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温鱼箱内鱼、冰比例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洪惠[1](2015)在《鳙脂肪酸组成及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鳙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品种,产量大,价格低,且营养价值丰富。目前在鳙鱼营养特性评价,品质变化规律及其品质控制方面研究基础薄弱。本文研究了鳙各季节各部位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与其它淡水鱼的比较,考察了鳙鱼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品质变化规律,建立了基于各个鲜度指标的品质动力学模型方程,拟合多个鲜度指标生成综合指标GSI并建立基于GSI的动力学模型方程,此外还评价了低盐腌制处理鳙鱼片的品质变化规律以及多种冷冻处理方式对鳙鱼头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鳙各季节各部位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与其它淡水鱼的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鳙鱼不同部位在不同季节脂肪酸组成具有显着性差异。夏季鳙不同部位∑DHA+EPA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三个季节(p<0.05)。七种大宗淡水鱼的的鱼脑和鱼眼脂肪酸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与其鱼肉脂肪酸具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滤食性鱼类(鳙鱼、鲢鱼)的脂肪酸和非滤食性的鱼类(青鱼、草鱼、鲤鱼、鲫鱼和团头鲂)具有显着的差异。七种淡水鱼鱼肉的∑DHA+EPA百分比含量要高于鱼脑和鱼眼。(2)鳙鱼在冷藏和微冻贮藏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及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4℃鳙鱼贮藏至第10天时,感官品质已不可接受,感官分值为14,-3℃贮藏至第35d时略带臭味,感官分值为15。4℃贮藏的pH值在第4天达到最低值,为6.81,而-3℃贮藏的pH值在第10天达到最低值,为6.76。4℃贮藏8天的汁液流失率为2.80%,而-3℃贮藏5d的汁液流失率为5.18%。-3℃贮藏的蒸煮损失率在第4天后开始超过4℃贮藏的值。4℃贮藏8天TVB-N为18.96mg/100g,-3℃贮藏35天TVB-N为13.52%,均属于二级鲜度范围。4℃贮藏8天的TBA值为0.61mg/kg,-3℃第35天为0.78mg/kg,均未超过2.00mg/kg的限度。-3℃贮藏35天的鳙鱼与4℃贮藏8天的K值分别为64.51%和74.37%。综合各指标变化,4℃和-3℃贮藏条件下,鳙鱼的贮藏期分别为8天和35天,与4℃相比,-3℃贮藏能明显延长鳙鱼的贮藏期,但由于冰晶生成,组织持水力下降,汁液流失率和蒸煮损失率较高。(3)通过测定-3℃-15℃温度范围菌落总数、K值、TVB-N、TBA以及电导率的变化建立的鳙鱼片品质预测模型分别为BTAC=BTAC0+4.05×1019t exp(-106532.40/RT),BKvalue=BK value0+1.36×1015t exp(-76212.28/RT),BTVB-N=BTVB-N0+2.60×1014t exp(-75925.44/RT)和BSensory score=BSensory score0-1.16×1015t exp(-78173.65/RT)。(4)整体稳定性指数法预测不同温度贮藏下鳙鱼头品质的研究表明基于GSI的鳙鱼头动力学模型可以准确预测鳙鱼头的整体品质,其方程为GSI=I-1.14×1015t exp(-85613.38/RT).(5)低浓度盐和糖处理对鳙鱼片品质的影响表明,感官分值和电导率1.1%盐(T1)组和1.1%盐+0.9%糖(T2)组无显着差异(p>0.05)。低浓度盐和糖处理能够显着延缓鳙鱼片TVB-N、pH和色泽变化,降低水分流失率,抑制微生物生长,保持鳙鱼片的感官品质。(6)冻藏温度对解冻后鳙鱼头在冰藏条件下品质变化的影响表明T1(-40℃冻藏3个月),T2(-40℃冷冻12h后-18℃冻藏3个月)和T3(-18℃冻藏3个月)组的汁液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电导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T2的菌落总数、TBA、TVB-N均低于T3。T1,T2和T3组的精胺和亚精胺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汁液损失率与TBA,pH值,TVB-N和菌落总数显着相关p<0.05、。
亚本勤,杜雪莉,佘容,蒲亚军,张凌晶[2](2015)在《盐冰保鲜对冰鲜鳙鱼头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为延长火锅店鲜鳙鱼头的保质期,本研究以鲜鳙鱼头为原料,模拟火锅店的保鲜贮藏方法,对鱼头的感官指标、理化检测指标(p H、K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及微生物指标进行测定,以探讨不同贮存条件对鱼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1520℃,鱼头与盐冰比例为1∶6(V/V),用泡沫箱包装的条件下,第6天内感官评定评分一般,第7天时冰鲜鳙鱼的鱼头K值为18.6%,细菌总数为5.7×103CFU/g,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为12.6 mg/100 g,保质期最长可达6 d。本研究为火锅店鱼头鲜活保鲜提供了理论资料。
陈舜胜,王锡昌,周丽萍,福田裕[3](2000)在《冰藏鲢的鲜度变化对其鱼糜凝胶作用的影响》文中提出通过比较不同冰藏时间的鲢所制鱼糜在各种加热温度下的凝胶化和凝胶劣化的特性,考察了鲢的鲜度变化与鱼糜凝胶作用能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冰藏0~9天鲢鱼糜,在30℃低温一段加热时凝胶的形成与鲢鲜度关系不大;85℃一段加热时,凝胶化能力随鲜度下降而降低;30~85℃二段加热与30℃一段加热相比,两者凝胶破断强度之间的差值随鲢鲜度的下降而减小;60℃加热条件下,凝胶劣化程度随原料鲜度下降而明显加剧。据此可见:鲜度对鲢鱼糜凝胶作用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凝胶劣化方面。85℃高温一段加热和30~85℃二段加热的凝胶强度之所以受鲜度下降而影响,都是由于加热时经过了易劣化的60℃温度区所致。从总体上看,鲢肉蛋白质在冰藏条件下较为稳定,保持较强的凝胶化能力。
沈月新,张钟兴,欧杰[4](1990)在《淡水鱼在保温鱼箱中贮存期限的研究》文中提出 我国养殖淡水鱼类居世界首位。特别是近年来淡水鱼的产量迅速增长,淡水鱼从生产到流通上市过程中的保鲜问题日趋重要。以往淡水鱼的贮运除活鱼车运输外,大多采用传统的木桶、竹篰、蒲包等落后的包装容器,由于保温条件差,鱼体受挤压,鱼货容易腐败变质。保温鱼箱是近年来渔业生产上使用的新型包装容器,从目前使用于海水鱼的情况来看,它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为了进一步开拓保温鱼箱在淡水鱼流通领域中的应用,我们选用了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研制的8B-3型塑料保温鱼箱,以养殖
朱富强,朱雅萍[5](1989)在《保温鱼箱内鱼、冰比例的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概述保温鱼箱作为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在渔业生产、装卸、运输、销售和加工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保鲜设备已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它可以延缓鱼箱内冰的融化以确保新鲜鱼的质量;它可以减少鱼的机械损伤;它可以为新鲜鱼的运输及短期贮藏创造良好的卫生管理条件。
孔庆源,沈志康[6](1989)在《SB型塑料保温鱼箱》文中提出世界渔业先进国家积极从事低温流通技术的研究和建立渔业低温保鲜、保藏流通线,普遍认为这是目前保持水产品优质量的最有效保鲜、保藏技术。二十多年来,许多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相继研制各种形式的冷藏集装箱和保温箱用于水
沈月新,张钟兴,欧杰[7](1989)在《淡水鱼保温鱼箱贮存期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言我国淡水鱼类的养殖居世界首位。特别是近年来淡水鱼的产量迅速增长,淡水鱼从生产到流通上市过程中的保鲜问题日趋重要。以往淡水鱼的贮运除活鱼车运输外,大多采用传统的木桶、竹篓、浦包等落后的包装容器,由于保温条件差,鱼体又受挤压,鱼货容易腐败变质。保温鱼箱是近年来渔业生产上使用的新型鱼类包装容器。从目前使角于海水鱼的情况来看,
二、保温鱼箱内鱼、冰比例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温鱼箱内鱼、冰比例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鳙脂肪酸组成及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鳙鱼产业发展和品质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淡水鱼脂肪酸组成及研究现状 |
1.3.1 α亚油酸(ALA) |
1.3.2 二十碳五烯酸(EPA) |
1.3.3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
1.4 水产品品质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4.1 感官评价 |
1.4.2 微生物 |
1.4.3 系水力 |
1.4.4 挥发性物质 |
1.4.5 生物胺 |
1.4.6 脂肪氧化 |
1.4.7 蛋白变性 |
1.4.8 ATP降解产物和K值 |
1.4.9 色泽 |
1.4.10 质构 |
1.4.11 电导率 |
1.5 水产品品质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1.5.1 货架食品品质衰变动力学原理 |
1.5.2 化学品质衰变动力学模型 |
1.5.3 微生物动力学生长的数学模型 |
1.6 水产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6.1 低温保鲜 |
1.6.2 气调包装保鲜 |
1.6.3 辐照保鲜 |
1.6.4 生物保鲜 |
1.6.5 化学保鲜 |
1.6.6 涂膜保鲜 |
1.6.7 超高压保鲜 |
1.6.8 其他新型保鲜技术 |
1.7 低盐水产品研究进展 |
1.7.1 高盐饮食的危害 |
1.7.2 高盐腌制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 |
1.7.3 水产品低盐腌制方法 |
1.8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鳙各季节各部位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与其它淡水鱼的比较研究 |
前言 |
2.1 材料和设备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设备 |
2.1.3 原料及预处理 |
2.1.4 营养组成分析与脂肪的提取和纯化 |
2.1.5 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
2.1.6 脂肪酸测定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鳙各部位营养成分分析 |
2.2.2 各季节脂肪酸组成 |
2.2.3 七种淡水鱼肉,鱼脑和鱼眼脂肪酸组成 |
2.3 小结 |
第三章 鳙鱼肉在冷藏和微冻贮藏条件下品质变化的研究 |
前言 |
3.1 材料和设备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设备 |
3.1.3 试样及预处理 |
3.2 测定方法 |
3.2.1 鳙鱼肌肉组成成分的测定 |
3.2.2 感官评定 |
3.2.3 pH值的测定 |
3.2.4 汁液流失率的测定 |
3.2.5 蒸煮损失率的测定 |
3.2.6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3.2.7 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的测定 |
3.2.8 K值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0 鳙鱼的组成成分 |
3.3.1 感官分值的变化 |
3.3.2 pH值的变化 |
3.3.3 汁液流失率的变化 |
3.3.4 蒸煮损失率的变化 |
3.3.5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 |
3.3.6 TBA的变化 |
3.3.7 K值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鳙鱼片贮藏过程中品质动力学预测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设备 |
4.1.3 原料及预处理 |
4.1.4 感官评价 |
4.1.5 菌落总数的测定 |
4.1.6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4.1.7 K值的测定 |
4.1.8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4.1.9 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
4.1.10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菌落总数 |
4.2.2 K 值 |
4.2.3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 |
4.2.4 感官分值的变化 |
4.2.5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4.2.6 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
4.3 小结 |
第五章 整体稳定性指数法预测不同温度贮藏下鳙鱼头品质的研究 |
引言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主要试剂 |
5.1.2 主要设备 |
5.1.3 原料及预处理 |
5.1.4 感官评定 |
5.1.5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5.1.6 菌落总数的测定 |
5.1.7 K 值的测定 |
5.1.8 GSI 的计算 |
5.1.9 GSI预测模型的建立 |
5.1.10 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
5.1.11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感官分值 |
5.2.2 菌落总数 |
5.2.3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 |
5.2.4 K值 |
5.2.5 鳙鱼头整体稳定性指数(GSI) |
5.2.6 GSI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5.2.7 GSI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
5.3. 小结 |
第六章 低浓度盐和糖处理对鳙鱼片品质的影响 |
引言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主要试剂 |
6.1.2 主要设备 |
6.1.3 原料及预处理 |
6.1.4 感官评定 |
6.1.5 菌落总数的测定 |
6.1.6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6.1.7 pH值的测定 |
6.1.8 汁液流失率的测定 |
6.1.9 电导率的测定 |
6.1.10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感官分值 |
6.2.2 菌落总数 |
6.2.3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 |
6.2.4 pH 值 |
6.2.5 汁液流失率 |
6.2.6 电导率 |
6.2.7 色泽 |
6.3 小结 |
第七章 冻藏方式对解冻后鳙鱼头在冰藏条件下品质变化的影响 |
前言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主要试剂 |
7.1.2 主要设备 |
7.1.3 原料及预处理 |
7.1.4 菌落总数的测定 |
7.1.5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 |
7.1.6 硫代巴比妥酸值(TBA)的测定 |
7.1.7 pH值的测定 |
7.1.8 汁液流失率的测定 |
7.1.9 蒸煮损失率的测定 |
7.1.10 生物胺的测定 |
7.1.11 电导率的测定 |
7.1.12 K值的测定 |
7.1.13 统计分析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菌落总数 |
7.2.2 pH 值 |
7.2.3 硫代巴比妥酸值(TBA) |
7.2.4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 |
7.2.5 K 值 |
7.2.6 生物胺 |
7.2.7 汁液流失率 |
7.2.8 蒸煮损失率 |
7.2.9 电导率 |
7.2.10 汁液损失率与TBA、TVB-N、pH值和菌落总数的相关性 |
7.3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盐冰保鲜对冰鲜鳙鱼头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材料 |
1. 2 仪器与设备 |
1. 3 方法 |
1. 3. 1鱼头制作工艺流程 |
1. 3. 2 不同贮存条件下对品质的影响实验 |
1. 3. 2. 1 盐冰与块冰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
1. 3. 2. 2 不同比例盐冰与块冰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
1. 3. 2. 3 贮存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
1. 3. 3 指标测定方法 |
1. 3. 3. 1 感官评价 |
1. 3. 3. 2 p H 测定 |
1. 3. 3. 3 菌落总数测定 |
1. 3. 3. 4 大肠菌群测定 |
1. 3. 3. 5 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 |
1. 3. 3. 6 TVB - N 含量测定 |
1. 3. 3. 7 K 值测定[23] |
1. 3. 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盐冰与块冰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 |
2. 2 不同比例盐冰对鱼头品质的影响 |
2. 3 盐冰贮藏条件下 p H 的变化 |
2. 4 盐冰贮藏条件下 TVB - N 含量的变化 |
2. 5 盐冰贮藏条件下 K 值的变化 |
2. 6 盐冰保存条件下细菌总数、大肠杆菌、金色黄葡萄球菌的变化 |
2. 7 盐冰保存条件下感官评定结果 |
3 结论 |
四、保温鱼箱内鱼、冰比例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鳙脂肪酸组成及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D]. 洪惠.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2]盐冰保鲜对冰鲜鳙鱼头品质的影响[J]. 亚本勤,杜雪莉,佘容,蒲亚军,张凌晶.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5(02)
- [3]冰藏鲢的鲜度变化对其鱼糜凝胶作用的影响[J]. 陈舜胜,王锡昌,周丽萍,福田裕.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0(01)
- [4]淡水鱼在保温鱼箱中贮存期限的研究[J]. 沈月新,张钟兴,欧杰. 水产学报, 1990(02)
- [5]保温鱼箱内鱼、冰比例的确定[A]. 朱富强,朱雅萍. 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 1989
- [6]SB型塑料保温鱼箱[A]. 孔庆源,沈志康. 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 1989
- [7]淡水鱼保温鱼箱贮存期限的研究[A]. 沈月新,张钟兴,欧杰. 上海制冷学会一九八九年年会论文集,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