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公共外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公共外语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沈倬丞[1](2021)在《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根本举措,并引领着我国当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俄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使命,俄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走向世界的语言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去了解外部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开阔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18年1月,我国颁布了新版《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俄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俄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思想。三年多来,《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建立或还需要哪些完善机制”等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也成为当前我国俄语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核心论题之一。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它承载着从目的语文化视角整合文学、地理、历史、文化等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进而发挥认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俄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能理解文化多元性,具有开放包容意识以及“和而不同”价值观的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公民。为此,高中俄语学科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出“文化意识”要素,将其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整合成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开发适配新理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中俄语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在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引领下,依据《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全球素养框架》构建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并依据该观测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据此对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培养建议,力求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俄语学科文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陈述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基本步骤和整体框架,确立了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以及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基础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中外学界在核心素养及培养、文化意识概念及内容方面的研究。梳理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提出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的状况和趋势,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着重探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本文研究的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文化意识范畴内梳理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概念,辨析与之内涵相近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概念,为后续研究统一概念基础;理论依据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基本理论,将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作为文化意识培养总体依据,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作为具体教学建议提出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五、六章构成,它承接论文基础研究并为结论构建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主要剖析《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内容描述、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整合成具体化、结构化内容体系,借鉴《PISA全球素养框架》相关内容确定60个具体观测点,作为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的基本依据;第五、六章依据所构建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所高中40节俄语课程进行课堂观察,获取当前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状况的一手资料,借助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论文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剖析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研究结论。依据研究结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既有宏观方向性又有微观可操作性的培养建议。

刘雪然[2](202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各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正融入教育领域,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语文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良好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所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研究现状更有利于找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问题,而明确问题才能提出解决方案,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科学地被应用,进而推动信息化与课程的整合。本研究从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CNKI等知名数据库,多方搜集中外文学术期刊论文等大量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核心概念界定,了解了国内外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方面的研究状况,以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自主编制的问卷和课堂观察表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问卷从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实践、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反应四个维度编制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一、不同地区小学设备配置种类不均衡,新旧程度差别较大。二、小学语文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欠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小学语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别大。三、小学语文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不科学,学校设置的多种现代信息设施成摆设。第四,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够专注,在语文教学中回答问题不够准确。在分析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后,本研究从区域经济发展、学校管理、语文教师自身等几方面深度剖析造成问题的成因。最后参考专家、教师、行政人员的意见,得出了改进策略,包括小学语文教师、学校及教育局、国家三个层面应进行的改进,从而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有效,更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也使得教育现代化有更深一步地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也能有进一步地发展。

阮氏兰(NGUYEN THI LAN)[3](2021)在《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汉语教学在我们越南国家已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语教学需求和教学形态也不同。但不管是方法手段上,或是策略上存在差异,最终的目标仍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越南的汉语教学事业,实现汉语教学过程效果的优化。然而,一位教师如何能实现汉语教学优化之目标?应从哪方面入手?据现代教学思想,从教学优化的角度来看,想达成教学优化之目标,必须要从教学优化设计做起,要清楚教学准备实施之前的依据,和所遵循相关过程等,来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优化”该词在教学中一般都指的是创设相关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来提高当前教学效率。提到“优化”这一说法,学术界研究者都以苏联着名的教育学家——尤·克·巴班斯基所提“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作为优化方案的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对世界学术界来讲,它并不陌生,该理论在很久以前,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苏联学者巴班斯基教授所提出来的一种全新教学学术理论体系。该理论主要运用在教学的理论研究之中,以现代教学系统理论的相关原则和方法,对教学理论体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求索。同时,该理论也获得学术界的共同观点,可以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学生的负担,解决教学效率偏低问题,使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最好的效果。目前,通过文献检索方法和实际调查,笔者发现越南汉语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缺陷,面临着瓶颈问题,处于“无顶层设计缺支撑”状态,并与这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不完善,急需现有一套标准、统一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流程方案,帮助每一位越南汉语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条件和教学任务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协调修改,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由此,笔者也是怀着笃行致远的目标,为改善越南高校汉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进行撰写本研究。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专业数据库、图书文献检索、调查问卷、非参与性课堂观察、综合数据的整理等工作手段。理论方面上,以二语习得理论、交际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汉语教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指导理论,其中,借鉴巴班斯基教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体系、汉语教学的理论(包括汉语教学设计理论)作为核心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具体如下:第一章是从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去了解在过去中至今的越南汉语教学形态和状况,确认其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第二章是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共调查了越南河内商业技术大学和越南河内首都大学两所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学校现行汉语教师使用的教材来源、教学的目标、教学所用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课件、课堂活动组织等方面,以及汉语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汉语课堂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等,来了解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实施情况。第三章是根据目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条件,经过分析原因,针对学校现存的问题试图为越南高校归纳制定,提供一套标准的、规范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方案。第四章是通过优化设计的应用实施研究,来验证笔者的观点,为确认笔者在探索解决方法过程中,更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第五章是笔者为促进实施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方案提供的保障性建议。笔者是一位来自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是笔者关注已久的课题,这一课题来源于笔者的汉语学习实践、教学实践和自身经历。在进行本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教学优化设计方案作为目标设计,明显有助提高越南教师对于汉语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习得效果,并且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笔者的观点,证明这一套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教学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衷心希望本研究能为越南的高校之中的汉语言教学优化研究方面的实施提出启示。在实践意义上,可应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低效的问题。在理论意义上,可弥补越南高校教学优化设计研究方面的不足,为越南汉语教师给予理论性的帮助。同时,能够为当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一定价值性的参考依据。为推动和深化中国、越南两国之间的关系稳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贡献。

艾琳[4](2020)在《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这恰恰符合情景教学法的内涵。情景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并且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重点在于在课堂上创设有效情景,使学习变得更简单,更有趣。关于创建情境,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方式。多媒体网络辅助外语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创建更加真实的场景,为学生们带来多感官的学习刺激,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效果更是明显。由此,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外语情景教学就成为了研究的必要。本研究从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和情景教学的定义、发展及应用研究开始,在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相关二语习得理论及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多媒体辅助下的情景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探讨出利用多媒体网络辅助初中英语情景教学的方法并加以实例研究。为了验证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定量及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级初一年级的2位英语老师及197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研究。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对初中生英语能力方面有何影响?2.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对初中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态度有何影响?3.教师对此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反馈如何?针对以上研究问题,笔者以外研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为载体,以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与同事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为依托,确定其中两个为实验班,另两个为对照班。实验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多媒体辅助情景教学法教学,对照班采用的是常规的教学模式。笔者采用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课堂观察表等工具,悉心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一学期的期中、期末成绩,研究多媒体辅助下的情景教学的实效性。经研究发现,采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情景教学的方法可以增大课程容量,较好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学生的英语综合成绩有所提高。同时,由于多媒体网络所设计的特定教学情景,有助于改善沉闷的英语学习课堂,学生的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课堂参与度与学好英语的信心均有所提高。此外,授课教师对此种教学方式的反馈较为满意。因此,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情景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初中英语课堂教与学的问题,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利利[6](2020)在《初中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数字投影仪,实现了普通班级的网络化多媒体教学,因此,网络中的英语教学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大部分为专业研究机构研发,这样就和日常课堂教学应用结合不紧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陈旧、匮乏问题。随着英语网络教研的发展,大量英语网络教育资源比较分散,在教育教学应用中也存在整合、归类等问题。本选题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网络信息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即初中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存在状况及开发利用进行的研究。从新课程改革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网络时代的传播理论出发,利用问卷调查和方法的方法,以邯郸10所初中为研究对象,从网络课程的认知、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态度以及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三个层面调查分析了邯郸市与英语相关的网络资源主要是利用情况。汇总了当前邯郸10所初中英语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且针对性的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和建议。强调应该提高教师的英语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转变师生观念。在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态度方面,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学校激励体系,转变教师对网络课堂的态度,并且鼓励教师开发、建立自己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构建创建适合本校教师的英语学科平台。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方面,应该重视网络课程内容建设,梳理精品课程,完善互动教学设计,提高网络课程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网络资源开发能力,完善完善网络课堂教学资源应用的软硬件环境。

秦婧一[7](2020)在《汉语语法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与运用情况分析 ——以《汉语语法点教学案例研究》为例》文中提出汉语语法点教学是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汉语教师普遍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法点的讲练,但是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方面仍存在文字释义过难、图文布局不当、色彩搭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汉语教师如何针对语法点的特点,制作出有助于学生认知理解、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多媒体课件,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研究。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卢福波教授主编的《汉语语法点教学案例研究——多媒体课件设计运用》为研究对象,在多模态话语分析、建构主义学习与多媒体认知等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52个汉语常见语言点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策略,并通过问卷的方式,针对每个教学环节中多媒体课件设计运用的效果进行了调查。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总结归纳出汉语语法点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进一步提高汉语语法教学的效率,同时为提高汉语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设计水平提供一些借鉴。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重点是明确了目前对外汉语语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仍不够充分的现状;第一章主要依据《汉语语法点教学案例研究》一书进行汉语语法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策略分析,提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该注重多模态的运用、情景的设立以及从语义、语序的角度展示、剖析语法点结构。第二章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汉语语法多媒体课件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根据前两章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汉语语法点多媒体课件在PPT设计上要重视图文布局和色彩搭配、保持整体风格统一、不同的教学环节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等启示和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创新点与不足之处。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优质的汉语语法点多媒体课件一般采用文字、符号、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的教学方式,在语法点的导入、讲解、练习、作业等各个环节都为学习者提供接近真实的交际情景。本文的创新点是在分析语法教学各个环节设计中需要注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语法点课件设计时应注意整体风格统一、课件设计多模态化等建议。但本文的调查对象只包括汉语水平偏高的学生,并未涉及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因此对汉语语法点多媒体课件的反馈不够全面,有关这部分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邱丽玲[8](2020)在《新媒体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文中提出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也随之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将新媒体应用于教育的教学方式越来越普遍。2017年部编版语文教材全国投入使用,相较于“人教版”教材,部编版教材对于古诗词的选录比例加大。因此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厦门市三所具有代表性中学为例,对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对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加访谈的形式来获取信息资料。深入了解初中古诗词教学使用新媒体技术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媒体教学的优势,明确新媒体应用于古诗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了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梳理了新媒体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研究现状。对“新媒体”“古诗词”“部编版语文教材”进行概念界定,并阐述了新媒体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理论依据。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来阐述研究设计。第二部分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现状调研来分析新媒体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第三部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和调查结果分析新媒体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优势。第四部分针对调查结果,从“教师对多媒体的态度”、“教师教学理念”、“教师对新媒体教学的认识”、“多媒体教学课堂信息容量”、“教师的备课时间”、“信息化教学资源深度开发的能力”等方面分析新媒体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多媒体教学意识”、“加强教师新媒体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探讨促进新媒体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对策与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论,梳理了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并反思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罗艺[9](2020)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图像的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自图像时代以来,图像的力量已经深入和泛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图像正在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借助于幻灯片的播放,图像在教学中伸展了它的触角,勾连起学生、教师,展现了外部世界的样貌。并且,随着课堂中师生对图像的逐渐使用和依赖,图像还可能成为人在图像时代的认识方式、表达方式和存在方式。这些可能为图像改造教学提供了可期许的图景。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试图挖掘图像介入教学后,为教学带来新理论和新发展的可能。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核心问题展开:图像如何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如何理解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图像?图像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如何?本研究在混合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以田野研究为主,量化统计为辅,研究了高山小学的语文常态课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频。本研究使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实物收集法来收集研究资料,并以教学设计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为框架,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图像的使用。图片是图像在教学中的客观存在,是图像参与教学的基本内容。基于资料分析,本研究归纳了教学图片的基本类型,描绘了教学图片在小学语文教学使用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图片数量多、题材多元、载体单一、用时短、主要来源于网络和年段差异。图像的基本特征来源于语文教师对图像的教学理解,图像的教学功能成为串联教学图像使用特征的基本线索。语文教师对图像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具有丰富的理解。基于对高山小学日常语文课的田野观察和教师访谈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师普遍认同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教师有意识使用图像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图像构成了人生长发展的视觉渠道,学生的图像学习过程是将客观的外部物质图像,转化为脑海中内在精神图像的过程。语言文字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是内在精神图像转化为语言文字的过程。因此,图像的育人价值体现为三方面:图像建构人的视觉认知,图文交互促进了意义理解,图像代表着生活经验的回归。小学语文教学中,图像的使用具有不同的方法、策略和机制。图像使用方法包括观看、描述、对比、绘制、想象和回忆等六种基本类型。这些图像使用方法根据使用目的和顺序,构成了图像感知和图文转化两类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图像,遵循输入、分解和整合的教学机制。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公共外语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共外语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总体框架
        一、研究路径
        二、总体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综述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
        二、欧盟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三、美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四、俄罗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第二节 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一、我国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内涵研究
        二、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研究
        三、我国高中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第三节 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一、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内涵的研究
        二、国外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三、我国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节 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
        一、核心素养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三、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节 文化意识及相关概念
        一、文化意识
        二、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三节 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的文化意识概念
        一、概念及内涵
        二、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溯源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观点
    第二节 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一、文化历史理论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机制
        三、“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思想
    第三节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
        一、言语活动理论的哲学视角
        二、言语活动理论与外语教学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教学观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外语教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
    第一节 体系的总体设计
        一、目的与原则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一、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
        二、体系基础框架的确立
    第三节 二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一、二级维度的提取
        二、二级维度在体系中的确立
    第四节 观测点提取及体系的初步确定
        一、观测点提取的依据
        二、文化知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三、文化理解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四、预期达到的文化意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五、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初步确定
    第五节 体系的验证及修订
        一、验证的前期准备与设计
        二、观测点有效性的数据统计
        三、专家反馈意见的汇总整理
        四、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最终确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对象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二、实施过程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调查问卷各维度情况总述
        三、文化意识整体水平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四、对中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五、对文化理解、认知与态度呈现状况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六、对文化教学评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七、调查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
        一、学生对中俄文化知识的掌握方面
        二、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度方面
        三、现时教学方法与课标要求的匹配方面
        四、文化意识培养质量和资源分布方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堂观察分析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对象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二、实施过程
    第三节 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数据的信度检验
        二、数据总体情况概述
        三、课堂观察量表内部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四、对各观测点的数据分析
    第四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结论
        一、对中俄文化知识讲解深度方面
        二、对于主题和篇章中育人价值发掘方面
        三、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的手段方面
        四、学生呈现出的总体文化意识水平方面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问题分析
        一、培养理念层面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层面
        三、考评机制层面
        四、群体差异化应对层面
    第二节 文化意识培养理念与总体设计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理念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路径
        三、文化知识是基础
        四、文化理解是过程
        五、文化意识是目标
    第三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一、依托主题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以语篇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载体
        三、寓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情境教学
        四、语言文化情境中的词汇教学
        五、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六、课外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安排
    第四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支持要素
        一、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
        二、教师理念与技能发展的引导与培训
        三、不同“起点”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培养
        四、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全方位支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信息技术发展应给教育事业带来的改变
        2.当下我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状况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国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国内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3.国内外研究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1.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应用
        3.小学语文教学
    (五)理论依据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简介
        1.课堂观察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二)研究工具的设计
        1.观察表的设计及应用
        2.问卷的设计及应用
        3.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应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1.学校现代信息设施拥有情况
        2.现代信息设施的新旧情况
    (二)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的调查与分析
        1.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情况
        2.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的情况
    (三)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实践的调查与分析
        1.小学语文教师对现代信息设施的看法及依赖程度
        2.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使用现代信息设施情况
        3.不同课型使用的现代信息设施及其应用
        4.小学语文教师利用现代信息设施备课的情况
    (四)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反应的调查与分析
        1.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专注度情况
        2.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回答问题情况
        3.学生的语文形成性练习完成情况
        4.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变化情况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问题及成因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2.教师的知识及元知识储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3.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反应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学校现代信息设施管理制度不完善
        3.缺乏完备的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4.语文教师自我提升意识不高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不足
五、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改善对策
    (一)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应进一步完善
        1.制定帮扶政策或财政支持政策
        2.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考核
    (二)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改进的方面
        1.制定完善的现代信息设施使用计划
        2.为教师减少非教学工作负担
        3.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三)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应有的改进
        1.端正自身工作态度
        2.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观察表
附录B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C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D 访谈记录1
附录E 访谈记录2
附录F 访谈记录3
附录G 访谈记录4
致谢

(3)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发展呈现新需求
        (二)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亟需解决低效问题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是低效问题解决的关键
        (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设计研究不足
        (五)本研究者具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研究的条件
    二、概念界定
        (一)外语教学
        (二)高校汉语教学
        (三)汉语教学的优化
    三、文献综述
        (一)外语教学优化研究
        (二)汉语教学优化研究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
        (四)研究述评
    四、理论基础
        (一)二语习得理论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三)汉语教学理论
        (四)交际学理论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步骤
第一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公元前1 世纪至黎朝时期)
        (一)社会背景:封建社会政治、宗教上的影响和需求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建立最早的封建社会汉语教学大学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个别式教学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育资源受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形成阶段(阮朝时期至1975 年)
        (一)社会背景:受政治的影响,汉语成为越南人学习的一种外语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汉语主要由国家公办外语系大学进行教授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递—接受为标准教学形式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学效果处于低效状态
    三、发展阶段(1975 年至今)
        (一)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教育的需求,汉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公办大学及民办大学大量开设汉语系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达—交换信息为标准教学形式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面临瓶颈问题
第二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一、现状描述
        (一)调查对象
        (二)数据收集方法
        (三)调查结果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问题
        (二)课堂教学实施问题
    三、原因分析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三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的优化
    一、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
        (一)能够引导教学活动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二)要考虑到课程时间标准、精力的消耗和教学环境条件
        (三)要明确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学生能否达到汉语能力培养目标的可能性
    二、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内容
        (一)内容要以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为基础
        (二)内容要有完整性
        (三)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四)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水平可接受的可能性
        (五)内容要符合教程规定的课时标准
        (六)内容要符合当前的教学条件和物质条件
    三、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理据
        (一)二语习得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三)汉语教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四)交际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四、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形态
        (一)教学设计优化的理念
        (二)教学设计优化的形式
        (三)教学设计优化的原则
        (四)教学设计优化的方法
    五、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条件
        (一)汉语教师能力要满足工作的专业性要求
        (二)教学方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
        (三)发挥现有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四)创造适合本土学习的教学条件
    六、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的前期信息调查分析阶段
        (二)课堂教学的中期的课程策划阶段
        (三)后期教学实施阶段
第四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施优化
    一、准备的优化
        (一)教学对象分析的优化
        (二)教学环境分析的优化
    二、运行的优化
        (一)教学目标定制的优化
        (二)课堂管理组织的优化
    三、评估的优化
        (一)评估的标准
        (二)评估的内容
    四、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一)初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二)中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三)高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第五章 促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建议
        (一)推动针对越南本土学生的教材编写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教师教学的建议
        (一)教师的自身素养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方面
    三、教学管理的建议
        (一)创设必要的教学基础条件
        (二)提升教师们的教学管理主体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研究对象综合信息调查问卷
    附录二 研究对象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校教学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四 教学对象特征的访谈提纲设计
    附录五 教师的汉语教学现状及教学观念调查问卷
    附录六 越南高校教师的访谈提纲设计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4)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情景教学法的研究
        2.1.1 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2.1.2 国内外对情景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2.2 多媒体网络辅助语言教学的研究
        2.2.1 多媒体网络辅助语言教学的概念
        2.2.2 国内外对多媒体网络辅助语言教学的研究现状
    2.3 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情景教学的研究
        2.3.1 多媒体网络辅助情景教学的概念
        2.3.2 国内外对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情景教学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理论
    3.2 相关二语习得理论
        3.2.1 Krashen的“输入假说”
        3.2.2 输入强化
    3.3 心理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学生调查问卷
        4.3.2 教师课堂观察表
        4.3.3 前、后测试卷
    4.4 研究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5.1 研究结果
        5.1.1 实验数据分析
        5.1.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5.1.3 访谈结果
    5.2 研究结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发现
    6.2 研究启示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学生关于多媒体网络辅助情景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课堂观察表
附录3 典型教学设计
致谢

(6)初中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相关文献分析
        1.3.2 国外相关文献分析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的目标
        1.4.2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问卷调查法
        1.5.2 访谈法
        1.5.3 文献分析法
    1.6 核心概念界定
        1.6.1 初中
        1.6.2 网络课程
        1.6.3 教学资源
    1.7 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与基本类型
    2.1 理论基础
        2.1.1 课程开发理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网络时代的传播理论
    2.2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基本类型
        2.2.1 英语听力网络教学资源
        2.2.2 英语口语网络教学资源
        2.2.3 英语阅读网络教学资源
        2.2.4 英语写作网络教学资源
第三章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3.1 初期调查
    3.2 调研设计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试测
        3.2.3 正式问卷
        3.2.4 访谈设计
        3.2.5 调查实施
    3.3 学生层面调查结果分析
        3.3.1 学生对网络课程的认知方面
        3.3.2 学生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态度方面
        3.3.3 学生利用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状况
    3.4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4.1 教师对网络课程的认知现状
        3.4.2 教师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态度现状
        3.4.3 教师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4.3.1 教师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现状
        3.4.3.2 教师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建设现状
第四章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4.1.1 师生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认识不到位
        4.1.2 师生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态度不够积极
        4.1.3 师生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
    4.2 英语网络资源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传统教育体制制约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
        4.2.2 师生的网络信息素养不高
        4.2.3 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局限影响了其利用效果
第五章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5.1 提高教师的英语网络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
        5.1.1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5.1.2 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转变师生观念
        5.1.3 鼓励广大一线教师开展网络课教学实践
    5.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转变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态度
        5.2.1 完善学校激励体系,转变教师对网络课堂的态度
        5.2.2 鼓励教师开发、建立自己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
        5.2.3 创建适合本校教师的英语学科平台
    5.3 提升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利用效果
        5.3.1 重视网络课程内容建设,梳理精品课程
        5.3.2 完善互动教学设计,提高网络课程资源利用水平
        5.3.3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网络资源开发能力
        5.3.4 完善网络课堂教学资源应用的软硬件环境
        5.3.5 学生利用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发表

(7)汉语语法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与运用情况分析 ——以《汉语语法点教学案例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
第一章 汉语语法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策略分析
    第一节 多模态认知理解
        一、视觉角度
        (一)图片、图形和符号
        (二)文本颜色
        (三)PPT整体风格
        (四)动画设计
        二、听觉角度
        三、视觉、听觉结合
    第二节 剖析构合原理
        一、从语序角度
        二、从语义角度
    第三节 提供具体情景
        一、独立情景
        二、连贯情景
    第四节 建构语用规则
        一、利用情景感知语用规则
        二、利用符号归纳语用规则
    第五节 练习形式多样化
        一、机械性练习
        (一)重复型机械性练习
        (二)替换练习
        二、有意义的练习
        三、交际性练习
        四、任务型练习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语语法多媒体课件运用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三、调查问卷实施情况
    第二节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一、基本信息
        二、汉语语法多媒体课件运用情况
        (一)课件PPT设计部分
        (二)语法点导入部分
        (三)语法点讲解部分
        (四)语法点练习部分
        (五)活动部分
        (六)作业部分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针对汉语语法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启示及建议
    第一节 PPT设计
        一、课件整体风格应保持统一
        二、增加视频、动图等模态
        三、注重图文布局的合理性
        四、关注色彩搭配的协调性
        五、重视信息呈现的方式和数量
    第二节 教学环节设计
        一、语法点导入部分
        二、语法点讲解部分
        三、语法点练习部分
        四、活动和作业部分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新媒体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基于教育信息化时代
        1.1.2 源于古诗词的重要地位
        1.1.3 始于对“部编版”教材古诗词教学研究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研究综述
        1.3.2 关于新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的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新媒体
        1.4.2 古诗词
        1.4.3 部编版语文教材
    1.5 理论依据
        1.5.1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1.5.2 学习动机理论
        1.5.3 建构主义理论
        1.5.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媒体运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调查
    2.1 问卷调查设计
        2.1.1 调查对象
        2.1.2 问卷设计
        2.1.3 问卷内容
        2.1.4 访谈提纲
    2.2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2.2.1 学生使用新媒体情况分析
        2.2.2 学生对古诗词教学使用新媒体技术的态度分析
        2.2.3 古诗词教学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课堂情况分析
    2.3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2.3.1 教师使用新媒体情况分析
        2.3.2 教师对新媒体应用于教学的评价及建议
第3章 古诗词教学运用新媒体的优势分析
    3.1 视听结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3.2 直观展示,拓展知识
    3.3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搜集信息的能力
    3.4 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3.5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第4章 新媒体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问题
        4.1.1 教师对多媒体态度不明
        4.1.2 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制作课件技术不成熟
        4.1.3 教师对新媒体教学认识较少
        4.1.4 课堂信息容量过大
        4.1.5 教师备课时间有限,课件设计不合理
        4.1.6 教师缺乏教学资源深度开发的能力
        4.1.7 学校的软件设施未与时俱进
        4.1.8 教师缺乏针对性培训
        4.1.9 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有待提高
        4.1.10 新媒体的负面效应
    4.2 原因分析
        4.2.1 教师新媒体教学意识淡薄
        4.2.2 教师新媒体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足
第5章 促进新媒体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5.1 强化新媒体教学意识
        5.1.1 把握使用新媒体教学的“度”
        5.1.2 关注“技术”更要关注“学生”
        5.1.3 “经验”和“新的教学理念”双重并行
        5.1.4 加强交流合作,提升“教研”意识
    5.2 加强教师新媒体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5.2.1 提高教师新媒体教学理论知识水平
        5.2.2 提高教师新媒体教学能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图像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诞生于视觉文化研究中的图像
        (二)图像的认识机制
        (三)基于图像的教学法
        (四)图像与语文教学
        (五)通过视频图像开展的教育研究
        (六)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三、核心概念
        (一)课堂教学
        (二)图像
        (三)教学设计
    四、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一)混合研究
        (二)量化研究:课堂教学中图像的现状
        (三)质性研究:课堂教学的图像世界
        (四)印证与整合: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资料整理
    二、研究对象
        (一)学科的选择:语文
        (二)教学视频的选择:“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录像资源库
        (三)田野地点的选择:高山小学A校区
    三、资料收集方法
        (一)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实物收集法
    四、资料分析方法
        (一)课堂录像资料
        (二)田野工作资料
    五、研究伦理
        (一)知情同意
        (二)尊重与平等
        (三)无伤害与受益
第三章 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内容
    一、课堂教学中图像的类型
        (一)图像的分类标准
        (二)图片的类型
    二、课堂教学中图片的载体、时长与来源
        (一)课堂教学中图片的载体
        (二)课堂教学中图片的时长
        (三)课堂教学中图片的来源
    三、图片类型、题材、年级的综合关系
        (一)图片类型与题材的交叉分析
        (二)图片类型、题材和年级的交叉分析
    四、教学图片的特征
        (一)教学图片数量多,题材多元,类型丰富
        (二)教学图片具有载体单一、来源网络化、呈现时间短的特征
        (三)教学图片使用具有年级差异
        (四)教学图片以教学功能为核心
第四章 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目的
    一、教师理解的图像
        (一)教师眼中的语文教学
        (二)使用图像的作用
        (三)图像介入语文教学的困惑
    二、从图像到文字的转化机制
        (一)内在精神图像:“脑海中的图像”
        (二)外部物质图像:外显的图像
        (三)图像与文字的转化
        (四)小结
    三、图像的育人价值
        (一)内在精神图像:教学中的图像人
        (二)符号转化:图像与文字的交互生成
        (三)回归经验:图像教学效果的源泉
第五章 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方法的类型
        (一)观看
        (二)描述
        (三)对比
        (四)绘制
        (五)想象
        (六)回忆
    二、课堂教学中图像使用的策略
        (一)图像感知策略
        (二)图文转化策略
    三、课堂教学中图像的认知步骤和教学机制
        (一)图像认知的案例
        (二)图像认知的步骤和顺序
        (三)图像的教学机制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一)图像介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样态
        (二)图像的功能与价值
        (三)使用图像的方法、策略和机制
    二、建议与展望
        (一)图像的价值与潜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挑战
    三、研究反思
        (一)方法使用仍有欠缺
        (二)图像研究的多学科特性
        (三)图像表述的困难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图像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记录表(示例)
    附录2 访谈记录表(教师)
    附录3 图像的教学设计的访谈提纲(教师)
后记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四、公共外语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 沈倬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D]. 刘雪然.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D]. 阮氏兰(NGUYEN THI LAN). 西南大学, 2021(01)
  • [4]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有效性研究[D]. 艾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初中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D]. 张利利. 河北大学, 2020(08)
  • [7]汉语语法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与运用情况分析 ——以《汉语语法点教学案例研究》为例[D]. 秦婧一.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8]新媒体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D]. 邱丽玲. 集美大学, 2020(08)
  • [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图像的教学设计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标签:;  ;  ;  ;  ;  

公共外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