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土地利用模式知识的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魏艺璇[1](2020)在《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及管控策略研究 ——以晋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侵蚀,城市粗犷式发展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导致诸如城市生态斑块破碎、生态用地范围减少、自然资源受损等问题。随着我国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研究生态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并谋求两者间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控制线的划定也逐步成为热点问题。相关生态理论和GIS软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也为生态控制线的划定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针对晋州市目前生态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生态规划的视角切入,综合“反规划”理论、用地“博弈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晋州市生态控制线的划定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管控策略。首先,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晋州市生态空间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生态适宜性和生态安全格局两种构建方法划定生态控制线范围。一方面通过构建生态适宜性的方法,选取生态评估因子,利用GIS技术的加权叠加法进行生态适宜评价,并针对不同粒度的生态斑块,辅以Fragstats景观格局软件量化分析,得到经过整理后“较高、高”评级的生态适宜区;另一方面按照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方法,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考虑,构建“斑块—廊道—基质”的生态安全格局。然后,考虑到远期城市建设扩张的情况,将两种方法划定的范围叠加后,与城镇开发边界“博弈”。经校核城市生态控制线范围边界和用地规模后,优化得到最终生态控制线范围,并按“分级—分类”的方式划定区域和用地类型。最后,对线内两级管控区和用地分类进行管控,并从线内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线内已建用地指引和线内外产业联动三方面着手城市生态建设与发展,同时对管控机制提出相关管理策略。本文探讨出一套基于GIS的生态控制线划定方法,一定程度上对生态控制线理论进行了补充。同时以晋州市为例,确定其生态控制线的划定范围及管控策略,为其他城市的划定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角度。
杨靖[2](2020)在《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田水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水利部更是做出重要批示要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此,持续、健康的推进农田水利向更智能化、更精准化方向发展,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设施与现代化改造,从水源到田间整体实现水利设施的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具有地理空间属性的事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上的革新,本次研究通过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完美结合,再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实现灌区渠系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使得灌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更科学的技术支持。我国的灌区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要实现灌区的精细化管理,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对灌区内地地理空间要素实现系统、精准化管理,因此建立灌区空间数据库是非常有必要,以数据库为支撑,来制定灌区用水计划。本次研究基于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数据采集手段移动GIS、无人机、GPS等开展数据采集工作。本文主要以研究与开发宝鸡峡灌区扶风段用水计划系统为目标,通过构建灌区空间数据库为重点展开如下工作,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首先对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进行概念设计。通过概念设计,对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了解系统所需基础数据,通过结合“3S”技术开展了灌区基础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用比较先进的采集手段—无人机测量和移动GIS,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2)将采集完成的灌区基础数据如渠系资料、田块信息、农作物信息、灌溉制度等进行入库前的预处理,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3)通过GIS系统构建灌区空间数据库,以Geo Database数据库模型,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对灌区内的地理要素分类编码,实现分层管理,构建的灌区动态数据库为后期设计灌区用水系统提供数据支撑。(4)以典型灌区——宝鸡峡灌区渠扶风段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实际问题。利用Arc GIS Engine技术和C#为开发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2为开发工具包、.Net Frame Work4.0框架,对GIS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将整个系统开发设计为用户管理模块、渠系数据管理模块、属性数据管理模块、优化配水模块、数据导出模块、帮助等几个方面。整个系统界面优化、操作简单、系统数据管理完整、性能突出,有较好的移植性和推广性。
夏雷[3](2020)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村落风貌由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共同作用而形成,是村落特色的综合表达。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村落风貌也逐步地发生着变化,“城乡一貌、千村一面”的问题日益凸显,村落的地域与文化特色在逐渐丧失,村落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也非常关注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村落风貌成为未来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东北严寒地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农业地区广大,乡村众多,农村环境建设相对缓慢和滞后,但盲目建设、风貌破坏、特色缺失等问题同样突出,具有特殊的开展村落风貌研究的典型意义。研究以“十二五”绿色村镇课题为契机,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色逐渐消弱等问题入手,针对风貌信息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提出定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风貌研究方法,通过“信息收集——数据构成——系统搭建——功能应用”的思路建立风貌数据库系统,为村落风貌信息管理、特色识别、规划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收集”——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实态调研与风貌现状特征解析。通过对典型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要素的收集,获取全面、完整与多样的风貌信息,分析村落风貌的成因。“数据构成”——建立村落风貌信息体系与基础数据库。基于村落风貌调研结果,立足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基础条件特征,提出村落风貌信息集成与整合、识别与编码方案,并据此构建村落风貌基础数据库,形成其内部数据组织结构。“系统搭建”——建立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与标准数据库。通过梳理村落风貌体系与数据库系统应用之间的关系,以村落风貌特色塑造理念下的风貌规划思路为突破点,提出针对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特色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方法。构建村落风貌量化引导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标准引导值,对基础风貌信息进行提取与运算处理,构建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功能应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征解读、风貌发展类型识别、规划提升策略等应用分析。基于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东北严寒地区28个村落风貌的综合评价,对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特色进行解读,提出风貌提升策略。通过村镇景观规划、村落公共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对系统的应用模式与功能拓展进行阐述与延伸讨论。研究以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建设需求为基础,通过对风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对风貌信息的量化处理,探讨了在不同规划与研究需求下数据库系统内数据体系拓展与功能应用。为即将开展的省域和县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为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专业与技术支持。
蒋明杰[4](2019)在《南宁埌东商圈商业租金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时期,城市化以内涵式增长替代了过去增量扩张的模式,城市功能不断生长和分蘖,内部空间结构正经历着剧烈的震荡和变动;在商业地产投资增长和电商发展的冲击下,城市商业活动的空间集聚在宏观微观因素影响下随之不断变化调整,而城市商圈内商业地产价值空间特征一定程度上能反应这种变化。本文以南宁市大埌东商圈为研究对象,采集商铺等传统零售商业的租金和价格数据,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建立了商圈零售商业租金分布模型。根据商业物业价格特征模型原理,剔除了商铺等自身的价格影响因素,探讨外部影响因素对商业租金的影响。通过POI网络数据爬取数据,定性探讨住宅、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服务设施等外部因素对商业租金空间分布的影响。结论表明,埌东商圈的零售商业对住宅分布依赖性较强,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服务设施分布的响应性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埌东商圈定位为城市中央商务区,其他商务活动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但零售商业的峰值点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城市现代中央商务区仍然具有地租模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以上的研究,提出了南宁市埌东商圈的规划对策,尤其是针对新零售商业空间的转型需求,以埌东商圈新时代功能定位前提下,对商圈内部商业空间提出适应性调整建议。
何列松[5](2020)在《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协同制图是提高地图制图工作效率,快速更新地图产品和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有效方法。目前,CSCW领域单独研究文本、图像编辑、图形设计方面协同工作相对较多,地图(同时包含大量图形、图像、文本、OLE等)协同编辑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DBMS或者DFS研究普通关系型事务相对较多,而针对包含复杂关系的空间数据编辑事务相对较少;协同制图中前台用户交互编辑地图研究相对较多,而后台地理信息数据库同步地永久写入更新前台编辑成果的研究相对较少。面向协同制图研究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解决协同制图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对于前台地图交互编辑与后台地理信息更新保持数据一致性,提高多用户协同制图交互界面的协调同步性,平衡兼顾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生产更新的效率和成果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针对协同制图中目前存在的地图编辑事务执行和处理效率不高、地图编辑长事务并发处理复杂、多客户端集中协同制图时地图协同同步显示难等关键问题,开展了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其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了协同制图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指出了当前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MELT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2.介绍了协同制图相关理论与方法,引入了MELT相关的概念;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归纳了目前协同制图中还存在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总结了传统GIS长事务核心问题和开展研究的难点。3.设计了MELT模型,它基于地图文档状态及其变化模拟协同制图MET,分别提出了基于虚拟内存和普通内存如何管理和操作地图文档状态及其变化数据的方法,说明了基于地图文档代理MET的原理,设计了事务列表管理协同制图MET,而后详细介绍了设计的地图文档模型详细结构。针对一类特殊制图对象OLE进行扩展建模,以支持对OLE对象的事务操作模拟。4.研究了基于单列表和双列表的协同制图事务组织与调度技术,设计了协同制图MET串行化协议,提出相交并发事务处理方法,阐述了协同制图中自动事务和用户长事务的内涵,研究了GRCP自动方法,设计实现了基于矢量栅格混合金字塔索引的协同制图多客户端同步显技术。5.构建了集中式协同制图实验平台CoMapping系统,开发了基于MELT的地图文档多源数据集成软件模块,构建了地图要素编辑功能框架,实验解决了几类典型GRCP的地图编辑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比例尺、不同数据量大小的地图数据,对基于地图文档模拟的MELT模型进行了事务管理能力测试、事务并发处理实验和基于协同工作组的多客户端地图同步协同显示实验,验证了MELT模型对协同制图机制的支持和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的解决效果。在本论文最后总结中归纳了以下创新点:(1)基于虚拟内存的动态单备份和基于磁盘和内存存储的静态多备份的地图文档模型改进了传统MELT模型,通过地图文档状态备份和变化数据存储管理,成功模拟了数据库MET,克服了DBMS中GIS长事务执行时间长、DDL操作受限等缺点,提高了MET执行效率和MET管理能力。(2)设计了协同制图事务三元组模型,建立了MELT并发处理规则,实现了基于协同制图MELT优化、合并、丢弃等并发处理方法,支持协同制图事务串行化处理,维护了事MELT的ACID特性,确保了地图编辑成果数据的一致性。(3)设计实现了以双线道路交叉口处理、注记压盖同色线划和填充点符的地图图形关系自动处理方法,这些处理不增加地图文档数据量且不影响地图编辑其他流程,不仅显着减少了编辑事务数量和用户编辑工作量,还显着降低了MELT前后地图文档状态变化数据量。(4)采用基于矢量栅格混合金字塔索引,通过将Drawpile改进的CoMapping实验系统,实现了多用户协同制图客户端地图同步显示机制,显着提升了协同制图视图显示的同步协调性。
崔国庆[6](2019)在《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干旱区地下水绿洲是绿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由于水资源补给单一,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稳定直接关系到绿洲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是绿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也是目前尚未充分探讨和解决的绿洲学难点问题。腰坝绿洲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高原,由地下水系孕育而成,是典型的地下水绿洲,并具有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近年来,随着绿洲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大,人口的迅速增长等因素引起了一系列绿洲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如出现地下水漏斗,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多个层面综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以及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等。以腰坝绿洲为例,应用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流程,构建了针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模糊集和粗糙-模糊集理论三种方法评价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据此提出一种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级划分思路,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级进行划分,分析影响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与空间信息技术进行耦合,开发了专门的信息系统平台,可方便、快捷地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为科研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服务。本研究结论如下:(1)从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化学、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和植被等五个方面研究了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研究表明,腰坝绿洲地下水历经持续和超量开采,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逐年下降。地下水化学类型持续发生变化,TDS平均为1994.80 mg/L,最大值达3861.10 mg/L。土壤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非盐渍化土壤占20%,盐渍化土壤占72%,重盐渍化土壤占8%,土壤整体含盐量在水平方向由东至西逐渐上升,垂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弱。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85.15%,近年来研究区逐步扩大了油葵、杂交谷子等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随之缩小了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地下水位自2010年起逐渐恢复。(2)本研究在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分析和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划分为五级:一级(非常稳定)、二级(稳定)、三级(基本稳定)、四级(不稳定)、五级(极不稳定)。提出了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去掉冗余指标,最终构建了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共20个指标组成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3)借助粗糙集和模糊集理论模型,提出了将粗糙集、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新方法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腰坝绿洲生态系统在2008年以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整体处于极不稳定或不稳定状态。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隶属度位于“极不稳定”区间。1998年、1999年、2002年、2006年和2007年的隶属度位于“不稳定”区间。2008年后,其稳定性逐年提高,2018年达到稳定状态。基于粗糙集、模糊集、粗糙-模糊集理论的三种评价结果均客观反映了近20年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经过研究表明,基于粗糙-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方法计算方便,评价结果即能定性又能定量的反映出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4)通过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稳定性驱动机制的分析研究表明,绿洲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稳定性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从水资源、土壤、植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因素中,年蒸发量、地下水TDS、干旱度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在人文驱动因素中,耕地面积是重要驱动因子。(5)按照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数据库的设计方案,构建了包含基础地理、社会经济、自然灾害、文档数据和元数据共5个数据集35个图层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便捷的进行评价指标的约简、权重的计算,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评价结果图形展示的直观性,实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时空响应。
查李想[7](2019)在《基于GIS江西黎川县耕地质量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乃至社会进步都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确保耕地的质量与数量,是加强和完善国情国力调查的迫切需要。通过开展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可以明确产能变化情况,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建设、休耕等措施,提高耕地产能,促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以江西省黎川县为例,基于GIS研究耕地质量等别相应的监测方法,并建立黎川县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通过将相关的数据输入该数据库系统,生成黎川县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的结果,快速准确地获得耕地质量等别,并借助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与上一年度分析与对比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形成相应的结论。(1)研究耕地质量分等体系确定方法:根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确定黎川县标准耕作制度、指定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产量—成本”指数、产量比系数等分等参数,结合推荐分等因素和黎川县社会经济状况构建黎川县耕地质量分等因素指标体系。根据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分等因素的权重确定。(2)建立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指标体系:依据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指标选取的原则,从生产环境、生产力和生产管理水平等角度最终确定黎川县监测指标体系。(3)基于GIS进行监测渐变类型区的划分:利用GIS并结合黎川县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条件划分自然质量分区和分等因素限制分区,结合耕地质量监测渐变区划定的原则,采用“限制因素-自然等别”的方法确定渐变类型区的分布范围和类型。(4)监测单元和监测样点的划分:依据监测单元和监测样点选取的原则,并考虑渐变类型区、监测单元和监测样点的关系,在监测控制区和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图、耕地质量监测渐变区图等地图和要素叠加分析后形成监测单元、监测样点布设方案与结果,并采集样点土壤进行理化性质的检验。(5)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数据库建设: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采用文件—关系混合数据库模型,进行数据整理、输入以及坐标变化等操作,最终形成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数据库。(6)利用黎川县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系统的相应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得出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形成相应的结论:1)黎川县耕地质量等别整体情况变化:与2015年度等别面积进行对比,2016年黎川县耕地质量等别面积变化有如下规律:在国家自然等别方面,8等面积增加,10等面积减少;在国家经济等别和国家利用等别方面,大体上没有明显变化。由于耕地补充开发导致的新增耕地、灾害损毁导致的减少耕地以及土地整理项目导致的黎川县耕地质量平均等别发生了如下变化:2016年比2015年国家自然等提升了0.05,国家利用等提升了0.03,国家经济等提升了0.03。2)酸化型范围内,包括综合等为6等至11等的耕地,综合等除11等别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他等别变化不大。其原因是由于11等耕地所在区域的土壤PH值变小,土壤酸化。3)肥力提升范围内,包括综合等为5等至10等的耕地,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是由于这些地块经过多年生态耕种,比如实行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及增施有机肥方式,使得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
罗玉恒[8](2019)在《基于3S技术的天水市颖川河流域水土流失区划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土流失是困扰当今世界区域性环境问题之一,影响范围广,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引发各种水土流失灾害发生,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严重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本研究以GIS技术、遥感技术、GPS技术、水土流水与防治等技术为支撑,以天水市颖川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ArcGIS软件操作平台,以SQL SERVER和Geodatabase为数据库平台系统,通过对地形数据提取、遥感影像解译、气象因子收集、河网调查、土壤数据调查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内外业资料调查分析,运用GIS空间技术分析方法,建立起颖川河流域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GIS地理空间数据库。以天水颖川河流域三维地形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水土流失严重程度区划数学模型,制定了颖川河流域水土保持方案。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调查了颖川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及河网构成。颖川河流域涉及麦积区马跑泉、甘泉、麦积3镇52村,流域范围总面积320.79 km2,发源于西南面的麦积山景区秦岭山脉区域,源头处山高谷深、峰锐坡陡;地势为南高,北低,系陇西陆台和中国秦岭地槽污大地质构造区域的过渡地带,为陇西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这两大地貌类型。颖川河流域瓦最低海拔高度1088m,最高海拔高度2191m,平均海拔高度1552m。流域平均坡度20.90度,大于25度的峻坡和峭坡面积124.29 km2,占38.76%。(2)根据土壤的实地调查与采样实验,得到了研究区土壤微团粒含量数据。调查发现川河流域以河谷地带的黄绵土、山梁两侧的黑垆土、麦积山林区的褐色土和综壤以及贾河村、麦积村等小区域形成的红粘土等这五类土壤为主。通过土壤微团粒检测实验发观,大于0.25mm风干土水稳性团粒平均含量:黑护土29.75g/kg、黄绵土55g/kg、综壤119.75g/kg、褐色土188g/kg、红粘土达到435.5g/kg。(3)基于SQL SERVER和Geodatabase数据库软件平台,建立起颖川河流域内水土流失因子地理空间数据库。(4)通过样地调查,基于模型计算得出了颖川河流域整体的侵蚀产沙强度,将水二流失侵蚀产沙强度值划分为轻度侵蚀区、中度侵蚀区、强度侵蚀区、极强度侵蚀区和剧烈侵蚀区这五个侵蚀产沙强度分级区。在侵蚀强度等级分布中,中度侵蚀区面积28.10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76%;强度侵蚀区面积186.07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8.00%;极强侵蚀区面积99.4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1.00%;剧烈侵蚀区面积7.1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24%。(5)根据水土流失数据模型分析结果,制定了颖川河流域水土保持方案。提出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地、林、路综合治理,以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坡面措施与沟道工程相结合,治理与开发并重的防治措施。对水利部门的水土流失治理与规划工作起到良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袁晨光[9](2019)在《基于ArcGIS的河南省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土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与土地相关联的多种要素中,土地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城镇土地级别的划分与基准地价的确定是影响土地质量重要的因素。土地级别划分与基准地价的确定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应的,现阶段对于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的要求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国家对于城镇土地定级估价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地止于以往的方法和过程,而是要对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进行严格把控,这就需要人们对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进行充分的研究,保证定级估价成果质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达到理想水平,这一方面能够使成果科学、有效地被人们所应用,为土地工作者实施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土地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相关研究,进行了研究评述,列举了相关理论,进行了城镇土地定级估价相关概念的界定,并阐述了城镇土地定级更新方法与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方法,在设计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研发了质检软件,并以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创建了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为核心,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模型;(2)以ArcGIS为平台,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中模块化流程设计开发了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软件;(3)分析了河南省18个地市城区土地定级与估价成果状况与成果的质量水平,对比了河南省18个地市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状况,并进行了质检软件的成果应用对比分析,最终提出了研究对策以及相关政策建议。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按照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的模型构建方法,能够设计出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模型,并且能够以ArcGIS为平台,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中模块化手段和Microsoft VisualC++程序,将土地级别评价组件与基准地价评估组件进行封装,设计开发出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软件,以此作为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的工具。(2)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质检系统能够按照有效性评价、完整性评价科学性评价和规范性评价的流程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进行评价。质检软件的设计程序是完整的,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其分析出的成果能够反映出每个区域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水平,其技术方法科学快捷、成果实用性较强、数据库建设规范合理,可以解决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的实际问题,能够最终被推广使用。(3)从研究结果来看,河南省18地市城区土地定级估价成果从横向和纵向角度来看具有合理性,能够反映城市发展方向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结果中没有出现I类指标特别严重的错误,II类指标错误次数较少,成果质量等级位于中等以上,总体质量呈现较优水平。具体看来,其中开封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濮阳市、许昌市、商丘市、济源市8个地市的中心城区成果质量评价总分位于90分以上,等级为优;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漯河市、三门峡市、驻马店市6个地市的中心城区成果评价总分位于80分—90分之间,等级为良;平顶山市、南阳市、信阳市、周口市4个地市的中心城区成果评价总分位于70分—80分之间,等级为中等。在出现错误类型统计上,规范性评价指标的错误出现次数最多,其中字段数值规范性指标、拓扑关系规范性和报告成果规范性指标错误出现次数最多;科学性评价指标的错误出现次数较少;完整性指标错误出现次数属于中等水平。
林思成[10](2018)在《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塔里木河干流耕地利用分析系统》文中提出塔里木河流域是新疆的粮食与棉花生产地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也是生态环境变化的脆弱敏感区。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行为,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塔里木河干流的耕地利用变化情况,有助于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本文提取塔里木河干流区1995-2015年的耕地变化数据,建立相应空间数据库,对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参考。本文对耕地利用相关知识做了详细阐述,选择塔里木河干流为研究区,通过对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的预处理,然后利用Arc GIS提取遥感信息,获取研究区各年份的耕地面积,得到塔里木河干流地区耕地利用情况,再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建立相应空间、属性数据库,然后将数据分类入库,最后结合Web GIS开发的相关技术,对处理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与分析,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简洁、直观的了解该时段内的耕地利用详细情况。本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第一,深入研究了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研究进展,GIS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空间数据库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第二,对所选研究区的遥感数据进行波段合成、校正、镶嵌、拼接、裁剪等预处理工作。第三,利用Arc GIS软件将预处理后的遥感数据进行再提取,得出研究区内各年份耕地变化关系,耕地变化的情况由耕地利用动态度和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数据处理与对比分析的研究表明在该研究时段内,耕地的面积由1239.75平方千米增长到3883.68平方千米,耕地主要分布于塔里木河两岸,上游耕地面积基数大,中游增长速度快,下游增速平缓。第四,建立耕地利用空间数据库系统,实现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的浏览与管理、基本地图操作等GIS功能,为塔里木河干流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可视化数据。
二、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土地利用模式知识的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土地利用模式知识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及管控策略研究 ——以晋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生态用地面临压力 |
1.1.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 |
1.1.3 生态规划理论与GIS技术成熟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生态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
2.1.2 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 |
2.1.3 GIS技术的生态规划应用进展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生态控制线研究进展 |
2.2.2 GIS技术的生态规划应用进展 |
2.3 相关实践案例 |
2.3.1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 |
2.3.2 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 |
2.3.3 沈阳市生态控制线 |
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生态控制线相关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生态控制线概念界定 |
3.1.2 相关概念辨析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反规划”理论 |
3.2.2 用地“博弈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3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影响因素 |
3.3.2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GIS的生态控制线划定与管控方法 |
4.1 生态控制线划定原则及方法选择 |
4.1.1 生态控制线划定原则 |
4.1.2 生态控制线划定常用方法 |
4.2 GIS生态空间数据库构建方法 |
4.3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构建方法 |
4.3.1 基于生态适宜性构建方法 |
4.3.2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
4.3.3 生态控制线范围的校核方法 |
4.3.4 “分级分类”划定方法 |
4.4 生态控制线管控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与管控研究 |
5.1 晋州市概况及现状分析 |
5.1.1 城市概况 |
5.1.2 现状生态空间分析 |
5.2 GIS生态空间数据库建立 |
5.2.1 基础数据来源 |
5.2.2 建立生态空间数据库 |
5.3 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研究 |
5.3.1 基于生态适宜性的生态控制线划定 |
5.3.2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控制线划定 |
5.3.3 生态控制线范围校核及结果 |
5.4 晋州市生态控制线管控策略 |
5.4.1 分区管控与分类保护 |
5.4.2 线内生态建设与发展 |
5.4.3 管控机制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图表目录 |
(2)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国内灌区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宝鸡峡灌区用水管理现状 |
1.4.2 宝鸡峡灌区空间数据库构建 |
1.4.3 宝鸡峡灌区用水计划系统设计 |
1.4.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数据采集 |
2.1 灌区基础地理数据 |
2.2 属性数据 |
2.3 技术路线 |
2.4 基础数据采集方式 |
第三章 基础数据预处理 |
3.1 专业术语解释 |
3.1.1 地理信息系统 |
3.1.2 地理信息数据库 |
3.1.3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 |
3.1.4 空间分析 |
3.2 栅格数据处理(地理配准) |
3.3 地图矢量化-Arc Scan自动矢量化 |
3.4 遥感数据处理 |
3.5 拓扑关系构建 |
3.6 数据处理辅助软件 |
3.6.1 奥维互动地图 |
3.6.2 Arc GIS10.2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灌区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
4.1 典型灌区地理状况 |
4.2 空间数据库构建理论基础 |
4.3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 |
4.4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4.4.1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 |
4.4.2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内容 |
4.5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6 空间数据库设计 |
4.7 属性数据库设计 |
4.8 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联结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灌区用水计划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5.2 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原则 |
5.2.1 系统设计思路 |
5.2.2 系统设计原则 |
5.3 系统开发总体框架设计 |
5.4 系统开发平台 |
5.4.1 系统开发硬件环境 |
5.4.2 系统开发软件环境 |
5.5 系统模块设计 |
5.5.1 登录界面设计 |
5.5.2 地图管理模块 |
5.5.3 渠系数据管理模块 |
5.5.4 灌区属性数据管理模块 |
5.5.5 用水计划生成 |
5.5.6 数据导出模块 |
5.5.7 帮助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东北严寒地区 |
1.3.2 村落风貌特色 |
1.3.3 风貌数据库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风貌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科学理论 |
2.1.2 空间形态理论 |
2.1.3 场所文脉理论 |
2.1.4 环境认知与意向理论 |
2.2 村落风貌的基础研究 |
2.2.1 村落风貌的构成要素 |
2.2.2 村落风貌的特征 |
2.2.3 村落风貌的塑造与信息表达 |
2.2.4 村落风貌规划 |
2.3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认知 |
2.3.1 东北严寒地区总体概况 |
2.3.2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类型与风貌特点 |
2.4 数据库及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2.4.1 数据库的类型与特征 |
2.4.2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特征研究 |
2.4.3 数据库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2.5 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研究 |
2.5.1 数据库的内容与层次 |
2.5.2 数据库的系统建构 |
2.5.3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现状特征分析 |
3.1 调研方法与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调研方法与数据收集 |
3.1.2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3.2 村落空间布局风貌特征 |
3.2.1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 |
3.2.2 村落用地规模与构成 |
3.3 村落街道与开敞空间风貌特征 |
3.3.1 路网形态 |
3.3.2 街道空间尺度与界面 |
3.3.3 开敞空间 |
3.3.4 绿化与设施 |
3.4 村落庭院风貌特征 |
3.4.1 庭院功能与组合模式 |
3.4.2 庭院绿化与地面铺装 |
3.5 村落建筑风貌特征 |
3.5.1 建筑平面布局 |
3.5.2 建筑立面要素特征 |
3.6 村落风貌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解析 |
3.6.1 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活动 |
3.6.2 民族与传统文化内涵 |
3.6.3 村落建设主导模式 |
3.6.4 城镇化与经济水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提取与基础数据库构建 |
4.1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整理方法 |
4.1.1 基础风貌信息的核对 |
4.1.2 基础风貌信息的整合要点 |
4.1.3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与整理 |
4.2 风貌信息的识别与筛选 |
4.2.1 风貌的可识别性 |
4.2.2 风貌信息的识别方法 |
4.2.3 风貌信息的识别模式 |
4.2.4 风貌信息的识别流程 |
4.2.5 风貌信息的筛选 |
4.3 风貌信息体系构建与内容解析 |
4.3.1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4.3.2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框架与内容解析 |
4.4 基于信息集成管理的风貌基础数据库构建 |
4.4.1 数据库的结构逻辑 |
4.4.2 数据库的内部数据组织 |
4.4.3 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运算处理与数据库系统设计 |
5.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与目标分析 |
5.1.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 |
5.1.2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目标 |
5.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架构 |
5.2.1 数据库系统的架构条件与要求 |
5.2.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 |
5.2.3 数据库系统的界面层设计与技术架构 |
5.2.4 数据库系统运行与基本功能的实现 |
5.3 基于风貌信息特征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机制 |
5.3.1 运算标准数据的确定依据 |
5.3.2 运算标准数据的分类解析 |
5.3.3 基础数据的提取与运算处理流程 |
5.4 面向现实需求的风貌量化引导框架与标准数据库建立 |
5.4.1 风貌量化引导指标框架 |
5.4.2 引导指标的权重确定 |
5.4.3 基于量化引导框架的标准数据库内容 |
5.4.4 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的数据组织方式 |
5.5 数据库系统的管理框架 |
5.5.1 系统用户管理 |
5.5.2 系统管理员运行维护制度 |
5.5.3 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应用研究 |
6.1 基于综合评价的村落风貌解读 |
6.1.1 村落风貌信息引导与综合评价过程 |
6.1.2 村落风貌总体特征解读 |
6.1.3 村落风貌子系统特征分析 |
6.2 依托数据基础应用层面的村落风貌特色塑造 |
6.2.1 村落风貌发展类型分析 |
6.2.2 村落风貌塑造整体引导 |
6.2.3 村落风貌子系统与各类要素特色塑造 |
6.3 数据库辅助的村落风貌相关专题应用研究 |
6.3.1 严寒地区村镇景观风貌要素识别与规划 |
6.3.2 严寒地区村落公共空间优化设计 |
6.3.3 严寒地区农村建筑设计与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南宁埌东商圈商业租金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手段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城市空间结构基本理论 |
2.1.1 中心地理论 |
2.1.2 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 城市地租地价理论 |
2.2.1 地租理论和城市地价 |
2.2.2 威廉·阿隆索地租模型 |
2.3 城市商业地理学 |
2.3.1 城市商业网点体系 |
2.3.2 商业区、商圈和中心商务区 |
2.4 商业地产价值及影响因素研究 |
2.4.1 房地产价值价格的内涵及估价方法 |
2.4.2 商业地产价值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 新零售业与城市商圈发展研究 |
2.5.1 零售地理学 |
2.5.2 零售业演变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2.6 小结与启示 |
第三章 南宁埌东商圈的形成与发展 |
3.1 南宁基本经济概况 |
3.1.1 南宁市基本概况 |
3.1.2 南宁未来城市职能分析 |
3.1.3 南宁商业经济潜力 |
3.2 南宁商业空间分化与演变 |
3.2.1 南宁市城市中心体系 |
3.2.2 南宁市(城市)商业网点体系 |
3.3 埌东商圈的形成与培育 |
3.3.1 规划界定与范围划定 |
3.3.2 埌东商圈的用地布局 |
3.3.3 埌东商圈商贸经济培育与发展 |
3.4 埌东商圈未来发展制约 |
3.4.1 新战略框架对埌东商圈形成挑战 |
3.4.2 数据时代新零售业推动商圈内部空间结构调整 |
3.4.3 埌东商圈面临的困境与抉择 |
3.5 研究角度的选取 |
第四章 研究区数据收集处理与研究模型 |
4.1 研究区商业用房租金数据采集与处理 |
4.1.1 数据外业采集 |
4.1.2 数据内业整理 |
4.1.3 商业用房的价值测定 |
4.2 构建研究区空间数据库 |
4.2.1 研究区空间数据库构建方法 |
4.2.2 基础空间数据库 |
4.2.3 商业用房租金属性数据融合 |
4.3 计算模型选取与应用 |
4.3.1 空间插值法 |
4.3.2 核密度函数方法 |
第五章 埌东商圈商业租金及其影响因素空间分布特征 |
5.1 基于空间插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商业租金价值的内涵 |
5.1.2 埌东商圈商业租金空间分布模拟 |
5.1.3 空间分布特征 |
5.2 基于核密度分析的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
5.2.1 商业物业租金的外部影响因素 |
5.2.2 影响因子的核密度值分布特征 |
5.2.3 核密度值对中央商务区功能演化的表征分析 |
5.3 零售商业租金及其外部因子核密度分布的关联比较 |
5.3.1 零售商业租金与住宅核密度分布比较分析 |
5.3.2 零售商业租金与公共服务设施核密度分布比较分析 |
5.3.3 零售商业租金与公共交通设施核密度分布比较分析 |
5.3.4 零售商业租金与教育设施核密度分布比较分析 |
5.3.5 零售商业租金与外部影响因子分布比较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租金分布对南宁埌东商圈发展影响分析 |
6.1 埌东商圈零售商业租金与用地功能布局的适应性分析 |
6.1.1 用地功能与租金分布适应性 |
6.1.2 新零售业调整与中央商务区功能提升 |
6.2 对策与建议 |
6.2.1 埌东商圈的功能定位调整 |
6.2.2 埌东商圈零售商业功能调整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1:外业采集数据表格 |
附表2:内业数据整理(示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总体解决方案 |
1.3.1 总体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协同制图理论与方法 |
2.1 协同制图概念 |
2.1.1 协同制图的CSCW起源 |
2.1.2 协同制图相关概念 |
2.2 协同制图模型与方法 |
2.2.1 长事务模型 |
2.2.2 长事务并发控制方法 |
2.3 地图制图协同工作机制 |
2.3.1 工作组机制 |
2.3.2 基于任务划分的协同制图工作流 |
2.4 基于MELT的空间数据库更新机制 |
2.4.1 基于C/S架构的协同制图数据库更新 |
2.4.2 基于B/S架构的协同制图数据库更新 |
2.5 协同制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
2.5.1 基于空间数据的协同制图事务效率问题 |
2.5.2 协同制图长事务并发处理复杂度问题 |
2.5.3 协同制图地图同步显示问题 |
2.5.4 传统GIS长事务核心问题 |
2.5.5 研究难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ELT模型构建 |
3.1 基于地图文档状态及变化的MET存储模型 |
3.1.1 虚拟内存的MET存储模型 |
3.1.2 普通内存的MET存储模型 |
3.1.3 基于地图文档状态备份与变化的MET模型 |
3.2 地图文档模型定义 |
3.2.1 基于虚拟内存的地图文档模型变量定义 |
3.2.2 文档状态信息在虚拟内存中统一存储 |
3.2.3 地图文档中MET三元组模型 |
3.2.4 基于地图文档的MELT模型 |
3.3 OLE对象的编辑事务支持 |
3.4 基于MELT模型的I/O操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ELT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 |
4.1 协同制图事务组织与调度技术 |
4.2 协同制图长事务并发处理技术 |
4.2.1 协同制图MET串行化协议 |
4.2.2 相交事务并发处理方法 |
4.2.3 协同制图中自动事务与用户长事务 |
4.3 基于MELT的GRCP自动处理方法 |
4.3.1 几种典型的GRCP问题 |
4.3.2 GRCP模型及其扩展 |
4.3.3 几种典型GRCP方法 |
4.3.4 其他GRCP技术体制设计 |
4.4 协同制图多客户端同步显示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ELT的协同制图实验 |
5.1 集中式协同制图实验平台的构建 |
5.2 基于MELT的地图文档多源数据集成 |
5.3 地图要素编辑 |
5.3.1 地图要素编辑功能划分 |
5.3.2 地图编辑处理功能模块架构 |
5.3.3 地图要素编辑处理的工作流程 |
5.3.4 地图要素编辑测试 |
5.4 GRCP的地图编辑 |
5.4.1 GRCP的地图编辑功能 |
5.4.2 GRCP测试 |
5.5 基于地图文档的MELT模型实验 |
5.5.1 基于MELT模型的事务管理能力测试 |
5.5.2 面向协同制图的MELT并发处理实验 |
5.5.3 基于协同制图工作组的多客户端地图同步显示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应用前景与展望 |
6.3.1 应用前景 |
6.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绿洲生态系统要素表征研究进展 |
1.2.2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 |
1.2.3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 |
1.2.4 空间信息技术在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地貌 |
2.2 气候 |
2.3 水文 |
2.4 土壤和植被 |
2.5 社会经济 |
第三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 |
3.1 地下水动态表征 |
3.2 地下水化学表征 |
3.3 土壤理化性质表征 |
3.4 土地利用表征 |
3.5 植被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 |
4.1.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
4.1.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方法 |
4.1.3 粗糙-模糊集评价方法 |
4.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与建立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4.2.3 评价指标稳定性等级的界定 |
4.3 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指标选取 |
4.3.1 数据离散化处理 |
4.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指标约简 |
4.3.3 综合评价最终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以腰坝绿洲为例 |
5.1 基于粗糙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1.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1.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
5.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2.1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指标权重确定 |
5.2.2 基于广义多级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价 |
5.2.3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
5.3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
5.4 三种评价结果对比与分析 |
5.5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 |
5.5.1 绿洲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因素 |
5.5.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 |
6.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建立 |
6.1.1 空间数据库建设内容与设计路线 |
6.1.2 数据类型划分和数据组织 |
6.1.3 空间数据库建立 |
6.1.4 空间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
6.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设计 |
6.2.1 信息平台设计目标 |
6.2.2 平台的总体结构 |
6.2.3 信息平台开发环境设计 |
6.2.4 平台的基本功能 |
6.3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及应用 |
6.3.1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
6.3.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GIS江西黎川县耕地质量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耕地质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
1.3.2 GIS在耕地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 |
1.3.3 空间数据库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2 自然条件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4 土地利用现状 |
2.5 耕地利用及空间分布 |
2.6 基于GIS耕地质量空间分析 |
2.6.1 自然质量等别分析 |
2.6.2 利用等别分析 |
2.6.3 经济等别分析 |
3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方法 |
3.1 确定耕地质量分等参数体系 |
3.2 耕地质量分等因素及其权重的确定 |
3.2.1 耕地质量分等因素指标体系 |
3.2.2 耕地质量分等因素权重确定 |
3.2.3 耕地质量分等属性标准化处理 |
3.4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1 监测指标选取的原则 |
3.4.2 监测指标分类 |
3.4.3 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 基于GIS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研究 |
3.5.1 结合GIS分析划定监测控制区及确定限制性因素 |
3.5.2 建立ModelBuilder模型确定监测渐变类型区及主导因素 |
3.5.3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单元分类与选取原则 |
4 基于GIS黎川县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数据库建设与系统开发 |
4.1 空间数据库技术 |
4.2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数据库内容 |
4.2.1 数据整理与输入 |
4.2.2 图形编辑及属性数据链接 |
4.2.3 坐标变换与图形拼接 |
4.3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数据库属性字段设置 |
4.4 黎川县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4.4.1 系统的目标 |
4.4.2 系统的设计方法 |
4.4.3 系统的运行环境 |
4.4.4 系统的总体设计 |
4.4.5 系统的主界面 |
4.4.6 系统的功能 |
5 黎川县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 |
5.1 黎川县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对比 |
5.1.1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情况 |
5.1.2 减少耕地质量等别情况 |
5.1.3 质量建设耕地质量等别情况 |
5.1.4 耕地质量平均等对比情况 |
5.2 黎川县耕地质量监测等别结果分析 |
6 全文总结 |
6.1 黎川县耕地质量现状及分布情况 |
6.2 研究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的方法 |
6.3 基于GIS黎川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库建设与系统开发 |
6.4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3S技术的天水市颖川河流域水土流失区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实施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基本情况 |
2.1.2 行政区域 |
2.1.3 颖川河流域范围的划定 |
2.2 颖川河流域水土流失因子调查 |
2.2.1 地形因子调查 |
2.2.2 土壤因子调查 |
2.2.3 降雨量因子调查 |
2.2.4 土地利用类型及植被覆盖度的影像解译 |
2.3 颖川河流域水土流失空间数据库的创建 |
2.3.1 数据库建立 |
2.3.2 数据入库流程 |
2.4 颖川河流域地形因子的提取与量化分析 |
2.4.1 海拔高程分析 |
2.4.2 坡度、坡向与坡位分析 |
2.4.3 地形起伏与地表曲率分析 |
2.4.4 水文河网与沟壑密度分析 |
2.5 创建颖川河流域水土流失模型 |
2.5.1 水土流失数学模型计算原理 |
2.5.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2.5.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 颖川河流域水土流失区划评价及分析 |
3.1 颖川河流域水土流失区划评价 |
3.1.1 土壤团粒含量栅格化 |
3.1.2 植被盖度栅格化 |
3.1.3 沟壑密度栅格化 |
3.1.4 坡耕地面积比栅格化 |
3.1.5 水土流失评价 |
3.2 颖川河流域水土保持方案 |
3.2.1 自然条件 |
3.2.2 社会经济概况 |
3.2.3 水土流失状况及治理现状 |
3.2.4 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
3.2.5 建设任务和规模 |
3.2.6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
4 总结 |
4.1 结论 |
4.2 展望 |
5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ArcGIS的河南省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ArcGIS |
2.1.2 空间数据库平台 |
2.1.3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 |
2.1.4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质检系统 |
2.2 基础理论 |
2.2.1 土地供给理论 |
2.2.2 城市化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2.2.4 地租、地价理论 |
2.3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更新方法 |
2.3.1 城镇土地定级更新方法 |
2.3.2 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方法 |
3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模型设计 |
3.1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总体模型框架构建 |
3.1.1 概念数据模型构建 |
3.1.2 逻辑数据模型构建 |
3.1.3 物理数据模型构建 |
3.2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指标设计 |
3.2.1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2.2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3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总分确定 |
4 基于ArcGIS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软件实现 |
4.1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软件 |
4.1.1 质检软件开发流程 |
4.1.2 质检软件开发方法 |
4.1.3 数据库要素设计 |
4.1.4 数据库成果组织设计 |
4.1.5 质检软件功能设计 |
4.2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过程 |
4.2.1 有效性评价 |
4.2.2 完整性评价 |
4.2.3 科学性评价 |
4.2.4 规范性评价 |
4.2.5 数据库成果评价总分确定 |
5 河南省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自然资源概况 |
5.1.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5.1.4 研究区范围 |
5.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预处理 |
5.2.3 原始数据合格性分析 |
5.3 河南省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 |
5.3.1 河南省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 |
5.3.2 河南省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结果 |
5.3.3 河南省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对比分析 |
5.3.4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检软件应用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对策与建议 |
6.2.1 研究对策 |
6.2.2 建议 |
6.3 创新点与不足 |
6.3.1 创新点 |
6.3.2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10)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塔里木河干流耕地利用分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塔里木河流域概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GI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空间数据库技术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1 实验数据 |
1.3.2 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关键技术 |
2.1 ENVI与 Arc GIS软件概述 |
2.1.1 ENVI概述 |
2.1.2 Arc GIS概述 |
2.2 Web GIS开发技术 |
2.2.1 Arc GIS API for Java Script |
2.2.2 ASP.NET与C# |
2.2.3 空间数据库技术 |
2.2.4 Arc GIS Server地图服务器 |
第3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研究区简介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功能需求 |
3.2.2 数据需求 |
3.3 系统设计 |
3.3.1 系统设计准则 |
3.3.2 设计思路 |
3.3.3 数据库设计 |
3.3.4 系统开发环境设计 |
3.3.5 系统功能设计 |
第4章 塔里木河干流耕地利用分析系统实现 |
4.1 数据预处理 |
4.2 系统实现 |
4.2.1 系统界面 |
4.3 功能模块展示 |
4.3.1 地图管理 |
4.3.2 图层管理 |
4.3.3 查询管理 |
4.3.4 专题图 |
4.4 耕地利用变化分析 |
4.4.1 耕地利用动态度 |
4.4.2 耕地利用变化率 |
4.4.3 耕地面积动态变化 |
4.4.4 耕地面积时间变化趋势 |
4.4.5 耕地面积变化原因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土地利用模式知识的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及管控策略研究 ——以晋州市为例[D]. 魏艺璇.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2]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D]. 杨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夏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南宁埌东商圈商业租金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研究[D]. 蒋明杰. 广西大学, 2019(02)
- [5]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D]. 何列松.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6]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D]. 崔国庆. 长安大学, 2019(07)
- [7]基于GIS江西黎川县耕地质量监测研究[D]. 查李想.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8]基于3S技术的天水市颖川河流域水土流失区划分析[D]. 罗玉恒.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9]基于ArcGIS的河南省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质量评价研究[D]. 袁晨光.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塔里木河干流耕地利用分析系统[D]. 林思成.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