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论文文献综述)
杨万国[1](2021)在《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研究》文中提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它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凸出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终极目标是求得人类的自由解放。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具有根本性和基本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本文主要从研究社会历史的起点论、人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论、社会历史主体论、党的性质宗旨论、人的解放发展论以及怎样实现人民性的过程论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展开系统性研究。并且主要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这一系列较为现实的领域进行探讨。在全面系统分析、归纳人民性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探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民性的继承和发展及其表现。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人民性经历了从发端、成熟到丰富,再到发展完善的过程,发端于学生时代和《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成熟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时期;丰富、发展和完善于《形态》之后。在革命实践中真正检验和践行人民性的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既要保卫新生政权的战斗,又要进行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建设的情况下,列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不动摇,最终赢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主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曙光普照到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这一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也相应地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毛泽东关于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群众观点、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宗旨等思想中国化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及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的人民主体观,进一步丰富和中国化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中国化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民中心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的论断、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我为民”情怀等等,无不蕴含着人民性,彰显着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中国化最新发展。如何才能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呢?“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1)在读经典、学原着、悟原理中内化人民性,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充分保持和弘扬人民性,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践行人民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保证人民性。
郭红军[2](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中国化。就此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特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犹如一根潜在的红线,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内在联系在一起。详细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其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观和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观,其形成条件具体表征为世情的新特征、国情的新定位、党情的新变化和实践的新特色,其基本内涵既表现在其基本概念之中,又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实践准则、五个文明的实践目标以及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的实践方法。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起始于邓小平理论的实践观、发展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观、推进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观、丰富于中国梦的实践观;从具体运用的视域分析,该理论体系的实践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中得到了多领域应用,并表现为“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统一的经济实践、三位一体的政治实践、一元引导与多样并存的文化实践、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实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实践。其所具有的重要启示,主要表现为五个注重,即在实践主体维度注重党的领导与群众创造的统一、实践准则维度注重遵循原理与联系实际的统一、实践目标维度注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统一、实践方法维度注重立足现实与谋划未来的统一、实践策略维度注重吸收借鉴与实现超越的统一。上述内容,形成了该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基本框架。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与哲学话语体系充斥其间的纯粹哲学思辨并不相同,其侧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具体运用和与时俱进,而不是哲学体系的理论构建。然而,我们决不能为此而忽视其内在的哲学特质。同时,理论的价值全在于应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命力也概莫能外。因此,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进行研究时,本文对该理论体系实践观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也予以了初步探寻,以期对生动活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所推进。
张兰慧[3](2014)在《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评价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评价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败的评判标准,关系到改革的方向是否正确,关系到能否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也是我们党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长期探索并不断用实践检验的理论体系。这一问题,由最初不完善的简单形象化的理论发展到“生产力标准”再到后来的“人民利益标准”,这一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人民利益标准之所以被作为是评价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成败判断标准,是因为人民利益标准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标准,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关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的根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经验。我们只有在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为最终价值标准,才能发挥其根本性的检验功能,正确判断我们的体制、政策、工作及思想是否合理、是否成功,这对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前行,成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全面阐述了判断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评价标准的发展道路以及最终确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石、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积淀、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判断标准的深刻反思以及紧跟世情国情发展潮流的现实基础,对初步探索、日益完善和形成深化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判断标准的实践成效及其经验总结进一步升华并上升为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所践行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历史启示进行现实思考,更加准确的定位改革,更好的指引改革的方向和进程。本篇论文的重点在于深刻挖掘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败判断标准研究,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性质、特点以及它的丰富和发展做了详细的研究和思考。人民利益标准充分彰显出与社会主义改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主导性与时代性、全局性与根本性、科学性与凝聚性、人民性与创新性。在此基础上,还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改革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利益诉求多元化和社会结构多元化的时代潮流影响,再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也日益暴露,还有世界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旧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影响。并本篇论文结合人民利益标准的丰富内涵、时代使命及现实难题,针对开拓社会主义改革发展道路提出了正确有效的对策思考。本篇论文以评价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成败判断标准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关于人民利益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丰富内涵、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为研究思路,采用了特殊性与普遍性、部分与整体、联系观和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和系统化。首先,发展历程的科学划分。本篇论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相关阐述和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刻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成败评价标准理论内涵。其次,多重关系的准确定位。针对我国生产力标准根深蒂固的思想与人民利益标准的思想的关系,人民利益标准和现阶段人民利益诉求多元化和社会结构多元化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和评价标准的准确定位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人民利益标准为衡量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评价标准的最终价值标准。最后,形势任务的崭新呈现。本篇论文立足于新时期新阶段,紧密结合新思想新认识,运用了较为全面的新数据新材料,跟随当前国际国内的新环境新发展,充分展现了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的现状及探索路径,这既是本篇论文的亮点,也是创新之处。
刘艳萍[4](2012)在《“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与时俱进的体现》文中提出"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性理论,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三个代表"秉承了"三个有利于"的理论来源,继承发扬了"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思想,同时,在新时期下,"三个代表"也是对"三个有利于"思想的丰富和再发展,是"三个有利于"与时俱进的体现。
王兆响[5](2011)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文中认为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无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是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中以及革命成功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道德领域,实质上是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根据伦理道德的要求层次,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可以区分为社会主义伦理观和共产主义伦理观,从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来说,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基础能够相一致的是社会主义伦理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济活动中,遵循社会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指导,就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出发,把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目标和经济活动相结合的一个理论和实践互动过程,这一过程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伦理观的简单套用,而是社会主义伦理观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历史地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演进。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经济活动和道德状态的历史和逻辑的考察,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构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构想。从历史演进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观具体表现化为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革命成功之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新功利论,以及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新公正论,以上四种经济伦理价值形态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同步,从而形成密切的转向和承传关系。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视角来看,一定时期的经济伦理观归根结底是由一定历史条件决定的,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历史演进从根本上说是因于客观历史条件的变迁,主要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革命战争时期,一种能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革命道德须合理地解决革命和利益的关系,把革命的崇高性和现实性密切结合在一起,毕竟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正是出于革命战争的需要,明确地表达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调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建国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以苏为鉴,人民群众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和奉献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集中体现,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为奠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形成良好的经济生活秩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在意识形态理解上的偏失,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把个人利益一概视为资本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之“私”加以批判,结果背离了集体主义的真义,使之成为否弃个人利益的虚妄化的伦理标签,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相当大的消极影响。1978年改革开放从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开始,把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视为合理的正当的,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而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标志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思想的确立。社会主义新功利论语境中的功利实质上是积极意义上的“利益”,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既有思想渊源关系,也有本质区别。本质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的终极价值旨向是共同富裕,因此在功利的导向下,始终蕴含着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当社会有了一定发展时,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要求突显出来。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的提出反映了社会发展到这样一个时代的客观要求,在这个时代,社会不公正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实现社会公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呼声。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仅因时因地而异,甚至因人而异,反对资产阶级抽象地谈论社会公正,因此社会主义新公正论与资本主义的公正观本质上是不同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不是罗尔斯“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的简单移植或套用。同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也不是西方经济伦理的简单模仿,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汇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和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综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从中国社会现实,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在深刻解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构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路径和基本内涵。简言之,笔者以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建构要做到四个结合和一个核心。四个结合:“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道义论与功利论相结合,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体精神相结合。一个核心: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微观层面的生产伦理、分配伦理、交换伦理和消费伦理和宏观层面的经济制度伦理、经济体制伦理建构以及全球经济伦理,必须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的伦理价值准则。
肖映胜[6](2010)在《认识论视域中“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内在关系探微》文中认为"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关系。本文从认识论视角探析了二者的关系:从认识过程看,"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充分肯定;从认识要求看,"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是逻辑的历史的统一;从认识目的看,"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理论深化。
张建设[7](2007)在《唯物史观的新视域——胡锦涛对唯物史观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新解读》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现实的个人”视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或出发点;邓小平确立了人民既是价值主体又是评价主体,体现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一致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通过“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一质朴的语言进一步解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时期对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作出了新的阐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李国华[8](2007)在《略论当代中国发展哲学的核心思想——“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相承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哲学只有勇敢地面对现实,真正地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之通俗化、大众化,才能变得生动。立足于“理论应当被群众掌握”这一主旨,认真探讨“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逻辑承接关系,揭示当代中国发展哲学的核心思想,已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
涂全中[9](2006)在《略论“三个代表”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文中指出
苏民[10](2005)在《“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文中研究指明
二、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阐释 |
(一)人民的概念 |
(二)人民性的内涵与外延 |
(三)人民性的特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蕴含的人民性 |
一、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人民性 |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问世前马恩思想蕴含的人民性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问世后马恩理论体现的人民性 |
二、列宁丰富并发展了人民性 |
(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列宁思想蕴含的人民性 |
(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性 |
第二章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的人民性 |
一、毛泽东思想蕴含的人民性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蕴含的人民性 |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理论蕴含的人民性 |
二、邓小平理论蕴含的人民性 |
(一)社会主义本质观蕴含的人民性 |
(二)“三个有利于”体现了人民性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的人民性 |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指向人民 |
(二)“三个代表”的归宿在人民 |
四、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 |
(一)“以人为本”直接诠释着人民性 |
(二)和谐社会论充分彰显了人民性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人民性 |
一、“中国梦”终究是人民梦 |
(一)人民梦的历史演变体现了人民性 |
(二)人民梦的理论内涵彰显了人民性 |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人民性的最高表现 |
(一)理论建设为人民 |
(二)实践发展靠人民 |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践行人民性 |
(一)“初心使命”主题教育的主旨在于坚守人民性 |
(二)“初心使命”主题教育丰富并深化了人民性 |
四、“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领袖人民情怀 |
(一)“无我为民”在理论上深化了人民性 |
(二)“无我为民”在实践上垂范了人民性 |
第四章 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路径 |
一、在读经典、学原着、悟原理中内化人民性 |
(一)读经典、学原着、悟原理过程是内化人民性的前提 |
(二)读经典、学原着、悟原理的过程对内化人民性意义深远 |
二、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充分保持和弘扬人民性 |
(一)全面从严治党对保持和弘扬人民性意义重大 |
(二)全面从严治党是保持和弘扬人民性最可靠的方法 |
三、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践行人民性 |
(一)在制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熔铸人民性 |
(二)在推进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践行人民性 |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保障人民性 |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人民性的制度基础 |
(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保障人民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动态综述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创新设想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观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观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世情的新特征 |
第二节 国情的新定位 |
第三节 党情的新变化 |
第四节 实践的新特色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概念剖析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准则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目标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方法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实践观 |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观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观 |
第四节 中国梦的实践观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具体运用 |
第一节 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统一的经济实践 |
第二节 三位一体的政治实践 |
第三节 一元主导和多样并存的文化实践 |
第四节 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实践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实践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观的重要启示 |
第一节 注重党的领导与群众创造的统一 |
第二节 注重遵循原理与联系实际的统一 |
第三节 注重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统一 |
第四节 注重立足现实与谋划未来的统一 |
第五节 注重吸收借鉴与实现超越的统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评价标准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
第二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 |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
二、党的先锋队作用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第三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探索 |
一、生产力作为衡量一切政党政策及改革实践标准 |
二、把为人民谋利益当做检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最高标准 |
第四节 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基本点 |
一、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 |
二、社会主义改革成效最终取决于人民根本利益能否实现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标准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猫论”改革开放初期形象化了的生产力标准 |
一、“猫论”的由来及命运 |
二、“猫论”的精神内涵 |
三、“猫论”的提出对改革的实践成效 |
第二节 “三个有利于标准”:日趋完善化的判断标准 |
一、“三个有利于”提出的背景 |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规定性 |
三、“三个有利于”对改革产生巨大的实践效果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生产力标准 |
一、“三个代表”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三个代表”对发展生产力的进一步探索 |
三、发展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
一、“以人为本”是应对改革的质疑应运而生 |
二、“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
三、“以人为本”是评价改革开放的最终价值标准 |
第三章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评价标准的逻辑体系及其经验总结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标准实践成效的评价 |
一、理论层递上的一贯性:评价标准具有一致性 |
二、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 |
三、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实现人民根本利益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标准的经验总结 |
一、生产力标准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准 |
二、人民利益标准是评价改革开放的最终价值标准 |
三、衡量社会主义改革的评价标准必须是全方位的 |
四、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 |
第四章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标准的历史启示与现实思考 |
第一节 评价改革开放得失的判断标准应该趋于全面化、系统化 |
一、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为判断的根本标准 |
二、科学发展观作为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标准 |
第二节 党的建设是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保障 |
一、保持党思想上的纯洁性是改革开放的思想武器 |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 |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条件 |
第三节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推进改革开放 |
一、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是改革开放的宣言书 |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进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与时俱进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统一性 |
1. 二者的理论基础是统一的[2] |
2. 二者的基本立场是统一的 |
3. 二者的根本目标是统一的 |
二、“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在新时期下与时俱进的体现 |
1. 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与时俱进 |
2. 从“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与时俱进 |
3. 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判断标准”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与时俱进 |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观点评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观点评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及观点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初步探索 |
一、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 国际背景:无产阶级革命 |
(二) 国内背景:革命战争年代 |
二、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思想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
(二)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 |
三、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基本点 |
(一)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
(二)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的基本道德准则 |
(三) 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经济伦理的历史意义 |
第二章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第一次转向 |
一、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集体主义的转向 |
(一) 从革命战争到经济建设之时代主题的转换 |
(二)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经济伦理范式的奠立 |
(三) 二者的继承与发展之关系 |
(四) 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到集体主义转向的历史意义 |
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潜妄 |
(一) “大跃进”时期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模式化 |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集体主义经济伦理的虚妄化 |
第三章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发展与第二次转向 |
一、“拨乱反正”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一) “回到”毛泽东思想 |
(二) 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伦理变革诉求 |
二、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向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的转向 |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致思理路:唯物史观 |
(二) “三个有利于”思维范式与社会主义新功利论 |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要义 |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新功利论经济伦理的自我反思 |
(一)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误的反思 |
(二) 对两极分化问题的重视 |
五、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第二次转向的历史意义 |
第四章 后邓小平时代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第三次转向 |
一、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第三次转向的背景 |
(一)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根本转型的探索历程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初探 |
二、“三个代表”思维范式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的转向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
(二) 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的思维范式转向意蕴 |
(三) 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观的奠立 |
三、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发展 |
(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
(二)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的发展 |
四、社会主义新公正论经济伦理理论与现实的悖谬 |
第五章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 |
一、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根据与路向 |
(一)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理论根据 |
(二)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现实依据 |
(三) 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之当代建构的路向选择 |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三大资源及其关系 |
(一) 主导性资源: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 |
(二) 根基性资源:中国传统经济伦理 |
(三) 借鉴性资源:西方经济伦理 |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 以人为本:“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 |
(二) 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
(三) 道义论与功利论相结合 |
(四) 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体精神相结合 |
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在微观层面上的基本维度和内涵 |
(一) 生产伦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
(二) 交换伦理: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统一 |
(三) 分配伦理:权利平等与结果平等的统一 |
(四) 消费伦理:超越消费主义 |
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在宏观层面上的基本维度和内涵 |
(一) 经济制度伦理:经济制度公正 |
(二) 经济体制伦理:市场经济体制公正 |
(三) 全球经济伦理:平等、自由、互利互惠 |
六、三大转向视域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当代建构的意义 |
(一)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
(二)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当代建构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认识论视域中“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内在关系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认识过程看:“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充分肯定 |
二、从认识要求看:“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是逻辑的历史的统一 |
(一) “三个有利于”与“三个代表”的历史统一 |
(二) “三个有利于”与“三个代表”的逻辑统一 |
三、从认识目的看:“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理论深化 |
1、三个基础: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平台 |
(1) 先进的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
(2) 先进的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精神基础 |
(3)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 |
2、三个承认: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检验标准 |
(1) 生产力承认 |
(2) 文化承认 |
(3) 人民承认 |
(8)略论当代中国发展哲学的核心思想——“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相承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的建设哲学 |
1、“三个有利于”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
2、邓小平发展哲学的基本内容。第一, 经济建设 |
二、江泽民———从“三个有利于”标准到“三个代表”要求的发展哲学 |
1、江泽民“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较 |
2、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要求与邓小平的“三个有 |
3、从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到江泽民的“三 |
三、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 |
1、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依靠谁发展, 为 |
2、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 |
3、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样的发展” |
(9)略论“三个代表”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在一致性首先, 两者都坚持了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统一 |
二、“三个代表”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深化 |
(10)“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思想的形成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 |
二、“三个代表”重要论断与“三个有利于”思想的内在联系 |
三、“三个代表”重要论断是对“三个有利于”思想的发展 |
四、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研究[D]. 杨万国. 大理大学, 2021(10)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研究[D]. 郭红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3]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评价标准研究[D]. 张兰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3)
- [4]“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与时俱进的体现[J]. 刘艳萍.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06)
-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 王兆响. 曲阜师范大学, 2011(10)
- [6]认识论视域中“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内在关系探微[J]. 肖映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7]唯物史观的新视域——胡锦涛对唯物史观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新解读[J]. 张建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 [8]略论当代中国发展哲学的核心思想——“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相承逻辑[J]. 李国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7(02)
- [9]略论“三个代表”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J]. 涂全中. 理论观察, 2006(01)
- [10]“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 苏民. 发展研究, 2005(05)
标签:三个有利于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