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域网模式成“校校通”热点(论文文献综述)
谢颖[1](2017)在《利用网络缓存系统提升中小学宽带使用效率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快速推进,广西梧州市93.6%以上的中小学已经连上了互联网,网络终端不断增多,慕课、优课、微课等应用需求强烈,资金不足的学校出口带宽成为最大瓶颈。本文通过对网络缓存系统的研究,提出适合中小学的应用策略,有助于实现提升出口网络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压力的目标。
王滨[2](2013)在《山东移动面向教育行业用户的信息化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国务院2012年召开了专题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会议,标志着全国范围教育信息的推广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随着2009中国电信行业第三次重组的完成,山东境内山东移动、山东联通、山东电信三家运营商在行业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教育行业是三家运营商聚焦领域,由于山东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尚处在同一起跑线,因而山东移动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产品的推广,抢占山东教育行业市场先机,提升行业份额,成为山东移动行业信息化推广所面临的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从山东移动教育行业的竞争环境分析入手,运用PEST模型、波特的五力模型等方法,对山东移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所面临外部竞争时的机会和威胁;利用SWOT模型,对山东移动内部环境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到其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对山东移动教育行业信息化产品的现状、业务资费、发展渠道等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山东移动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存在的产品单一、发展渠道单一、资费缺乏组合套餐、与客户沟通不足、对教育行业合作伙伴SI管理缺乏规范等问题,并在通过深度访谈方式总结出的教育行业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结合4C营销理论,从顾客、成本、便利、沟通4个角度对山东教育行业信息化产品营销策略提出了打造“数字校园”教育信息化平台、创新发展“班班通”业务、引入电子书包业务、打造教育信息化专用套餐、引入教育信息化销售代理拓展业务发展渠道、建立规范教育行业SI管理考核体系等改进的建议。
董晓[3](2010)在《职业中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一线劳动者和中、高级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基地的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构出具有职教特色和个性化的校园网已成为中职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本论文主要根据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网络应用的现状和要求,将原有的校园网进行了重新的规划、设计、建构。在详细分析建设目标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校园网的分层设计思想、组网技术、网络拓扑结构、综合布线系统及网络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并对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无线网络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作了详细论述。在校园网建设中从方案设计到实施均依据先进性、规范性、高性价比的原则,完成了以高速路由交换网为主干网,合理融合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校园网设计和实现方案。本论文作者是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校园网工程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参加了该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设施方案设计,以及整个施工过程。
刘金花[4](2010)在《基于MPLS-VPN技术的山东省教育城域网资源中心建设》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利用MPLS-VPN技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山东省教育城域网的基本设计原则,提出了山东省教育城域网资源中心的设计方案。
曹海[5](2009)在《IPTV系统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PTV是一种利用宽带网络为用户提供交互式多媒体服务的业务,其主要特点在于交互性和实时性。随着带宽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用户群的扩大以及流媒体技术的发展,IPTV已成为各大厂商和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技术的发展推动了IPTV商业化的进程,视频压缩、网络技术、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存储等技术的进步使商业化运营成为现实。鉴于IPTV的迅速发展,本文分析和研究了分布式IPTV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并基于IPTV技术设计和实现了远程教育系统,最后的系统测试表明系统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IPTV视频编码方案的选择。IPTV传输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对音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传输。论文分析了视频信号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的压缩方法,对MPEG-4、H.264、AVS等主要编码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IPTV对编码技术的要求和远程教育系统的实际需要,确定了采用的视频编码方案。分布式IPTV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介绍了分布式IPTV系统的结构及优点;分析了媒体分发与交付技术对IPTV系统的重要性,比较了各种媒体内容分发技术的实现方式及在IPTV流媒体网络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了IPTV系统流媒体内容的存储技术,包括内容源的存储和内容在Cache节点中的存储,对流媒体存储方案进行了论证。IPTV远程教育系统设计。设计了基于三层架构的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分析了各子系统的实现,包括直播系统、点播系统、节目管理系统、中心运营平台、卫星接收系统、节目格式转换系统、检测系统、省级运营平台等;分析了网络带宽保障措施及终端接入问题等。目前,IPTV技术正处在发展初期,由于IPTV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相关技术、业务仍处在研究过程中。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IPTV技术也将不断地成熟与完善,这也必然推进国内IPTV业务的发展。
王兴宇[6](2009)在《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机制与运作模式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应该把知识作为基础设施来看待和发展,应该营造将科研、高校、企业与知识机构和广大劳动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实现协同和互动,使知识得以生产、传播、扩散,保证经济活动各个环节都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和应用所需要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同国家创新体制联系在一起的,仅靠人工智能的研究是不够的,毫无疑问这就必须涉及到计算机、通讯、教育、心理、社会、经济、传播等诸多学科。本文考察了将知识工程应用到教育当中来。知识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如专家系统、知识表征和问题表征、知识库与协同计算、知识本体论、语言认知和语言计算、认知建模和知识推理等)及知识可视化工具等,都将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坚固的基础知识。不仅能扩展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而且也将极大地促进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多个层面问题的探究。拟对知识工程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知识工程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教育应用实例进行分析论证。(1)构建基于知识工程的教育资源组织机制机理,提出教育资源组织机制与运作模式。(2)分析基于知识工程的技术和方法,提出教育资源组织机制与运作模式创新的调控管理措施。(3)基于知识工程的教育资源组织机制与运作效果评估模型。(4)基于知识工程的教育资源组织机制与运作模式效率进行量化研究。(5)基于知识工程的教育资源组织机制与运作预测及评估的风险。(6)提出有效提高基于知识工程的教育资源组织机制与运作效果与效率的措施。
王倩[7](2009)在《郴州教育城域网智能安全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城域网络系统对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教育管理工作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从整体上增强了教育部门的各个机关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并快速提高了整个教育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水平,适应了新形式下教育事业的动态管理,为各教育部门的管理与协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本文研究郴州教育城域网的智能安全体系,主要工作如下:综合考虑郴州教育城域网安全体系的整体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郴州教育城域网安全体系设计的整个过程,从网络入侵检测、网络防火墙联动技术、口令验证和身份确认技术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郴州教育城域网络的安全。在详细阐述入侵检测和网络防火墙联动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口令验证和身份确认技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郴州教育城域网安全体系的设计思想,并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基于入侵检测技术和网络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系统模型,并重点结合郴州教育城域网的具体情况在基于网络安全防护库的智能网络安全系统模型上进行具体实现。该模型改变了传统的单一静态信息安全防御思想,突出了网络安全防御的整体性能,有效地保障了郴州教育城域网的安全。
常环[8](2008)在《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成为全球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之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于2000年制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与此同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新的课程体系不仅给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和师资队伍素质各教育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而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所以不同地域教育信息化的起点和侧重点不一样,也造成了不同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发展现状和所遇到问题的千差万别。陕西省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东部和西北、西南地区联系的交通要地。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就因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而有本地区的特殊性。本文以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五个方面了解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真实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针对性的且有一定可行性的解决策略,以期推进本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系统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对目前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为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部分,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并阐述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发展目标及组成要素;简要论述了教育信息化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它相关政策。第三部分阐述了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结合访谈,分析并归纳目前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则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若干策略。第五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要点作了概括并指出该论文的尚待完善之处。
张进宝[9](2008)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在体制、机制、设施、标准、培训、资源等方面面临困难,而核心问题主要在宏观政策、财政投入与教育体制三个方面。文章认为,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除国家应保证有效投入外,充分调动内、外部力量,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的制度化与透明化,构建基于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服务体系是今后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努力方向。
高新涛[10](2008)在《河南农村宽带客户细分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试图运用管理学知识,按照科学的市场细分方法、程序对河南农村宽带的客户细分进行研究,探索出完善、科学的农村宽带客户类别或群体。当前,宽带业务在我国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是如火如荼,然而在农村的宽带客户细分存在不足,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刚开发状态,城乡差距十分巨大。本文运用科学的市场细分理论,分析了当前的农村宽带客户细分的情况,研究出按用户自然属性、用户需求、技术手段细分客户的方式,细化得出河南农村宽带客户群体和类别,以期能帮助农村宽带市场的进一步突破。
二、城域网模式成“校校通”热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域网模式成“校校通”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网络缓存系统提升中小学宽带使用效率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梧州市中小学校园宽带出口现状及困境 |
三、解决方案简介 |
四、软件部署建议 |
1. 版本选择 |
2. 硬件配置 |
3. 组网模式的选择 |
4. 简单测试提速效果 |
5. 自定义缓存资源项目的简易方法 |
五、提升使用效果的策略 |
1. 内网主干网络需要及时升级, 确保满足流畅体验的需要 |
2. 在公共服务终端的收藏夹内放置i Xcache正式支持资源列表Web页面, 优先安装i Xcache支持的客户端版本 |
3. 终端数量直接影响输出命中率的高低 |
4. 结合传统的管控手段, 杜绝滥用资源 |
5. 弥补标准版的部分功能缺失 |
六、结束语 |
(2)山东移动面向教育行业用户的信息化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3-1 主要研究的思路 |
1-3-2 论文的框架和结构 |
第二章 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应用及山东移动营销现状分析 |
2-1 山东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 |
2-1-1 山东省教育行业现状 |
2-1-2 山东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 |
2-2 山东移动简介 |
2-3 山东移动教育信息化产品营销策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2-3-1 山东移动教育行业信息化产品现状 |
2-3-2 山东移动教育行业信息化产品资费情况 |
2-3-3 山东移动教育行业信息化产品推广方式和渠道发展 |
2-3-4 山东移动教育行业信息化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东移动教育信息化营销环境及市场需求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2-2 替代品威胁分析 |
3-2-3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2-4 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
3-2-5 现有竞争者分析 |
3-3 教育信息化产品客户需求分析 |
3-3-1 中、小学客户信息化需求调研 |
3-3-2 高校客户信息化需求调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移动教育信息化应用产品营销策略改进 |
4-1 山东移动 SWOT 分析 |
4-2 山东移动教育信息化产品营销策略改进的总体目标 |
4-3 山东移动教育信息化产品营销的改进策略 |
4-3-1 顾客策略 |
4-3-2 成本策略 |
4-3-3 便利策略 |
4-3-4 沟通策略 |
4-4 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职业中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组网技术 |
2.1 网络拓扑结构 |
2.1.1 环型拓扑结构 |
2.1.2 总线型拓扑结构 |
2.1.3 星型拓扑结构 |
2.1.4 树型拓扑结构 |
2.1.5 混合型网络结构 |
2.1.6 网络拓扑图的绘制 |
2.2 综合布线系统 |
2.2.1 传统布线与结构化布线的比较 |
2.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
2.3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 |
2.3.1 静态VLAN |
2.3.2 动态VLAN |
2.3.3 VLAN 间路由 |
2.4 无线局域网技术 |
2.4.1 点对点Ad-Hoc 对等结构 |
2.4.2 InfraStructure 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总体需求 |
3.2 性能需求 |
3.3 信息节点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校园网总体规划 |
4.1 方案设计原则 |
4.1.1 标准化和开放性原则 |
4.1.2 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原则 |
4.1.3 无瓶颈原则 |
4.1.4 安全第一原则 |
4.2 总体设计 |
4.2.1 分层网络设计 |
4.2.2 校园网拓扑结构 |
4.3 网络技术选型 |
4.3.1 主干网网络技术选型 |
4.3.2 采用的网络协议标准 |
4.3.3 虚拟网络划分 |
4.4 校园网实现功能 |
4.5 校园网建设步骤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校园网工程建设 |
5.1 网络设备选择 |
5.1.1 服务器 |
5.1.2 交换机 |
5.1.3 硬件防火墙 |
5.1.4 连接介质 |
5.1.5 网卡 |
5.1.6 数据存储设备 |
5.2 布线系统 |
5.2.1 工作区子系统施工 |
5.2.2 水平干线子系统施工 |
5.2.3 管理间子系统施工 |
5.2.4 垂直干线子系统施工 |
5.2.5 设备间子系统施工 |
5.2.6 建筑群子系统施工 |
5.2.7 工程测试验收 |
5.3 VLAN 方案设计 |
5.4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
5.5 网络安全设计 |
5.6 校园网应用平台建设 |
5.7 网络测试验收 |
5.7.1 布线系统测试 |
5.7.2 无线网测试 |
5.7.3 功能测试 |
5.7.4 性能测试 |
5.8 校园网工程验收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MPLS-VPN技术的山东省教育城域网资源中心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MPLS VPN技术 |
2 山东省教育城域网的设计原则 |
2.1 分布式资源配置与共享 |
2.2 提供“一卡通”增值服务 |
3 山东省教育城域网设计方案 |
3.1 物理网络的构建 |
3.2 教育城域网网络方案设计 |
3.2.1 电信运营商的IDC中心 |
3.2.2 教育城域网数据资源中心网络机房 |
3.2.3 各市区接入省级城域资源中心 |
3.3 省级资源中心的构建 |
3.3.1 省级资源中心的建设目标 |
3.3.2 教育城域网资源系统的层次、分布式框架 |
3.3.3 省级城域网资源中心的计费结算系统 |
4 结束语 |
(5)IPTV系统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IPTV技术及其业务应用的发展 |
1.2. IPTV技术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的状况 |
1.3. 作者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
1.4. 论文的组织 |
第2章 IPTV业务及远程教育概述 |
2.1. IPTV系统概述 |
2.1.1. IPTV基本概念 |
2.1.2. IPTV业务简介 |
2.2. IPTV行业背景分析 |
2.2.1. 消费市场现状 |
2.2.2. IPTV价值链的形成 |
2.2.3. IPTV发展趋势 |
2.3. IPTV业务成功关键 |
2.3.1. 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
2.3.2. 优异的视频质量 |
2.3.3. 符合用户传统的电视观看习惯 |
2.3.4. 支撑规模用户的能力 |
2.3.5. 用户类型多种多样 |
2.4. 远程教育系统背景介绍 |
2.5.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
2.6. 发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 |
第3章 IPTV系统的关键技术 |
3.1. IPTV系统技术介绍 |
3.1.1. IPTV系统构成 |
3.1.2. IPTV系统主要技术 |
3.1.3. 编码的技术要求 |
3.2. IPTV系统架构 |
3.3. 分布式IPTV技术及实现 |
3.3.1. 分布式IPTV系统总体结构 |
3.3.2. 主要功能模块简介 |
3.3.3. 媒体内容分发和交付 |
3.3.4. IPTV系统流媒体存储方案 |
3.3.5. 流媒体传输技术 |
3.3.6. 流媒体服务器的实现 |
3.4. IPTV承载网 |
3.4.1. IPTV对承载网的要求 |
3.4.2. IP组播路由技术 |
3.4.3. IPTV系统接入网技术 |
第4章 IPTV系统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 |
4.1. 方案分析 |
4.1.1. 应用需求分析 |
4.1.2. 网络环境分析 |
4.1.3. 平台容量 |
4.1.4. 编码方案分析 |
4.2. 系统设计 |
4.2.1. 设计依据 |
4.2.2. 设计原则 |
4.2.3. 设计思路 |
4.2.4. 总体方案 |
4.2.5. 系统安全设计 |
4.3. 省平台功能说明 |
4.3.1. 卫星接收系统 |
4.3.2. 节目格式转换系统 |
4.3.3. 节目检测系统 |
4.3.4. 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
4.3.5. 节目分发系统 |
4.3.6. 教学管理系统 |
4.3.7. 电视图文网站 |
4.4. 市平台功能说明 |
4.4.1. 播出管理系统 |
4.4.2. 节目分发系统 |
4.4.3. 教学管理系统客户端 |
4.5. 县平台功能说明 |
4.5.1. 节目点播系统 |
4.5.2. 视频直播系统 |
4.6. 终端接收站点功能说明 |
4.6.1. 基本型 |
4.6.2. 扩展型 |
4.7. 网络带宽保障 |
4.8. 系统测试 |
4.8.1. 工程安装测试 |
4.8.2. 功能验收测试 |
第5章 结束语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附录 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机制与运作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采用的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2.1 知识工程的基本概念 |
2.1.1 知识概念 |
2.1.2 知识工程 |
2.1.3 专家系统 |
2.2 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 |
2.2.1 知识管理 |
2.2.2 教育知识管理 |
2.3 信息资源管理 |
2.4 知识工程的关键技术 |
2.4.1 知识表示 |
2.4.2 知识获取 |
2.4.3 知识推理 |
2.5 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
2.5.1 教育技术 |
2.5.2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与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
第3章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组织机制构建 |
3.1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结构 |
3.1.1 构成系统的行为主体 |
3.1.2 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3.2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机制功能 |
3.3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机制分析 |
3.3.1 系统变量 |
3.3.2 系统变量间的关系 |
3.3.3 系统运行的回溯链路分析 |
3.3.4 机制系统的关键路径分析 |
3.4 全国学校精品书架工程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实证分析 |
3.4.1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机制实现 |
3.4.2 管理制度和机构体制 |
3.4.3 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支撑条件体系 |
第4章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运行模式 |
4.1 项目方式运行模式 |
4.1.1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知识工程建设项目运行模式 |
4.1.2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项目知识组织运行模式 |
4.1.3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项目动力推进运行模式 |
4.2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学习功能技术实现的运行模式 |
4.2.1 以知识表示和知识共享技术为基础的知识模型应用 |
4.2.2 基于知识库的知识发现 |
4.2.3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 |
4.2.4 Agent 主体的研究 |
4.2.5 基于事例的推理 |
4.3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技术优化平台运行模式 |
4.3.1 数据库专家系统 |
4.3.2 利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等知识可视化工具 |
4.3.3 联机分析挖掘技术 |
4.3.4 教育知识发现技术 |
4.3.5 知识系统 |
4.4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技术评价管理运行模式 |
4.4.1 知识工程的知识处理功能 |
4.4.2 知识工程的专家系统 |
4.4.3 学校知识管理的运行模式 |
4.5 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服务体系运行模式 |
4.5.1 构建基于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服务体系 |
4.5.2 教师群体资源管理 |
4.6 信息资源管理评价 |
4.6.1 评价体系构建 |
4.6.2 评价基本框架 |
4.6.3 学校评价 |
4.6.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对策与建议的指导思想、原则、战略目标 |
5.2 改革方式的措施选择与建议 |
5.3 研究结论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7)郴州教育城域网智能安全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选题背景 |
1.2 常用的网络安全手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网络安全相关技术简介 |
2.1 教育城域网 |
2.1.1 教育城域网的职能与研究目的 |
2.1.2 教育城域网建设模式研究的意义 |
2.2 信息入侵检测技术 |
2.2.1 入侵检测系统产生的原因 |
2.2.2 IDS的分类 |
2.2.3 通用入侵检测框架 |
2.3 口令验证与身份确认技术 |
2.3.1 什么是身份确认和口令验证 |
2.3.2 基于身份确认和口令验证的信息安全机制 |
2.4 网络防火墙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郴州教育城域网安全设计策略的概要设计 |
3.1 郴州教育城域网安全建设概况 |
3.2 郴州教育城域网络的安全体系的设计思想 |
3.3 郴州教育城域网络的安全体系模型 |
3.3.1 基于IDS与网络防火墙的安全体系模型 |
3.3.2 基于身份确认和口令验证的安全模型 |
3.4 服务安全体系的概要设计 |
3.4.1 主服务器群的安全体系设计 |
3.4.2 应用服务器的安全体系设计 |
3.5 教育城域网络概要设计 |
3.5.1 教育有线电话专网 |
3.5.2 教育计算机专网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郴州教育城域网安全体系的实现 |
4.1 基于IDS与网络防火墙联动的实现 |
4.1.1 IDS与网络防火墙联动安全体系 |
4.1.2 郴州教育信息网络安全系统的IDS设计 |
4.1.3 郴州教育信息网络安全系统NNIDS模块 |
4.1.4 郴州教育信息网IDS的FNNIDS模块 |
4.1.5 分布式智能IDS |
4.2 郴州教育信息网络安全实现 |
4.2.1 郴州教育信息网络安全流程 |
4.2.2 郴州教育信息网络安全体系 |
4.3 基于身份确认和口令验证的安全实现 |
4.3.1 身份确认子模块 |
4.3.2 口令验证子模块 |
4.3.3 密钥管理子模块 |
4.3.4 证书管理子模块 |
4.4 工作及其应用效果 |
4.4.1 主服务器的安全实现 |
4.4.2 应用服务器的安全实现 |
4.4.3 智能安全环境下的教育网视频点播实现 |
4.4.4 安全体系的综合应用 |
4.5 访问控制管理模块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数据加密的部分程序 |
致谢 |
(8)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教育信息化产生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国外教育信息化研究综述 |
第2章 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
2.1 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信息化 |
2.1.1 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
2.1.2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组成要素及发展目标 |
2.2 教育信息化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2.2.1 教育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
2.2.2 ISEI(Index System of Education Informaitization)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系 |
第3章 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
3.2 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的设计 |
3.2.1 调查设计的思路 |
3.2.2 抽样 |
3.2.3 调查问卷内容结构 |
3.2.4 调查方式 |
3.3 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分析 |
3.3.1 调研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3.3.2 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
3.4 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问题 |
3.4.2 信息技术教育观念问题 |
3.4.3 教师信息素养问题 |
3.4.4 信息技术课程及其应用问题 |
3.4.5 基础教育信息化之管理的问题 |
第4章 推进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
4.1 端正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 与学的新观念 |
4.2 多渠道筹集资金,科学系统地利用信息化建设资金 |
4.2.1 建立科学的经费预算与效益评估制度 |
4.2.2 建立点面结合的项目论证和推广机制 |
4.2.3 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
4.3 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最终落实到实际应用 |
4.4 解决资源建设过程中优质资源的开发及资源共享问题 |
4.4.1 国家层面 |
4.4.2 地方层面 |
4.4.3 企业层面 |
4.4.4 学校层面 |
4.5 促进信息技术的多角度和多模式应用 |
4.5.1 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质量 |
4.5.2 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4.5.3 注重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
4.5.4 拓展校外信息技术的应用空间 |
4.5.5 根据不同应用环境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同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 |
4.6 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
4.6.1 试行、完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
4.6.2 要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体系 |
4.6.3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 |
4.6.4 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强化校本培训 |
4.6.5 改革培训评价制度 |
4.6.6 制定人事政策,保证培训有良好的效果 |
4.7 加强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管理与政策制定 |
4.7.1 因地制宜地制定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
4.7.2 加强教育信息化全方位管理,以管理促应用、促发展 |
4.7.3 政策及规章制度的制定 |
4.8 尊重区域差异,促进信息化发展 |
第5章 结语 |
5.1 基本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信息化所面临挑战的深层原因分析 |
1教育发展总体战略与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协调 |
2财政投入增长难以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
3应用能力提升受制于教育体制特征 |
二激活内外部力量,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
1协调外部促进力量,提升学校内部动力 |
2实现教育信息化评估的制度化与透明化 |
3构建基于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服务体系 |
三结束语 |
(10)河南农村宽带客户细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农村宽带客户细分对电信运营商的现实意义 |
1.3 与本文有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农村宽带客户 |
1.3.2 基于特定主体的农村宽带客户 |
第二章 客户细分概述 |
2.1 客户细分依据 |
2.2 客户细分的原则和程序 |
第三章 河南农村宽带客户细分现状分析 |
3.1 河南网通农村宽带客户概况 |
3.2 基于运营商的农村宽带客户分类 |
3.3 基于特定主体的农村宽带客户细分模式 |
3.4 基于农村远程教育系统的客户细分案例 |
3.4.1 项目启动的背景 |
3.4.2 主要目标客户群 |
3.4.3 技术支持系统 |
3.4.4 项目带来农村宽带客户数的增长 |
第四章 河南农村宽带客户细分不足的原因及改善方案 |
4.1 宽带的客户套餐过于单一 |
4.2 用户的综合需求难以满足 |
4.3 基于不同技术手段的考虑不够 |
4.4 农村宽带客户规范细分的改善方案 |
4.4.1 客户细分目标的分步实施 |
4.4.2 寻求用户属性需求和技术手段的合理组合 |
4.4.3 农村宽带客户细分的八大类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细分农村宽带客户的若干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城域网模式成“校校通”热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网络缓存系统提升中小学宽带使用效率的策略研究[J]. 谢颖.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15)
- [2]山东移动面向教育行业用户的信息化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王滨.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
- [3]职业中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D]. 董晓.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4]基于MPLS-VPN技术的山东省教育城域网资源中心建设[J]. 刘金花. 潍坊学院学报, 2010(04)
- [5]IPTV系统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曹海. 北京邮电大学, 2009(S2)
- [6]知识工程关键技术支持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机制与运作模式应用研究[D]. 王兴宇. 吉林大学, 2009(09)
- [7]郴州教育城域网智能安全体系研究[D]. 王倩. 湖南大学, 2009(01)
- [8]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 常环.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 [9]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 张进宝. 现代教育技术, 2008(03)
- [10]河南农村宽带客户细分的研究[D]. 高新涛.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