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一、积极推行政务公开 提高规划管理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市人民政府[1](2021)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京政发[2021]2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2020)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中指出宁政规发[2020]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0年4月30日(此件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举全区之力打造审批更简、流程更优、服务更好、监管更准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现提出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

韩文[3](2020)在《新沂市税务局政务公开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务公开是实现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的重要途径,是监督权力运行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和监督政府工作,促使政府依法行权、履职尽责。税务局作为重要的政府机关,持续推进政务公开,是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必然要求,对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提升税务机关政务服务水平作用重大。因此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促使税务机关更好履行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职责。本文以新沂市(县级市)税务局为例,研究县级税务局政务公开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在简要概述政务公开研究动态、新沂市税务局政务公开概况基础上,重点探析了税务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务公开内容形式化、公开不够积极主动、缺少公众参与、缺乏有效考评监督等。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借鉴了税务系统内外政务公开经验,结合新沂市税务局实际,提出完善税务局政务公开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政务公开法律保障,推进税务机关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加强政务公开平台载体建设,提高政务公开服务能力,建立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健全考评监督长效机制等。本研究对促进县级税务局政务公开工作,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和参考价值。

王月江[4](2020)在《云南省弥勒市深化政务公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务公开是保障民众知情权、鼓励民众参与社会治理、依法监督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制度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全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及时的政务公开不仅能够有效推动“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对加快建设透明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也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构建职责清晰、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政务和各领域公开制度,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县(区)级政府作为国家基本行政单元,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发挥着重要的过渡作用,对县级政府的政务公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云南省弥勒市为例,运用知情权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等理论知识,采取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县级政府的政务公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弥勒市在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中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同时理性分析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包括:政府对于政务公开的重视程度不够、依申请公开制度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公开的内容更新不及时、尚未形成具体详细的负面清单、与民众的互动不足等。通过深入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国内外政务公开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深化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的对策和思路。重点从培育政府和民众意识、完善公开制度、提升公开内容质量、拓宽公开渠道、保障人才经费配置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其他地区基层政府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我国政务公开的全面推进和深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扈照[5](2019)在《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研究》文中提出政务服务标准化是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必经之路。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是打通政府与百姓之间“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之一,亦是政务服务能力建设的内容之一,更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已开展了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政务服务中心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亦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务服务中心推荐性国家标准。涿州市在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后,开始了政务服务标准化进程。本文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年来发布的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对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工作进行研究,首先对政务服务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推荐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概念、内容、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阐述,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梳理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对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建设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进而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13项政务服务中心推荐性国家标准对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基本要求、标准体系、服务投诉处置、服务现场管理、进驻事项服务指南编制、网上服务、信息公开、中心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测量,发掘出中心当下网上服务、中心运行、标准体系构建、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这些不足进行了原因分析,进而从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规范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构建本市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等方面对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提升建议。

郜清攀[6](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刘军[7](2019)在《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机遇期做出的重要决定,也是当前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经环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步骤和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3月以来,为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北京市聚焦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等重点环节,相继推出了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简明阐述了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对颇具中国特色的“多规合一”理论进行了系统探讨;全面梳理了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发展和改革历程;详细介绍了当前北京市改革的现状和成效,归纳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北京模式”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特点;同时,重点剖析了北京市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在广泛调研国内外部分城市的相关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值得借鉴的经验。通过深入探讨“多规合一”背景下如何提高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效能等问题,力求找到破解改革瓶颈的途径、策略和措施,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深化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通过概括和提炼2013年以来北京乃至全国的改革实践,指明了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处于2.0版的发展阶段,最终会演进到3.0版的发展趋势。进而总结出深化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及策略:一是正视不同国情的差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二是注重制度框架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相结合;三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四是实现“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最后,本文对北京市深化改革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一是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加快构建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完善市区两级审批管理体系,确保权责明晰、阳光高效;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让大众享受到改革成果;四是加快“多规合一”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五是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内外联动填补管理真空。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8](2019)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方案》的通知》文中提出宁党办[2019]89号各市、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区直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中央驻宁各单位,各大型企业:《自治区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方案》已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9年4月29日自治区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方案

刘博宜[9](2019)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当代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基本制度,政务公开在进行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事务管理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衡量政府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据。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明确了100个县(市、区),围绕多个重点方面开展试点工作。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作为全国100个试点市辖区之一,在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行业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也应势而起,《智慧株洲建设总体规划(2015—2017)》于2015年出台,株洲市渌口区“智慧渌口”项目也在2017年正式启动。渌口区围绕“智慧渌口”项目和政府门户网站的“多合一工程”,对政务公开试点工作进行了探索。本文首先对政务公开的内涵、主要理论和意义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在弄清现有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的前提下,结合有关理论知识,对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了较为系统而详尽地研究。文章从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基本现状出发,首先总结了株洲市渌口区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政务公开工作取得的成效,其次分析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再次剖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相关对策。调研发现,株洲市渌口区政府通过不懈努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务公开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包括优化了政务公开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了政务公开的渠道和形式、拓宽了政务公开内容的范围等。可以说,作为全国的试点市辖区之一,株洲市渌口区的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其经验是可以扩散到各地市辖区政府作为借鉴的。但与此同时,从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来看,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工作离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的理想效果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包括存在决策公开信息透明度不够高、公开执行开放性不足够、政务信息的数据资源整合力度不大、信息公开的动态监管不到位、政务服务应用平台不够便利等问题,因此,这更加肯定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总而言之,希望本文能够为推进株洲市渌口区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政务公开工作更好开展和深化提供实质性建议,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政务公开认识、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优化政务公开平台建设和有针对性强化政务公开人才队伍培养和配备等。

冯志峰[10](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二、积极推行政务公开 提高规划管理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推行政务公开 提高规划管理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3)新沂市税务局政务公开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政务公开概念和理论
    2.1 政务公开概念
    2.2 政务公开理论
3 新沂市税务局政务公开概况
    3.1 政务公开历程
    3.2 政务公开内容
    3.3 政务公开形式
    3.4 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4 新沂市税务局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1 新沂市税务局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4.2 政务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税务系统内外政务公开经验借鉴
    5.1 广州市政府政务公开经验
    5.2 江苏省税务局政务公开经验
    5.3 政务公开经验借鉴
6 完善新沂市税务局政务公开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政务公开法律保障
    6.2 推进税务机关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6.3 加强政务公开平台载体建设
    6.4 提高政务公开服务能力
    6.5 建立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
    6.6 健全考评监督长效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云南省弥勒市深化政务公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政务公开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及制度建设
    第一节 政务公开的核心概念
        一、政务公开的定义
        二、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
        三、政务公开的内涵
        四、健全政务公开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政务公开的理论基础
        一、知情权理论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第三节 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
        一、国家层面分析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
        二、基层层面分析云南省弥勒市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
第二章 云南省弥勒市政务公开概况
    第一节 云南省弥勒市基本情况
    第二节 云南省弥勒市政务公开概况
        一、云南省弥勒市政务公开的内容
        二、云南省弥勒市政务公开的渠道方法
        三、云南省弥勒市政务公开的基本流程
    第三节 云南省弥勒市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情况
        一、开展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的背景
        二、云南省弥勒市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取得的成效
第三章 云南省弥勒市政务公开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云南省弥勒市政务公开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二、政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更新不及时
        三、依申请公开制度作用发挥不足
        四、政务公开负面清单不详细、不具体
        五、政府与民众的互动不足
    第二节 云南省弥勒市政务公开推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官本位”等传统观念束缚
        二、民众权利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政务公开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亟待探索
        五、民族地区客观历史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限制
        六、政务公开的考核监督体系不健全
第四章 国内外政务公开先进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政务公开经验借鉴
        一、北欧国家政务公开实践经验
        二、美国信息公开实践经验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政务公开先进经验
        一、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
        二、信息公开助力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
        三、政务公开进一步向政府数据开放延伸发展
第五章 深化云南省弥勒市政务公开工作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培育政府的服务理念和民众的权利意识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政府的公开意识
        二、加强宣传引导,培育民众权利意识
        三、增强少数民族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提高参政议政意识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基层政务公开制度体系
        一、完善政务公开法律体系及救济机制
        二、强化政务公开考评监督和“好差评”制度
        三、探索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
        四、建章立制固化试点成果
    第三节 提升基层政务公开内容的质量
        一、充实政务公开的内容,保证信息全面性
        二、及时更新政务公开的内容,保证信息时效性
        三、主动了解民众关切,保证信息的实用性
    第四节 以创新驱动公开渠道拓展
        一、依托信息新技术,挖掘政务信息数据价值
        二、拓宽公开渠道,提升民众参与度
    第五节 保障基层政务公开的行政资源配置
        一、加强干部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二、确保政务公开的机构配置、经费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政务服务标准化理论概述
    2.1 政务服务标准化的内涵
        2.1.1 政务服务标准化的概念
        2.1.2 政务服务标准化的内容
    2.2 政务服务中心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内涵
        2.2.1 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概念
        2.2.2 政务服务中心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提出与内容
    2.3 政务服务标准化的理论基础
        2.3.1 服务型政府理论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3 后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的内容
    3.1 进驻的标准化
        3.1.1 部门与事项进驻的标准化
        3.1.2 窗口人员进驻的标准化
    3.2 线上线下服务的标准化
        3.2.1 实体大厅窗口服务的标准化
        3.2.2 网上大厅服务的标准化
    3.3 政务信息公开的标准化
        3.3.1 实体大厅政务信息公开的标准化
        3.3.2 政务服务网政务信息公开的标准化
    3.4 服务现场管理与服务指南的标准化
        3.4.1 服务现场管理的标准化
        3.4.2 进驻事项服务指南的标准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的不足及成因
    4.1 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存在的不足
        4.1.1 网上服务内容提供有限
        4.1.2 中心运行规范性不足
        4.1.3 标准体系不健全
        4.1.4 信息公开数据、业务、编码整合程度不高
    4.2 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不足的原因
        4.2.1 政务服务网信息化程度有限
        4.2.2 政务服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4.2.3 政务服务标准化意识与配套措施缺乏
        4.2.4 政务公开程度有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的提升路径
    5.1 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
        5.1.1 强化政务服务网建设
        5.1.2 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战略
    5.2 规范政务服务中心运行
        5.2.1 建立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体制
        5.2.2 构建电子监察系统
        5.2.3 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
    5.3 构建本市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
        5.3.1 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培训工作
        5.3.2 借鉴外省地区成功经验
        5.3.3 编制本地政务服务标准
    5.4 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5.4.1 创新政务公开模式
        5.4.2 规范政务信息公开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三)乡村振兴战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一)体制性要素
        (二)制度性要素
        (三)主体性要素
        (四)策略性要素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三)实地调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及预期成果
        1.5.1 创新性
        1.5.2 预期成果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工程建设项目
        2.1.2 行政审批制度
        2.1.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2.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理论
        2.2.1 政府规制理论
        2.2.2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2.2.3 多规合一理论
第3章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情况概述
    3.1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历史沿革
        3.1.1 审批制度初创阶段(1949年——1983年)
        3.1.2 审批制度发展阶段(1984年——1989年)
        3.1.3 审批制度逐步完善阶段(1990年——2007年)
        3.1.4 审批制度不断优化阶段(2008年——2012年)
        3.1.5 审批制度改革起步阶段(2013年——2017年)
        3.1.6 审批制度改革加速深化阶段(2018年至今)
    3.2 2013 年以前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主要问题
第4章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4.1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
        4.1.1 制度框架建设
        4.1.2 管理系统重构
        4.1.3 审批流程再造
        4.1.4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4.1.5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北京模式”
    4.2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
        4.2.1 办事便利度提高,企业和公众获得感有所增强
        4.2.2 责任规划师制度得以确立,开启公共参与新模式
        4.2.3 简政放权力度加大,审批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4.2.4 审批流程得到重塑,审批效率显着提高
        4.2.5 审批事项大幅精简,审批手续成本降低
        4.2.6 典型案例
    4.3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相关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健全,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
        4.3.2 政府相关部门对深化改革的动力不足,积极性缺乏有效调动
        4.3.3 市场主体和群众对改革的认可度不高,获得感不明显
        4.3.4 审批流程再造还有优化的空间,管理方式转变不充分
        4.3.5 审批全过程监督落实不到位,存在管理真空
    4.4 目前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法律法规政策修订相对滞后,客观上延缓了改革进程
        4.4.2 既定部门利益格局业已形成,导致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不足
        4.4.3 既往审批思维和行为模式惯性存在,导致改革措施落实有偏差
        4.4.4 当前违法失信成本偏低,导致改革成效打折扣
第5章 国内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及其经验启示
    5.1 国内部分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变革及其经验
        5.1.1 香港特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1.2 厦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
    5.2 国外部分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及其经验
        5.2.1 英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2.2 美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3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对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5.3.1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法律体系相对完善
        5.3.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比较得当
        5.3.3 行政主体的组织架构和行为模式有差异
        5.3.4 行政监管不缺位,对市场主体资质要求严格
        5.3.5 信息化程度较高,努力打造电子政府
第6章 深化我国及北京市审批制度改革的策略与建议
    6.1 我国审批制度改革演进模式
        6.1.1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0
        6.1.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X
        6.1.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
        6.1.4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3.0
    6.2 深化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及策略
        6.2.1 正视不同国情差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6.2.2 注重制度框架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相结合
        6.2.3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6.2.4 实现“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
    6.3 深化北京市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6.3.1 健全审批制度框架,加快构建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
        6.3.2 完善市区两级审批管理体系,确保权责明晰、阳光高效
        6.3.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让大众享受到改革成果
        6.3.4 加快“多规合一”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
        6.3.5 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内外联动填补管理真空
结语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京市通过土地公开交易市场取得土地开发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2013年版)
附录B 北京市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核准类项目,2013年版)
附录C 北京市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备案类项目,2013年版)
附录D 北京市社会投资房屋建筑类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E 北京市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F 北京市市政交通线性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G 厦门市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地方政府的内涵
        2.1.2 政务公开的内涵
        2.1.3 智慧城市的内涵
    2.2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的理论基础
        2.2.1 城市治理理论
        2.2.2 基层民主理论
        2.2.3 政务公开理论
        2.2.4 “互联网”理论
    2.3 智慧城市建设对地方政府政务公开提出了新的要求
        2.3.1 借助大数据平台及时提供政务决策公开信息
        2.3.2 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政务执行公开水平
        2.3.3 借助智能化平台提高政务管理公开能力
        2.3.4 借助网络全覆盖提供政务服务公开延伸
        2.3.5 借助智慧化系统拓展政务结果公开获取途径
第3章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的现状分析
    3.1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取得的初步成绩
        3.1.1 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体制与机制的优化
        3.1.2 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渠道与形式的创新
        3.1.3 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内容的范围更广
    3.2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仍存在的不足之处
        3.2.1 决策公开信息透明度不够高
        3.2.2 政策执行信息公开开放不到位
        3.2.3 信息公开动态监管比较单一
        3.2.4 政务公开信息数据资源整合不到位
        3.2.5 政务服务应用平台不够便利
    3.3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地方领导者对政务公开工作认识不够深入
        3.3.2 基层群众对政务信息公开需求不够强劲
        3.3.3 政务公开信息技术的不甚完善
        3.3.4 政务公开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第4章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国内其他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的经验借鉴
    4.1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国内其他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的主要做法
        4.1.1 湖南省宁乡市的主要做法
        4.1.2 上海市普陀区的主要做法
    4.2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国内其他地方政府政务公开对株洲市渌口区的借鉴
        4.2.1 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纵深发展
        4.2.2 明确政务公开标准,规范政务公开制度,提升政务公开水平
        4.2.3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综合性公开服务平台
第5章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进一步改善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的对策思考
    5.1 致力培植政府及民众对政务公开的正确认识和需求意识
        5.1.1 强化地方领导对政务公开的必要性认识
        5.1.2 强化基层群众对政务公开信息的需求意识
    5.2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试点工作
        5.2.1 以清单化促进政务公开标准化
        5.2.2 以“五公开”敦促政务公开纵深化
        5.2.3 以数据开放化促成政务公开智能化
    5.3 优化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5.3.1 采用先进理念优化设计,增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可见性实用性
        5.3.2 加快推进集约化,实现资源共享,打造协同高效的政府网站
        5.3.3 发展政务新媒体,推动新媒体传播
    5.4 加强政务公开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5.4.1 明确专业人才管理机构的职责定位
        5.4.2 突破人才任用机制
        5.4.3 加强人才培养管理
    5.5 健全符合我国国情政务公开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5.5.1 建立政务公开的法律保障体系
        5.5.2 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四、积极推行政务公开 提高规划管理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37)
  • [2]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0(11)
  • [3]新沂市税务局政务公开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韩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4]云南省弥勒市深化政务公开研究[D]. 王月江.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研究[D]. 扈照. 燕山大学, 2019(06)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 刘军. 清华大学, 2019(01)
  • [8]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方案》的通知[J].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9(15)
  • [9]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株洲市渌口区政务公开问题研究[D]. 刘博宜. 湖南大学, 2019(07)
  • [10]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标签:;  ;  ;  ;  ;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