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分析

针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分析

一、针药结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倩[1](2021)在《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临床特征、中医证素分析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初步探讨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总结归纳其核心病机,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2.总结我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治疗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1.中医证素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儿175例,从以下两方面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临床特征:搜集患儿一般信息、四诊信息、临床分型、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资料,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频数分析。(2)证素分布特征:根据朱文锋《证素辨证学》中的“证候辨证素量表”制定临床调查表,录入四诊信息并提取证素后建立证素分布数据库,应用SPSS26.0软件归纳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的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年龄、临床分型、病程、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2.用药规律研究:筛选出“研究一”中经治有效病案的处方224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处方类别、药物频次、药物性味归经、药物种类进行频数分析,并利用其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治疗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有效处方的用药规律。结果:1.临床特征:(1)性别、年龄:(1)男性133例(76%),女性42例(24%),男女比例为:3.16∶1。(2)年龄在3~7岁者89例(50.9%),8~12岁者73例(41.7%),13~16岁者13例(7.4%),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2)临床分型:TTD 64例(36.6%),CTD 14例(8%),TS 97例(55.4%);以TS占比最多。(3)病程:小于1年者64例(36.6%),1~3年者55例(31.4%),大于3年者56例(32%)。(4)疾病严重程度:轻度者29例(16.6%),中度137例(78.3%),重度9例(5.1%),以中度人数居多。(5)发声症状:主要为清嗓子;其次为嗯嗯声、哼哼声、吸鼻声、喘大气声、秽语声;吭吭声、啊声、干咳声、模仿说话、咯咯声、叹气声、大喊声占比较少。(6)中医查体:舌质以淡红舌居多165例(94.2%),舌苔以白苔居多128例(73.1%),咽部查体中正常者居多125例(72.7%),其次为咽稍红者47例(26.2%)。2.证素分布特征:(1)病位证素频数统计结果:肝125例>肺66例>卫表52例>脾30例>心24例>肾9例>胸膈3例,最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肝,其次为肺、卫表。(2)病位证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1)病位与年龄:3~7岁年龄段卫表证素所占比重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年龄段(P<0.05)。(2)病位与临床分型:不同分型的发声性抽动障碍患儿病位证素均以肝为主,其次是肺或卫表。(3)病位与疾病严重程度:轻中度患儿病位主要在肝,其次为肺或卫表;重度患儿病位主要在肝,其次为心、脾;证素肝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病位证素在肝的患儿显着增多。(4)病位与病程:病程小于3年的患儿中病位以肝为主,其次是肺或卫表;病程大于3年的患儿病位以肝为主,其次是肺脾;卫表证素在病程大于3年患儿中的分布频率显着低于病程小于3年的患儿(P<0.05)。(3)病性证素频数统计结果:阴虚67例>气滞61例>动风57例>痰47例>外风46例=阳亢46例>血虚45例>气虚40例>寒37例>热20例>阳虚7例>湿5例>燥3例=不固3例,最常见病性证素为阴虚、气滞、动风,其次为痰、外风、阳亢、血虚、气虚。(4)病性证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1)病性与年龄:各病性证素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病性与临床分型:阴虚、气滞证素在三种临床分型中分布均较多;此外外风证素在TTD中、痰证素在CTD中、动风证素在TS中分布亦较多。(3)病性与疾病严重程度:气滞证素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分布均较多;轻度患儿以外风证素居多;中重度患儿以阴虚证素居多;阴虚、阳亢证素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阴虚、阳亢证素出现的频率显着增加。(4)病性与病程:阴虚、气滞证素在不同病程的患儿中分布均较多;病程小于1年的患儿中外风证素分布亦较多;病程大于1年的患儿中动风、痰、阳亢证素分布亦较多。3.用药规律分析(1)性味、归经统计:224首有效处方中的药物四气以寒性、平性、温性为主,五味以苦味、甘味、辛味为主,归经以归肺、肝经为主。(2)药物种类统计:以清热药(27%)、平肝息风药(17%)、解表药(14%)居多,其次为化痰止咳平喘药(11%)、补虚药(9%)、理气药(7%)、安神药(5%)、温里药(1%)。(3)清热类药物归经情况:清热类药物以清肺经、胃经、肝经之热为主。(4)方剂使用情况:使用频次较多的方剂为息风止动汤(72次)、银翘散(57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35次)、涤痰汤(32次)。体现出在治疗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中的平肝息风止痉、疏风清热、健脾豁痰、和解少阳,重镇安神的主要治法。(5)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可得到关联性强且有一定临床意义的的常用药对有:金果榄-射干-玄参-胖大海,龙骨-牡蛎。(6)通过新方分析得到7种新方组合,组合里分别体现了治疗发声性抽动障碍的调理气机、疏风清肺、疏肝泻热、滋养肺胃、健脾益气等法则。结论:(1)175例发声性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分型以TS居多,严重程度多为中度,症状以清嗓子最为常见。(2)通过证素研究,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肝,常涉及肺、卫表;病性证素主要为阴虚、气滞、动风,常涉及痰、外风、阳亢、血虚、气虚;其病机可总结为:病初多为外邪袭肺,引动肝风;病情严重时多为肝郁化热,耗伤阴液,阴虚阳亢,咽喉失养。(3)我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治疗本病多从肝肺论治,且合理运用平肝息风止痉、疏风清热、健脾豁痰、和解少阳,重镇安神等治法,并在加减用药时常佐利咽、理气、解郁之品,故获良效。

刘媛媛[2](2021)在《熄风涤痰汤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熄风涤痰汤治疗风痰扰动证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并且在2019年01月~2020年10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及无锡市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给予熄风涤痰汤加减口服配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口服配合基础治疗。拟定12周为1个疗程,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及随访后,对试验的整体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研究完成情况:试验组共计纳入患儿36例,中途脱落1例;对照组共计纳入患儿36例,中途脱落4例;试验组最终纳入35例,对照组最终纳入32例。(2)总体疗效评估:治疗后分别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估,试验组控制例数为6例,显效例数为21例,总控显率为77.14%;对照组控制例数为6例,显效例数为18例,总控显率为75%;试验结果表明两组均有显着疗效。(3)耶鲁量表评分比较:对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耶鲁量表各项评分进行组内比较,各项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为P<0.001,说明两组治疗措施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抽动症状。治疗后,对两组的耶鲁量表各项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总评分、运动性抽动评分及发声性抽动评分方面,均为P>0.05,说明两组治疗措施在改善患儿抽动症状方面疗效相当。(4)中医证候疗效评估: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各项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为P<0.001,说明两组治疗措施均能够显着改善风痰扰动证抽动障碍患儿的中医证候。且治疗后试验组的次症评分及证候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进行组间比较,均为P<0.001,说明试验组治疗措施更能够改善患儿的中医次症,并且试验组的中医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5)研究期间,未在试验组患儿中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共计出现2例不良反应,均表现为嗜睡,嘱患儿多饮水、多休息后患儿症状可自行缓解。结论:(1)熄风涤痰汤与盐酸硫必利片均能有效改善风痰扰动证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二者总体疗效相当。(2)熄风涤痰汤较盐酸硫必利片更能改善患儿中医次症,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彭良[3](2019)在《针刺“百会八阵”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以针刺“百会八阵”为常规针刺疗法为干预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抽动障碍患儿耶鲁抽动严重程度综合量表评分、安全性及依从性等内容,评价该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临床试验将72例抽动障碍患儿均样本量随机区组为联合针刺组(“百会八阵”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组)与常规针刺疗法组。对两组患儿皆行5次一疗程,共计3个疗程的针刺治疗,并于治疗结束1月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儿在针刺前后与随访的耶鲁抽动严重程度综合量表评分(YGTSS)、两种疗法的安全性及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借以评价两种针刺方案的优劣。结果:1.两组患儿的一般基线资料与治疗前病情情况的基线资料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组内分别行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YGTSS评分皆低于各自治疗前,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YGT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治疗组患儿YGTSS评分减分率、有效率等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随访自身前后比较,两组患儿随访YGT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儿随访YGTSS评分、减分率、有效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间分别行疗法安全性及患儿依从性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百会八阵”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两种针刺疗法治疗抽动障碍皆具有一定的近期疗效,联合针刺疗法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2.“百会八阵”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皆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两种针刺方案远期疗效相当。3.“百会八阵”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受试患儿皆具有良好的依从性。“百会八阵”针法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有效及可行性良好的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杨楠[4](2018)在《针刺五脏俞配合耳穴疗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观察通过针刺五脏俞配合耳穴疗法以及单纯耳穴疗法治疗MT,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五脏俞联合耳穴疗法治疗MT的独特优势。以求探讨针刺综合疗法治疗此病的适宜方法,为治疗MT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参考。方法:经中、西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的72例MT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五脏俞配合耳穴疗法)及对照组(单纯的耳穴疗法)各36例。治疗组30例(脱落6例);对照组30例(脱落6例)。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一疗程20天。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耶鲁抽动障碍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以及中医次症观察积分量表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主症、严重程度、中医次症各项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两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主症、严重程度、中医次症各项积分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主症、严重程度、中医次症各项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五脏俞配合耳穴疗法和单纯的耳穴疗法在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方面均有良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7%,两组疗效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配合耳穴疗法以及单纯的耳穴疗法在缓解MT的系列病症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针刺五脏俞配合耳穴疗法疗效更加显着,更值得推广。

雷应成,李应昆[5](2018)在《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针灸为主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相关文献,从而总结针灸疗法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以及明确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张婷,王有鹏[6](2018)在《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肌肉运动抽动或不自主的发生抽动为主要特征,病程持续时间长[1]。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王素梅认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主要是由于风痰作

汪琼[7](2016)在《静心止动方治疗TD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及治疗前与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来探究TD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并同时了解男女性别不同在其中的差异。2.通过观察静心止动方治疗TD患儿3个月后症状改善情况,来评价静心止动方治疗本病的疗效,探讨导师“从心论治”思路的可行性,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本病的疗效。3.结合本实验结果及TD发病机制相关文献,从细胞免疫方面继续探索其发病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均来自广安门医院儿科及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以DSM-V为诊断标准,严格按照入组要求筛选、剔除,最终保留TD组病例53例,对照组30例,经过静心止动方治疗3个月,并采用YGTSS评分对其治疗前后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同时运用减分率评价治疗的疗效,整个治疗过程中以监测患儿的肝肾功能来确保本方的安全性。研究使用的实验室指标均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肿瘤科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53例TD患儿经过静心止动方治疗3个月后,按照减分率得出结果:显效23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9.25%。2.TD患儿CD8+水平较正常儿童明显升高,CD4+及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TD患儿经治疗后CD8+水平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变化不明显,CD3+有所下降、CD4+/CD8+有所升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TD患儿中男孩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女孩,CD8+水平高于女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其差异缩小,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TD患儿的发病时间、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的YGTSS评分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直接线性关系。结论:1.经过实验研究,TD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正常儿童有差异,CD8+明显升高,且经治疗后有所下降,CD4+及CD4+/CD8+水平均低于正常儿童,治疗后有所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推测TD患儿体内存在以CD8+T淋巴细胞为主导的免疫紊乱;2.TD患儿中男孩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女孩,CD8+水平高于女孩,而CD8+水平升高又与TD相关,推测这可能是造成TD在男孩中发病率更高的原因之一;3.TD患儿的发病时间、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的YGTSS评分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无直接线性关系,考虑TD患儿CD8+水平的异常仅与其发病相关,而与病程长短及严重程度无关;4.本次实验中TD患儿经过静心止动方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25%,再次验证了本方的显着疗效以及导师以“心神失调”为核心认识本病,以镇惊养心安神,疏肝养血熄风,兼以通利肺窍为法治疗本病的可行性,值得我们临床借鉴。

李珉景(LEE MIN KYOUNG)[8](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王素梅教授诊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共患病临床经验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利用“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统计分析904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患儿的中医证型,并探索证候学规律,总结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证候要素。2.利用“数据库知识发现”的方法统计分析TS患儿合并共患症(强迫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症、抑郁症、遗尿症)的发病情况,并探索其中医证候规律。3.利用“数据库知识发现”的方法统计分析TS患儿的微量元素分布、免疫球蛋白、血沉、ASO指标,探索TS患儿微量元素、免疫学指标的特点。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及深度访谈等方法,确定临床诊疗信息采集方案,对临证医案进行规范化整理,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挖掘。与导师深度访谈,人机结合,总结导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学术思想及治疗本病的规律及疗效,并分析TS共患病的分布规律。结果:1多发性抽动症的一般情况分析1.1发病年龄、性别比例、遗传性纳入病例共904例,其中男700例,女204例,男女比例为3.43:1,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合。发病年龄最小为3岁,最大为18岁,平均发病年龄为8.93±0.29岁,3-5 岁 1 13 例(12.50%),6-8 岁 267 例(29.54%),9-11 岁 308 例(34.07%),12-14 岁165例(18.25%),15-18岁51例(5.64%),其中以9-11岁发病率最高。对患儿家族史的调查发现,有家族史的患儿141例(15.60%),说明本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1.2各TS共患病分布纳入TS共患病病例共111例,其中共患ADHD患儿91例(81.98%),共患遗尿患儿12例(10.81%),共患强迫症患儿5例(4.50%),共患抑郁症患儿2例(1.80%),共患孤独症患儿1例(0.90%)。1.3发病诱因有105例(11.62%)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102例(11.28%)玩游戏机或迷恋于电脑中的游戏软件,102例(11.28%)长时间看电视,93例(10.29%)教育方式不当,63例(6.97%)学习负担过重,41例(4.54%)经常喝碳酸饮料等。1.4抽动严重程度分析根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价标准,治疗前严重抽动症15例(1.66%),明显抽动症96例(10.62%),中度抽动症272例(30.08%),轻度抽动症312例(34.51%),轻微抽动症209例(23.12%)。治疗后严重抽动症0例(0.00%),明显抽动症1例(0.11%),中度抽动症1 0例(1.11%),轻度抽动症103例(11.39%),轻微抽动症413例(45.69%),无抽动症377例(41.70%)。1.5疾病疗效第一诊次临床控制7例(0.77%),显效1例(0.11%),有效59例(6.53%),无效837 例(92.59%)。第二诊次临床控制57例(6.30%),显效31例(3.43%),有效207例(22.90%),无效 609 例(67.37%)。1.6中医证候疗效第一诊次临床控制844例(93.36%),显效0例,有效0例,无效60例(6.64%)例。第二诊次临床控制827例(91.48%),显效0例,有效0例,无效77例(8.52%)。1.7共患病疗效经治疗后TS共患ADHD的临床控制1例(1.1%),显效5例(5.5%),有效79例(86.8%),无效6例(6.6%)。经治疗后TS共患OCD的临床控制0例,显效0例,有效5例(100%),无效0例。经治疗后TS共患抑郁症2例皆为临床控制(100%)。经治疗后TS共患孤独症1例为临床控制(100%)。1.8症状分布频率在2712次诊次中,症状分布按其出现的频次由多到少依次排序:眨眼567次(10.23%),急躁 540 次(9.74%),吭吭 453 次(8.17%),注意力不集中 422 次(7.61%),吸鼻 372 次(6.70%),胆怯 371 次(6.70%),扭颈 321 次(5.79%),耸肩 318 次(5.73%),皱眉 269 次(4.85%),甩头 245 次(4.42%),翻眼 214 次(3.86%),咧嘴 183 次(3.30%),甩手174次(3.14%)等。2导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2.1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脾虚肝亢证型共1423例次,占52.43%,脾虚痰聚证型721例次,占26.59%,阴虚动风证型240例次,占8.85%,气郁化火证型213例次,占7.85%,肝亢风动证型81例次,占2.99%,痰火扰神证型36例次,占1.32%。2.2治法分析初诊病例904中常见的治法依次为:健脾714次,占78.98%;平肝501次,占55.42%;化痰252次,占27.88%;熄风107次,11.84%;滋阴80次,占8.85%;泻火71次,占7.85%等。2.3用药规律共涉及215味中药,其中防风使用1926次,占5.49%;木瓜1504次,占4.29%;谷精草1487次,占4.24%;伸筋草1434次,占4.09%;陈皮1392次,占3.97%;法半夏1388次,占3.96%;白芍1303次,占3.71%;葛根1240次,占3.54%;钩藤1166次,占3.33%;茯苓1127次,占3.21%;川芎1105次,占3.15%;荆芥1101次,占3.14%;地龙1094次,占3.12%;山药1064次,占3.03%;石菖蒲936次,占2.67次;柴胡850次,占2.42%;胆南星782次,占2.23%;菊花782次,占2.23%;郁金683次,占1.95%;太子参641次,占1.83%;夏枯草571次,占1.63%等。2.4药物类别解表药6754次,补虚药5173次,化痰药3674次,平肝熄风药3618次,祛风湿药3548次,活血化瘀药2197次,理气药2118次,利水渗湿药1197次,开窍药936次,安神药541次,化湿药201次,收涩药97次等。2.5药物归经肝经20980次,脾经18079次,肺经16839次,胃经8368次,肾经6070次,膀胱经3647次,胆经3418次,心包经2289次,大肠经1145次等。2.6药物功效祛风药7810次,清热药6515次,止痛药6454次,平肝药5280次,健脾药4675次,化痰药4604次,燥湿药4500次,解表药4182次,活络药4035次,明目药3639次,生津药3551次,散结药3430次,熄风药3266次等。2.7药物性味辛味药 17908 次(32.02%),甘味药 14488 次(25.90%),苦味药 12812 次(22.91%),酸味药3385次(6.05%),咸味药2485次(4.44%),微苦药2407次(4.30%),淡味药1168 次(2.09%)等。温性药 1 1253 次(32.69%),平性药 7289 次(21.18%),寒性药 4888 次(14.20%),微寒性药4439次(12.90%),微温性药3293次(9.57%),凉性药3235次(9.40%)等。结论:1多发性抽动症于男孩的发病率较女孩高;发病年龄多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平均病程2年以上;TS患儿中频率最多的症状为运动性抽动的眨眼,其次是发声性抽动的吭吭声。其次为吸鼻、扭颈、耸肩、皱眉、甩头、翻眼等。头面部抽动出现频率较多,而甩手、跺脚、鼓肚等四肢及腹部抽动出现频率较少。2疾病疗效评分表与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的结果差异较大,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结果趋于临床控制,由于疾病疗效评定标准较高,因此疾病疗效评分结果较难达到临床控制。考虑中医评分表的评定标准不甚客观,故设计上需要进一步改进。3 TS患儿的常见共患病中ADHD占大多数,其后依次为遗尿、OCD、抑郁症、孤独症。4总结出导师对TS及其共患病多从“风、痰”立论,病在肝脾的临证思路,从常用治法及常用药物用药规律上体现了导师运用扶土抑木法治疗本病的辨证思路。

郑景,张同园[9](2011)在《中医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概况》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近年来中医对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治则及治疗方法。认为中医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并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参考文献23篇。

古文财[10](2011)在《熄风静宁汤调节免疫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 TS)又称Tourette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以多发性运动抽动、发声性抽动和伴随秽语为特征的抽动障碍,多从儿童时期起病,各年龄段均可见到。本病病因现今尚未完全明白,近年来,对TS的免疫病因学研究逐渐被学者们所关注。西医多采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以及抗癫痫药进行治疗,近期疗效尚可,但复发率高且副反应大。中医药治疗TS较之西医具有明显的优势,患儿及家长较易接受。刘弼臣教授从肺论治TS所创立的熄风静宁汤为临床上治疗TS的有效方剂之一。为更好的挖掘名老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我们试从免疫的角度入手,进一步了解熄风静宁汤治疗TS的作用机制。本论文包括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二个部分。i文献研究:本部分从三方面进行论述:①主要阐述中医文献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相关论述;②主要为近代西医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认识;③主要阐述现有文献对熄风静宁汤的论述。2实验研究:目的:观察熄风静宁汤对免疫低下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的影响,进而探讨熄风静宁汤治疗TS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开始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均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kg-1,胸腺肽组以胸腺肽15mg·kg-1,熄风静宁汤低、中、高剂量组则分别以熄风静宁汤3 g·kg-16 g·kg-1、12g·kg-1的标准,以上各组每日按20ml·kg-1灌胃1次,连续7天。实验第2天以脱毛剂在小鼠腹部脱毛。给药第3日起,空白对照组每日以0.9%氯化钠注射液0.1 ml·10g-1腹腔注射,其余各组以环磷酰胺50mg·kg1腹腔注射,连续3天。给药第3日的同时给小鼠腹部致敏,以1%二硝基氟苯(DNFB)25ul涂于小鼠腹部脱毛处,次日强化,操作同前,致敏第4日小鼠右耳涂以DNFB 10ul攻击。24h后处死小鼠,用9mm耳肿打孔器取下左右耳片,分别用电子天平称重。结果:①模型组小鼠耳肿胀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②胸腺肽组和熄风静宁汤高剂量组的小鼠耳肿胀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③熄风静宁汤中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也高于模型组(P<0.05);④熄风静宁汤低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实验造模成功;②熄风静宁汤可有效的对抗免疫抑制小鼠耳肿胀度的减轻,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DTH反应水平;③免疫调节可能是熄风静宁汤治疗TS的作用机制之一。

二、针药结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药结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临床特征、中医证素分析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一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特征、中医证素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小结
研究二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的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小结
讨论
    1 临床特征分析
    2 证素分布特征分析
    3 治疗发声性抽动有效处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4 我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治疗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经验总结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综述 发声性抽动障碍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1 现代医学对发声性抽动障碍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发声性抽动障碍的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熄风涤痰汤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 对本病病名的认识
        1.2 对本病病因的认识
        1.3 对本病病机的认识
        1.4 对本病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的认识
        2.1 概述
        2.2 本病的病因
        2.3 本病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治疗方案
        1.8 观察指标
        1.9 观察周期
        1.10 疗效评定
        1.11 不良反应观察
        1.12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完成情况
        2.2 一般资料分析
        2.3 疗效分析
        2.4 安全性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导师经验分析
    3 组方分析
        3.1 药物组成
        3.2 随症加减
        3.3 组方分析
    4 研究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针刺“百会八阵”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1.抽动障碍患病率高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2 抽动障碍的危害性巨大
    3 抽动障碍的西药药物治疗存在缺陷和风险
    4 针灸治疗抽动障碍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5 “百会八阵”针法治疗抽动障碍具有充分的依据
    6 “百会八阵”针刺操作安全性高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受试者纳入
        1.2 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病例剔除与脱落病决方法
        1.8 终止试验标准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技术路线图
        2.2 样本量与分组
        2.3 随机方法、盲法及对照
        2.4 操作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定方法
        2.7 不良事件的记录及处理
        2.8 依从性评价
        2.9 随访
        2.10 统计方法
        2.11 伦理学原则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完成情况的分析
    2 两组基线资料的分析
        2.1 两组在一般资料上的比较
        2.2 两组在治疗前病情方面的分析
    3 两组患儿针刺后比较
        3.1 两组患儿针刺后组内自身前后比较
        3.2 两组患儿针刺后的组间比较
    4 两组患儿随访结果的比较
    5 两组疗法的安全性与患儿依从性的比较
讨论
    1 中医对抽动障碍的认识
        1.1 抽动障碍病名的论述
        1.2 抽动障碍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治疗抽动障碍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病因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治疗方法的认识
    3 针刺“百会八阵”治疗抽动障碍的原理探讨
        3.1 针刺“百会八阵”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治疗抽动障碍
        3.2 针刺“百会八阵”通过调节阴阳治疗抽动障碍
        3.3 “百会八阵穴”中的传统经穴治疗抽动障碍疗效显着
        3.4 针刺“百会八阵”操作简便实用且安全性高
    4 研究结果的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附表)
    附录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4)针刺五脏俞配合耳穴疗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病因病机
    2 中医药辨证施治
    3 总结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疗效评定
    5 不良反应处理
    6 统计学方法
    7 研究结果与分析
讨论
    1 五脏为本,心神为重
    2 选穴立据
    3 安全性评价
结语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5)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疗法
2 艾灸、拔罐
3 皮肤针法
4 皮内针法
5 耳针疗法
6 头皮针法
7 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7.1 电针法
    7.2 腧穴注射法
    7.3 腧穴敷贴法
    7.4 腧穴埋线法
8 综合疗法
9 结语

(6)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辨证论治
3 基本方加减治疗
4 针药结合治疗
5 中成药治疗
6 其他疗法
7 小结

(7)静心止动方治疗TD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综述一、现代医学对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一) 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 发病的危险因素
    (三) 病因及发病机制
    (四) 治疗
    (五)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中医学对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一) 病名、病症的认识
    (二) 病因病机
    (三) 辨证
    (四) 治疗
    (五)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前言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数据挖掘的王素梅教授诊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共患病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学研究现状概述
        1 中医学对TS的认识
        2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与共患病的关系
        3 中医治疗
        4 数据挖掘信息技术及中医复杂关系分析系统在中医药研究中的作用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现状概述
        1 现代医学对TS的认识
        2 流行病学
        3 发病机制
        4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与共患病的关系
        5 TS与儿童智商
        6 TS与感统失调的关系
        7 TS与脑电图的关系
        8 TS的治疗
        9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与分析
    前言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研究结果
    1 TS患儿研究结果
        1.1 资料情况
        1.2 实验室检查分析
        1.3 临床特征分析
        1.4 中医证型及证候特点
        1.5 治法
        1.6 用药规律
        1.7 利用复杂网络法进行核心药物分法
    2 TS共患病患儿研究结果
        2.1 TS共患病人口学分析
        2.2 实验室检查分析
        2.3 临床特征分析
        2.4 TS共患病分布及中医证型特点
        2.5 各共患病的用药分析
讨论
    1 一般情况
    2 导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及其共患病的经验总结
        2.1 导师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总体认识
        2.2 导师对TS共患病的认识
    3 用药规律
    4 结论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医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治法
    2.1 辨证论治
    2.2 专方治疗
    2.3 针灸治疗
    2.4 综合治疗
    2.5 心理行为治疗
3 小结

(10)熄风静宁汤调节免疫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综述一 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研究现状
        1. 病因病机
        2. 名老中医治疗TS经验
        3. 治法
        4. 中药内治法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6. 针灸疗法
    综述二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现代研究进展
        1. 临床表现
        2. 流行病学研究
        3. 诊断
        4. 鉴别诊断
        5. 分级
        6. 治疗
        7. 误诊
    综述三 熄风静宁汤的临床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针药结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发声性抽动障碍临床特征、中医证素分析及用药规律研究[D]. 田倩.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熄风涤痰汤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媛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刺“百会八阵”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D]. 彭良.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针刺五脏俞配合耳穴疗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D]. 杨楠.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 雷应成,李应昆. 亚太传统医药, 2018(02)
  • [6]中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研究进展[J]. 张婷,王有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01)
  • [7]静心止动方治疗TD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D]. 汪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基于数据挖掘的王素梅教授诊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共患病临床经验总结[D]. 李珉景(LEE MIN KYOUNG).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
  • [9]中医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概况[J]. 郑景,张同园. 山东中医杂志, 2011(08)
  • [10]熄风静宁汤调节免疫抑制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D]. 古文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标签:;  

针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