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写字楼市场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江韬[2](2021)在《数字化转型视角下L企业写字楼服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王小帆[3](2021)在《C公司商业地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
陈格[4](2021)在《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区花园起源于欧美,至今依旧流行于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地区,近年来,“社区花园”也逐渐频繁地出现于我国的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中。社区花园从19世纪起发展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作为城市绿地空间的一种组织形式,不仅是对城市绿地的有效利用,还意味着联结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理想化空间,是一个极富感染力的词组。论文旨在探讨社区花园的营建策略与其自身实现要素。首先,在梳理中外社区花园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社区花园是:由一群有组织的、具有某种社会联系的人共有共建的,以公共园艺为特征的绿色空间。通过Cite Space可视化共现关键词聚类图谱研究,以“三生空间”为归纳逻辑,归纳了社区花园的城市生活、生态、生产多元效益,从理论层面论证社区花园的营建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当代社区花园成功案例的实例分析与调研走访,本文横向对比了其营造模式,梳理并总结了以充分的社区成员意愿为基础、全周期的管理机制为保障、更灵活的实现形式为途径的社区花园自身实现要素;并由设计者视角出发,提出了降低参与者门槛、健全可持续花园运营机制的营造策略,根据NbS理念推导了社区花园低影响开发、低成本维护、可持续生长、资源循环利用与多功能复合的设计原则。基于上述理论的推导,本文开展了社区花园需求问卷调研,问卷结果肯定了受访者对社区花园的认可与需求,但此需求并不是绝对的;对此,作者于杭州首创并实践了“快闪花园”这一“短平快”的社区花园新形式,尝试降低社区花园的参与门槛,并得到良好反馈;结合杭州未来社区规划,本文对比总结了二者间生态性与教育性、技术性与社区特色风貌、服务性与便利性三方面的适配性。本文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推导总结了城市社区花园的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并付诸实践,希望为国内社区花园设计和营建提供借鉴。
沈靖宇[5](2021)在《M便利店杭州公司自动售货机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更便捷、更智能的零售商业模式出现,“无人零售”模式的发展,使得传统的零售商业模式正在发生一场变革,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无人零售超市、自动售货机零售模式。自动售货机是最早出现的无人零售模式,目前自动售货机的发展逐渐成熟,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技术更加助推了自动售货机行业的发展。M便利店杭州公司是一家在杭州市场发展实体便利店加盟连锁的便利店公司,为推动智能化零售,响应杭州的智慧化城市发展,快速适应品牌本土化,保持公司竞争力,M便利店杭州公司开展对自动售货机业务的探索。本文针对M便利店杭州公司自动售货机业务竞争战略进行研究,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论文进行撰写。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查阅与论文相关的文献综述,利用PEST、波特五力分析等理论工具对M便利店杭州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在分析公司的内部环境,包括公司概况及门店业务模式、自动售货机业务模式,对公司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分析,对自动售货机业务出现的问题作出分析。通过SWOT矩阵解析M便利店杭州公司的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会与威胁,制定M便利店杭州公司自动售货机业务的竞争战略。本文重点介绍了公司的业务竞争战略,在竞争战略选择上,公司选择集中差异化战略来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与定位,然后进行战略方案的制定。最后公司从自动售货机品牌推广、加盟商开发、挑选优质点位、场景应用开发进行战略实施,从市场、管理、人才、服务、品牌5个角度进行对竞争战略实施进行有效保障,使公司自动售货机业务竞争战略更具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对M便利店杭州公司自动售货机业务的竞争战略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通过科学的分析,为公司提供可行性的战略与方案,为公司自动售货机业务明确市场定位、发展方向和短中长期的竞争战略,并且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使得公司在智能零售领域的发展更具前瞻性,公司将在杭州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
刘函宁[6](2020)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民的消费模式发生快速转变,通过消费系统的不断延伸和升级,固化在我们的城市、建筑和公共生活中的“消费”,成了一种消费文化语境。而城市综合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性建筑类型代表,其空间设计与消费文化语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多集中于将各部分空间拆出来单独分析、综合论述,缺少整体视角下的逻辑性梳理和演变研究。本文则从消费文化语境特征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两条路径出发,试图把握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演变机制和因素,探寻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基于消费文化根本性诉求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首先通过论述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和城市生活关系日益紧密的现状和原因,强调了在消费文化语境下探讨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重要性。接着,沿着中国消费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时间框架,对城市综合体的大量调研案例从空间构成特征、空间组合形式、空间使用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性分析和论述,并将中国香港地区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作为对照组与比较研究框架内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进行平行比较。通过中国香港地区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总体发展趋势总体同中国大陆地区的相似性和前瞻性,归纳了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在实体形态、开发与运营、空间交互三个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对应这三个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本文认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城市综合体的空间设计的动因在于消费价值、消费意趣、消费渠道三方面因素。最后,结合上述消费文化影响因素、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最新发展以及香港地区的发展走向,提出在消费文化语境下,未来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因遵循多元性、自反性、开放性的设计原则,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
李沿[7](2020)在《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实证量化性分析探研》文中研究说明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的设计与实际项目的经济性、舒适性、结构的合理性等重要性能息息相关。合理的平面系统设计不仅能提升建筑品质,优化使用者的体验感受更能兼顾结构的合理性及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力图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调研和资料搜集整理,对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标准层和特殊层进行详细研究,探索可能的指导性原则为未来的设计提供依据。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问题研究的时代背景,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基础内容,为之后的研究搭好框架;第二章对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进行了一个概述性介绍,明确平面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为标准层、特殊层及其他层,并从平面系统的总体设计角度进行分析总结;第三章以较为具体的实例为研究依据,对平面系统中使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层平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图纸及数据,对标准层平面的尺度设计进行定量分析,与适当的定性分析,并总结出使用面积系数、标准层面积、层高等尺度的常用数值,同时进行了相关设计分析总结;第四章对平面体系中的特殊层和其他层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底层与裙房及顶层的平面设计;第五章整理总结了重要实际案例的基本信息和平面系统相关信息。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反思,重点反思了研究的不足,提出可提升空间。
秦江磊[8](2020)在《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以来,国内出现以医疗城、健康城、医学中心为代表的医疗产业园的建设热潮,但该类医疗产业园建设的政策导向作用明显,在国内尚缺少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而北大医疗城于2003年已开始规划建设,于2014年正式运营,如今已成为国内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群的样本,对医疗产业园的建设具有示范引导的意义。从建筑学科的角度来看,北大医疗城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建设什么与怎样建设两个问题展开,而这正是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的主要研究领域。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便是通过对北大医疗城的产业功能配置,及该产业功能配置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方式的研究,探讨北大医疗城与建设什么、怎样建设问题相关的建筑策划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将北大医疗城的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法提升为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对该模式的异地复制的可行性与可能性进行探讨。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的研究,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是北大医疗城与建设内容、建设方法相关建筑策划策略生成的操作方法。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的重点,是从建筑学科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北大医疗城产业与空间发展问题的全面搜索,以解决建设什么与怎样建设两个问题。并且将北大医疗城的前期建筑策划框架分为目标分析环节、内外部条件分析环节和空间模式构想环节,以实现对问题的全面、系统化搜索与分析。第二部分是对北大医疗城与建设内容、建设方法相关建筑策划策略的研究,北大医疗城的前期建筑策划框架是对问题进行全面搜索的工作方式,建筑策划策略则是针对于前期建筑策划而言,对搜索所得问题的具体解决途径。针对于建设什么的问题,重点研究了与北大医疗城产业功能配置相关的建筑策划策略,针对于怎样建设的问题,重点研究了与北大医疗城空间结构组织相关的建筑策划策略。第三部分则探讨了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的模式,对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基本属性与基本空间特征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对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异地复制可行性与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论文全篇7万余字,图54幅,表11个,其中图与表部分,除在图与表的下方标注有来源,皆为作者拍摄与绘制。
谭平平[9](2020)在《提升北京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公共空间逐步增加,对效率及利益的追求却使公共空间日趋均质化,这大大降低了城市的特色与趣味性。本文基于工作室规划项目——北京通州南大街历史片区城市设计,以通州古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为契机,探讨提升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方法。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概念梳理与理论研究、历史公共空间可识别要素研究、现状要素问题分析及提升方案。在第一部分中,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过程,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城市可识别性的研究,理清了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内在要求,进一步确定从系统和感知两个层面来探讨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设计方法,搭建了公共空间可识别性设计的框架。第二部分在梳理影响北京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总结出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的历史可识别要素特征,并进一步对比历史要素总结现存可识别要素。最终,本论文展开设计实践,针对于公共空间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目标提出提升可识别性的方法,为古城区的公共空间更新提出针对性方案。论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两点:一、将城市可识别性的理论细化应用到公共空间层面,并梳理为系统建构与感知建构两大分支。二、总结公共空间可识别性设计的流程为:历史文化及自然条件研究——公共空间分类与可识别要素确定——不同层面的可识别性设计。本研究对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方法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通州古城区为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进一步总结较为普适性的方法构架。这种从特殊到一般规律的总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为其他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框架与案例支撑。
范强[10](2020)在《华南地区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景观设计创新性研究》文中提出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现代主义强调城市的功能属性和经济属性,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城市出现了建筑布局混乱、交通堵塞、绿地面积减少、人居住环境差等一系列问题。商业综合体一般位于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域,绿地空间不足,户外活动空间有限,屋顶花园的建设可以增加空间利用率,提升生态效益,改善景观环境,增加商业价值,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生态自然的户外生活、娱乐、消费的空间,增加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本文以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为研究内容,从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景观设计出发,以景观设计的创新性为研究核心,在传统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的基础上,融入因新的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需求所产生新的景观设计,提出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景观创新性设计的新理念,从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的维度分析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和指导思想,使屋顶花园能为城市增加更多的绿色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开放空间,创造多元的生活方式,为商业综合体带来更多的经济回报。在确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后,笔者实地考察了国内几处具有特色的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以普通市民和消费者的角度去体验项目的特点,通过拍照及实地调研,从项目定位、与城市的关系、当地文化与艺术、可达性、开放性、风格特点、空间类型、空间布局、灰空间、功能搭配等维度进行研究。展望未来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的创新性趋势,总结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希望对以后的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二、杭州写字楼市场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写字楼市场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创园区 |
1.4.2 “产城创”融合 |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
1.4.4 多元数据 |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章节安排 |
1.5.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
(1)机制路径研究 |
(2)影响因素研究 |
(3)评价指标建立 |
(4)空间规划布局 |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
(1)产城融合 |
(2)职住关系 |
(3)产学合作 |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
2.5.1 文献研究评述 |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2.6 研究框架构建 |
2.6.1 研究假设 |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
2.6.3 研究思路 |
2.6.4 研究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
3.2.1 科创园区空间 |
3.2.2 居住区空间 |
3.2.3 高等院校空间 |
3.2.4 科研院所空间 |
3.2.5 综合交通体系 |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
3.3.1 混合性 |
3.3.2 创新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数据 |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采集 |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
(1)LBS数据采集 |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
4.2.4 地理空间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核密度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5.1 回归分析步骤 |
4.5.2 回归分析结果 |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6.1 回归分析步骤 |
4.6.2 回归分析结果 |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
5.1.1 研究概述 |
5.1.2 案例背景 |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
5.2.1 园区空间布局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居民结构与需求的变化 |
1.1.2 “三生空间”失衡与“城市双修”微更新 |
1.1.3 后疫情时代,城市居民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 |
1.1.4 美丽中国背景下浙江“大花园”建设规划 |
1.1.5 全国范围内“社区花园”建设数量增多 |
1.1.6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归纳法与案例分析法 |
1.4.2 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文献图谱研究法 |
1.4.3 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法 |
1.4.4 实证研究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社区花园相关概念及界定 |
2.1.1 社区花园概念内涵 |
2.1.2 社区花园形式发展 |
2.1.3 社区花园的界定 |
2.2 社区花园国外研究综述 |
2.2.1 西欧份地花园:由乡村兴起的权利争取有趣实验 |
2.2.2 美国社区花园运动:从社会关怀到自我实现 |
2.2.3 日本都市农园:创新技术与农耕需求的结合 |
2.2.4 新加坡花城建设:社区花园与城市名片打造 |
2.3 社区花园国内研究综述 |
2.4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社区花园营建效益分析 |
3.1 国内社区花园营建热点梳理 |
3.2 国外社区花园营建热点梳理 |
3.3 基于“三生”理论的社区花园效益总结 |
4 国内外社区花园实例分析 |
4.1 国外典型社区花园创新案例 |
4.1.1 伦敦Northfield份地花园 |
4.1.2 圣地亚哥智慧农场与纽约103 街社区花园 |
4.1.3 温哥华东南福溪临时社区花园 |
4.1.4 日本花城建设与东京写字楼花园 |
4.1.5 新加坡绽放社区与自然社区 |
4.2 国内典型社区花园案例调研 |
4.2.1 上海社区花园:社区参与与城市更新 |
4.2.2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公园里的城市 |
4.2.3 杭州自发型社区花园:游击园艺行为 |
4.3 案例小结与归纳 |
5 社区花园要素归纳及设计原则推导 |
5.1 社区花园实践要素归纳 |
5.2 激发公共参与热情 |
5.3 可持续的花园管理与运营 |
5.3.1 多方参与与多方共建 |
5.3.2 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支持 |
5.3.3 全年性社区花园运营计划 |
5.4 “自然解决方案”下的花园设计原则 |
5.5 本章小结 |
6 杭州社区花园营建实践 |
6.1 针对上班族与高校学生的社区花园需求问卷调研 |
6.1.1 问卷内容及回收情况描述性统计 |
6.1.2 问卷受访者属性对受访者倾向的影响 |
6.1.3 问卷结果讨论与反思 |
6.2 快闪花园:短平快的社区花园热身 |
6.2.1 项目背景与前期设计 |
6.2.2 项目营造过程 |
6.2.3 项目反思 |
6.3 幼儿园屋顶花园:社区花园与自然教育 |
6.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设计 |
6.3.2 项目营造过程 |
6.3.3 项目反思 |
6.4 未来社区花园:与杭州未来社区规划适配性 |
6.4.1 疫情中社区花园所受到的影响 |
6.4.2 后疫情时代,杭州未来社区中的社区花园畅想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社区花园概念内涵 |
7.1.2 社区花园的营建目的与“三生”效益 |
7.1.3 社区花园的实现要素与设计原则 |
7.1.4 实践反思: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7.2.1 研究创新 |
7.2.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M便利店杭州公司自动售货机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竞争战略相关的理论 |
2.2 PEST分析理论 |
2.3 五种竞争力模型理论 |
2.4 SWOT分析理论 |
2.5 无人零售领域的理论 |
3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发展分析 |
3.2.1 行业发展现状 |
3.2.2 行业发展模式 |
3.2.3 行业发展趋势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3.3.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3.3.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3.3 替代品分析 |
3.3.4 供应者分析 |
3.3.5 购买者分析 |
4 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基本介绍 |
4.1.1 公司概况 |
4.1.2 便利店业务模式 |
4.1.3 自动售货机业务模式 |
4.2 内部资源分析 |
4.2.1 财务资源分析 |
4.2.2 人力资源分析 |
4.2.3 客户资源分析 |
4.2.4 供应链资源分析 |
4.3 内部能力分析 |
4.3.1 组织管理能力分析 |
4.3.2 市场推广能力分析 |
4.3.3 运营管理能力分析 |
4.4 业务问题分析 |
4.4.1 业务定位不清晰 |
4.4.2 业务单元混乱 |
4.4.3 业务产品单一 |
5 竞争战略制定 |
5.1 SWOT矩阵分析 |
5.2 竞争战略选择 |
5.3 战略目标与定位 |
5.3.1 战略目标 |
5.3.2 战略定位 |
5.4 战略方案 |
5.4.1 建立品牌形象战略 |
5.4.2 上下游资源整合战略 |
5.4.3 智能化服务转型战略 |
5.4.4 引进移动互联技术战略 |
5.4.5 产品多样化战略 |
6 竞争战略实施与保障 |
6.1 战略实施 |
6.1.1 品牌推广 |
6.1.2 加盟商开发 |
6.1.3 挑选优质点位 |
6.1.4 应用场景开发 |
6.2 战略保障 |
6.2.1 市场保障 |
6.2.2 管理保障 |
6.2.3 人才保障 |
6.2.4 服务保障 |
6.2.5 品牌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生活与城市综合体的关系 |
1.1.2 城市与城市综合体 |
1.1.3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城市综合体 |
1.4.2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与建筑空间研究 |
1.4.3 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 |
1.5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研究 |
1.5.1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界定 |
1.5.2 消费文化及其延伸 |
1.5.3 城市综合体的空间设计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步骤与逻辑 |
1.6.2 研究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消费文化语境作为一种自变量 |
2.1 关于以时期为分类的消费文化语境的说明 |
2.1.1 基本时间跨度 |
2.1.2 时期划分依据的五个维度 |
2.1.3 四个时期的分类 |
2.2 国内大陆地区各时期消费文化语境的特征 |
2.2.1 Ⅰ时期(1998~2003)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
2.2.2 Ⅱ时期(2004~2009)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
2.2.3 Ⅲ时期(2010~2016)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
2.2.4 Ⅳ时期(2017 至今)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
2.3 关于各时期城市综合体案例选取的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各时期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
3.1 空间构成特征比较研究 |
3.1.1 空间构成的内涵和类型判别依据 |
3.1.2 Ⅰ时期(1998~2003)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
3.1.3 Ⅱ时期(2004~2009)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
3.1.4 Ⅲ时期(2010~2016)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
3.1.5 Ⅳ时期(2017 至今)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
3.2 空间组合形式比较研究 |
3.2.1 城市综合体各宏观空间模块的空间组合形式 |
3.2.2 商业及公共部分的空间组织与布局 |
3.2.3 局部空间组合手法 |
3.3 空间使用特征比较研究 |
3.3.1 中庭底面空间使用特征 |
3.3.2 中庭边沿空间使用特征 |
3.3.3 主要出入口空间使用特征 |
3.3.4 辅助空间使用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演变 |
4.1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发展——以香港城市综合体为例的对照组论述 |
4.1.1 实体形态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 |
4.1.2 开发及运营策略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 |
4.1.3 空间交互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 |
4.2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发展与演变的因素 |
4.2.1 消费价值因素 |
4.2.2 消费意趣因素 |
4.2.3 消费渠道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文化语境下未来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要点 |
5.1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原则 |
5.1.1 多元性(Pluralism)原则 |
5.1.2 自反性(Reflexivity)原则 |
5.1.3 开放性(Openness)原则 |
5.2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策略 |
5.2.1 利用空间感知强化城市空间的构成特征 |
5.2.2 结合城市空间系统的开放化设计 |
5.2.3 利用空间原型和符号要素的场景化设计 |
5.2.4 同功能空间的差异化设计 |
5.2.5 以事件为线索驱动的空间设计 |
5.2.6 周全响应的辅助空间设计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作者调研的北京、天津城市综合体项目基本信息汇总 |
附录2 作者调研的香港城市综合体项目基本信息汇总 |
附录3 京津冀地区城市生活形态调研表 |
附录41998 ~2019 中国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 |
附录51998 ~2019 年中国历年总票房收入表 |
附录6 国内以城市综合体为底层物业的已发行的类REITs、CMBS、CMBN产品汇总表(截至2019年7月31 日) |
(7)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实证量化性分析探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史 |
1.1.2 国内超高层办公建筑及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的发展及现状 |
1.1.3 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与范围限定 |
1.4.1 相关基本概念 |
1.4.2 研究范围限定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 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概述 |
2.1 超高层办公建筑类型 |
2.1.1 根据使用内容分类 |
2.1.2 根据使用方式分类 |
2.1.3 根据品质等级分类 |
2.2 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的功能组成 |
2.2.1 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的功能构成 |
2.2.2 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功能布局的设计分析 |
2.3 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 |
2.3.1 标准层 |
2.3.2 特殊层 |
2.3.3 其他层 |
2.4 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设计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超高层建筑办公标准层平面分析 |
3.1 标准层基本概述 |
3.1.1 标准层的平面形状 |
3.1.2 标准层的功能组成 |
3.1.3 标准层的平面布局方式 |
3.2 标准层平面基本尺度分析 |
3.2.1 标准层建筑面积 |
3.2.2 标准层的核心筒面积 |
3.2.3 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 |
3.2.4 标准层基本尺度在同一建筑中的变化 |
3.2.5 标准层的长宽比 |
3.2.6 标准层基本尺度的设计分析 |
3.3 标准层办公专用区域分析 |
3.3.1 办公区域划分类型及特点 |
3.3.2 办公区域的层高与净高 |
3.3.3 办公区域进深 |
3.3.4 柱网选择 |
3.3.5 办公区域的空间尺度设计分析 |
3.4 标准层公共区域分析 |
3.4.1 公共走道的布局与尺度分析 |
3.4.2 电梯厅的布局与尺度分析 |
3.4.3 消防疏散楼梯与电梯 |
3.4.4 设备管井与设备间设置分析 |
3.4.5 服务空间分析 |
3.4.6 公共区域的设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超高层建筑主体特殊层及其他层平面分析 |
4.1 特殊层及其他层类型及其特点 |
4.1.1 特殊层的类型及特点 |
4.1.2 其他层的类型及特点 |
4.2 底层与裙房平面设计分析 |
4.2.1 底层与裙房平面的主要功能 |
4.2.2 入口区域的功能细化分析 |
4.2.3 实例分析 |
4.2.4 底层与裙房平面设计分析 |
4.3 顶层平面设计分析 |
4.3.1 顶层的位置特点 |
4.3.2 顶层的功能组成及特点 |
4.3.3 实例分析 |
4.3.4 顶层平面设计分析 |
4.4 转换层平面设计分析 |
4.4.1 转换层平面设置的原因 |
4.4.2 转换层平面的转换模式 |
4.5 避难层平面设计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调研实例基本概述 |
6. 总结与反思 |
6.1 总结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作者简历 |
(8)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
1.1.2 北大医疗城的研究必要性 |
1.1.3 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策略的研究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策划研究现状 |
1.4.2 医疗产业园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 |
2.1 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领域 |
2.1.1 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领域 |
2.1.2 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与战略性发展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关系 |
2.1.3 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与使用运营的关系 |
2.2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 |
2.2.1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 |
2.2.2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目标分析环节 |
2.2.3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内外部条件分析环节 |
2.2.4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空间模式构想环节 |
2.3 北大医疗城前期建筑策划框架特性 |
2.3.1 对问题的全面搜索的关注 |
2.3.2 对项目发展全过程的关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大医疗城发展定位与产业功能配置 |
3.1 综合服务型医疗城的发展定位 |
3.1.1 综合服务型医疗城的内涵 |
3.1.2 综合服务型医疗城的特征 |
3.1.3 综合服务型医疗城发展定位的意义 |
3.2 北大医疗城产业功能配置概况 |
3.3 北大医疗城产业功能框架 |
3.3.1 核心产业功能与延伸产业功能 |
3.3.2 居住与公共服务功能 |
3.3.3 外部支撑条件 |
3.4 主体产业功能中的医疗服务功能 |
3.4.1 由单一治疗向综合健康服务的功能转变 |
3.4.2 综合健康服务功能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
3.4.3 专科医院与其它医疗服务机构的建筑承载形式 |
3.5 主体产业功能中的生物医药产业功能 |
3.5.1 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孵化器性质定位 |
3.5.2 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器性质定位下的基本功能组成与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大医疗城的空间结构组织 |
4.1 北大医疗城的产业功能开发次序 |
4.2 北大医疗城的空间结构发展目标 |
4.3 北大医疗城的空间结构弹性设计理念 |
4.3.1 弹性设计理念 |
4.3.2 空间结构的弹性设计 |
4.4 北大医疗城的空间结构阶段性发展问题 |
4.4.1 开发阶段的阶段性发展问题 |
4.4.2 内生增长阶段的阶段性发展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 |
5.1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概念提出 |
5.1.1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概念 |
5.1.2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基本属性 |
5.1.3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基本空间特征 |
5.2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异地复制可行性 |
5.2.1 异地复制的内涵 |
5.2.2 异地复制的可行性 |
5.2.3 异地复制的可行性评价方法 |
5.3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产业功能组织拓展形式 |
5.3.1 “专科医院+产业园”的产业功能组织形式 |
5.3.2 “其它医疗服务机构”+“综合医院+产业园”的产业功能组织形式 |
5.4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前期建筑策划策略要点 |
5.4.1 以定义问题的方式展开对前期建筑策划策略要点的研究 |
5.4.2 对目标分析环节问题的定义 |
5.4.3 对内外部条件分析环节问题的定义 |
5.4.4 对空间模式构想环节问题的定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大医疗城“医院+产业园”模式的异地实践 |
6.1 青特医疗产业园 |
6.1.1 项目概况 |
6.1.2 项目可行性 |
6.1.3 产业功能配置 |
6.1.4 空间结构组织 |
6.2 上海国际健康街区 |
6.2.1 项目概况 |
6.2.2 项目可行性 |
6.2.3 产业功能配置 |
6.2.4 空间结构组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提升北京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
1.2.2 可识别性的含义 |
1.2.3 城市可识别性 |
1.2.4 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 |
1.3 关于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文献综述 |
1.3.1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
1.3.2 国外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范围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4.3 研究特点与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可识别性理论研究 |
2.1 关于城市可识别的理论和方法梳理 |
2.1.1 城市识别要素的研究梳理 |
2.1.2 两种研究方法梳理 |
2.1.3 公共空间可识别属性 |
2.1.4 与提高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相关理论 |
2.2 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普适性要素 |
2.2.1 城市公共空间可识别性来源 |
2.2.2 公共空间可识别性要素分类 |
2.2.3 系统层面可识别性要素 |
2.2.4 感知层面可识别性要素 |
2.3 提升可识别性的方法与案例 |
2.3.1 提升可识别性应遵守的原则 |
2.3.2 提升可识别性的手法总结 |
2.3.3 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系统层面构建案例 |
2.3.4 公共空间可识别性感知层面建构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可识别要素分析 |
3.1 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历史变迁 |
3.1.1 明代及以前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发展 |
3.1.2 清代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发展 |
3.1.3 民国及新中国时期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发展 |
3.2 通州古城区历史公共空间特征分析 |
3.2.1 古城区历史文化归纳 |
3.2.2 系统层面特征分析 |
3.2.3 感知层面特征分析 |
3.3 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
3.3.1 系统层面现状分析 |
3.3.2 感知要素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升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可识别性 |
4.1 核心要素的构建 |
4.1.1 核心要素问题分析 |
4.1.2 核心系统的建构 |
4.1.3 北大街片区的建构 |
4.1.4 南大街片区的建构 |
4.1.5 中仓片区景观可识别性建构 |
4.2 边界要素的建构 |
4.2.1 边界要素问题分析 |
4.2.2 强化城门节点 |
4.2.3 构建边界连续性 |
4.3 景观要素的构建 |
4.3.1 景观要素问题分析 |
4.3.2 北人集团工业遗产区景观可识别性建构 |
4.3.3 红旗砖厂片区景观可识别性建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升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感知可识别性 |
5.1 线状公共空间提升方法——以南大街为例 |
5.1.1 线性公共空间静态要素问题分析 |
5.1.2 高宽比调整 |
5.1.3 侧界面提升 |
5.1.4 街边放大空间提升 |
5.2 点状公共空间提升方法 |
5.2.1 点状公共空间静态要素问题分析 |
5.2.2 围合方式改进——以小楼饭店前广场为例 |
5.2.3 底界面设计——同心花园为例 |
5.3 动态识别提升方法 |
5.3.1 增加传统节日与活动 |
5.3.2 增加街头活动空间与事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10)华南地区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景观设计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2.1 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 |
1.2.2 满足人类的需求 |
1.2.3 符合商业盈利的需求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概念和理论研究 |
2.1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华南地区的概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气候特点 |
2.2.3 植物类型 |
2.2.4 文化特点 |
2.3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概念 |
2.3.1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 |
2.3.2 屋顶花园的概念 |
2.4 屋顶花园的发展历史 |
2.4.1 屋顶花园的起源 |
2.4.2 屋顶花园的发展和兴起 |
2.4.3 商业综合体和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诞生 |
2.5 屋顶花园的分类 |
2.5.1 按屋顶的形式分类 |
2.5.2 按屋顶花园对公众的开放程度分类 |
2.5.3 按屋顶花园所在的空间特点分类 |
2.5.4 按屋顶花园的主要功能分类 |
第3章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作用和特点 |
3.1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作用 |
3.1.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3.1.2 丰富城市景观 |
3.1.3 增加户外公共空间充实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
3.1.4 提髙建筑效能 |
3.2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特点 |
3.2.1 主题突出定位高端 |
3.2.2 空间形式多样 |
3.2.3 条件复杂有各种设施设备 |
第4章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景观内容和创新性 |
4.1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景观设计 |
4.1.1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4.1.2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景观空间设计 |
4.1.3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植物设计 |
4.1.4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雨水收集和利用 |
4.1.5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各专业配合设计 |
4.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
4.2.1 深圳华强北九方购物中心 |
4.2.2 深圳壹方中心 |
4.2.3 深圳南山万象天地 |
4.2.4 广州太古汇购物中心 |
4.2.5 日本大阪难波公园 |
4.2.6 日本GRAND TREE购物中心 |
4.3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创新性 |
4.3.1 开放性公共性 |
4.3.2 艺术性 |
4.3.3 娱乐性 |
4.3.4 主题性 |
4.3.5 高科技集成 |
4.4 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的技术措施 |
4.4.1 结构荷载 |
4.4.2 防水排水 |
4.4.3 种植基质 |
4.4.4 防风措施 |
4.4.5 安全措施 |
4.4.6 维护管理 |
第5章 景观设计的创新实践—以深圳湾万象城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景观设计创新成果的应用 |
5.3 景观体验 |
5.4 设计优点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杭州写字楼市场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数字化转型视角下L企业写字楼服务发展策略研究[D]. 江韬.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3]C公司商业地产发展战略研究[D]. 王小帆.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4]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D]. 陈格. 浙江大学, 2021(01)
- [5]M便利店杭州公司自动售货机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沈靖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6]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D]. 刘函宁.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超高层建筑办公平面系统实证量化性分析探研[D]. 李沿. 浙江大学, 2020(02)
- [8]北大医疗城建筑策划策略研究[D]. 秦江磊.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9]提升北京通州古城区公共空间可识别性的方法研究[D]. 谭平平.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10]华南地区商业综合体屋顶花园景观设计创新性研究[D]. 范强. 深圳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