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中HBsAg表达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倩倩[1](2020)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胰腺癌的风险和预后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胰腺癌(PC)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低于10%,预后较差。胰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从而缺乏预防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吸烟、糖尿病、肥胖、饮酒和胰腺癌家族史这些因素与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多年来人们对病毒在肿瘤病因所起的作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某些病毒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但是仍有研究表明某些病毒确实与人类某些恶性肿瘤有关。目前至少有8种病毒已被证明与人的一些肿瘤相关,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与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的宫颈癌,Epstein-Barr病毒有关的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以及与人类免疫缺陷(HIV)病毒相关的卡波西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一些肿瘤的发生相关,如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非霍奇金淋巴瘤、胰腺癌等。同时,在一些肝外组织可发现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例如肾脏、皮肤和胰腺。目的先前的一些研究已探讨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胰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但仍然存在争议,很少有研究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胰腺癌总生存之间的关系。最近,关于致癌病毒HBV和胰腺癌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多,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一致的结论。本研究旨在评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胰腺癌(PC)的发病风险和预后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所有在2000年1月至2019年5月之间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都在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SpringerLink 和ScienceDirect 和万方数据库上进行了系统搜索。没有报告HBV和胰腺癌相关风险比或生存风险的研究被排除在外。纳入的研究采用Stata软件version 13.0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项病例对照研究和12项队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BsAg血清阳性即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增加了胰腺癌的发病风险(HR=1.26 95%CI 1.14-1.38)。既往HBV感染与胰腺癌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HR=1.2095%CI1.11-1.30)。活跃HBV感染也增加了胰腺癌的发病风险(HR=2.3295%CI1.48-3.66)。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HBsAg+)的OS低于既往未发生HBV感染的患者,死亡增加的风险(HR=1.32,95%CI:1.06-1.6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此外,与无HBV感染的患者相比,慢性HBV携带者(HBsAg+)是胰腺癌患者生存的不利预后因素。研究HBV病毒感染与胰腺癌预后的研究较少,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两者关系,这可能对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都有深远的意义。
李凤彩[2](2019)在《血浆二胺氧化酶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规律研究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炎症,长期反复炎症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称为乙肝病毒感染的“三部曲”。肝衰竭可发生在慢性HBV感染的不同阶段,起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肝脏和肠道解剖关系密切,通过“肠-肝轴”相互影响。肠道是维持微生态和防止病原体入侵的重要屏障,肠道消化吸收的物质首先通过门静脉转运至肝脏,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壁通透性增加时,肝脏更容易暴露于肠道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加重肝脏原有损伤。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是目前最常用的反映肠道屏障功能和肠壁通透性的分子指标,然而我们尚不清楚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的DAO表达规律,以及血浆DAO水平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因此,研究血浆DAO水平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目的1、明确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和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浆DAO水平变化规律,阐明血浆DAO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2、阐明血浆DAO水平作为分子标志物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肝硬化患者255例(其中代偿期120例、失代偿期135例)、肝细胞癌患者4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12例,ELISA方法检测血浆DAO水平,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血浆DAO差别。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DAO与临床和实验数据的相关性。所有1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为住院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以是否再入院为观察终点,通过电话及住院系统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不少于6个月,计算6个月内再入院率。以6个月内是否再入院为因变量,首先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查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再入院的风险因素,然后将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再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浆DAO水平预测失代偿性期肝硬化6个月内再入院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分界点的累积再入院时间差别。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A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4.9(3.3,6.9)vs.1.6(1.4,2.0)ng/mL,P<0.001];肝硬化患者血浆DAO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8(7.9,17.7”s.4.9(3.3,6.9)ng/mL,P<0.05];肝细胞癌患者血浆DAO 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18.3(13.4,20.5)vs.11.8(7.9,17.7)ng/mL,P<0.001]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3(13.4,20.5)vs.4.9(3.3,6.9)ng/mL,P<0.001]。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 阳性组(n=49)血浆DAO水平[5.0(3.8,7.3)ng/mL]与 HBeAg 阴性组[n=21,4.9(2.7,6.3)ng/mL]无明显差别(P>0.05),HBV-DNA 阳性组(n=58)血浆 DAO 水平[4.9(3.1,6.9)ng/mL]和 HBV-DNA 阴性组[n=12,6.3(4.4,6.9)ng/mL]无明显差别(P>0.05)。相关分析提示,血浆DAO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浆总胆红素(TBIL)呈明显正相关(ALT,r=0.530,P<0.001;AST,r=0.483,P<0.001;TBIL,r=0.313,P<0.05),与HBsAg定量、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年龄和性别无明显相关(均P>0.05)。3、肝硬化患者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n=I 35)血浆DAO水平[14.6(10.4,20.3)ng/mL]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n=120,9.4(6.2,13.5)ng/mL,P<0.001]。Child-pugh评分C级患者(n=45)血浆DAO水平[22.4(16.5,29.1)ng/mL]明显高于 B 级患者[n=138,12.6(9.3,16.4)ng/mL,P<0.001],B 级患者的血浆 DAO水平明显高于A级患者[n=72,7.8(5.4,9.9)ng/mL,P<0.001]。肝硬化患者中,腹水组(n=112)与无腹水组(n=143)血浆DAO水平无明显差别(户>0.05),消化道出血患者组(n=27)DAO水平[20.9(11.6,30.3)ng/mL]明显高于无消化道出血患者组[n=228,11.4(7.9,16.9)ng/mL,P<0.05],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组(n=21)血浆DAO水平[21.3(17.6,42.6)ng/mL]明显高于无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组[n=234,11.1(7.8,16.4)ng/mL,P<0.05],肝性脑病患者组(n=18)血浆 DAO水平[19.0(16.3,27.1)ng/mL]明显高于无肝性脑病患者组[n=237,11.3(7.8,17.0)ng/mL,P<0.05]。血浆 DAO 水平与 AST、TBIL 呈明显正相关(r=0.14,P=0.026;r=0.574,P=0.000),与 ALB 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230,P=).000)。4、1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访6个月,有36例因肝脏相关疾病再次入院,再入院率为26.7%。单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浆DAO水平(HR=1.126,95%CI:1.068-1.188,P<0.001),Child-pugh 评分(HR=3.700,95%CI:1.665-8.223,P<0.05),消化道出血(HR=5.179,95%CI:2.113-12.690,P<0.001),肝性脑病(HR=4.375,95%CI:1.567-12.215,P<0.00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HR=3.077,95%CI:1.176-8.049,P<0.001)和血红蛋白(HR=0.979,95%CI:0.963-0.995,P<0.05)是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的有意义风险因素。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浆DAO水平(HR=1.102,95%CI:1.023-1.188,P<0.05)和肝性脑病(HR=5.018,95%CI:1.436-17.533,P<0.05)是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5、血浆DAO水平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为 0.769(SE 0.0457,95%CI:0.689-0.837),显着优于 HE[0.598(SE 0.0403,95%CI:0.511-0.682),P<0.05]和 Child-Pugh 评分[0.652(SE 0.0474,95%CI:0.565-0.731),P<0.05]。当血浆 DAO=19.7ng/mL 时,诊断敏感性为58.33%,特异性为84.35%。DAO>19.7ng/mL患者组6个月内再入院率明显高于 DAO≤19.7ng/mL 患者组[(58.3%(21/36)vs.15.2%(15/99),P<0.05]。Kaplan-Meier 分析提示,按照血浆 DAO≤19.7ng/mL 和>19.7ng/mL 分组,两组间的累积再入院时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6、肝细胞癌患者中,肿瘤大小>3cm的HCC患者血浆DAO水平明显高于≤3cm 的患者[20.0(18.3,23.1)vs.13.6(12.3,14.8)ng/mL,P<0.001]。TNM分期Ⅲ/Ⅳ的HCC患者的血浆DAO 水平明显高于Ⅰ/Ⅱ 的患者[20.0(18.5,24.0)vs.14.2(12.3,19.1)ng/mL,P<0.05];血浆DAO水平与AF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82,P<0.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肝硬化、肿瘤的数量以及HBeAg 状态、ALT、AST、TBIL、ALB、PTA 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浆DAO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随病情进展,DAO水平逐渐升高,提示肠道通透性参与慢性HBV感染疾病进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AO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密切相关;肝硬化患者血浆DAO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密切相关,血浆DAO水平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个月再入院的独立风险因素,可作为分子标志物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6个月内再入院;肝癌患者血浆DAO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及TNM分期相关。第二部分: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作为分子标志物评估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研究研究背景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衰竭(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ailure,ACHBLF)是指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在4周内发生肝功能迅速恶化而引起的肝衰竭,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失代偿和凝血功能障碍。ACHBLF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临床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约50-90%的患者在1个月内即可发生死亡,抢救肝衰竭患者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及精准预测肝衰竭的发展和临床预后。因此,寻找肝衰竭预后的有效、敏感和特异的分子标志物是肝衰竭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s,MELD)是目前常用预测肝衰竭预后的评分系统,用于评估终末期肝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然而,MELD评分并不完全适合我国ACHBLF患者的临床特点,在预测ACHBLF死亡率等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存在较大偏差。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是反映肠道屏障功能和肠壁通透性的快速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我们在第一部分研究中,发现血浆DAO水平与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程相关。同时,血浆DAO水平还可以作为有效的分子标志物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个月内的再入院情况,因此,我们推测血浆DAO可能也参与了肝衰竭的疾病进程,并与肝衰竭疾病预后相关。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检测了 ACHBLF患者血浆DAO水平,并评估了血浆DAO作为分子标记物预测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1、研究ACHBLF患者血浆DAO表达规律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2、评估血浆DAO水平作为分子标志物预测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住院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ACHBLF患者106例,进入前瞻性研究队列,以肝衰竭死亡事件为随访终点,随访时间不少于1个月。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浆DAO水平。分类变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秩和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风险因素,将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浆DAO水平是否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独立风险因素。为了评估血浆DAO水平能否增加MELD积分对肝衰竭预后的诊断价值,我们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了血浆DAO水平和MELD积分的联合诊断模型:变量(血浆DAO联合MELD积分)=0.642×MELD+0.056×DAO-16.671。采用 ROC 曲线评估 DAO、MELD积分、DAO联合MELD积分模型对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诊断准确性,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不同变量按截断值分组的累积生存时间。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共纳入ACHBLF患者106例,随访结束时共有6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62.3%。死亡组患者 TBIL水平[305(262,385)vs.196(151,248)μmol/L,P<0.001]、MELD 评分[27.3(24.8,32.3)vs.22.0(20.7,26.5),P<0.001]、INR[2.5(2.1,3.7)vs.1.9(1.8,2.1),P<0.01]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死亡组患者 ALB[32.3(30.0,34.7)vs.34.2(31.6,37.4)g/L,P<0.05]、PTA[30(18,33)vs.38(32,39),P<0.05]、AFP[56(39,88)vs.156(104,416)ng/mL,P<0.001]>PLT[129(100,150)vs.132(111,173)×109/L,P<0.05]明显低于生存组患者。死亡组患者的腹水(60.6%vs.17.5,P<0.001)、SBP(54.5%vs.5%,P<0.001)和HE(57.6%vs.12.5%,P<0.00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生存组。死亡组和生存组患者的HBV-DNA状态、HBsAg定量、HBeAg状态、ALT、AST、WBC、HGB、Na 和 Cr 无明显差别(均 P>0.05)。2、生存组患者组血浆DAO水平[14.0(7.1,26.5)ng/mL]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58.6(32.5,121.3)ng/mL,P<0.001]。3、ACHBLF 患者血浆 DAO 水平与 TBIL(r=0.507,P<0.001)、INR(r=0.518,P<0.001)和 MELD 积分(r=0.578,P<0.001)呈明显正相关,与 PTA(r=-0.511,P<0.001)、AFP(r=-0.412,P<0.001)和 HGB(r=-0.231,P=0.017)呈明显负相关。血浆DAO水平与年龄、HBsAg定量、HBeAg状态、HBV-DNA状态、ALT、AST、ALB、Cr、WBC和PLT无明显相关(均P>0.05)。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ELD评分(OR=1.838,P<0.001)、血浆 DAO 水平(OR=1.055,P<0.001)、ALB(OR=0.886,P<0.05)、PLT(OR=0.985,P<0.05)、腹水(OR=7.731,P<0.001)、SBP(OR=22.800,P<0.05)和HE(OR=9.500,P<0.05)是影响ACHBLF患者1个月预后的风险因素。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浆DAO水平(OR=1.053,P<0.05)、HE(OR=7.678,P<0.05)、SBP(OR=15.91,P<0.05)和 MELD 评分(OR=1.680,P<0.05)是影响ACHBLF患者1个月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6、血浆DAO水平用于诊断ACHBLF患者1个月死亡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为 0.880(SE 0.0329,95%CI:0.803-0.935),MELD 积分的 AUROC为 0.843(SE 0.0391,95%CI:0.760-0.907),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43)。DAO 联合 MELD 积分的 AUROC 为 0.916(SE 0.0256,95%CI:0.846-0.961),明显高于MELD积分和血浆DAO(均P<0.05)。7、当选择血浆DAO水平的最佳截断值15.2ng/mL 时,诊断敏感性为95.45%,特异性为62.5%;当选择MELD积分的最佳截断值22.6时,诊断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67.5%;当选择DAO联合MELD积分联合诊断模型的最佳截断值为0.07时,诊断敏感性为87.88%,特异性为80%。Kaplan-Meier方法提示,按照血浆 DAO≤15.2ng/mL 和>15.2ng/mL 分组,MELD≤22.6 和>22.6分组,DAO联合MELD诊断模型≤0.07和>0.07分别分组,各组间的累积生存生存时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01)。结论血浆DAO水平与ACHBL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独立的分子标志物预测ACHBLF患者1个月预后。同时,血浆DAO可增加MELD积分预测ACHBLF患者1个月预后的诊断价值。第三部分: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前期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初步探讨研究背景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HBLF)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近年来逐渐认识到,在未发生肝衰竭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中提前预测具有肝衰竭风险的患者,促进“诊断节点”前移,对于降低肝衰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肝衰竭前期”的概念,即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选择具有高胆红素血症和凝血功能障碍但还未达到肝衰竭诊断标准的阶段,作为“肝衰竭前期”,给予临床重点监测和治疗。根据亚太肝病学会的诊断标准,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前期(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pre-Liver Failure,pre-ACHBLF)是指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至肝衰竭过程中的前期阶段,以血清总胆红素(TBIL)≥85umol/L且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为特征。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可反映ACHBL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ACHBLF患者存在肠道通透性增加。然而,我们并不清楚处于pre-ACHBLF阶段的患者,是否存在血浆DAO水平的变化及肠道菌群的变化,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如何,以及血浆DAO 水平的表达规律和肠道菌群的关系。因此,我们通过收集pre-ACHBLF患者的血浆和粪便样本,观察血浆DAO的表达规律,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粪便样本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阐明Pre-ACHBLF患者血浆DAO的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目的1、研究pre-ACHBLF患者血浆DAO水平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2、研究pre-ACHBLF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3、研究pre-ACHBLF患者血浆DAO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pre-ACHBLF患者31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26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DAO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DAO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集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样本,16S rR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的分布规律,微生物多样性分析、NMDS分析和物种组成差异分析研究肠道菌群的规律。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血浆DAO水平与临床指标及差异菌群的相关性。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pre-ACHBLF患者血浆DA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1.7(22.1,43.2)vs.1.7(1.4,2.2)ng/mL,P<0.001]。pre-ACHBLF 患者血浆 DAO 水平与 TBIL水平(r=0.672,P=0.000)和AST水平(r=0.369,P=0.041)呈明显正相关,与AL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48,P=0.001),与ALT水平、PTA水平、MELD评分、年龄、HBsAg定量、HBeAg状态、HBV-DNA状态、肌酐(Cr)、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之间无显着相关(均P>0.05)。2、57例粪便标本共获得5,101,887条测序序列,所有序列按97%的相似性聚类,所有样本共聚类得到916个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其中两组共有的OTU为501个,健康对照组特有的OTU为358个,pre-ACHBLF 特有的 OTU 为 57 个。3、与健康对照相比,Pre-ACHBLF患者:菌群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指数明显降低(P<0.01)和simpson指数显着降低(P<0.01);菌群丰度指数包括Chaol指数显着降低(P<0.01)和ACE指数显着降低(P<0.01)。4、微生物群落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分析提示pre-ACHLBF组和健康对照组可以比较容易的区分开来,应力函数值(stress)为0.161。样品组间差异显着性检测(Anosim)结果提示,pre-ACHBLF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R=0.3873,P=0.001)。5、在门的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re-ACHBLF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0.544 vs.0.641,P=0.03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增加(0.163 vs.0.069,P=0.008)。6、在属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我们共筛选出19个丰度有差异的菌属,其中pre-ACHBLF显着缺失的有11种,pre-ACHBLF菌群丰度增加的属有8种。7、血浆DAO水平与韦荣球菌(Veillonella)相对丰度呈正相关(r=0.665,P=0.000);与链球菌(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呈正相关(r=0.436,P=0.014。结论Pre-ACHBLF患者血浆DAO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re-ACHBLF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改变,异常富集的韦荣球菌、链球菌与血浆DAO水平关系密切。
王安鸽[3](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检测DNA复制关键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肽(Ribonucleotide Reductase,RR)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共入选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的患者及正常对照志愿者共32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106例;肝硬化组71例,其中乙肝肝硬化组33例,非乙肝肝硬化组38例;肝细胞癌组103例,其中乙肝相关性肝癌组70例,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33例;对照组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46例。抽取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用人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肽(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2 peptide,RRM2)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进行测定;采集研究对象在采血日期前后的临床一般情况及实验室生理生化检测,比较各组间差异,分析血清RRM2水平与HBVDNA、HBsAg及ALT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使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326名研究对象中,慢乙肝组、乙肝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年龄无显着性差异;乙肝肝癌组、非乙肝肝癌组、非乙肝肝硬化组平均年龄较对照组高,各组男女性别比差异较大。ELISA检测结果显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2285.02±2474.52 U/L)、乙肝相关性肝癌组(3755.45±3294.67 U/L)与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3114.87±4724.71 U/L)中RRM2的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276.09±273.79 U/L)(p<0.001);乙肝肝硬化组(1204.24±919.93 U/L)、非乙肝肝硬化组(207.58±233.60U/L)中RRM2水平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慢乙肝组RRM2平均水平高于乙肝肝硬化组,但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乙肝相关性肝癌组RRM2的水平显着高于慢乙肝组(p<0.05)和乙肝肝硬化组(p<0.001);乙肝肝硬化组RRM2平均水平高于非乙肝肝硬化组,乙肝肝癌组RRM2平均水平高于非乙肝肝癌组,但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慢乙肝组中血清RRM2水平与HBVDNA正相关(r=0.573,p<0.001),血清RRM2水平与HBsAg水平正相关(r=0.307,p=0.022);根据ALT水平将ALT>80U/L者分为ALT高水平组,ALT<80U/L者为ALT低水平组,两组之间血清RRM2存在显着性差异,RRM2水平与ALT存在正相关性(r=0.238,p=0.014)。乙肝肝硬化组中血清RRM2水平与HBVDNA正相关(r=0.422,p=0.014),血清RRM2水平与HBsAg水平正相关(r=0.856,p<0.001)。乙肝肝癌组中血清RRM2水平与HBVDNA水平正相关(r=0.363,p=0.002),血清RRM2水平与HBsAg水平正相关(r=0.266,p=0.026);乙肝肝癌组中血清RRM2水平与AFP水平正相关(r=0.291,p=0.015)。根据受试者操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对于乙肝肝癌患者,当RRM2的值为551.91 U/L时诊断指数最大,灵敏度72.9%,特异度76.4%,曲线下面积为0.730;AFP的值为80.95ng/ml时诊断指数最大,灵敏度为48.57%,特异度98.2%,曲线下面积为0.712。对于非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RRM2的值为314.92 U/L时诊断指数最大,灵敏度75%,特异度78.3%,曲线下面积为0.776;AFP的值为9.45ng/ml时诊断指数最大,灵敏度68.8%,特异度97.8%,曲线下面积为0.859。结论:(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与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中RRM2的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乙肝肝硬化组、非乙肝肝硬化组中RRM2水平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2)乙肝肝癌组RRM2水平显着高于慢乙肝组,慢乙肝组RRM2平均水平高于乙肝肝硬化组,但差异不具有显着性;(3)慢乙肝组、乙肝肝硬化组、乙肝肝癌组中血清RRM2水平与HBVDNA、HBsAg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慢乙肝组中,ALT高水平组血清RRM2水平显着高于ALT低水平组;(4)乙肝肝癌、非乙肝肝癌组血清RRM2水平明显增高,血清RRM2水平对肝癌的诊断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席婷[4](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与无证可辨型差异表达蛋白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课题组前期应用蛋白芯片技术和iTRAQ结合LC-MS/MS技术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相关蛋白1-309、MCP-1、SDF-1、FAP、M-CSF、IGF-1、VCAM-1、ApoM在该证型及无证可辨型的表达水平,以期获得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相关的蛋白质物质基础。方法纳入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样本30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证可辨型样本15例,健康对照样本15例。取各组样本外周静脉全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目标蛋白质在各组的表达水平。利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本研究中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2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ROC曲线时采用MedCalc 19.0.3软件。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组、无证可辨组I-309、MCP-1、SDF-1、FAP、M-CSF、IGF-1、VCAM-1蛋白表达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M蛋白表达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慢性乙型肝炎无证可辨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组TBIL水平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HBV DNA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09、MCP-1、SDF-1、FAP、M-CSF、IGF-1、VCAM-1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M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309、MCP-1、SDF-1、FAP、M-CSF、IGF-1、VCAM-1 蛋白的 GO 富集分析以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在生物过程中主要参与免疫系统过程中的正向调节,白细胞趋化、T细胞活化的正向调节,细胞黏附、迁移、增殖的正向调节,对刺激的应答、炎症反应、信号受体活性的调节等;在分子功能中,主要参与信号受体结合,整合素结合,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趋化因子活性等;在细胞位置中,主要位于细胞外间隙、细胞外区等;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4.R OC 曲线分析显示,I-309、MCP-1、SDF-1、FAP、M-CSF、IGF-1、VCAM-1蛋白组合鉴别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无证可辨型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67%、93.33%、0.960。结论1.1-309、MCP-1、SDF-1、FAP、M-CSF、IGF-1、VCAM-1、ApoM 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有关。2.1-309、MCP-1、SDF-1、FAP、M-CSF、IGF-1、VCAM-1 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证候特征有关,差异表达蛋白功能主要涉及对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调节作用,为开展证候发生的生物学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方向。
李海娥[5](2019)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首次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87例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素-14C呼气试验分别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Hp,通过分析Hp感染率与HBsAg、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的相关性来探讨Hp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进一步通过14C呼气试验检测值与AFP、HBV-DNA定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来探讨Hp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结果:Hp感染率在原发性肝癌患者(62.10%)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41.00%),(P<0.05);年龄与性别特征与Hp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Hp的感染率在HBsAg阳性(71.15%)的患者中明显高于阴性患者(48.57%)、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Hp的感染率从A级、B级、C级依次升高、癌细胞分化程度中Hp的感染率从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理组织分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检测值(DPM值)与HBV-DNA定量(r=0.508,P=0.008)、AFP(r=0.563,P=0.001)均呈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Hp检测值(DPM值)与HBV-DNA定量、AFP之间关系密切,Hp可能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桥梁或协同作用。
吴书志[6](2015)在《海洋天然活性小分子物质抗乙肝病毒效果筛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和健康。遗憾的是,目前对乙肝的治疗依然缺乏非常有效的药物。海洋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海洋的生物可能具有多种抗病功效,本研究尝试对从海洋生物提取的20种天然小分子物质进行体外抗乙肝病毒效果评价,希望能筛选到一些可能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的物质。方法:1、本研究拟评价的20种海洋小分子物质来由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所提供,这20种化合物分别是:8-甲基-环(S-脯氨酸-R-亮氨酸),分子式:C20H30O4简称B2;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戊酯,分子式:C24H3804简称B3;环(脯氨酸-亮氨酸)分子式:C11H18N202简称B4;2-(4-氨基苯)乙醇,分子式:C8H11NO简称B7;8-甲基-环(S-脯氨酸-R-亮氨酸),分子式:C12H20N2O2简称B7;胆甾醇,分子式:C27 H460简称S1;胸腺嘧啶,分子式:C5H6N202简称S3;腺嘌呤,分子式:C6H6N402简称S5;尼克酰胺,分子式:C6 H6 N2 O简称S7;对羟基苯甲酸,分子式:C7H603简称S8;2-羟基脯氨酸-亮氨酸,分子式:C11H18N203简称H1;4-羟基脯氨酸-α-氨基苯乙酸),分子式:C13H14N203简称H2;甘氨酸-2-氨基丁酸,分子式:C6H10N202简称H3;甘氨酸-亮氨酸,分子式:C8H14N202简称H4;甘氨酸-L-脯氨酸,分子式:C7H10N203简称H5;D-脯氨酸-L-缬氨酸,分子式:C10H16N202简称H6;脯氨酸-亮氨酸,分子式:C11H18N202简称H7;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分子式:C11H18N203简称H10;4-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分子式:C14H16N203简称H7;L-2-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分子式:C14H16N203简称H12。2、本研究用来评价海洋小分子物质抗乙肝病毒作用的体外系统为HepG2.2.15细胞系:HepG2.2.15细胞出现贴壁后,观察6天内其培养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出现生长及分泌情况,一切正常后视为模型建立成功。3、海洋天然活性小分子物质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的评价方法:将小分子物质配置成 20mM,10mM,5mM,2.5mM,1.25mM,0.625mM 6个浓度梯度,将拉米夫定(阳性药物对照)配制成1mM;HepG 2.2.15细胞以1×107个/L接种于96孔培养板,等待细胞贴壁,然后分别将不同浓度组及正常组药物置入不同含药培养液。加药培养6天后,吸去上清液,加5g/LMTT20μL,在37℃孵育4h,震荡10min,测A490nm值,之后通过计算得到细胞抑制率和TC50。4、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测定方法:将选取的20种化合物用DMSO溶解后再以1640完全培养液培养液稀释,分别配制成20mM,10mM,5mM,2.5mM,1.25mM共5个浓度梯度(DMSO终浓度不超过0.1%),同时设阴性对照组(仅加细胞培养液)和阳性对照组(1mM拉米夫定),每组设3个复孔。经传代后取对数生长期状态良好的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个/L,接种于96孔板,每孔200μL,培养箱培养24h,待细胞贴壁后各药物浓度组换入相应含药培养液,阴性对照组换入正常培养液,分别收集贴壁后d3和d6的细胞培养上清,-20℃保存,ELISA法对第3、6天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进行检测,出现显色反应后,利用酶标仪读取A450nm值;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抗原抑制率和50%药物抑制浓度(IC5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DNA的测定。按照实验方法4得到第3、6天上清液,按照HBVDNA定量测定PCR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常规操作。得到HBV DNA定量的结果,计算HBV DNA抑制率和IC50。结果:1、HepG2.2.15细胞出现贴壁后,6天内其培养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出现生长及分泌情况稳定增长。2、0.625mM的化合物对细胞的抑制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mM的化合物和1mM拉米夫定组在细胞毒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小分子化合物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共评价了 20种海洋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其中H5大于2.5mM浓度以上在d3和d6上清液中的HBsAg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5大于2.5 mM浓度以上在d3和d6上清液中的HBeAg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H5对HbsAg和HbeAg的IC50分别为11.6mM和12mM,其TI分别为2.1和2;H10大于2.5mM浓度以上在d3和d6上清液中的HBsAg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10大于2.5 mM浓度以上在d3和d6上清液中的HBeAg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H5对HbsAg和HbeAg的IC50分别为9.9mM和12mM,其TI分别为2.5和2.1;H12大于1.25mM浓度以上在d3和d6上清液中的HBsAg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12大于2.5 mM浓度以上在d3和d6上清液中的HBeAg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H12对HbsAg和HbeAg的IC50分别为8.74mM和7.7mM,其TI分别为2.7和2.4。4、海洋小分子物质对HBVDNA分泌的抑制作用:在所研究的20种海洋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中,发现H5在大于2.5mM浓度以上在d3和d6上清液中的HBV DNA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 6 天,H5 对 HBV DNA 的 IC50 为 11.5mM,其 TI为2.1;H10大于5mM浓度以上在d3和d6上清液中的HBV DNA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H10对HBVDNA的IC50为9.9mM,其TI为2.5;H12大于1.25 mM浓度以上在d3和d6上清液中的HBV DNA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 天,H12 对 HBVDNA 的 IC5 为 8.6mM,其 TI 为 2.73。结论:1、我们所建立的HepG2.2.15细胞系具有稳定的分泌HBsAg和HBeAg的作用,而且随着时间其分泌作用也在增长。2、所有20种海洋天然活性小分子物质对HepG2.2.15的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3、通过对20种海洋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筛选,得出H5、H10、H12三种化合物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对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液分泌HBsAg、HBeAg及HBVDNA抑制作用也增加,呈一定剂量反应关系。
庞念德,李晓云[7](2011)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粘膜病变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粘膜及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存在情况,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HBeAg、anti-HBs、anti-HBC、anti—HBC,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检测胃黏膜组织中FIBsAg、HBcAg。结果 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出现胃黏膜病变56例。胃黏膜组织中HBsAg和(或)HBcAg阳性29例,其中20例病变以中、重度为主(占68.97%):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组织中HBsAg、HBcAg检测阳性者胃黏膜病变的程度较重;胃黏膜病变程度与血清中HBVM分布无关。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侵犯胃黏膜组织。并可在其中复制,可能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胃黏膜病变程度与胃黏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庞念德,陈安海[8](2011)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胃液及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液、胃黏膜及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存在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影响及乙型肝炎病毒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同时行胃镜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液、血清中HBsAg、HBeAg、anti-HBs、anti-HBe、anti-HBc,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检测胃黏膜组织中HBsAg、HBcAg。结果 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液中HBsAg、HBeAg的检出率分别为80.0%、25.0%。其胃液中的HBsAg、HBeAg与血清中HBsAg、HBeAg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血清中HBsAg、HBeAg阴性者,胃液中HBsAg、HBeAg出现阳性。60例慢性HBV感染者胃黏膜组织中HBsAg和(或)HBcAg阳性29例,在胃黏膜组织中单项HBsAg阳性2例,单项HBcAg阳性10例,同时阳性17例,胃黏膜中HBsAg、HBcAg与血清中的HBV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0例慢性HBV病毒感染者中29例胃黏膜组织中可检测到HBsAg和(或)HBcAg,其中20例病变以中、重度为主(占68.97%);31例胃黏膜组织HB-sAg、HBcAg阴性,其中22例患者胃黏膜组织异常,其病变以轻、中度为主(占70.97%),P=-0.021,r=0.519,慢性HBV感染者胃黏膜组织中HBsAg、HBcAg检测阳性者胃黏膜病变的程度较重。结论 HBV可侵犯胃黏膜组织,并可在其中复制,是导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胃黏膜病变程度与胃黏膜组织HBV感染密切相关。慢性HBV感染患者胃液中可检出HBV标志物(HBVM),可能具有传染性;预防乙型肝炎在防止血源传播的同时要重视消化道传染。
宣世英[9](2009)在《原发性肝癌的生物病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原发性肝癌形成中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HBsAg和HCV抗原表达进行了标记和分析,同时对其癌旁肝组织进行肝组织纤维化分期,检测其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甲胎蛋白水平、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活性,并研究它们的相关性。结果100例肝癌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甲胎蛋白水平在HBV、HCV混合感染组中最高,单独HBV、HCV感染组次之,无病毒感染组最低,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表达与HA、LN、C-Ⅳ、甲胎蛋白水平成正相关,肝癌患者出现免疫紊乱与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有关。结论肝癌患者的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背景直接影响肝癌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肝纤维化分期,并影响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甲胎球蛋白水平。一方面病毒的感染是肝癌发生的原因,另一方面长期的病毒血症会加重肝脏组织病变,加强抗病毒治疗,减少肝组织病毒抗原表达,对肝癌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螺杆菌感染的生物病因学研究目的通过细菌培养、电子显微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螺杆菌感染与人类原发性肝癌(HCC)的相关性,为肝癌的致病机理和防治寻找有价值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34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为实验组,22例其他肝病患者肝组织和2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15例结肠癌、15例子宫肌瘤作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螺杆菌属16S rRNA基因、相关功能基因cagA和vacA,16S rRNA的扩增产物经Southern杂交确认,并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同源性比较。2、用螺杆菌属特异探针、Hp、Hh和Hf型特异性16S rRNA-cDNA探针对各组制成的冰冻切片标本进行原位杂交实验。3、电镜观察癌组织中细菌形态、位置。4、应用哥伦比亚培养基分离培养癌组织中的螺杆菌,并对培养阳性标本进行染色、电镜观察和尿素酶检测鉴定,并进一步检测16S rRNA、vacA和cagA基因。通过以上方法综合评价螺杆菌感染与HCC的相关性。结果1、34例原发性肝癌标本中有22例检出螺杆菌属16S rRNA基因,阳性率为64.71‰25例胃癌标本有18例检出螺杆菌16S rRNA,阳性率为72%。其他对照组未扩增出16S rRNA基因。2、16S rRNA PCR产物经Southern杂交证实为Hp。序列测定表明,肝癌和胃癌组织中的螺杆菌16S rRNA序列与Hp序列有97.80%的同源性。3、肝癌组相关功能基因有3例cagA基因阳性,胃癌组有2例cagA基因阳性,均未扩增出vacA基因。4、原位杂交检测螺杆菌16S rRNA-mRNA阳性者均为Hp,其中肝癌组有22例,胃癌组有17例,结肠癌组1例,前两组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与其他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5、扫描电镜观察到2例肝癌标本中有原生质体定植于肝细胞之间,4例胃癌组织中观察到定植于胃癌癌旁组织粘膜上皮细胞之间。6、肝癌组培养出3例螺杆菌,分离阳性率8.82%,胃癌组6例,分离阳性率24%。经革兰染色、电镜、尿素酶、16S rRNA基因检测和序列测定结果证实为Hp感染。结论1、HCC患者肝组织中存在螺杆菌感染且感染率较高。2、螺杆菌感染与HCC可能存在相关性。
庞念德[10](2009)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胃液、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相关性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液、胃粘膜及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存在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影响及乙型肝炎病毒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同时行胃镜、肝功能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液、血清中HBsAg、HBeAg、anti-HBs、anti-HBe、anti-HBc,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检测胃黏膜组织中HBsAg、HBcAg,同时用酶偶联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检测。结果:1.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液中HBsAg、HBeAg的检出率分别为80.0%、25.0%。其胃液中的HBsAg、HBeAg与血清中HBsAg、HBeAg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血清中HBsAg、HBeAg阴性者,胃液中HBsAg、HBeAg出现阳性。2.胃粘膜中HBcAg和HBsAg的阳性率在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类型中的顺序依次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组织中HBsAg和(或)HBcAg阳性29例,在胃黏膜组织中单项HBsAg阳性2例,单项HBcAg阳性10例,同时阳性17例,胃黏膜中HBsAg、HBcAg与血清中的HBVM比较,P=0.069,无统计学意义。4.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出现胃黏膜病变56例,其中20例病变以中、重度为主(占68.97%);31例胃黏膜组织HBsAg、HBcAg阴性,其中22例患者胃黏膜组织异常,其病变以轻、中度为主(占70.97%),P=0.005,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组织中HBsAg、HBcAg检测阳性者胃黏膜病变的程度较重。结论:1.HBV可侵犯胃黏膜组织,并可在其中复制,可能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胃黏膜病变程度与胃黏膜组织HBV感染密切相关。2.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胃液中可检出HBV标志物(HBVM),可能具有传染性;预防乙型肝炎在防止血源传播的同时要重视消化道传染。
二、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中HBsAg表达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中HBsAg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胰腺癌的风险和预后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HBV感染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血浆二胺氧化酶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规律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作为标志物评估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前期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英文文章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及材料 |
2.1 研究对象及入组标准 |
2.2 标本采集及资料收集 |
2.3 仪器和试剂 |
2.4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基本资料 |
3.2 RRM2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 |
3.3 RRM2与HBVDNA及 HBsAg的相关性分析 |
3.4 RRM2与肝功能的相关性及回归性分析 |
3.5 RRM2 的特征性ROC曲线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与无证可辨型差异表达蛋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治疗研究概况 |
2 肝胆湿热证的研究概况 |
2.1 肝胆湿热证的历史沿革 |
2.2 肝胆湿热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概况 |
2.2.1 肝胆湿热证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研究概况 |
2.2.2 肝胆湿热证的组学研究概况 |
2.2.3 肝胆湿热证相关信号通路研究概况 |
3 慢性乙型肝炎无证可辨型的研究概况 |
3.1 慢性乙型肝炎无证可辨型中医研究概况 |
3.1.1 慢性乙型肝炎无证可辨型的研究意义 |
3.1.2 慢性乙型肝炎无证可辨型的内涵及诊治 |
3.1.3 慢性乙型肝炎无证可辨型与伏邪理论 |
3.2 慢性乙型肝炎无证可辨型的现代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与无证可辨型差异表达蛋白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实验材料 |
4.1 实验所用仪器与试剂 |
4.1.1 实验主要仪器 |
4.1.2 实验主要试剂 |
5 实验方法 |
5.1 样品的采集及血清的制备 |
5.2 样本的运输 |
5.3 检测方法 |
5.3.1 ELISA检测原理 |
5.3.2 ELISA操作步骤 |
5.4 统计学分析 |
6 实验结果 |
6.1 一般资料 |
6.1.1 性别构成 |
6.1.2 年龄构成 |
6.1.3 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 |
6.2 目标蛋白质的分析结果 |
6.2.1 ELISA检测目标蛋白质结果分析 |
6.2.2 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富集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6.2.3 ROC曲线分析 |
7 讨论 |
7.1 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无证可辨型与健康对照差异表达蛋白讨论 |
7.2 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与无证可辨型差异表达蛋白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原发性肝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语对照表 |
1 前言 |
1.1 原发性肝癌概述 |
1.2 Hp简述 |
1.3 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简介 |
1.4 研究指标简介 |
1.5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检测方法 |
2.2.3 判定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原发性肝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Hp感染的关系 |
3.2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与Hp感染的关系 |
3.3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HBsAg与 Hp感染的关系 |
3.4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理组织类型与Hp感染的关系 |
3.5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分级与Hp感染的关系 |
3.6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与Hp感染的关系 |
3.7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HBV-DNA定量与Hp感染的关系 |
3.8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与 Hp感染的关系 |
4 讨论 |
4.1 Hp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 |
4.2 Hp与原发性肝癌HBsAg的关系 |
4.3 Hp与原发性肝癌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 |
4.4 Hp与原发性肝癌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
4.5 Hp与原发性肝癌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 |
4.6 Hp与原发性肝癌HBV-DNA定量的关系 |
4.7 Hp与原发性肝癌AFP的关系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
1.背景 |
2.螺杆菌属与肝脏疾病发病的关系 |
3.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
3.1 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
3.2 幽门螺旋杆菌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
3.3 幽门螺旋杆菌与肝硬化、肝性脑病之间的关系 |
4.幽门螺旋杆菌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关系 |
5.幽门螺旋杆菌是以何种路径进入肝脏发挥其致病性 |
6.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研究生学习期间获得奖项及荣誉 |
研究生学习期间参研的课题 |
(6)海洋天然活性小分子物质抗乙肝病毒效果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HepG2.2.15细胞株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一节 细胞培养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分泌曲线的绘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本研究所用海洋天然活性小分子物质的来源 |
1. 海洋共生菌株Halobacillus sp.中的小分子化合物(27种) |
2. 网状软柳珊瑚中小分子化合物(8种) |
3. 海洋共生菌株Bacillus subtili中小分子化合物(7种) |
第三章 海洋天然小分子物质对细胞的毒性试验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海洋生物小分子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株HBsAg和HBeAg的抑制效果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五章 海洋小分子化合物抑制HepG2.2.15细胞株分泌HBV DNA效果的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本研究创新性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英汉缩略对照表 |
实验选取的20种小分子化合物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7)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粘膜病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病例选择 |
1.2标本采集及方法 |
1.3检测方法 |
1.3.1胃粘膜HBsAg、HBcAg的测定: |
1.3.2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胃液及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标本采集及方法 |
1.2.1 主要试剂及设备 |
1.2.2 血清、胃液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
1.2.3 黏膜HBsAg、HBcAg的测定 |
1.2.4 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判定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慢性HBV感染者胃液中HBV指标与血清HBV指标的关系 |
2.2 60例慢性HBV感染者胃黏膜HBsAg、HBcAg阳性表达 |
2.3 慢性ItBV感染者胃黏膜HBsAg、HBcAg与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关系 |
2.4 慢性HBV感染者胃黏膜中HBsAg、HBcAg与血清中HBV标志物的关系 |
3 讨 论 |
(9)原发性肝癌的生物病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研究对象 |
2.3 测试方法 |
3 结果 |
3.1 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HBsAg和HCV抗原的表达 |
3.2 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的差异表达研究 |
3.3 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表达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的对比研究 |
3.4 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表达与肝组织纤维化、炎症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
3.5 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表达与外周血AFP水平的对比研究 |
3.6 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活性细胞免疫状态检测 |
3.7 肝癌患者外周血血清学AFP水平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相对应细胞免疫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
3.8 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表达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活性对比研究 |
3.9 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与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表达的对比研究 |
4 讨论 |
4.1 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表达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
4.2 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表达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
4.3 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表达与甲胎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
4.4 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水平与T细胞亚群及NK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
4.5 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表达与T细胞亚群及NK活性相关性的研究 |
4.6 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sAg和HCV抗原表达与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乙肝、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 |
第二部分 原发性肝癌与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试剂和耗材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细菌培养 |
2.2 扫描电镜 |
2.3 肿瘤组织DNA及细菌DNA PCR扩增结果 |
2.4 Southern杂交结果 |
2.5 DNA序列测定与比对结果 |
2.6 原位杂交结果 |
3 讨论 |
3.1 螺杆菌分离培养与电子显微镜检查 |
3.2 PCR检测螺杆菌属16SrRNA、vacA、cagA |
3.3 序列测定与比对分析 |
3.4 原位杂交检测癌组织中16SrRNA-mRNA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肝螺杆菌感染与肝脏疾病 |
综述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外相关性疾病 |
综述三 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 |
结论与创新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胃液、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胃液、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相关性探讨 |
1.1 目录 |
1.2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1.3 中文摘要 |
1.4 英文摘要 |
1.5 前言 |
1.6 材料与方法 |
1.7 结果 |
1.8 讨论 |
1.9 结论 |
1.10 参考文献 |
2 HBV感染与胃黏膜病变及血清中HBV的关系(综述) |
3 致谢 |
四、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中HBsAg表达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胰腺癌的风险和预后的meta分析[D]. 郭倩倩. 郑州大学, 2020(02)
- [2]血浆二胺氧化酶在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D]. 李凤彩. 山东大学, 2019(02)
- [3]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D]. 王安鸽. 浙江大学, 2019(02)
- [4]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与无证可辨型差异表达蛋白研究[D]. 席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原发性肝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分析[D]. 李海娥.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海洋天然活性小分子物质抗乙肝病毒效果筛选研究[D]. 吴书志. 广西医科大学, 2015(08)
- [7]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粘膜病变的影响[J]. 庞念德,李晓云. 工企医刊, 2011(03)
- [8]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胃液及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相关性研究[J]. 庞念德,陈安海. 贵州医药, 2011(04)
- [9]原发性肝癌的生物病因学研究[D]. 宣世英.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10]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胃液、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相关性探讨[D]. 庞念德. 遵义医学院,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