组、BSHXR组、BSHXR+miR-107 inhibitor 组和 BSHXR+miR-107 inhibitor NC 组。ELISA 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上清液COL-Ⅱ、MMP-13、Aggrecan、TNF-α、IL-6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自噬小体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Akt、mTOR及下游自噬蛋白的表达,同时利用Targetscan 7.2软件预测miR-107的可能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进行验证。结果:(1)文献系统评价揭示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在WOMAC评分、Lequesne-Mery关节炎指数改善明显,而在步行能力、KSS评分、VAS评分和Lysholms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中药组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最为常见,以归肝肾经、药性温平、药味甘苦辛为主,共发现54组常用药物组合,33条关联规则和16味核心药物,而补肾活血方主要组成药物均囊括其中,且各药物使用频次均≥10次。(2)治疗组补肾活血方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和中医证候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尤其对肝肾亏虚型患者的关节酸软乏力、关节冷痛喜暖恶寒、头晕耳鸣症状方面优势明显。同时补肾活血方可降低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并对女性绝经后出现的诸多不适有明显改善,其中医疗效评定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补肾活血方可提高血清中E2表达,抑制MMP-13、CTX-Ⅱ、IL-1β及TNF-α的表达。MRI观察发现早中期绝经后膝骨关节炎以关节软骨损伤最为常见,其首先病变区域以髌股关节和内侧胫股关节为主,同时内侧半月板变性损伤发生率较外侧半月板高且病变程度重。软骨损伤评分与E2呈强负相关,与MMP-13、CTX-Ⅱ、IL-1β呈良好正相关,与TNF-α呈弱正相关;与K-L分级、半月板变性损伤呈良好正相关,与软骨下骨髓水肿呈弱正相关。补肾活血方可明显降低软骨下骨髓水肿和关节腔积液评分,而对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面下囊肿、半月板变性损伤评分几乎无影响。(4)造模后BSHXR(L、M、H)各组均可提高大鼠最大跑步速度,减轻软骨损伤程度,抑制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免疫组化示其COL-Ⅱ、Aggrecan表达逐渐升高,MMP-13表达逐渐降低,呈剂量效应,与Mode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示BSHXR(L、M、H)各组凋亡蛋白Bcl-2逐渐升高,而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 逐渐降低;自噬通路蛋白 p-Akt/Akt、p-mTOR/mTOR 受到抑制,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逐渐升高,而p62逐渐降低,呈剂量效应,与Mode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示BSHXR(L、M、H)各组均可促进Beclin-1、LC3Ⅱ mRNA的相对表达,抑制p62、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呈剂量效应;同时miR-107与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极强负相关。(5)诱导OA后软骨细胞上清液中COL-Ⅱ、Aggrecan降低,MMP-13、TNF-α、IL-6升高。透射电镜观察示BSHXR组软骨细胞的自噬小体数量较IL-1β组明显提升,且形态大自噬能力强;当转染miR-107 inhibitor时,软骨细胞的自噬小体受到抑制;当转染miR-107 inhibitor NC时,抑制现象则不明显。Western-Blot结果示BSHXR组自噬通路蛋白p-Akt/Akt、p-mTOR/mTOR受到抑制,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表达升高,而p62降低。qPCR结果示BSHXR组可促进软骨细胞中miR-107 mRNA的相对表达,抑制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Targetscan7.2预测miR-107的靶基因可能是TRAF3。Western-Blot和qPCR结果示BSHXR组可抑制TRAF3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miR-107靶向作用软骨细胞的TRAF3基因。结论:(1)文献研究证明中药汤剂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临床治疗主要以补益肝肾为本,配合活血化瘀、祛风湿等治标药物以标本同治,证实了补肾活血方组方的科学性、有效性。(2)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肝肾亏虚型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有临床优势,尤其对绝经后女性伴有全身不适症状者疗效更佳。(3)早中期绝经后膝骨关节炎MRI影像以髌股关节和内侧胫股关节损伤最为常见;补肾活血方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软骨下骨髓水肿和关节腔积液,发挥一定程度的类雌激素样作用,且炎性指标的降低程度并不能预测MRI影像的改善情况。(4)补肾活血方通过上调miR-107靶向TRAF3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表达,进而增强软骨细胞自噬反应起到保护软骨的作用。
戴斌玉[4](2020)在《活膝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使用活膝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观察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的改善情况,比较其与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2019年5月-2019年12月之间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68例KOA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予活膝汤口服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疗程共为5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WOMAC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共有11例患者脱落,实际纳入病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通过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在疼痛情况方面,两组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Z=-0.073,P=0.942>0.05,说明两组治疗在缓解膝关节疼痛上无明显差异。在改善关节僵硬方面,两组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Z=-2.920,P=0.004<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僵硬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关节功能方面,两组组间比较,经正态检验,t=-2.615,P=0.035<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后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9.66%,两组在疗效对比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活膝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患者的疼痛、僵硬症状,显着提高关节功能,减轻行动障碍;疗效可靠、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陈国材[5](2020)在《补肾强筋胶囊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补肾强筋胶囊治疗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型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临床运用该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提供依据。2.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补肾强筋胶囊对去卵巢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形态学的影响以及对ERα/miR-140通路及软骨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探讨该补肾活血方对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1.临床试验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证型为肝肾亏虚、筋脉阏滞型的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及对照组均予以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强筋胶囊。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疗程均为4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的VAS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Lequesne指数、本体感觉,在治疗4周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记录研究过程发生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补肾强筋胶囊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动物实验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活血组、来曲唑组以及来曲唑+补肾活血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进行去卵巢KOA造模,并进行药物干预,空白组与模型组每天予0.1ml/10g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剂量参照:来曲唑(0.5 mg·kg-1)和补肾强筋胶囊(剂量为0.243g生药·kg-1),均按照人推荐剂量进行等效换算;给予持续6周,每日1次。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和膝关节软骨组织进行相关检测。制作病理切片,用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来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组织结构的改变,并进行改良Mankin评分;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E2及CTX-Ⅱ水平;通过 RT-qPCR 检测 18S、miR-140-5p、ERα、Aggrecan、COL2Al、ADAMTS-5,MMP-13基因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ER α、Aggrecan、COL2A1、ADAMTS-5、MMP-1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VAS评分:组间比较,两组VAS评分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VAS评分在治疗2周、治疗4周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在治疗2周、4周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WOMAC评分:组间比较,两组WOMAC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活动功能评分以及总评分治疗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WOMAC疼痛评分、活动功能评分以及总评分在治疗2周、治疗4周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WOMAC僵硬评分在治疗4周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试验组在改善WOMAC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WOMAC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活动功能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Lequesne指数:组间对比,两组Lequesne指数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Lequesne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对比,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Lequesne指数在治疗4周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0%,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本体感觉评估:组间对比,两组治疗前本体感觉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本体感觉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本体感觉在治疗4周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良事件: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试验组为2/30,对照组为2/30。2.动物实验经过6周灌胃和喂养后,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来曲唑组软骨组织退变程度最重、模型组次之,补肾活血组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来曲唑+补肾活血组较来曲唑组减轻;改良Mankin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评分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补肾活血组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E2水平显着低于空白组(P<0.05),补肾活血组E2水平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TX-Ⅱ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补肾活血组CTX-Ⅱ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来曲唑+补肾活血组CTX-Ⅱ水平显着低于来曲唑组(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miR-140-5p,ERα,Aggrecan,COL2A1 m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ADAMTS-5,MMP-13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血组miR-140-5p,ERα,Aggrecan,COL2Al mRNA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ADAMTS-5,MMP-13 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5);与来曲唑组相比,来曲唑+补肾活血组miR-140-5p,ERα,Aggrecan,COL2A1 mRNA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ADAMTS-5,MMP-13 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ER α,Aggrecan,COL2A1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ADAMTS-5,MMP-13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血组ERα,Aggrecan,COL2A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ADAMTS-5,MMP-13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与来曲唑组相比,来曲唑+补肾活血组ERα,Aggrecan,COL2A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ADAMTS-5,MMP-13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结论:1.临床研究部分补肾强筋胶囊可以有效减轻肝肾亏虚、筋脉瘀滞型绝经后KOA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与WOMAC疼痛评分)、僵硬(WOMAC僵硬评分),并且改善活动功能(WOMAC功能指数)及关节炎严重程度(Lequesn指数);具有良好的中医证候疗效,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2.动物实验部分补肾强筋胶囊可以显着提高去卵巢KOA大鼠血清中E2水平、降低CTX-Ⅱ水平,提高去卵巢KOA大鼠软骨组织miR-140-5p、ERα、Aggrecan、COL2A1基因或蛋白表达,下调ADAMTS-5,MMP-13基因或蛋白表达。其可能通过激活ERα/miR-140通路,调节软骨代谢,从而发挥保护软骨的作用。
李玉鹏[6](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筛选养血汤中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探讨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中的药动学参数(口服利用度(0B)和药物相似性(DL))筛选养血汤的有效成分及潜在药物靶点,利用Uniprot网站进行标准化处理;整合药物银行(Drugbank)、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治疗靶点数据库(TTD)、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0MIM)和DisGeNET等5个疾病靶点预测数据库关于膝骨关节炎的靶点,与药物靶点相互映射,取共同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Cytoscape的cytoNCA插件筛选核心靶点;用R语言将核心靶点进行功能分析(GO)和通路分析(KEGG);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经TCMSP数据库收集得到养血汤共991个有效成分,符合OB≥30和DL≥0.18的共72个,其中淫羊藿23个、牛膝20个、熟地黄2个、鸡血藤24个、桂枝7个、当归2个、鹿衔草9个、木瓜4个。(2)本研究共获得269个养血汤预测靶点,经Uniprot标准化,汇总去重后得到249个唯一靶点,其中淫羊藿213个、牛膝205个、熟地黄30个、鸡血藤133个、桂枝49个、当归51个、鹿衔草178个、木瓜148个。(3)经 DrugBank、GeneCards、TTD、OMIM、DisGeNET 等五大数据库对膝骨关节炎靶点的预测,共得到1710个靶点,其中DrugBank数据库98个、GeneCards1598个、TTD17个、OMIM28个、DisGeNET92个。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相互映射,共得到126个共同靶点。(4)本研究经String网站的PPI分析和cytoNCA插件的筛选,共获得IL6(Interleukin-6)、AKT1(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VEGF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TNF(Tumor necrosis factor)、T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PTGS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CASP3(Caspase-3)、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JUN(Transcription factor AP-1)、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CXCL8(Interleukin-8)、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MAPK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8)、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MAPK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4)、FN1(Fibronectin)、IL1B(Interleukin-1 beta)等17个核心靶点。(5)本研究利用R语言进行GO分析,共富集到1624个条目,生物过程(BP)1578个、细胞组分(CC)20个、分子功能(MF)26个,其中的氧化应激、脂多糖及炎症反应、促进肌肉增殖与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关系密切。(6)本研究通过KEGG通路分析,共富集137条信号通路,其中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凝集素原细胞信号通路富集程度较高。(7)本研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养血汤的核心化合物与膝骨关节炎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1)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共同发挥作用,其中beta-sitosterol、sitosterol、quercetin、Stigmasterol、kaempferol、ent-Epicatechin、luteolin)、(+)-catechin等可能是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核心成分。(2)通过养血汤与膝骨关节炎的核心靶点筛选,养血汤补肝肾的功效可能与靶点CXCL8、EGF、MAPK8有关,祛风湿、止痹痛的功效可能与IL6、AKT1、VEGFA、TNF、TP53、PTGS2、CASP3、EGFR、JUN、MMP9、MAPK1、IL1B 等 12 个靶点有关,PTGS2、CASP3、JUN则可能与养血汤“温”的作用关系密切。(3)通过G0分析,养血汤主要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促进肌肉增殖等治疗膝骨关节炎。(4)KEGG通路富集显示,养血汤通过干预MAPK signaling pathway、IL-17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等通路治疗膝骨关节炎。(5)经分子对接,提示筛选出的潜在靶点和结合性较高,验证了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的可靠性。
廖家瑜[7](2019)在《补肾壮筋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补肾壮筋汤加味联合针灸对肝肾亏虚型KOA(Knee osteoarthritis)患者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相关结果,探讨该疗法对肝肾亏虚型KOA的疗效,为KOA提供更多有效确切的治疗手段。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8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80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作为对象,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补肾壮筋汤加味合并针灸治疗,对照组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经排除脱落对象,最终符合并纳入的有75例。治疗总疗程为8周,分别记录并对比治疗前、治疗8周后肝肾亏虚型KOA患者积分量化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以及复查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结果并对比。并在治疗结束后第4周进行随访。并第12周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各临床症状评分、Lysholm评分,与治疗结束时的评分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症状改善后续情况。数据收集完后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非参数检验,率或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结果:(1)临床疗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9.47%、78.38%,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2)各观察指标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在症状总积分、各临床症状积分、Lysholm评分、ESR、CRP方面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均优于治疗前。(3)各观察指标组间比较:(1)治疗前:两组症状总积分、各临床症状积分、Lysholm评分、ESR、CRP方面对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总积分、Lysholm评分、ESR、CRP及关节疼痛、关节压痛、痿弱少力、胫软膝酸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关节压痛、关节活动受限症状积分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治疗后第4周):组内各临床症状积分、Lysholm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关节疼痛、关节压痛、痿弱少力、胫软膝酸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补肾壮筋汤加味联合针灸能有效改善肝肾亏虚型KOA,与单纯服用西药比较,临床疗效显着,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并能更好地改善ESR、CRP疾病相关指标,并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持续性。
马浩哲[8](2019)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一盘珠汤促进兔腱骨结合部损伤后的修复》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中医筋伤理论为基础,将兔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置于兔腱骨结合部损伤模型,引导并促进局部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释放,并在术后应用一盘珠汤治疗,协同促进损伤界面处不同组织的愈合及修复,探讨一盘珠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腱骨结合部组织结构的修复作用,为骨腱结合部损伤后的生物学干预提供新的思维。研究方法:144只骨成熟的新西兰兔通过进行部分髌骨切除术建立兔腱骨结合部损伤模型,将动物分为对照组,一盘珠汤组(YPZ组):术后经灌胃服用一盘珠汤冲剂,每天1次,每次按6g/kg剂量,5ml/kg容量灌胃;富血小板血浆组(PRP组):术前先经两次离心法制备PRP,在缝合肌腱与剩余髌骨前,将制备好的PRP与10%的氯化钙溶液+200U牛凝血酶的混合液同时注射填充于腱骨界面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一盘珠汤组(PRP+YPZ组):手术过程及PRP干预同PRP组,术后一盘珠汤的应用同YPZ组。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收取髌骨髌腱复合体标本。行qPCR检测相关生长因子TGF-β1 mRNA、BMP-4 mRNA、Sox-9 mRNA的表达;术后4周和8周取标本行组织形态学H&E和番红/快绿染色,观察腱骨结合部形态结构的修复情况;术后8周标本行X线影像学检测,测量腱骨界面新生骨的面积和长度;术后8周标本进行同步辐射显微CT扫面并进行三维重建,定量评估截骨面新生骨细微结构的形态学参数;术后8周标本行生物力学检测,评估其拉断载荷和极限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恢复情况。研究结果:(1)qPCR检测:术后4周时间点,PRP组和PRP+YPZ组腱骨结合部组织TGF-β1 mRNA、BMP-4 mRNA、Sox-9 mRNA的表达水平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着(P<0.01),YPZ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PRP组和PRP+YPZ组腱骨结合部组织TGF-β1 mRNA、BMP-4mRNA、Sox-9 mRNA的表达水平同样明显高于YPZ组,差异非常显着(P<0.01),而PRP组与PRP+YPZ组之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周时,YPZ组和PRP+YPZ组腱骨结合部组织TGF-β1 mRNA、BMP-4mRNA、Sox-9 mRNA的表达水平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着(P<0.01),PRP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YPZ组和PRP+YPZ组腱骨结合部组织TGF-β1 mRNA、BMP-4 mRNA、Sox-9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RP组,而YPZ组与PRP+YPZ组之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组织学检测:与对照组比较,YPZ组、PRP组以及PRP+YPZ组标本损伤界面不同组织的生长融合更为明显,术后4周主要表现为腱骨结合部损伤界面截骨面新生骨小梁增多,术后8周损伤界面的纤维软骨层和软骨性化生区的蛋白多糖含量和分布明显增多;且PRP+YPZ组损伤界面不同组织的生长融合优于YPZ组和PRP组。(3)X线检测:术后8周可见腱骨结合部截骨面处逐渐出现新生骨向远端生长,且三个治疗组的新生骨量均要多于对照组,且PRP+YPZ组新生骨的面积和长度均要明显大于YPZ组和PRP组,而YPZ组与PRP组之间损伤界面新生骨的面积和长度均无明显差异。(4)同步辐射显微CT扫描:YPZ组、PRP组以及PRP+YPZ组新生骨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RP+YPZ组新生骨的骨小梁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RP+YPZ组新生骨的骨小梁间隙明显小于对照组;PRP+YPZ组新生骨的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数目明显多于YPZ组。(5)生物力学测试:YPZ组、PRP组以及PRP+YPZ组三个治疗组腱骨结合部复合体标本的拉断载荷,以及极限强度力学性能参数均要优于对照组,且PRP+YPZ组要优于YPZ组和PRP组。研究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一盘珠汤治疗可促进兔腱骨结合部损伤后的修复,主要是通过促进损伤腱骨界面不同组织互相融合,加速截骨面新生骨的形成并改善细微结构的重塑,在愈合中后期促进纤维软骨的修复,并最终增强其力学性能的恢复,为该类型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中西医相结合的思路。
邵照明[9](2019)在《脐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世界各国步入老年性社会,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重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为退行性关节炎或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关节炎病症中最常见的的一种。通过文献检索追溯,中医临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其独特的疗效且治疗手段多样。但脐针疗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针灸治疗方法,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着较好的疗效,且本人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其疗效确切,同时由于操作者仅在腹部神阙穴的位置上针刺,临床操作也简便、安全。本人虽一直在临床使用,但未系统研究过,因此借此课题通过临床系统观察脐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与传统针刺相比较,客观评价脐针的治疗作用,探索性地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选择澳洲符合纳入条件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做为临床研究的对象,分为脐针组和普通针刺组。脐针组采用脐针疗法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普通针刺组依据常规针刺组穴进行治疗。在时间、地点等外部环境相似的情况下进行分组治疗,观察、测定、记录脐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治疗前后的数据用于统计分析。脐针组:采用脐针选取选穴原则,即“先症状、次系统、再疾病”的原则进行临床诊治,同时按照十二地支配十二经脉的方面,按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本身的病变及经脉循经部位,选定辰(足阳明胃经)、巳(足太阴脾经)、申(足太阳膀胱经)、酉(足少阴肾经)、子(足少阳胆经)位进行治疗。脐针治疗时用浓度为0.5%的安尔碘消毒进针部位后,采用针具为0.25 mmX 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以脐蕊为中心,向相应的脐壁处探寻疼痛点或敏感点进针,采用平刺或横刺的方法,针刺深度为15~20 mm,采用捻转进针的手法,得气后留针25min,留针期间每5min行针一次。每周治疗2次,5周为一疗程,共治疗10次。普通针刺组:按照《临床针灸学》中治疗膝痛的选穴,患者采用坐位,选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内关、阿是穴、悬钟、大抒、胆俞;若疼痛涉及足阳明经则加足三里;涉及足少阳膝痛加足临泣;足太阴膝痛加太白;足少阴膝痛加太溪;足厥阴膝痛加太冲,足太阳膝痛加委中。治疗时用浓度为0.5%的安尔碘消毒液消毒相应腧穴后,采用针具分为0.25 mm×25 mm和0.25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按体针进行方法、角度和深度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25min,留针期间每5min行针一次。每周治疗2次,5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0次。结果:脐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在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状况等方面基线一致,表明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首次治疗后,脐针组和普通针刺组在VAS、WOMAC、LKS等方面均显示出较治疗前改善的状态(P<0.05),且在多项评分中,组间比较,脐针组显示出较普通针刺组更好的疗效。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在VAS、WOMAC、LKS、PRO、治疗感受评分、总体疗效观察等方面,两组均较治疗前有较大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脐针组除了在WOMAC分项晨僵以及PRO的心理功能两方面和普通针刺组无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中均比普通针刺组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脐针组较普通针刺组在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各项指标方面疗效明显。在总的临床疗效方面,脐针组有效例数57例,总有效率为95%,普通针刺组有效例数49例,最终总有效率为81.6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综合疗效方面存在着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随访,在脐针组上述的57例有效病例中,有3例没有保持治疗期间所持有的临床进步比值,复发率为5.26%;在普通针刺组上述的49例有效病例中,有7例没有保持治疗期间所持有的临床进步比值,复发率为14.28%。两组在复发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脐针和普通针刺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脐针和普通针刺治疗该病均具有即刻镇痛、改善膝关节活动等效应,但脐针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3.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VAS、WOMAC、LKS、PRO、总体临床疗效等评分指标方面,两组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脐针组除在WOMAC分项晨僵指标和PRO心理功能指标方面和普通针刺组无差异外,其他指标评分方面均优于普通针刺组。4.脐针和普通针刺治疗该病均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3个月),且复发率低。脐针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感受度,这一疗法值得临床更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何翠欢[10](2019)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KOA的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观察及评估其对KOA患者血清中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并对仙灵骨葆胶囊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为临床治疗KOA提供新思路和依据。方法:收集于2017年09月01日至2018年04月30日就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骨科的KOA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运用随机数字表根据随机编号对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PRP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组(PRP组)和玻璃酸钠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治疗组(HA)。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身高、年龄、体重、病程、K-L分级)及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及6月后患者VAS、IKDC、WOMAC评分,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血清中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水平(IL-1及TNF-a)。并统计相关并发症及中医病证诊断标准疗效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以上采集及检测数据,进而得出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仙灵骨葆胶囊治疗KOA的机制进行分析。从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开发的生物信息学工具BATMAN-TCM平台中检索得到仙灵骨葆胶囊的活性成分;以“Knee Osteoarthritis”为关键词,在Coo LGe N、Gene Cards两个数据库中,检索目前已报道的与KOA相关的基因;对预测的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靶标进行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等富集分析;对治疗靶点与KOA基因取交集后,同样进行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等富集分析,筛选仙灵骨葆胶囊治疗KOA潜在靶点;并通过仙灵骨葆胶囊含药血清干预软骨细胞,验证潜在靶点的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1例KOA患者(71膝),其中,PRP组36例(36膝),男性16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58.11±4.97岁,BMI为23.13±2.58 Kg/m2,病程为3.48±2.02年;HA组35例(35膝),男性1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56.89±6.08岁,BMI为22.69±1.88 Kg/m2,病程为3.84±1.93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治疗前患膝各项评分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RP组患者VAS评分由治疗前4.93±1.04分在治疗3月和6月后分别降至2.72±0.81分、1.33±0.99分,HA组患者VAS评分由治疗前4.51±0.85分在治疗3月和6月后分别降至3.25±0.93分、2.68±0.81分,且PRP组VAS评分均低于H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RP组患者IKDC评分由治疗前40.17±6.44分在治疗3月和6月后分别提高至68.61±7.02分、77.47±2.29分,HA组患者由治疗前39.64±7.07分在治疗3月和6月后分别提高至63.52±5.75分、67.91±6.00分,且PRP组IKDC评分均优于H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RP组患者WOMAC评分由治疗前53.19±7.33分在治疗3月和6月后分别改善至27.25±4.59分、22.08±1.95分,HA组患者由治疗前52.75±6.18分在治疗3月和6月后分别改善至30.94±5.58分、27.26±4.39分,且PRP组WOMAC评分改善较HA组明显。治疗6周后,PRP组IL-1均值由治疗前16.05±0.99pg/ml降至5.79±0.75pg/ml,HA组由15.77±0.72pg/ml降低至6.34±0.98pg/ml;PRP组TNF-α值由治疗前37.55±1.28pg/ml降至15.38±1.15pg/ml,HA则由36.95±1.94pg/ml降至18.18±1.65pg/ml,PRP组IL-1、TNF-α均值较HA治疗改善明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RP组与HA组有效率分别为91.7%、82.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通过分析结果,发现仙灵骨葆胶囊具有58个活性成分,109个潜在基因靶点,其中度值排名前5的成分及靶点分别为:Bakuchiol、Cis-Hinokiresinol、Nicotine、Tingenone、Magnoflorine;ESR1、DRD2、AR、PGR、WNT4,表明仙灵骨葆胶囊可能主要通过这些成分及靶点起治疗作用。将109个潜在作用靶点,与CoolGeN及GeneCards数据库中与KOA相关的疾病靶点交集归纳得到53个潜在的作用靶点。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后,发现生物过程主要集中在cytokine-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response to lipopolysaccharide、regulation of cytokine production、regulation of secretion;分子功能主要集中在receptor ligand activity、cytokine activity、cytokine receptor binding、hormone activity、growth factor receptor binding、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growth factor activity;信号通路主要集中在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Chagas disease(American trypanosomiasis)、Leishmaniasis、TNF signaling pathway。并且化合物中Ginkgolic Acid、Nicotine、Spongesterol、Stigmasterol、Cis-Hinokiresinol以及靶点中PTGS2、IGF1、IL1B、IL6、TNFA均位居网络中的核心,表明它们可能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KOA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子对接打分结果表明Ginkgolic Acid、Spongesterol对各潜在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性,而PTGS2、IL1B靶点在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仙灵骨葆胶囊含药血清可促进软骨细胞大量增殖。PCR结果显示:与正常软骨细胞组比较,IL-1β组软骨细胞PTGS2、IGF1、IL-6、TNF-α以及LE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SOX9 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IL-1β组比较,低浓度仙灵骨葆组软骨细胞PTGS2,IGF1,IL-6、TNF-α以及LEP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SOX9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而高浓度仙灵骨葆组中PTGS2,IGF1,IL-6以及TNF-αmRNA表达水平较IL-1β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P、SOX9两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浓度仙灵骨葆组相比,高浓度含药血清组PTGS2,IGF1,IL-6 m RNA表达水平较高(P<0.05)。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软骨细胞组比较,IL-1β组软骨细胞PTGS2、IGF1、IL-6、TNF-α以及LE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SOX9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IL-1β组比较,低浓度仙灵骨葆组软骨细胞PTGS2,IGF1,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SOX9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而高浓度仙灵骨葆组中PTGS2,IGF1,IL-6、TNF-α以及LEP蛋白表达水平较IL-1β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9蛋白在两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浓度仙灵骨葆组相比,高浓度含药血清组PTGS2,IGF1,IL-6、TNF-α以及LEP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PRP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能显着改善早中期KOA患者的疼痛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且总体疗效优于HA治疗组。在血清相关炎症因子方面,PRP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能降低血清中IL-1及TNF-α表达水平,具有调控炎症反应的作用,有效改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延缓KOA病程。而仙灵骨葆胶囊可能通过调控TNF等炎症相关通路,下调了PTGS2,IGF1,IL-6、TNF-α及LEP等因子的表达,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二、骨碎补汤治疗半月板损伤8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碎补汤治疗半月板损伤8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一 骨关节炎西医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二 骨关节炎中医研究进展 |
前言 |
第一章 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膝骨关节炎经验总结 |
一、方源 |
二、八味膝痹汤实际组方用量 |
三、方解 |
四、曹炜教授运用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膝骨关节炎临证加减经验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
一、八味膝痹汤化学成分检索及筛选 |
二、八味膝痹汤作用靶点预测 |
三、KOA相关靶点基因检索及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疾病网络的建立 |
四、潜在靶点的生物功能富集分析 |
五、研究结果分析 |
六、小结 |
第三章 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一、概述 |
二、研究方案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果分析 |
五、小结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肝肾亏虚型中老年重度膝OA患者骨髓水肿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合并骨髓水肿膝骨关节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骨髓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 |
3 合并骨髓水肿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分型和评价标准 |
4 合并骨髓水肿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现状 |
5 合并骨髓水肿膝骨关节炎的预后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合并骨髓水肿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3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的认识 |
4 合并骨髓水肿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计及样本量的计算 |
2.2 病例分组 |
2.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
2.4 数据收集与管理 |
2.5 统计方法 |
2.6 伦理批准 |
3 结果 |
3.1 基本资料 |
3.2 骨髓水肿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 |
3.3 骨髓水肿与骨质疏松、骨密度相关性 |
3.4 骨髓水肿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 |
3.5 骨髓水肿与体征评分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与骨质疏松的中医认识 |
4.2 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与骨密度的评价方法 |
4.3 骨髓水肿的发病机制及骨髓水肿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 |
4.4 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
4.5 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与关节疼痛症状及体征的相关性 |
4.6 补益肝肾、改善骨质疏松治疗合并骨髓水肿的重度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 |
5 总结 |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X线、BMI指数、DXA骨密度登记表 |
附录2: 症状、体征评分表 |
附录3: 膝骨关节炎WOMAC量表 |
附录4: 膝关节骨髓水肿WORMS评分表 |
附录5: 骨髓水肿组患者部分病例资料 |
个人简历 |
(3)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探索 |
1 炎症反应 |
2 关节软骨退变 |
2.1 自噬简介 |
2.2 自噬参与软骨退变 |
2.3 软骨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关系 |
2.4 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 |
2.5 中药汤剂对miRNAs表达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二节 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
1 西药口服 |
1.1 非甾体类抗炎药 |
1.2 对症慢作用药物 |
1.3 雌激素类 |
2 关节腔药物注射 |
2.1 透明质酸 |
2.2 糖皮质激素 |
2.3 富血小板血浆 |
3 手术治疗 |
3.1 膝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 |
3.2 膝关节周围截骨术 |
3.3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
3.4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
4 当前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治疗面临的困境 |
第三节 基于“天癸理论”论治绝经后膝骨关节炎 |
1 天癸的基本内涵 |
1.1 渊源 |
1.2 天癸的物质性 |
1.3 天癸的功能性 |
2 天癸与五脏 |
2.1 天癸的产生依赖五脏 |
2.2 天癸受五脏功能调控 |
2.3 天癸的病因病机及治则规律 |
3 天癸的现代研究 |
3.1 天癸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 |
3.2 天癸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 |
3.3 天癸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相关 |
3.4 天癸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关系 |
4 天癸与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 |
4.1 肝肾亏虚天癸竭是绝经后膝OA的发病之本 |
4.2 补益肝肾调天癸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药汤剂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
1 资料和方法 |
1.1 检索数据库及时限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与排除 |
1.4 结局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入选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偏倚风险评估 |
3 Meta分析结果 |
3.1 总有效率 |
3.2 不良反应 |
3.3 步行能力 |
3.4 VAS评分 |
3.5 WOMAC评分 |
3.6 Lequesne-Mery关节炎指数 |
3.7 KSS评分 |
3.8 Lysholms膝关节功能评分 |
4 讨论 |
4.1 中药汤剂内服在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地位 |
4.2 结果分析及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4.3 本系统评价的意义 |
第二节 膝骨关节炎用药规律挖掘及补肾活血方组方解析 |
1 研究方法 |
2 数据挖掘结果 |
2.1 单味中药频次分析 |
2.2 中药类别频次分析 |
2.3 归经 |
2.4 四气五味 |
2.5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3 讨论 |
3.1 药物分析 |
3.2 方剂分析 |
3.3 膝骨关节炎核心药物及补肾活血方组方解析 |
3.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病例选择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及治疗分组 |
2.2 治疗措施 |
2.3 患者依从性管理与评价 |
3 观察指标 |
3.1 视觉模拟评分 |
3.2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
3.3 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 |
3.4 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 |
4 中医临床疗效评定 |
5 不良事件 |
6 统计分析 |
7 项目支持与伦理 |
8 结果 |
8.1 病例纳入情况及不良事件 |
8.2 依从性指标 |
8.3 一般资料 |
8.4 发病季节分布及各季节发病患者初诊WOMAC评分情况 |
8.5 VAS评分结果 |
8.6 WOMAC评分结果 |
8.7 骨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结果 |
8.8 改良Kupperman指数评分结果 |
8.9 中医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
9 讨论 |
9.1 绝经后膝骨关节炎药物治疗现状及难点 |
9.2 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现状及作用机制 |
9.3 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论治绝经后膝骨关节炎 |
9.4 小结 |
第二节 补肾活血方对绝经后膝骨关节炎血清学炎性指标及MRI半定量评分的影响 |
1 病例选择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
1.3 中止、剔除、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治疗分组 |
2.2 治疗措施 |
3 临床血清学指标检测 |
4 膝关节核磁共振(MRI)半定量评分 |
4.1 设备及扫描序列 |
4.2 WORMS评分方法 |
5 统计分析 |
6 结果 |
6.1 两组治疗前后E2、MMP-13、CTX-Ⅱ、IL-1β、TNF-α血清学指标变化 |
6.2 两组患者膝关节MRI半定量评分结果分析 |
6.3 两组治疗前后MRI影像评分变化与血清学炎性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7 讨论 |
7.1 补肾活血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延缓软骨退变 |
7.2 补肾活血方发挥类雌激素样作用保护关节软骨 |
7.3 补肾活血方对绝经后膝关节炎MRI半定量评分的影响 |
7.4 补肾活血方干预下的MRI影像学变化与血清学炎性指标关联性探讨 |
7.5 小结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补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软骨细胞自噬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及分组 |
2.2 疼痛行为学评估 |
2.3 处死大鼠及取材 |
2.4 肉眼观察膝关节软骨外观 |
2.5 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形态改变 |
2.6 ELISA检测关节滑液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 |
2.7 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组织COL-Ⅱ、Aggrecan、MMP-13的表达 |
2.8 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PARP、PARP的表达 |
2.9 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 Ⅱ、p62、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 |
2.10 qPCR检测Beclin-1、LC3 Ⅱ、p62、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 |
2.11 qPCR检测miR-20、miR-27a、miR-107、miR-206的相对表达 |
2.1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跑步机最大跑步速度 |
3.2 肉眼观察下膝关节软骨损伤情况 |
3.3 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 |
3.4 关节滑液中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表达结果 |
3.5 免疫组化结果 |
3.6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PARP、PARP的表达结果 |
3.7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自噬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p62和通路蛋白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结果 |
3.8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Beclin-1、LC3Ⅱ、p62和Akt、mTOR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
3.9 各组大鼠关节软骨内miR-20、miR-27a、miR-107、miR-206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
3.10 miR-107与Akt、mTOR 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OVX+MIA诱导绝经后膝骨关节炎模型的科学性 |
4.2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组织形态学的保护作用 |
4.3 补肾活血方对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组方药理的文献分析 |
4.4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
4.5 补肾活血方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软骨细胞自噬 |
4.6 补肾活血方调控关节软骨内miRNAs的表达 |
4.7 小结 |
第二节 补肾活血方上调miR-107靶向TRAF3抑制Akt/mTOR促进软骨细胞自噬反应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细胞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CCK-8 (Cell Counting Kit-8)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率 |
2.2 建模及处理 |
2.3 细胞转染及分组 |
2.4 ELISA法检测COL-Ⅱ、MMP-13、Aggrecan、TNF-α、IL-6的表达 |
2.5 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检测 |
2.6 WB检测各组自噬下游蛋白Beclin-1、LC3Ⅱ、p62的表达 |
2.7 WB检测各组自噬通路蛋白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 |
2.8 qPCR检测miR-107、Akt、mTOR mRNA的相对表达 |
2.9 miR-107靶基因的预测与验证 |
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
3.2 补肾活血方对COL-Ⅱ、MMP-13、Aggrecan、TNF-α、IL-6的影响 |
3.3 补肾活血方对软骨细胞自噬的影响 |
3.4 miR-107靶向TRAF3影响软骨细胞自噬 |
4 讨论 |
4.1 IL-1β诱导软骨损伤模型的科学性 |
4.2 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代谢参与软骨细胞自噬的调节 |
4.3 补肾活血方促进内源性miR-107高表达来抑制Akt/mTOR通路 |
4.4 补肾活血方调节下的miR-107靶向TRAF3促进软骨细胞自噬 |
4.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活膝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1.2.1 西医诊断依据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1.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2.1 基础治疗 |
2.2.2 药物治疗 |
2.2.2.1 对照组 |
2.2.2.2 治疗组 |
3.观察指标 |
3.1 一般项目 |
3.2 安全性指标 |
3.3 疗效性指标 |
3.3.1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 |
3.3.2 中医症状、体征量化表 |
3.3.3 疼痛程度 |
3.4 疗效判定指标 |
3.4.1 WOMAC疗效判定 |
3.4.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4.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1.1 治疗前两组共57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男/女)、病程进行比较 |
1.2 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部位比较 |
1.3 两组患者K-L分级比较 |
2.疗效统计分析 |
2.1 WOMAC积分 |
2.1.1 膝关节疼痛积分比较 |
2.1.2 关节僵硬情况 |
2.1.3 关节功能情况 |
2.2 中医证候积分 |
3.疗效评价分析 |
3.1 WOMAC疗效分析 |
3.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3.3 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中医对KOA病因病机及证型的认识 |
2.立方依据 |
3.活膝汤药物分析及组方特色 |
4.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A:WOMAC问卷 |
附表B: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表C:患者信息表 |
附表D:安全评价指标 |
附表E:不良反应记录表 |
附录F: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附综述:膝骨关节炎治疗进展 |
附参考文献 |
(5)补肾强筋胶囊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膝骨关节炎研究现状 |
1.1.1 膝骨关节炎流行病学研究情况 |
1.1.2 危险因素 |
1.1.3 病理表现 |
1.1.4 发病机制 |
1.2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
1.3 膝骨关节炎的保守治疗 |
1.3.1 运动治疗 |
1.3.2 物理疗法 |
1.3.3 药物疗法 |
1.3.4 中医药治疗 |
1.4 膝关节本体感觉在KOA中的研究 |
1.4.1 膝关节本体感觉 |
1.4.2 膝关节本体感觉的训练 |
第二章 临床研究部分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2.1 病例筛选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一般情况 |
2.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
2.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总分的比较 |
2.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equesne指数比较 |
2.3.5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2.3.6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轨迹误差(ATE)、完成时间比较 |
2.3.7 不良事件 |
2.4 讨论 |
2.4.1 运用骨筋肉并重(肌骨同治)理论治疗膝痹 |
2.4.2 本试验结果的分析 |
2.4.3 补肾强筋胶囊治疗绝经后KOA的可能机制探讨 |
第三章 动物实验研究部分 |
3.1 研究内容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药物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动物 |
3.2.4 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检查 |
3.2.5 ELISA法对血清样品进行检测 |
3.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T-qPCR) |
3.2.7 Western blot检测 |
3.2.8 数据统计 |
3.3 结果 |
3.3.1 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HE、番红-固绿染色及Mankin评分情况 |
3.3.2 各组大鼠血清中E2、CTX-Ⅱ水平情况 |
3.3.3 各组大鼠软骨组织中miR-140-5p、ERα及软骨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情况 |
3.3.4 各组大鼠软骨组织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
3.4 讨论 |
3.4.1 补肾强筋胶囊对去卵巢KOA大鼠ERα/miR-140信号通路的影响 |
3.4.2 补肾强筋胶囊对去卵巢KOA大鼠软骨代谢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膝骨关节炎的现代研究 |
一、膝骨关节炎的定义 |
二、膝骨关节炎的病理表现、分级和诊断标准 |
三、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
四、膝骨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
五、膝骨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
第二节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一、膝骨关节炎的发展源流 |
二、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
三、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
第三节 方坚教授临证经验 |
一、师古从新,崇中参西 |
二、治学严谨,强调基础 |
第四节 养血汤 |
第五节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
一、网络药理学产生和发展 |
二、网络药理学与中医学 |
三、网络药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
第二章 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材料和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一、养血汤的主要成分和预测靶点结果 |
二、膝骨关节炎的预测靶点与养血汤—膝骨关节炎靶标构建结果 |
三、养血汤—成分—靶标—膝骨关节炎调控网络构建结果 |
四、PPI互作网络分析结果 |
五、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
六、分子对接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补肾壮筋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X线分级采用Kell-gren-Lawrance分级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1.8 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观察方法 |
5 疗效判定标准 |
6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分布比较 |
2 两组疗效比较 |
3 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 |
4 两组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
5 两组Lysholm功能评分对比 |
6 两组ESR、CRP对比 |
7 随访 |
7.1 两组临床各症状积分对比 |
7.2 Lysholm功能评分对比 |
8 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1.1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病因的研究 |
1.2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
1.3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 |
2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2.1 对膝骨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1 卫表不固,寒湿内侵 |
2.1.2 湿热蕴结,壅滞骨节 |
2.1.3 中气不足,痰瘀互结 |
2.1.4 肝肾亏虚,筋骨失荣 |
2.2 膝骨关节炎的辩证论治 |
2.3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
2.3.1 内治法 |
2.3.2 外治法 |
3 补肾壮筋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依据 |
3.1 立方依据 |
3.2 补肾壮筋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现代作用机制探讨 |
3.3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理论基础 |
4 疗效分析 |
5 安全性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表1 肝肾亏虚型KOA患者积分量化评分表 |
表2 VAS目测模拟尺度表 |
表3 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8)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一盘珠汤促进兔腱骨结合部损伤后的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实验方法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耗材与试剂 |
1.3 研究对象 |
1.4 标本获取 |
1.5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 |
1.6 X线检测 |
1.7 组织学检测 |
1.8 同步辐射显微CT扫描 |
1.9 生物力学测试 |
1.10 统计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qRT-PCR检测结果 |
2.2 组织学结果 |
2.3 X线结果 |
2.4 SR-μCT扫描结果 |
2.5 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
3 讨论 |
3.1 祖国传统医学对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认识 |
3.2 当代医家对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认识与研究 |
3.3 PRP联合一盘珠汤在促进腱骨结合部修复的辩证论治思考 |
3.4 腱骨结合部损伤特点 |
3.5 腱骨结合部的结构特点 |
3.6 一盘珠汤增强腱骨结合部的再生修复 |
3.7 PRP联合一盘珠汤促进腱骨结合部的修复机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促进腱骨结合部修复的策略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一盘珠汤的研究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实验附图 |
致谢 |
(9)脐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与治疗 |
1.1.1 膝关节的解剖与生理 |
1.1.2 临床分型及病因病理 |
1.1.3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
1.2 中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与治疗 |
1.2.1 中医病名 |
1.2.2 病因病机 |
1.2.3 证候分型 |
1.2.4 治疗方法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案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3.2 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方法的选择 |
3.2 关于病种的选择 |
3.3 脐针进针部位的选择 |
3.4 关于脐针安全性的问题 |
3.5 结果分析 |
3.6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10)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KOA的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传统中医学 |
1.1.1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病名的辨识 |
1.1.2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病因的认识 |
1.1.3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病机的认识 |
1.1.4 中医对膝痹证型的认识 |
1.1.5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论治出发点 |
1.1.6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 |
1.2 现代医学对KOA的认识 |
1.2.1 KOA的流行病学 |
1.2.2 KOA的危险因素分析 |
1.2.3 KOA的病机及病理 |
1.2.4 KOA的治疗 |
1.2.5 PRP治疗KOA的概况 |
1.2.6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KOA的疗效概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2 病例诊断标准 |
2.2.1 中医病证诊断标准 |
2.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或脱落标准 |
2.6 研究方法 |
2.6.1 完善相关检查及基本资料收集 |
2.6.2 一般治疗 |
2.6.3 PRP制备的制备 |
2.6.4 PRP关节腔内注射 |
2.6.5 HA关节腔内注射 |
2.7 观察指标 |
2.8 统计方法 |
2.9 结果 |
2.9.1 样本纳入完成情况 |
2.9.2 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
2.9.3 VAS评分比较 |
2.9.4 国际膝关节文献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 |
2.9.5 膝关节炎病情程度评分(WOMAC)比较 |
2.9.6 两组患者血清IL-1、TNF-α水平比较 |
2.9.7 相关并发症 |
第三章 网络药理学研究及细胞实验 |
3.1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KOA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3.1.1 实验步骤 |
3.2 探讨仙灵骨葆胶囊含药血清对潜在靶基因表达影响 |
3.2.1 实验药物制备 |
3.2.2 实验动物分组 |
3.2.3 制备含药血清 |
3.2.4 人软骨细胞培养及甲苯胺蓝染色鉴定 |
3.2.5 仙灵骨葆胶囊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6 检测仙灵骨葆胶囊对软骨细胞中PTGS2,IGF1,IL-6,TNF-α,LEP及 SOX9 表达的影响 |
3.3 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 |
3.3.1 仙灵骨葆胶囊成分-靶点网络及靶点相互作用分析 |
3.3.2 仙灵骨葆胶囊靶点基因富集分析 |
3.3.3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KOA潜在靶点筛选 |
3.4 仙灵骨葆胶囊含药血清对潜在靶基因表达结果 |
3.4.1 正常软骨细胞及IL-1β处理后软骨细胞变化 |
3.4.2 仙灵骨葆胶囊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形态的影响 |
3.4.3 仙灵骨葆胶囊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4 仙灵骨葆胶囊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PTGS2、IGF1、IL-6、TNF-α、LEP及 SOX9等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5 仙灵骨葆胶囊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PTGS2、IGF1、IL-6、TNF-α、LEP及 SOX9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PR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总体疗效分析 |
4.2 PRP对血清中炎性因子(IL-1及TNF-α)表达的影响分析 |
4.3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KOA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
4.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骨碎补汤治疗半月板损伤8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八味膝痹汤治疗炎症为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研究[D]. 许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肝肾亏虚型中老年重度膝OA患者骨髓水肿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D]. 肖龙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天癸理论的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机制[D]. 陶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活膝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临床疗效观察[D]. 戴斌玉.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补肾强筋胶囊治疗绝经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实验研究[D]. 陈国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李玉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补肾壮筋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廖家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一盘珠汤促进兔腱骨结合部损伤后的修复[D]. 马浩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脐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邵照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KOA的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研究[D]. 何翠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标签: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论文; 关节软骨论文; 补肾汤论文; 骨髓水肿论文; 骨关节疾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