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地产野生蔬菜中铅含量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徐高飞[1](2020)在《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及抗氧化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对鹿角灵芝、香菇、木耳、平菇、秀珍菇、红平菇和鲍鱼菇进行栽培,对栽培取得的子实体进行营养、功能成分和重金属含量分析,并对子实体水提物的抗氧化和降糖能力进行了评价,为七种食药用菌的进一步应用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七种食药用菌的子实体产量差异显着。毛木耳的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185.56%,鹿角灵芝的产量最低,生物学效率仅为17.69%,平菇、秀珍菇、红平菇和鲍鱼菇的生物学效率在45.75%~116.34%之间。2.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以干重计,灰分含量为6.97%~9.20%,粗蛋白含量为3.87%~42.93%,粗脂肪含量为0.83%~5.98%,总糖含量为29.08%~52.66%,粗纤维含量为3.0%~63.0%,鹿角灵芝的灰分和粗纤维含量最高,平菇的总糖含量最高,毛木耳的脂肪含量最高,鲍鱼菇的蛋白质含量最高。3.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着,锌、锰、铜、硒、钼、铝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5.68~71.60 mg/kg、4.39~15.98mg/kg、1.54~9.66 mg/kg、0.24~1.40 mg/kg,0.06~0.38 mg/kg,1.89~13.91mg/kg,元素总含量最高的是红平菇,其含量顺序依次为红平菇>香菇>秀珍菇>鲍鱼菇>平菇>鹿角灵芝>毛木耳,6种元素中锌的平均含量最高,钼的平均含量最低。红平菇中锌含量最高,香菇的硒含量最高。4.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含量范围分别为0.08~0.23 mg/kg、0.02~0.75 mg/kg、0.04~0.20 mg/kg、0.016~0.026 mg/kg,不同种的重金属含量有差异。秀珍菇和鲍鱼菇子实体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鹿角灵芝、香菇和平菇子实体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大部分食用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标中安全限量值,只有毛木耳和香菇镉含量超过限量标准,分别为0.75 mg/kg和0.72 mg/kg。5.七种药用菌子实体的功能成分差异显着,子实体多糖含量为干重的3.14%~16.05%;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为0.39%~1.03%;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为0.70‰~2.47‰;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未检出。子实体多糖、三萜和多酚含量最高的分别为香菇、鲍鱼菇和平菇。6.不同食药用菌子实体水提醇沉物的提取率为0.69%~10.34%,鲍鱼菇子实体水提物的提取率最高。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水提物均具良好的抗氧化和降糖能力,鹿角灵芝子实体水提物的抗氧化和降糖能力最强,鲍鱼菇子实体水提物的综合抗氧化和降糖能力较为突出。
王军仓[2](2020)在《龙泉食用菌安全风险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用菌的主要安全危害为水分、二氧化硫、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本论文通过运用基于T分布的单指标风险评估模型和最大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方法,以2014-2018年龙泉产食用菌抽检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安全风险与评估研究。水分超标容易导致食用菌生霉变质,二氧化硫超标对人体损害很大,本文在研究中将水分和二氧化硫同重金属各个指标放在一组评估。重金属评估的指标包括铅、镉、总砷、总汞、锡、铬、镍。农药残留评估的指标包括氯菊酯、除虫脲、马拉硫磷、双甲脒、乐果、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氟氰戊菊酯、咪鲜胺、腐毒利、百菌清、噻菌灵。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运用基于T分布的单指标风险评估模型对龙泉产黑木耳、灵芝、香菇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各个指标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各个指标的污染指数不同,椴木黑木耳中水分、镉和总砷的风险指数分别为7.51、0.62、0.27;不同年份相同指标污染指数不同,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灵芝中镉的风险指数分别为0.59、2.27和1.83;不同地区相同指标风险指数不同,城乡和基地香菇乐果风险指数为0.16和0.14;不同品种相同指标风险指数不同,赤芝和紫芝中除虫脲的风险指数分别为0.55和0.46。(2)设置了3级风险水平,风险指数α<50为1级,绿色,安全水平;风险指数50<α<75为2级,黄色,警示;风险指数α>75为3级,红色,应急。结果表明,3种食用菌重金属中水分和镉指标的风险指数相对较高,其它指标相对较低,但都位于1级,绿色,安全水平。2017年香菇中水分和镉风险指数分别为21.64和2.11,其他指标风险指数都低于0.30。农药残留中氯菊酯、除虫脲和马拉硫磷指标风险指数相对较高,其他指标相对较低,但都位于1级,绿色,安全水平。2015年黑木耳中氯菊酯、除虫脲和马拉硫磷风险指数为0.56、0.48和0.21,其他指标风险指数都低于0.15。(3)对总和值、平均值、最大值3种综合风险指数评估模型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最大值综合风险评估法不仅能反应食用菌受污染的综合指数也能反应受污染最大指标的数值,最大值综合风险评估法更适合龙泉产食用菌安全风险评估与研究。2014年黑木耳指标中风险指数数值最大的是6.08,其最大值综合指数为6.09,两个数值很接近。(4)运用最大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模型对食用菌重金属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食用菌综合风险指数不同,黑木耳5年风险指数分别为6.09、5.5、4.86、5.33和7.60;不同品种食用菌综合风险指数不同,袋料黑木耳和椴木黑木耳风险指数分别为4.23和7.53;不同地区食用菌安全基地优于城乡,城乡灵芝综合风指数为37.40,基地为24.32。(5)运用最大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模型对食用菌农药残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食用菌综合风险指数不同,香菇5年风险指数分别为0.67、0.62、0.59、0.58和0.58;不同品种食用菌综合风险指数不同,赤芝和紫芝风险指数分别为0.64和0.69。不同地区食用菌安全基地优于城乡。城乡香菇风险指数为0.63,基地为0.58。
张静[3](2020)在《甘肃省6种地方习用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提出小石韦、硬前胡、秃疮花、苦豆子、椒目、毛细辛是甘肃省的地方习用药材,在民间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现均有标准收载于《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标准中收录的小石韦、硬前胡、秃疮花、苦豆子、椒目和毛细辛6种药材质量标准均不完善,基于现代用药需求以及安全性考虑,迫切的需要构建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本文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层析法建立药材定性鉴别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药材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依据2015版中国药典附录方法建立药材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标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源鉴定研究:参照《中国植物志》、《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等工具书和其它相关文献,对采集的原植物标本进行原形态学鉴定。2.性状鉴定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生药学》、《中药鉴定学》等工具书和其它相关参考文献,对药材的大小、形状、表面、色泽、断面、质地及气味等特征进行描述。3.显微鉴别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显微鉴别法(2001)项下的方法,通过对6种药材外形及横切面(或粉末)显微结构的观察,确定6种药材各自的组织形态特征和显微特征。4.薄层鉴别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薄层鉴别法(0502)项下的方法,以绿原酸为参照建立小石韦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以白花前胡乙素为参照建立硬前胡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以异紫堇碱为参照建立秃疮花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参照建立苦豆子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以α-亚麻酸为参照建立椒目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5.基于HPLC方法的含量/限量测定方法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高效液相色谱法(0512)项下的方法,以绿原酸为参照制定小石韦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以白花前胡乙素为参照制定硬前胡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异紫堇碱为参照制定秃疮花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参照制定苦豆子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以α-亚麻酸为参照,制定椒目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以马兜铃酸I为参照,制定毛细辛药材的限量测定方法。6.其他检测项目研究:参考《中国药典》四部附录中的相应方法,建立6种药材的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的含量并制定各指标的限量。7.根据实验结果,建议6种地方习用药材的质量标准暂定为:小石韦药材:检查项下的水分、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分别不得高于12.0%、2.0%、7.0%,浸出物项下的醇浸物不得低于15.0%,水浸物不得低于14.0%,含量测定项下的绿原酸含量不得低于0.10%;硬前胡药材:检查项下的水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高于9.0%、3.0%,浸出物项下的水浸物不得低于10.0%,含量测定项下的白花前胡乙素含量不得低于0.10%;秃疮花药材:检查项下的水分、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分别不得高于8.0%、1.0%、11.0%,浸出物项下的水浸物不得低于17.0%,醇浸物不得低于9.0%,含量测定项下的异紫堇碱含量不得低于0.10%;苦豆子药材:检查项下的水分、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分别不得高于9.0%、0.4%、4.0%,浸出物项下的醇浸物不得低于20.0%,水浸物不得低于24.0%,含量测定项下的苦参碱含量不得低于0.30%,氧化苦参碱含量不得低于2.0%;椒目药材:检查项下的水分、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分别不得高于9.0%、1.0%、8.0%,浸出物项下的醇浸物不得低于12.0%,水浸物不得低于5.0%,含量测定项下的α-亚麻酸含量不得低于1.0%;毛细辛药材:检查项下的水分不得高于14.0%,浸出物项下的醇浸物不得低于16.0%,水浸物不得低于18.0%,含量测定项下的马兜铃酸I含量不得高于0.002%。8.小石韦和硬前胡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采用HPLC法建立了小石韦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以绿原酸为特征峰,确定了15个共有峰,8个不同产地的小石韦药材的相似度>0.95。采用HPLC法建立了硬前胡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以白花前胡乙素为特征峰,确定了22个共有峰,9个不同产地的硬前胡药材的相似度>0.95。6种甘肃省习用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为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撑,为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通过建立指纹图谱为小石韦药材和硬前胡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
李柯桦[4](2019)在《壮族孕妇铅镉锰暴露及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铅镉锰暴露及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关系,为出生缺陷的防治以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广西壮族人群出生队列,该队列于2015年9月至今在广西壮族人群聚居的德保、靖西、隆安、平果、田东等县的人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将孕周≤22周、首次建卡的孕妇纳入队列,然后随访其妊娠结局,并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相关生物标本。本研究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广西壮族人群出生队列中,妊娠结局为出生缺陷的孕妇作为病例组,按照同一县、同孕龄选取妊娠结局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测定孕妇血浆中铅、镉、锰的含量,采用PCR-RFLP法检测金属硫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Epidata3.0进行问卷录入,运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单因素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血中铅、镉、锰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血浆中铅、镉、锰与出生缺陷的关系及铅、镉、锰暴露与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对出生缺陷的交互作用,检验水准α=0.05。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00例壮族孕妇(病例、对照组各150例)。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14~42岁之间,平均年龄(28.76±5.51)岁。其中病例组年龄14~42岁,平均年龄(29.15±5.89)岁。对照组年龄17~41岁,平均年龄(28.37±5.09)岁。经均衡性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职业、产次、孕次、孕前半年及孕期补充叶酸、孕前半年及孕期辐射暴露、孕前半年及孕期农药暴露、住宅附近有工厂、孕期烹饪、烹饪燃料、厨房有通风设备、孕期感冒发烧、孕期被动吸烟、孕期化妆、近五年居住新装修房子、平时规律运动等情况上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孕妇血铅中位数为18.61μg/L,P25~P75为9.33μg/L~32.15μg/L。孕妇血镉中位数为0.76μg/L,P25~P75为0.51μg/L~1.09μg/L。孕妇血锰中位数为4.12μg/L,P25~P75为2.12μg/L~18.5μg/L。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孕妇血中铅含量与镉含量正相关(相关系数r=0.304,P<0.01),铅含量与锰含量负相关(相关系数r=-0.13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血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素中,厨房有通风设备可能是孕妇血铅浓度的影响因素(P<0.01,OR=0.30,95%CI:0.16-0.55),同时也可能是孕妇血镉浓度的影响因素(P<0.01,OR=0.41,95%CI:0.23-0.76)。4.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MT-2A基因rs10636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MT-2A基因rs10636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孕妇的血铅含量在面部畸形(P=0.019)、心血管畸形(P=0.045)出生缺陷亚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孕妇的血镉含量只有在四肢畸形(P=0.021)出生缺陷亚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血锰含量,则病例组与对照组孕妇只有在丙苯酮尿症出生缺陷亚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出生缺陷亚型的孕妇血镉含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血镉升高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R=1.88,95%CI:1.15-3.06)、血锰升高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的危险因素(P<0.01,OR=1.19,95%CI:1.09-1.30)。将年龄、职业作为调整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血镉值升高(P<0.05,OR=1.93,95%CI:1.11-3.36)、血锰值升高(P<0.01,OR=1.22,95%CI:1.12-1.34)、携带 MT-2A rs10636 位点突变型基因型(P<0.05,OR=3.96,95%CI:1.02-15.39)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7.金属暴露-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分析:将孕妇铅镉锰暴露水平分别与MT-1A rs11076161、MT-2A rs10636两两乘积组合。结果显示,孕妇锰暴露与MT-2A rs10636在出生缺陷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1.铅与镉对人体的暴露可能具有同源性,厨房有通风设备与孕妇铅、镉暴露水平有关;2.镉、锰高暴露可能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3.携带MT-2A rs10636位点突变型基因型可能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孕妇锰暴露与MT-2A rs10636在出生缺陷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
陈华华[5](2019)在《延胡索绿色炮制条件的探究》文中提出中药材延胡索作为“浙八味”之一,具有很好的疗效,应用于临床,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具有抗菌作用、抗肿瘤的作用,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其中延胡索乙素的镇痛效果最佳,关于延胡索的栽培,需要注意选地、栽种时间、种植方法、田间管理、施肥、病害防治等。关于干燥方法有多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对于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含量影响不同,关于延胡索的炮制方法有多种,炮制会影响延胡索的化学成分、药性、药理,合理的炮制可以提升延胡索的疗效,本实验选择的炮制方法含醋蒸、醋烘、酒炙、酒煮。有效成分的检测1、以化学成分做为传统的制剂与质量控制指标;2、指纹图谱法通过建立指纹图谱测定多指标。(一)通过四种炮制方法,醋蒸、醋烘、酒炙、酒煮对延胡索进行炮制,首先建立单因素实验,后建立正交实验,利用HPLC法测定了原阿片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脱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说明炮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延胡索中的有效成分,合理的炮制工艺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延胡索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二)炮制是中药材重金属增加的其中一个环节,关于炮制与重金属的关系研究仍较为匮乏,本实验对于炮制后延胡索中无机元素Cd、Cr、Zn、Pb、Cu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进行了测定,炮制后各元素含量均未超标,Pb≤5mg/kg,Cd≤0.3mg/kg,Cu≤20mg/kg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行业标准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但炮制前后重金属元素含量发生了变化,改变任何一个炮制因子,都会影响各元素的含量。(三)以单株产量、增产率、折干率为指标,栽培种植不同种源延胡索,含大德(DD)、浙江(ZJ)、江苏(JS)、安徽(AH)、陕西(SX)等地,对比知单株产量,大种茎>中>小,说明种植大种茎可以增加单株产量,通过对比知折干,率知延胡索种植深度可选5-6cm其次为9-10cm,时间最佳为九月中旬,以延胡索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利用HPLC法测定生物碱含量,知种植深度选择5-8cm,种植时间为九月中下旬至十月上中旬。(四)分别采用晒干法与水煮法处理9种种源地延胡索,分别为陕西汉中(HZ)、安徽芜湖(WH)、仁川(RC)、古竹母(GZ)、郭家(GJ)、东阳(DY)、大德(DD)、尚湖(SH)、江苏南通(NT)的延胡索,以延胡索乙素为指标,利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晒干>水煮。其中,仁川生物碱总含量最高达到3.6888mg.g-1,与此同时也说明了地区会影响延胡索中生物碱含量。(五)利用8种干燥方法处理相同种源延胡索块茎,以延胡索生物碱总含量为指标,利用HPLC法进行测定,知不同的干燥方法会影响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其中阴干法为传统干燥方法但所含生物碱总含量最高,说明新方法的兴起,不代表传统方法被摒弃。
程曦[6](2018)在《裂盖马鞍菌营养成分与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裂盖马鞍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多糖、总黄酮、脂肪酸、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等进行分离和定量研究。同时,采用动物急性毒性和重复给药毒性研究的方法评估食用的安全性,为其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裂盖马鞍菌主要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定性定量研究测定多糖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优化后的提取方法为:60%乙醇超声波提取30 min,称样1g裂盖马鞍菌粉末,使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测得多糖含量为8.52g/100g。测定黄酮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优化后的提取方法为:加入纤维素酶,加热回流提取约1g裂盖马鞍菌粉末,加入5%亚硝酸钠和10%硝酸铝溶液反应显色后,于510 nm处测定吸光度,测得黄酮含量为0.753 g/100g。测定粗蛋白含量为22.1%,测定水解氨基酸含量,得出裂盖马鞍菌中含有的氨基酸总量为14.92 g/100g,其中必须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其总含量为4.72 g/100g,占全部氨基酸的31.6%;鲜味氨基酸包括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其总含量为3.73 g/100g,占全部氨基酸的25.0%;非必须氨基酸包括酪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其总含量为6.47 g/100g,占全部氨基酸的43.4%。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检测裂盖马鞍菌中脂肪酸的方法,并与羊肚菌中脂肪酸组成进行对比,经石油醚索氏提取后气相色谱检测,结果显示裂盖马鞍菌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1.725%)较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57.528%)较高,而且是裂盖马鞍菌中含有的主要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40.684%)也较高。裂盖马鞍菌中MUFA的含量低于羊肚菌,而裂盖马鞍菌中PUFA的含量要高于羊肚菌。使用ICP-MS方法,一次性测定裂盖马鞍菌内的多个矿物质和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裂盖马鞍菌中含Mg 2.8×103 mg/kg,Zn 102.2 mg/kg,Se 2.27 mg/kg,Sr 0.90 mg/kg,Cr 24.83 mg/kg,Cd 0.79 mg/kg,Pb 3.81 mg/kg,Hg 0.03 mg/kg,As 1.85 mg/kg;对ICP-MS方法检测进行不确定度评估,主要对引入不确定度的6个环节(样品称量、样品消解、测试液定容、标准溶液配制、标曲曲线拟合和测定重复性)进行计算。裂盖马鞍菌中Cr含量为24.83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2.92mg/kg,结果表示为(24.83±2.92)mg/kg(k=2);Cd 含量为 0.79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 0.46 mg/kg,结果表示为(0.79±0.46)mg/kg(k=2);Pb 含量为 3.81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 0.42 mg/kg,结果表示为(3.81±0.42)mg/kg(k=2);Se含量为2.27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24mg/kg,结果表示为(2.27±0.24)mg/kg(k=2);锶含量为0.90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10 mg/kg,结果表示为(0.90±0.10)mg/kg(k=2);As含量为1.85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24mg/kg,结果表示为(1.85±0.24)mg/kg(k=2)。经毒理学试验,小鼠急性毒性研究显示,裂盖马鞍菌水提液灌胃给予小鼠在剂量0.4mL/只条件下,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小鼠重复给药毒性研究显示,小鼠给予0.2 mL/只、0.4 mL/只及0.8 mL/只剂量条件下,持续8周,未见毒性反应。2、裂盖马鞍菌食用安全性研究经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可知,小鼠组未见任何毒性反应,食用安全是可以保证的;采用三种方法评价裂盖马鞍菌中As、Pb、Cd和Hg四种重金属聚集污染程度,经研究得As、Cd和Pb存在的安全性风险是可以接受的。本文分析了裂盖马鞍菌中部分营养成分和金属元素的含量,证明裂盖马鞍菌中含有丰富的营养。金属污染物基本符合国家标准,通过污染物评价方式和毒理分析确定裂盖马鞍菌日常食用是安全可靠的。
陈志玺,康三江,张海燕,张芳,苟丽娜,张霁红,曾朝珍[7](2017)在《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加工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对我国野生蔬菜资源的特点和部分野生蔬菜营养价值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就当前野生蔬菜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工产品的种类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我国野生蔬菜加工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么宏伟[8](2017)在《不同替代料及栽培模式下黑木耳品质综合评价》文中认为黑木耳生长过程中的品质、营养及食用安全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培养基质,外界环境以及人为管理措施等。本文研究采集以阔叶木屑、玉米芯、玉米秸秆等不同替代料、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的10种黑木耳,以及野生、地栽、林下地栽和棚栽四种不同栽培方式培养的24种黑木耳,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及品质鉴定,分析不同替代料及不同栽培方式对黑木耳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和农残污染情况,并对不同黑木耳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及等级划分。旨在分析外界环境和人工干预对黑木耳的影响,为科学栽培黑木耳,更好的开发利用本地黑木耳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对比不同替代料基质、不同栽培方式下黑木耳复水率,采用主观评价的方式对感官指标评分,同时采用质构仪对其硬度、弹性、凝聚力、黏性、咀嚼度和恢复力进行科学客观衡量。替代料基质提高了黑木耳复水率和感官得分,质构分析表明感官得分较高的黑木耳硬度、黏性和咀嚼度较低,并且与感官得分呈显着正相关,这些指标可能是影响消费者感官的主要品质,可以用于量化不同替代料基质培养的黑木耳的感官舒适度。传统栽培方式培养的黑木耳复水率高于野生黑木耳,但感官得分与品质特性相关性不高,这种结果可能是环境差异和人为管理措施不同造成。2.比较不同替代料基质以及不同栽培方式下黑木耳营养成分差异。替代料基质主要增加了水分和粗蛋白含量,以及粗多糖、黑色素和胶状物质等功能性成分。减少了粗脂肪以及锌、铁、镁、锰、钙矿质元素的积累。栽培模式的改变显着影响了黑木耳常量营养和功能性成分,棚栽黑木耳水分、总糖、粗脂肪、粗纤维、还原糖等常量营养均显着增加,粗多糖、多酚等功能性成分降低。表明良好的人工干预对黑木耳常量营养的积累有重要作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替代料基质样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常量营养和部分功能性成分上。不同栽培方式黑木耳样本差异表明,人工干预主要影响了常量营养和矿质元素,环境差异对功能性成分及部分矿质元素有一定的影响。3.比较分析不同培养基质和不同栽培方式下黑木耳的重金属污染及农残状况,同时采用单因子和综合污染指数对产品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黑木耳中铅、镉、汞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而砷含量超过国家限制标准的黑木耳样品占比为20.6%。替代料基质有助于减少黑木耳重金属污染。比较不同栽培方式黑木耳重金属污染表明重金属污染更多来自于人为干扰造成的。黑木耳中滴滴涕、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均未检出,六六六远低于农残国家限制标准0.05mg/kg。替代料基质有助于黑木耳农残六六六含量的减少。从栽培方式上看,地栽和林下地栽黑木耳农残六六六污染状况比野生和棚栽的严重,表明这种污染可能来自农药喷洒。从单因子污染指数系数来看,铅、镉、汞污染较小,产品质量较高,而重金属砷污染是影响黑木耳产品质量等级的主要因素,综合指标系数表明黑木耳产品大多处于一级和二级水平,总体来看,黑木耳产品质量是安全的。
刘胤璇[9](2016)在《滇南地区13种野生蔬菜营养价值及食品安全评估》文中研究说明野生蔬菜是风味独特、利用历史悠久并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种类,在云南各地普遍销售和食用。但关于野生蔬菜含有何种营养成分、是否存在食品安全等问题,一般均属于未知状态。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普遍食用的的野生蔬菜种类进行营养成分和食品安全分析评价研究,从而为其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论文选取了13种滇南地区常见的野生蔬菜,应用高效液相色谱、ICP-MAS、离子色谱、氨基酸分析仪等设备对所采集样品进行检测,获得该13种主要野生蔬菜的水分、蛋白质、糖、脂肪、纤维素、维生素C、金属元素、氨基酸、硝酸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数据,并与五种普通栽培蔬菜的相关营养成分数据对照,运用SPSS软件进行营养成分及食品安全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与普通栽培蔬菜相比,野生蔬菜营养价值突出,其中蛋白质含量、膳食纤维、P、K、Ca、Mg等营养成分显着高于栽培蔬菜,且含八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滇南地区13种野生蔬菜的氨基酸评价结果表明,野生蔬菜中所含味觉氨基酸含量远高于栽培蔬菜,基本符合理想蛋白要求的野生蔬菜有8种,包括蕨菜、马齿苋、鹅肠菜、滑板菜、滇南杜鹃、皱果苋、臭菜、蒲公英等;食品安全评估结果表明有害金属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的仅有蒲公英、滇南杜鹃、鹅肠菜三个样本,而硝酸盐的含量均微小。综上所述滇南地区野生蔬菜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高。其中蕨菜、马齿苋、滑板菜、皱果苋、臭菜五种营养价值较高、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适宜于开发利用。
李昕升[10](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吉林地产野生蔬菜中铅含量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地产野生蔬菜中铅含量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及抗氧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食药用菌概况 |
1.1.1 大型真菌 |
1.1.2 食药用菌及其生态类型 |
1.1.3 食药用菌分类 |
1.1.4 我国食药用菌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 七种食药用菌 |
1.2.1 鹿角灵芝 |
1.2.2 香菇 |
1.2.3 毛木耳 |
1.2.4 平菇 |
1.2.5 秀珍菇 |
1.2.6 红平菇 |
1.2.7 鲍鱼菇 |
1.3 食药用菌营养成分 |
1.3.1 食药用菌主要营养成分 |
1.3.2 食药用菌的微量元素 |
1.3.3 食药用菌的重金属元素 |
1.4 食药用菌功能成分 |
1.4.1 食药用菌主要功能成分 |
1.4.2 食药用菌功能成分的药理作用 |
1.5 食药用菌的抗氧化及降糖研究 |
1.5.1 食药用菌的抗氧化研究 |
1.5.2 食药用菌的降糖研究 |
1.6 食药用菌应用研究现状与前景 |
1.6.1 食药用菌应用研究现状 |
1.6.2 食药用菌应用开发前景 |
1.7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七种食药用菌的栽培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1.4 菌种制备 |
2.1.5 栽培试验 |
2.1.6 数据测定 |
2.1.7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种木腐性食药用菌的栽培 |
2.2.2 四种侧耳类食用菌的栽培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和功能成分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 |
3.1.4 子实体的粉碎 |
3.1.5 营养成分的测定 |
3.1.6 微量元素的测定 |
3.1.7 功能成分的测定 |
3.1.8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灰分含量 |
3.2.2 总糖含量 |
3.2.3 蛋白质含量 |
3.2.4 脂肪含量 |
3.2.5 粗纤维含量 |
3.2.6 微量元素含量 |
3.2.7 重金属元素含量 |
3.2.8 多糖含量 |
3.2.9 三萜含量 |
3.2.10 多酚含量 |
3.2.11 黄酮含量 |
3.3 讨论 |
3.3.1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成分 |
3.3.2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微量元素 |
3.3.3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功能成分 |
第四章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提取物的抗氧化及降糖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 |
4.1.4 提取物的制备 |
4.1.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1.6 羧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1.7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1.8 总还原力的测定 |
4.1.9 提取物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的测定 |
4.1.10 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的测定 |
4.1.11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提取物提取率 |
4.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4.2.3 羧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
4.2.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
4.2.5 还原能力 |
4.2.6 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 |
4.2.7 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 |
4.3 讨论 |
4.3.1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水提物提取率 |
4.3.2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 |
4.3.3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水提物的降糖能力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七种食药用菌的栽培 |
5.1.2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和功能成分 |
5.1.3 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水提物的抗氧化及降糖能力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营养和功能成分测定的标准曲线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龙泉食用菌安全风险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食用菌 |
1.1.1 食用菌种类 |
1.1.2 食用菌产地 |
1.1.3 食用菌生产工艺 |
1.2 食用菌营养价值 |
1.3 龙泉地区食用菌种植产量及消费情况 |
1.4 食用菌质量安全现有评估指标 |
1.5 食用菌安全风险评估 |
1.5.1 食用菌安全风险评估指标 |
1.5.2 食用菌安全评估方法 |
1.5.3 食用菌安全风险评估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龙泉食用菌单指标风险评估及分析 |
2.1 基于T分布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原理方法 |
2.2 单一指标风险指数数据处理 |
2.3 食用菌重金属单个指标风险评估 |
2.3.1 黑木耳重金属风险评估结果 |
2.3.2 灵芝重金属风险评估结果 |
2.3.3 香菇重金属风险评估结果 |
2.4 食用菌农药残留单个指标风险评估 |
2.4.1 .黑木耳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结果 |
2.4.2 灵芝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结果 |
2.4.3 香菇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样品综合风险指数评估方法的建立 |
3.1 综合风险指数数据处理 |
3.2 最大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 |
3.2.1 重金属最大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 |
3.2.2 农药残留最大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 |
3.3 总和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 |
3.3.1 重金属总和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 |
3.3.2 农药残留总和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 |
3.4 平均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 |
3.4.1 重金属平均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 |
3.4.2 农药残留平均值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 |
3.5 三种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对比 |
3.5.1 重金属三种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对比 |
3.5.2 农药残留三种综合风险指数评估结果对比 |
3.5.3 最佳风险指数评估方法确定 |
3.6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创新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甘肃省6种地方习用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
1.1.2 甘肃省习用药材研究现状 |
1.1.3 小石韦等6种药材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意义 |
1.2.2 目的 |
第二章 6种甘肃地方习用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
2.1 仪器与耗材 |
2.2 小石韦质量标准研究 |
2.2.1 药材的收集 |
2.2.2 原植物特征 |
2.2.3 性状 |
2.2.4 显微鉴别 |
2.2.5 薄层鉴别 |
2.2.6 水分 |
2.2.7 灰分 |
2.2.8 浸出物 |
2.2.9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2.2.10 总结 |
2.3 硬前胡质量标准研究 |
2.3.1 药材收集 |
2.3.2 原植物特征 |
2.3.3 性状 |
2.3.4 显微鉴别 |
2.3.5 薄层鉴别 |
2.3.6 水分 |
2.3.7 灰分 |
2.3.8 浸出物 |
2.3.9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2.3.10 总结 |
2.4 秃疮花质量标准常规指标的测定 |
2.4.1 药材收集 |
2.4.2 原植物特征 |
2.4.3 性状 |
2.4.4 显微鉴别 |
2.4.5 薄层鉴别 |
2.4.6 水分 |
2.4.7 灰分 |
2.4.8 浸出物 |
2.4.9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2.4.10 总结 |
2.5 苦豆子质量标准常规指标的测定 |
2.5.1 药材收集 |
2.5.2 原植物特征 |
2.5.3 性状 |
2.5.4 显微鉴别 |
2.5.5 薄层鉴别 |
2.5.6 水分 |
2.5.7 灰分 |
2.5.8 浸出物 |
2.5.9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2.5.10 总结 |
2.6 椒目质量标准常规指标的测定 |
2.6.1 药材收集 |
2.6.2 原植物特征 |
2.6.3 性状 |
2.6.4 显微鉴别 |
2.6.5 薄层鉴别 |
2.6.6 水分 |
2.6.7 灰分 |
2.6.8 浸出物 |
2.6.9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2.6.10 总结 |
2.7 毛细辛质量标准常规指标的测定 |
2.7.1 药材收集 |
2.7.2 原植物特征 |
2.7.3 性状 |
2.7.4 显微鉴别 |
2.7.5 薄层鉴别 |
2.7.6 水分 |
2.7.7 灰分 |
2.7.8 浸出物 |
2.7.9 限量测定方法研究 |
2.7.10 总结 |
第三章 指纹图谱研究 |
3.1 仪器与耗材 |
3.2 小石韦指纹图谱 |
3.2.1 色谱条件 |
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2.3 方法学考察 |
3.2.4 指纹图谱的匹配图与相似度分析 |
3.2.5 聚类分析 |
3.2.6 结果与分析 |
3.3 硬前胡指纹图谱 |
3.3.1 色谱条件 |
3.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3.3 方法学考察 |
3.3.4 指纹图谱的匹配图与相似度分析 |
3.3.5 聚类分析 |
3.3.6 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4.2.1 鉴别研究 |
4.2.2 含量测定研究 |
4.2.3 谱效关系及其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壮族孕妇铅镉锰暴露及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与展望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延胡索绿色炮制条件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延胡索药用研究现状 |
1.1.1 延胡索的相关简介 |
1.1.2 对延胡索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
1.1.3 栽培环境对延胡索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
1.1.4 延胡索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
1.2 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相关 |
1.2.1 重金属研究现状 |
1.2.2 农药残留技术流程概况 |
1.2.3 重金属及农残与炮制的关系 |
1.3 炮制对中药材的影响 |
1.3.1 炮制对中药材的化学成分、药性及药理的作用 |
1.3.2 炮制对延胡索临床疗效的影响 |
1.3.3 延胡索炮制工艺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立题思路 |
1.4.1 市场背景 |
1.4.2 问题 |
1.4.3 研究意义 |
1.4.4 研究内容 |
2 炮制对延胡索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及炮制条件的选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3 炮制对延胡索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关系及最优炮制条件探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4 延胡索种茎大小、播种深度、播种期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5 不同产地晒干与水煮延胡索对其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结论 |
6 不同干燥方法处理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已发表与拟发表文章 |
专利申请 |
硕士在读期间的主要奖励 |
立项相关 |
致谢 |
(6)裂盖马鞍菌营养成分与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食用菌概述 |
1.2 裂盖马鞍菌简介 |
1.3 羊肚菌的简介 |
1.4 对检测方法的研究 |
1.5 不确定度的介绍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裂盖马鞍菌营养成分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粗多糖含量测定 |
2.3 总黄酮的测定 |
2.4 粗蛋白定量分析 |
2.5 氨基酸分析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裂盖马鞍菌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
3.1 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裂盖马鞍菌中微量元素分析 |
4.1 微量元素定量分析 |
4.2 ICP-MS法测定裂盖马鞍菌中多元素不确定度分析 |
4.3 污染物安全性评价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裂盖马鞍菌毒理试验 |
5.1 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 |
5.4 毒性结果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加工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的特点 |
1.1 野生蔬菜分布地域广、种类繁多 |
1.2 野生蔬菜营养价值一般较常规栽培蔬菜高 |
1.3 野生蔬菜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
1.4 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率较低 |
2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加工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2.1 保鲜野生蔬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
2.2 脱水野生蔬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
2.3 速冻野生蔬菜加工研究进展 |
2.4 野生蔬菜罐头加工研究进展 |
2.5 野生蔬菜饮料加工研究进展 |
2.6 野生蔬菜纸加工研究进展 |
3 野生蔬菜资源加工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展望 |
3.1 野生蔬菜资源加工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3.1.1 掠夺式采集野生蔬菜资源十分普遍,可持续发展观念淡薄 |
3.1.2 野生蔬菜资源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发展滞后 |
3.2 野生蔬菜资源加工利用发展前景展望 |
(8)不同替代料及栽培模式下黑木耳品质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黑木耳分类地位与地理分布 |
1.2 黑木耳的形态特征 |
1.2.1 黑木耳的形态结构 |
1.2.2 黑木耳的生长过程 |
1.3 黑木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1 形态标记法 |
1.3.2 染色体标记法 |
1.3.3 生化标记法 |
1.3.4 分子标记法 |
1.4 黑木耳的栽培历史及研究现状 |
1.5 黑木耳的营养及保健价值 |
1.5.1 黑木耳的营养价值 |
1.5.2 黑木耳的药用价值 |
1.5.2.1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
1.5.2.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1.5.2.3 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1.5.2.4 抗氧化及延缓衰老作用 |
1.5.2.5 抗辐射及抗炎作用 |
1.5.2.6 降血糖作用 |
1.5.2.7 抗癌作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黑木耳感官品质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试剂 |
2.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4 试验方法 |
2.2.4.1 复水率测定 |
2.2.4.2 黑木耳感官评价 |
2.2.4.3 黑木耳的质构分析 |
2.2.4.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替代料、栽培模式生产的黑木耳复水率 |
2.3.1.1 不同替代料基质对黑木耳复水率的影响 |
2.3.1.2 不同栽培模式对黑木耳复水率的影响 |
2.3.2 不同替代料、栽培模式生产的黑木耳感官分析 |
2.3.2.1 不同替代料培养基质对黑木耳感官得分的影响 |
2.3.2.2 不同栽培模式对黑木耳感官得分的影响 |
2.3.3 不同替代料、栽培模式生产的黑木耳质构分析 |
2.3.3.1 不同替代料基质对黑木耳质构分析的影响 |
2.3.3.2 不同栽培模式对黑木耳质构分析的影响 |
2.3.4 不同替代料、栽培模式生产的黑木耳质构与感官评定的相关性分析 |
2.3.4.1 不同栽培模式对黑木耳质构分析的影响 |
2.3.4.2 不同栽培模式黑木耳质构特性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黑木耳营养成分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常量营养成分测定试验方法 |
3.3.2 微量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
3.3.3 黑木耳多糖的测定 |
3.3.4 黑木耳黑色素的测定 |
3.3.5 黑木耳总多酚的测定 |
3.3.6 黑木耳总黄酮的测定 |
3.3.7 黑木耳胶状物质测定 |
3.3.8 不同样品主要特征主成分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替代料、栽培模式对黑木耳样品常量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2 不同替代料、栽培模式对黑木耳样品矿质元素的影响 |
3.4.3 不同替代料、栽培模式对黑木耳样品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3.1 不同黑木耳样品粗多糖的含量差异 |
3.4.3.2 不同黑木耳样品总多酚的含量差异 |
3.4.3.3 不同黑木耳样品黄酮的含量差异 |
3.4.3.4 不同黑木耳样品黑色素的含量差异 |
3.4.3.5 不同黑木耳样品胶状物质的含量差异 |
3.4.4 不同替代料、栽培方式对黑木耳样品营养组成的影响 |
3.4.5 不同栽培方式对黑木耳样品营养组成的影响 |
3.4.6 营养组成与质构特性的相关性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黑木耳食用安全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试剂 |
4.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黑木耳样品处理及重金属检测方法 |
4.3.2 农残测定黑木耳样品处理及重金属检验方法 |
4.3.3 评价依据 |
4.3.3.1 评价标准 |
4.3.3.2 评价方法即产品等级划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黑木耳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4.4.2 替代料基质和栽培方式对黑木耳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
4.4.3 黑木耳中农残含量分析 |
4.4.4 黑木耳食用安全性分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滇南地区13种野生蔬菜营养价值及食品安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野生蔬菜研究现状及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常见野生蔬菜利用概况 |
1.2.1 菜蕨 |
1.2.2 蕨菜 |
1.2.3 白花羊蹄甲 |
1.2.4 滇南杜鹃 |
1.2.5 积雪草(马蹄叶) |
1.2.6 马齿苋 |
1.2.7 花叶滇苦菜 |
1.2.8 鹅肠菜 |
1.2.9 皱果苋 |
1.2.10 小心叶薯(青莲花) |
1.2.11 连蕊藤(滑板菜) |
1.2.12 羽叶金合欢(臭菜) |
1.2.13 蒲公英 |
1.3 食品安全评估的重要性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以及采样地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来源 |
2.1.3 实验试剂及来源 |
2.1.4 实验试剂配制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蛋白质测定 |
2.2.3 糖测定 |
2.2.4 金属元素测定 |
2.2.5 纤维素测定 |
2.2.6 维生素C测定 |
2.2.7 氨基酸测定 |
2.2.8 脂肪测定 |
2.2.9 硝酸盐测定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基本营养成分测定结果及分析 |
3.2 金属元素测定结果及分析 |
3.2.1 大量元素测定结果及分析 |
3.2.2 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及分析 |
3.2.3 有害金属测定结果及分析 |
3.3 氨基酸测定结果及分析 |
3.3.1 氨基酸总量及种类分析 |
3.3.2 味觉氨基酸含量 |
3.3.3 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与氨基酸模式谱的比较 |
3.4 硝酸盐测定结果 |
4 讨论与结论 |
4.1 野生蔬菜营养价值评估 |
4.2 野生蔬菜食品安全评估 |
4.3 结论 |
5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吉林地产野生蔬菜中铅含量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七种食药用菌子实体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及抗氧化分析[D]. 徐高飞. 广西大学, 2020(07)
- [2]龙泉食用菌安全风险与评估研究[D]. 王军仓.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3]甘肃省6种地方习用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D]. 张静. 兰州大学, 2020(01)
- [4]壮族孕妇铅镉锰暴露及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关系[D]. 李柯桦.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5]延胡索绿色炮制条件的探究[D]. 陈华华.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3)
- [6]裂盖马鞍菌营养成分与安全性评价[D]. 程曦.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7]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加工利用研究进展[J]. 陈志玺,康三江,张海燕,张芳,苟丽娜,张霁红,曾朝珍. 农产品加工, 2017(08)
- [8]不同替代料及栽培模式下黑木耳品质综合评价[D]. 么宏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9]滇南地区13种野生蔬菜营养价值及食品安全评估[D]. 刘胤璇. 云南大学, 2016(02)
- [10]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