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个人发展的时代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陈祥贵[1](2020)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谫论》文中研究表明安全话题时时提、处处见,大学生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期、关键点上,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技能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未来的人生之路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本文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与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之间的联系以及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思路等方面浅谈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
郭涯[2](2018)在《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探讨了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人工智能时代的分工出发探讨人的发展。文章由四部分构成,引言部分是关于该课题的总论。第一部分探讨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先分析了马克思对柏拉图和亚当·斯密分工学说的考察;然后从马克思的四部着作中考察其分工理论。第二部分着重探讨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人全面发展的关系。这部分先说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人指的是“个人”;其次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提出;最后从分工的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考查了对人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分工与人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分工;其次分析人工智能分工环境和人工智能产品对人发展的阻碍因素;最后探讨人工智能为人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呼吁人们结合时代条件关注自我发展,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曾文杰[3](2018)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历经了改革开放这波澜壮阔的四十年,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正在逐渐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对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更是前所未有的,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更是明确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还是存在诸多顽疾,五大发展理念的适时提出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使得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正是因为目前对于五大发展理念作用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细致,所以我们对于两者之间作用关系的专门性研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立足于中国以往的社会历史国情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的视野角度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五大发展理念的相互关系,以及五大发展理念对其的引领作用这些重大问题进行多视角、总体性与本质化的思考,并在这一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在辨析五大发展理念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作用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作用的具体表现,将主要作用归纳为引领作用,其引领作用的表现又呈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五大发展理念对于世界整体发展方向所提供的强烈预见性,以及对世界文化产业格局变化的参照性,很好地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指引;其二,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正越来越展现出其科学性和高效性;其三,在具体实施路径上,五大发展理念又能发挥间接的引导作用。总结起来,五大发展理念是从方向确定到策略制定,再到具体实施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为我们对引领下的发展路径进行探析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陈元[4](2018)在《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研究》文中认为刑罚目的在刑罚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科学的刑罚目的是引导刑罚从残酷走向人道,从非公正走向公正的灵魂,是实现预防犯罪的基础,是刑法体系趋于科学合理的保障。何为科学的刑罚目的以及如何实现刑罚目的是刑法学界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然而,由于多数研究局限于刑法学领域,以相对单一的研究方法和静态的眼光研究该问题,迷失了研究的方向,导致该问题未能取得显着的进展。应当将该问题纳入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视野来研究,只有放宽视野,以动态的眼光来研究该问题,才能更好地确立科学的刑罚目的,并推进刑罚目的的实现。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理论命题,该命题以动态的眼光将刑罚目的的变化发展及其根据、刑罚目的的确立与实现等问题融为一体加以系统化的研究,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刑罚目的,更为科学的确立刑罚目的以及更好地实现刑罚目的。论文在绪论之后具体按照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基本阐释,刑罚目的的发展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关系,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理论基础,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与我国刑罚目的的确立,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五个章节对刑罚目的动态品格进行研究。第一章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基本阐释。从目的理论、法的目的理论必然演绎出刑罚目的的概念及内容,从它们的发展必然演绎出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变化、发展是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外在表现形态,确立科学的刑罚目的,实现刑罚目的是它的本质内涵。首先,从目的理论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探寻目的的内容、意义,把握目的理论的发展脉络,从古希腊、中世纪、思想启蒙时期一直考察到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理论,发现哲学目的理论是一个变化发展的命题,始终围绕目的最终是谁的目的,目的最终为了谁两大主题进行论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目的理论将之由“神”落实到了“人”,这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伟大进步。它的变化发展的重要价值在于指导人们在各方面确立科学的目的,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法的目的。从相同的历史脉络考察法的目的理论,发现法的目的理论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命题,始终围绕“正义”与“秩序”两大主题展开讨论。“正义”乃法追求的内在本质,“秩序”乃法追求的外在形态。“正义”与“秩序”所体现的“意志”由马克思主义法的目的理论由“神”转向了“人民”,法的目的是人赋予的,人是法的目的。它的变化发展的重要价值在于指导人们确立科学的法的目的,并最终实现法的目的。刑罚目的作为目的理论、法的目的理论的下位概念,无论从目的理论的发展、法的目的理论的发展分析,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认识论”、“实践论”等理论进行分析,或者从刑罚目的的发展进行直观考察,刑罚目的都具有随客观世界的变化自觉的规律性变化,并通过实践反复检验后不断发展的品性,即动态品格。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确立科学的刑罚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刑罚目的,这是刑罚目的动态品格自我实现的两个关键环节,也是它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但这两个关键环节并非一次性实现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发展创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造就了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它的根据来源于国家对“正义秩序”之需求与现实刑罚目的之间的矛盾,以及刑罚目的内在的矛盾。第二章刑罚目的的发展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关系。报应刑、预防刑及并合主义的发展充分展示了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它让我们感受到前人对确立科学的刑罚目的,实现刑罚目的的强烈愿望和追求。报应刑作为刑罚目的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是一个历史延续的过程,也是一种文明的延续过程,原始社会的血亲复仇是报应刑的胎动时期,古代社会的规范复仇是报应刑的孕育时期,中世纪的神意报应是报应刑的诞生时期,而启蒙时代的道义报应和法律报应则是报应刑的蓬勃发展时期,现在又散发出新的活力。报应刑貌似一个类人猿向现代人进化的历程,由野蛮走向了文明,由残酷走向了人道,从非正义趋于正义,这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充分展示的过程。预防刑作为刑罚目的的另一面,它的发展相较于报应刑更具有开放性,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使之最初形成了消极的一般预防和消极的特殊预防,构成了预防刑最初的基本矛盾,这对矛盾在相互对抗和妥协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否定,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又孕育出各自新的内容,进而裂变为消极的一般预防、积极的一般预防,以及消极的特殊预防、积极的特殊预防四个子目的。预防刑就像在原始社会播下的一颗带着戾气的种子,在古代社会发芽并野蛮生长,在启蒙时代驯化成长,在近代开花结果,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这是一个持续变化发展的过程,无疑是塑造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过程。并合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是报应刑与预防刑这对矛盾对立统一形成的结果,报应刑与预防刑必然构成刑罚目的的一体两面。虽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报应刑与预防刑在理论上均存在片面的深入,但在司法实践中报应刑与预防刑的发展从来都是一个联动的过程,报应刑与预防刑的这种联动在需求的驱动下,在理论的引导下形成了更为合理的综合样态即并合主义,进而塑造了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刑罚目的的发展既让我们全面地认识了刑罚目的及其内涵,更让我们直观感受到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确立科学的刑罚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刑罚目的这一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为我们更好地把握刑罚目的的规律性奠定了基础。第三章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理论基础。从哲学、社会、刑法三个角度出发探究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理论基础,这是确立和实现现代刑罚目的的关键所在。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重要哲学基础为系统论。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刑罚目的包括报应、一般预防、特殊预防三大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系统,无论是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寻找其中的规律,还是研究刑罚目的的动态发展,都有必要用系统论加以研究。从社会的角度考察,刑罚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产生、变化、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经济、文化系统化为一种社会秩序,这是统治阶级追求“正义”秩序的意志和需求的集中体现,因此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本质是对社会秩序变化、发展的一种应答,是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根本现实原因。这里主要以欧洲的历史变革作考察,并兼顾中国稳态的历史进行对比研究,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四个人类已经历的社会发展阶段深刻地分析了刑罚目的在社会变革时期的突变,发现经济的变革是刑罚目的变革最根本的原因,政治的变革是刑罚目的变革最直接的原因,而文化的变革对刑罚目的变革也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推进作用。但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必须系统化地变革,否则很难引起刑罚目的的变革。如中国封建社会由儒家思想构建的的经济、政治、文化体系,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导致这种社会结构能够在瓦解——重构中循环往复,进而使刑罚目的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直到近代才发生实质性的变革。从刑法的角度考察,刑罚目的是刑法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对犯罪、刑罚、刑事责任及刑法因果关系的变化发展都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刑法体系各要素变化发展之必须。由此可见,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对于宏观地把握刑法体系的变化发展,系统化地实时调整刑法体系的内容,使整个刑法体系处于一种科学的状态就显得非常重要,是刑法发展之必需。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为当前我国刑罚目的的科学确立指明了方向。第四章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与我国刑罚目的的确立。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最直接的目的是确立科学的刑罚目的。刑罚目的的确立是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重要内容、重要环节,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与刑罚目的的确立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过程与重要节点的关系,也是实现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重要环节。这就决定了确立刑罚目的必须在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中去发现。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从历史、哲学、社会及刑法学等不同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到底该如何确立适当的刑罚目的,揭示了刑罚目的发展的普遍规律,也为我国刑罚目的的确立指明了方向。总而言之,确立科学的刑罚目的既要遵循“外在尺度”,也要遵循“内在尺度”,还要遵循“美的尺度”。因此,我国刑罚目的的确立应当以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为指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多角度进行论证。我国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和基本文化制度决定了追求“实质正义”的公正报应、积极的一般预防和积极的特殊预防是我国刑罚目的的应然要求。但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现状及其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又决定了消极的一般预防和消极的特殊预防是无奈的选择。这五个方面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的刑罚目的体系。公正报应是刑罚目的的基础,没有公正报应为基础,刑罚目的其他方面都会偏离方向,甚至发生变质,因此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积极的一般预防和积极的特殊预防将在整个刑罚目的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刑罚目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实现持久预防犯罪的保障;而消极的一般预防和消极的特殊预防应当严格加以限制,并将在刑罚目的发展过程中趋于衰微。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刑罚目的体系。第五章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刑罚目的。因此,刑罚目的的实现既是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刑罚目的动态品格至关重要的环节,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与刑罚目的的实现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过程与结局的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刑罚目的的实现就是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实现,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实现与刑罚目的的实现具有同一性。这就决定了刑罚目的的实现必须在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中去发现,进而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决定了刑罚目的的实现路径。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实现最终倚赖刑罚权的运行,刑罚权是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最基本、最直接的载体,因此刑罚权是实现刑罚目的的具体途径。这里从制刑权、求刑权、量刑权及行刑权等四个接续的过程深入分析了刑罚目的的实现,详尽地阐述了在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下每个阶段刑罚目的实现的重点内容,实现各个阶段的刑罚目的应当确立的原则,并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刑罚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体和程序问题及完善的路径。只有通过完善刑罚权这个最直接的载体并科学地运行,才能更好地实现刑罚目的及刑罚目的动态品格。
孟婷[5](2017)在《“自由个性”思想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带着“思想政治教育该往何处去”的疑问,试图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价值旨归和终极关怀目标。从马克思理论体系中找寻到“自由个性”的答案,并在解释“自由个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理论可能、历史应然、现实要求、当代路径四个方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终极关怀”即“自由个性”的论证。第一章是对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诠释。该章遵循从思想积淀、酝酿到规范界定的逻辑理路展开对“自由个性”追根溯源式的解读。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自由和个性的理解入手,剖析了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想的扬弃,在凸显马克思对一切旧哲学超越的基础上,梳理了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思想从萌芽迸发、视野转向、立场确立到深入推进的酝酿过程。最后直面《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自由个性”的五处直述,对“自由个性”的概念内涵给予明确厘定。第二章是从学理层面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以“自由个性”为终极关怀的可能性。该章首先明晰了“思想政治教育终极关怀为何”这个前提性问题,继而从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由个性”的相互作用来解析二者如何“彼此趋近”,接着又从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由个性”在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双重一致性进一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即“自由个性”的论证。这一章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自由个性”从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单个个体的发展境遇中抽象出来,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和“自由个性”思想“本身”,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使人之为人”的教育形式出发,从“自由个性”作为对人的理想发展状态的表征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由个性”的内在关系给予“本质”层面的剖析,以此来寻找二者契合的“何以可能”。第三章是从历史层面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以“自由个性”为终极关怀的应然性。该章首先论证了需要、关系、能力是个性发展的三个应然目标,进而以“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自由个性”的历史纵向维度为依托,分别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阶段如何培育人之“需要”、“关系”和“能力”,以此论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敦促人之需要、关系和能力的历史演进而与人的个性发展相伴相随,趋向“自由个性”的历史应然趋势。第四章是从现实层面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以“自由个性”为终极关怀的必要性。该章首先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人之个性发展所做的现实努力,以此肯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并将持续走在“自由个性”的路上;同时,窥探到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物的依赖”向“自由个性”的“过渡阶段”,出现了对“自由个性”发展的“三重”不适应,并由此引发了对“自由个性”终极关怀的暂时遗忘,于是得出结论:重塑“自由个性”的权威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不适应”乃时代重任和现实亟需。第五章是从当代层面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以“自由个性”为终极关怀的可行性。该章致力于探寻敦促自由个性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代路径。在探寻可行路径之前,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自由个性形成因素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一前提问题予以说明,否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论”和“万能论”,并试图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域限的基础上,探寻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之个性发展历程中的最优化利用和最大化实效。遵循“自由个性”的演进逻辑,寻找到了终极关怀在当下“过渡阶段”的表征,即敦促人多维度拓展的“当下关怀”。进而提出,在“当下关怀”指导下构建“中国认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自由个性”发展之当代路径。
付泽宇[6](2017)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与时代品格——以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反映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其目的在于达到双赢、多赢、共赢目的,符合全球化价值链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了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平等相待、互商互谅,包容互鉴、和衷共济的科学内涵。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在致思理路、实现路径及最终目标和价值取向上都是相似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思想成果。
朱晓瑾[7](2016)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不同环境下,同工人运动结合和各种社会实践结合的过程中,经历了以种种不同的方式不断走向大众化的曲折过程,深刻影响着21世纪的世界历史发展,一直以来也是我们科学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升自身素质的理论指南。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也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才能获得争取自身解放的锐利武器。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要发挥作用,就要说服人,就要为群众所掌握。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同于烽火硝烟的革命年代;不同于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当前中国亿万百姓已经乘上奋发前进的时代号列车,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中飞奔向前,新疆也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后发赶超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越是关键时期,越要保持头脑清醒、思想坚定,方向正确才能实现预期的结果。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开启了新疆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大步前进的新征程。当前研究新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紧迫而且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全文由绪论、正文(第一章至第五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概念的阐释,为后面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举措提供了理论前提。第二章,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实践历程,清晰地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第三章,通过分析研究新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几个密切相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新闻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生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族团结)在新疆的本土实践,分别论述了实现筑牢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感情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时期的新突破。第四章,从多个视角科学理性地分析新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与面临的问题,为开创和改进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实践理清思路。第五章,从理论建设、新疆实际、宣教形式、分层实施、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提出当前推进新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对策略。结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探索与实践做了总结。尽管新时期新形势下,新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特殊的人文环境也给新疆各族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传播带来挑战,但是各族人民生活的主流思想不会动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会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各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共同努力下,团结一心、筑牢防线、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一定会和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探索与实践是新疆发展的历史见证,它将永远地被记入历史,并不断创造新的历史。
彭晶[8](2015)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重构》文中指出关于教育目的两种本位论的各自局限已被广泛了解和熟知,但是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能仅仅停留在潜意识的层面,甚至是含混不清的,也没有人给予过专门的关注,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教育实践的开展。因此,对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内在悖论进行深刻揭示,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度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进行彻底解构就十分必要。
黄声豪[9](2013)在《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是大学存在与提高竞争力的基础,在大学人力资源中占主导地位。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制约大学学术成果与教学的水平,间接制约大学从校外争取社会资源的概率。研究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的真正和谐发展,因为大学自身发展离不开两部分主体即大学生的发展和大学教师的发展,只有将大学与两部分主体有机地和谐统一,方能够使大学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鉴于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历史悠久、成效明显、成功经验丰富;为应对全球高等教育的新挑战,美国大学于19世纪下半叶就着手探究并逐渐创立了一系列有效促进大学教师发展的成熟模式,并获得一些成功的案例。我国高校教学中心机构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在某种意义上也许会影响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采用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综合地应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等方法,来探究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拟达到三个目的:1、将回顾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并归纳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2、将介绍美国当前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拟发现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具体运作和成效;3、拟从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操作与成效中得到借鉴,以应用于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大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界定、美国大学的基本情况与美国大学教师的职称、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现状以及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辨析;第三章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演进;第四章,以美国哈佛和美国密歇根两所大学的教师发展机构为例进行个案分析,以点带面地尝试从中归纳出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第五章,总结美国哈佛和密歇根两所大学的教师发展机构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得到一些有益于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汪慧[10](2013)在《关注个人:“人文关怀”新视角 ——兼论柔性管理哲学基础》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哲学在更科学的意义上体现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本文从人文关怀入手,探究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深切内涵并揭露其中对个人关怀的关注,从四方面提出当代中国关注个人的人文关怀理论向度的建构,并以柔性管理阐明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关注个人的现实意义。其主要内容如下:理论和现实的诉求都呼唤着对人文关怀的探究和深思,马克思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向度。本文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文献法等,在辨析人文关怀哲学内涵、时代性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厘定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的丰富内涵,从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个人的解放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三个方面揭示出关注个人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理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角度。而纠正误读马克思个人关怀论述和回归实践二方面更加需要当今仍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人文关怀理论向度,本人在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当代中国关注个人的人文关怀理论向度的建构。理论为实践提供基础并指导实践,在讨论关注个人的人文关怀理论之后,与当今体现着关注个人的人文关怀管理实践结合,分析了关注个人是柔性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从创建实现自我管理的企业人文关怀文化、建立扁平化和系统性相结合的人文关怀组织体系、建立促进个人学习型的人文关怀知识管理体系、实施组合式动态激励的柔性化人员管理四个方面探讨了关注个人角度的人文关怀下我国企业柔性管理体系的建立。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向度始终保持着对个人的现实生存的关注,对个人自由尊严的解蔽,对个人的价值精神的追求,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多元的结构。深入研究挖掘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向度中关注个人的内涵能够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管理哲学提供理论支撑。
二、谈个人发展的时代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个人发展的时代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谫论(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与内涵 |
1.1 总体国家安全的形成 |
1.2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
2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在联系 |
2.1 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
2.2 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规定了新的教育内容 |
2.3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 |
3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3.1 微观安全和宏观安全相结合 |
3.2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补充 |
3.3 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相辅助 |
3.4 安全教育与思想教育相融合 |
(2)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背景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国内研究现状 |
国外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研究方法 |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探访”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对先前思想家分工理论的评论 |
一、柏拉图的分工学说 |
二、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 |
第二节 经典着作中的分工理论 |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分工理论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 |
三、《哲学的贫困》中的分工思想 |
四、《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分工思想 |
第二章 分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一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对人的终极关怀 |
一、现实的个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出发点 |
二、三种社会形态中的人 |
第二节 分工对人发展的影响 |
一、分工对人发展的消极影响 |
二、分工对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
第三节 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理想中的目标 |
第三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一节 人工智能与分工 |
第二节 人工智能分工对人发展的阻碍因素 |
一、“蓝领”工人的工作机会减少 |
二、“白领”的就业受到影响 |
三、人的不平等感加剧、情感匮乏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对人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新的工作机会诞生 |
二、丰富情感获得新途径 |
三、提升能力获得新渠道 |
四、人的主体性得到增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主要创新 |
2.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文化 |
2.1.2 文化产业 |
2.1.3 发展理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关于“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 |
2.2.2 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与主要特征 |
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概述 |
3.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
3.1.1 起步阶段 |
3.1.2 扩张扩展阶段 |
3.1.3 稳步推进阶段 |
3.2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3.2.1 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
3.2.2 使我国优秀文化得到了弘扬 |
3.2.3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起了重要的传播作用 |
3.2.4 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提升 |
3.2.5 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不断增长 |
3.3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存在问题的原因 |
4.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
4.1 五大发展理念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
4.1.1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指引 |
4.1.2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4.1.3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引导 |
4.2 五大发展理念视阈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4.2.1 社会的创新意识依然淡薄 |
4.2.2 发展的协调性还有待改善 |
4.2.3 绿色理念未能真正体现 |
4.2.4 开放程度的复杂性把控 |
4.2.5 发展成果共享和发展成果保护的矛盾 |
5.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
5.1 创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
5.1.1 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运行模式、管理体制等多维度的创新 |
5.1.2 深入创新研究,掌握文化产业核心技术 |
5.1.3 重点培养尖端的文化产业创新人才 |
5.2 协调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
5.2.1 实现各区域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
5.2.2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
5.2.3 实现文化产业中各领域的协调发展 |
5.3 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
5.3.1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
5.3.2 建立低能耗、高效率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5.3.3 坚决贯彻可持续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
5.4 开放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
5.4.1 树立国际化的发展目光 |
5.4.2 加强国家间文化产业的互信合作 |
5.4.3 加强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间的融合互动 |
5.5 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
5.5.1 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要造福于人民 |
5.5.2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来源于人民 |
5.5.3 文化产业发展的所有成果要让人民共享 |
6.基本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基本阐释 |
第一节 刑罚目的的界定 |
一、何为目的 |
二、何为刑罚目的 |
第二节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内涵 |
一、何为动态 |
二、何为刑罚目的动态品格 |
第三节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价值 |
一、有利于全面认识刑罚目的 |
二、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 |
三、有利于刑法体系的科学发展 |
第二章 刑罚目的的发展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关系 |
第一节 报应刑的发展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关系 |
一、报应刑的发展 |
二、报应刑的发展塑造了刑罚目的动态品格 |
第二节 预防刑的发展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关系 |
一、一般预防的发展 |
二、特殊预防的发展 |
三、预防刑的发展塑造了刑罚目的动态品格 |
第三节 并合主义的发展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关系 |
一、报应为主导的综合论的发展 |
二、预防为主导的综合论的发展 |
三、并合主义的发展塑造了刑罚目的动态品格 |
第三章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哲学根据 |
一、系统论的内涵 |
二、系统论的原则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 |
三、系统论的相关理论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 |
第二节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社会根据 |
一、经济的变革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 |
二、政治的变革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 |
三、文化的变革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 |
第三节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刑法根据 |
一、刑罚目的是刑法体系的逻辑起点 |
二、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是犯罪问题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是刑罚问题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四、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是刑事责任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五、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是刑法因果关系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六、刑罚目的是刑法体系的逻辑终点 |
第四章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与我国刑罚目的的确立 |
第一节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决定了刑罚目的的科学确立 |
一、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发展的过程即确立刑罚目的的过程 |
二、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为确立科学的刑罚目的指明了方向 |
第二节 公正报应——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必然选择 |
一、公正报应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必然要求 |
二、公正报应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
三、公正报应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
四、公正报应是建构“实质正义”秩序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一般预防——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辩证选择 |
一、积极的一般预防——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必然选择 |
二、消极的一般预防——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不可回避的内容 |
第四节 特殊预防——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辩证选择 |
一、积极的特殊预防——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必然选择 |
二、消极的特殊预防——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不可回避的内容 |
第五章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 |
第一节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决定了刑罚目的的实现路径 |
一、刑罚目的动态品格与刑罚目的的实现具有同一性 |
二、刑罚目的动态品格决定了实现刑罚目的的具体路径——刑罚权的运行 |
第二节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之制刑权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 |
一、制刑权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关系 |
二、我国刑罚配置的现状对刑罚目的实现的影响 |
三、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完善刑罚配置——实现刑罚目的 |
第三节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之求刑权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 |
一、求刑权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关系 |
二、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现状对刑罚目的实现的影响 |
三、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完善量刑建议制度——实现刑罚目的 |
第四节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之量刑权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 |
一、量刑权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关系 |
二、我国刑事审判的现状对刑罚目的实现的影响 |
三、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完善刑事审判——实现刑罚目的 |
第五节 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之行刑权与我国刑罚目的的实现 |
一、行刑权与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的关系 |
二、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刑罚执行原则的确立 |
三、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刑罚执行的核心内容——人格改造 |
四、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实现积极的特殊预防 |
五、刑罚目的动态品格指引实现消极的特殊预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5)“自由个性”思想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总体评价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解读 |
一、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历史借鉴 |
(一)旧唯物主义对自由和个性的阐释 |
(二)唯心主义对自由和个性的理解 |
二、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酝酿历程 |
(一)初步萌芽(1835-1842):自我意识的自由和个性 |
(二)视野转变(1842-1844):从“抽象”转向“现实” |
(三)立场确立(1844-1845):实践视阈下的相对自由和真正个性 |
(四)思想推进(1845-1848):自由与个性的社会历史之维 |
三、马克思对“自由个性”思想的规范界说 |
(一)需要、关系、能力等个性要素的自由全面发展 |
(二)“每个人”的真正自由发展 |
(三)对“人类自由的终极形式”的不断求索 |
(四)“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以“自由个性”为终极关怀之理论自洽 |
一、何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 |
(一)终极关怀的概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终极关怀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由个性”的相互作用 |
(一)“自由个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想蓝图和发展理念 |
(二)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性的理论诉求指向“自由个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由个性”思想的本质契合 |
(一)出发点的契合:“现实的个人” |
(二)归宿点的统一:“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特性与“自由个性”并行不悖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自由个性”发展之历史逻辑 |
一、个性发展的三个目标 |
(一)需要是个性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二)关系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和场域 |
(三)能力构成个性发展的手段和目的 |
(四)三目标内在统一,共臻于“自由个性” |
二、“人的依赖”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对个性发展三目标的作用 |
(一)需要、能力的自然性和关系的依附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需要、能力和关系的正反效应 |
三、“物的依赖”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对个性发展三目标的作用 |
(一)需要、关系、能力的曲折式演进 |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塑中纠偏 |
四、“自由个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对个性发展三目标的作用 |
(一)需要的自我实现、关系的共生共荣和能力的全面构建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敦促作用和未来样态展望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追寻“自由个性”之现实透析 |
一、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追寻“自由个性”的努力 |
(一)理论探求:党的领导人关于人之个性塑造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阐释 |
(二)实践探索:党的思政工作秉持的个性化和以人为本原则 |
(三)学术探究:思政学界的人学范式转向及对自由个性的关注 |
(四)教学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目标向自由个性的倾斜 |
二、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对“自由个性”发展的不适应问题 |
(一)过度葆有“人的依赖”阶段某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特质 |
(二)对“物”的追逐易催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遗忘 |
(三)合理借鉴与“矫枉过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并存 |
三、不适应问题的具体归因及其实质 |
(一)教化传统的熏染和历史特殊使命的作用 |
(二)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的负面影响 |
(三)西方价值观念的“软渗透”和“硬干扰” |
(四)尚处于“过渡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决定作用 |
四、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向“自由个性”挺进之必需 |
(一)“过渡阶段”个性发展复杂现状的要求 |
(二)终极关怀出现失落倾向亟待重塑的要求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趋向“自由个性”之当代路径 |
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自由个性”发展的作用阈限 |
(一)思想政治教育非决定性和唯一性要素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推动力量和核心培育要素 |
二、追寻“自由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下关怀” |
(一)“自由个性”从自由到全面的螺旋上升过程 |
(二)当下“过渡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目标 |
三、以人的多方面拓展为“当下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求 |
(一)探寻个性自由与社会规范的“最大公约数” |
(二)力臻首位与非首位教育内容的全面兼顾 |
(三)熔铸“功利性质”与“福利事业”的耦合 |
(四)打造“中国认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与时代品格——以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对真正的共同体的追求 |
(一)真正的共同体的样貌形态 |
(二)真正的共同体的实现途径 |
(三)真正的共同体的价值指涉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阐释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 |
1. 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2. 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3. 包容互鉴、和衷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品格 |
(一)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致思理路相一致 |
(二)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现路径相一致 |
(三)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终目标和价值取向相一致 |
(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
一、大众化的涵义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 |
三、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基本观点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征及规律 |
一、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 |
一、中国化是前提 |
二、时代化是灵魂 |
三、大众化是目的 |
注释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实践历程 |
第一节 建国前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传播与扩散 |
一、从1917年到1933年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初步传播 |
二、从1933年到1943年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广泛传播 |
三、从1933年到1943年被迫转入地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 |
第二节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探索与实践 |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探索与发展 |
二、文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曲折发展 |
三、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全面发展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本土化实践 |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好政治基础 |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
三、维护新疆意识形态安全的举措 |
第二节 新闻舆论宣传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握思想导向 |
一、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 |
二、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
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
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
六、创新为要、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
七、坚持全党动手的大宣传工作理念 |
第三节 民生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民心基础 |
一、改善民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手段 |
二、改善民生是党的重要工作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础 |
三、改善民生是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务 |
第四节 民族团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筑牢感情基础 |
一、新疆民族团结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二、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
注释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当前新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民族问题 |
二、宗教问题 |
三、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 |
四、教育相对落后 |
五、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偏差 |
六、地缘政治环境问题 |
第二节 当前新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问题 |
一、理论研究要紧密联系现实 |
二、工作手段及方式要创新多样 |
三、受众心理调试符合社会发展 |
注释 |
第五章 改进新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加强理论建设,做好理论创新工作 |
一、理论联系实际,做好大众心理认同工作 |
二、注重因势利导,对不同群体要做到因人而异 |
三、创设新颖内容,满足大众“趋新”心理 |
第二节 结合新疆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结合民族心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二、结合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结合“以人为本”理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四、结合各族群众现实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三节 改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形式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渠道的多元化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
三、因人施教,突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四、利用不同媒介的特点,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平台 |
五、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传播途径 |
第四节 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 |
一、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家工程” |
二、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地方政府工程” |
三、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工程” |
第五节 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保障机制 |
一、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机制 |
二、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调研机制 |
三、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部保障机制 |
四、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保障机制 |
五、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考评机制 |
六、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督查机制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个人本位的批判 |
(一)黑格尔的自我观 |
(二)海德格尔的自我观 |
(三)拉康的自我观 |
(四)萨特的自我观 |
(五)米德的自我观 |
(六)埃利亚斯的自我观 |
二、对社会本位的批判 |
三、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二者对立的缘起 |
四、教育目的无本位论的生成 |
(9)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大学与教师专业化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美国大学的基本情况与教师职称 |
第三节 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现状 |
第四节 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辨析 |
第三章 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高等教育“黄金年代”的大学教师发展(1945—1970) |
第二节 大学教师发展机构初创期(20世纪70年代) |
第三节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20世纪80年代) |
第四节 “全纳时代”的大学教师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 |
第四章 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教师发展的实践 |
第二节 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
第五章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经验 |
第二节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关注个人:“人文关怀”新视角 ——兼论柔性管理哲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人文关怀的探索 |
1.2.2 人文关怀需关注个人研究 |
1.2.3 人文关怀的关注个人的实践:柔性管理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人文关怀的哲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
2.1 人文关怀的哲学内涵 |
2.2 人文关怀的时代性 |
2.3 关注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
2.3.1 把“人”从工具理性中解脱出来 |
2.3.2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突显人文关怀的紧迫性 |
3 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理论向度 |
3.1 揭示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理论向度的价值 |
3.1.1 有利于克服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 |
3.1.2 有利于回归真正的马克思,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原意 |
3.2 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理论的丰富内涵 |
3.2.1 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历史考察 |
3.2.2 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的内涵 |
3.3 关注个人是马克思哲学人文关怀理论不可忽视的角度 |
3.3.1 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
3.3.2 个人的解放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 |
3.3.3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的 |
4 关注个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人文关怀理论的重要纬度 |
4.1 纠正误读马克思个人关怀论述的需要 |
4.2 回归实践的需要 |
4.3 当代中国关注个人的人文关怀理论向度的建构 |
4.3.1 立足于马克思个人观的精神实质 |
4.3.2 吸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积极成果 |
4.3.3 反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主义 |
4.3.4 超越个人主义的狭隘个人观 |
5 柔性管理:突显关注个人角度的人文关怀典型分析 |
5.1 柔性管理凸显人文关怀 |
5.2 关注个人是柔性管理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
5.3 突显关注个人的我国企业柔性管理体系的建立 |
5.3.1 建立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改善的企业人文关怀文化 |
5.3.2 建立扁平化、系统性相结合的人文关怀组织体系 |
5.3.3 建立促进个人学习型的人文关怀知识管理体系 |
5.3.4 实施柔性化人员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谈个人发展的时代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谫论[J]. 陈祥贵.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8)
- [2]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 郭涯.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8(01)
- [3]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曾文杰. 重庆理工大学, 2018(11)
- [4]刑罚目的动态品格研究[D]. 陈元.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5]“自由个性”思想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问题研究[D]. 孟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6]“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与时代品格——以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为视角[J]. 付泽宇.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 [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 朱晓瑾. 新疆大学, 2016(01)
- [8]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重构[J]. 彭晶. 铜仁学院学报, 2015(01)
- [9]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 黄声豪. 厦门大学, 2013(05)
- [10]关注个人:“人文关怀”新视角 ——兼论柔性管理哲学基础[D]. 汪慧. 东华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