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支持系统与苏州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金俊值,彼得·贝蒂,钟声,范岩亭[1](2021)在《面向未来的苏州滨水综合复兴》文中研究说明苏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水乡城市,可持续的滨水复兴策略对其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单一机构无法有效解决生态系统的管理问题,具有广泛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协作式规划为滨水综合复兴提供了新思路。与此同时,社会的变迁造成公共管理的实践向"协作式规划"的新治理模式转变,政府的形象也由传统的监管者和调控者转变为赋能者,即作为促进他方采取行动的催化剂。新治理模式的出现需要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作为支撑。全球范围的案例研究表明,具有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机制有助于创造双赢的结果,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面对滨水复兴策略议程的复杂性,合作伙伴关系需要不同的实施方法用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一些规划过程需要持续的领导,而另一些则更依赖自下而上的策略。
金俊植,冯彦茹[2](2021)在《打造智慧与可持续的未来苏州:新智慧苏州发展的战略维度》文中研究说明智慧城市已成为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概念,并在近年来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与"智慧"技术的统一在当代生态城市的发展中值得关注。虽然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项目中,采用智慧技术已被普遍认可,但智慧城市的实践者在实际中仍会遇到诸多操作上的困难。规划者面临一项复杂的挑战,即如何协调智慧可持续城市发展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观点、利益和冲突,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信息与通信技术提供商、建筑企业和当地社区。本研究以中国苏州为例,探讨智慧可持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通过Q方法论来衡量智慧城市从业者的态度和主观看法。结果表明,苏州市政府必将引领智慧可持续城市的发展,但同时智慧城市需要允许不同发展模式的共存从而吸引私营部门参与更广泛的智慧城市建设。
陈玉萍[3](2021)在《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互联网场域中,此类危机事件被当事人、网民、媒体等主体爆料后,经由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扩散,极易演化为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文以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系统研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演化、影响与治理等核心内容,其理论贡献在于形成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将为应对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保障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旅游快速发展促使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体育旅游危机事件显示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交融触发、事发空间从局地性向广域化扩散、事发时间从集中向分散迁移等发展态势。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在互联网场域中极易演变为网络舆情。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由客体、主体、本体以及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呈现出主体多元性与社群化、客体破坏性与复杂化、本体隐匿性与无序化、载体交互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呈现出网民表达理性化、舆情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媒介融合化等演变态势,具有主体需求导向功能、体育旅游产业危机预警功能、网民舆情依赖功能与多利益主体行为监督功能。(2)体育旅游系统由客源地需求系统、目的地接待系统、通道系统与支持保障系统构成。体育旅游系统子系统突变、子系统协同弱化、外部环境变迁冲击等原因引致系统整体紊乱。当紊乱熵值超越临界点之后,系统发生脆性崩塌引致危机事件发生。危机事件完成比特化网络转录后,在事件属性、网络表达平台、网民心理行为、政企调控缺失、媒体注意力聚焦等因素合力作用下,极易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进而形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的标志为:(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完成从事发地到互联网场域的比特化转录;(2)网民、媒体、意见领袖、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将注意力资源大量投向体育旅游危机事件;(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呈现特定流向规律。(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时序动态性、多维性、跃变性、衍生性、反馈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受网络舆情系统中主体子系统、载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外围宏观舆情环境通过主体因素、载体因素、客体因素的中介力量间接推动网络舆情演化。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内源动力包含事件冲击力与当事人牵引力,外源动力则由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网络平台扩散力等构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前期演化动力主体为内源动力,后期演化受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交互作用。在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当事人牵引力、事件冲击力、公共或个人网络平台扩散力的合力作用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经历酝酿、爆发、成熟与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各动力源作用强度不同,引致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异质的演变规律。(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并举的影响格局。宏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形象、国际体育赛事旅游承办、宏观政策制度变迁等方面;中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体育旅游产业区域竞争格局、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体育旅游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微观影响主要为对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目的地、网民、媒体等主体的影响。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存在空间溢出与产业溢出效应,对具有地理空间隶属关系的目的地、同质体育旅游目的地、同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目的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产业溢出影响,并通过城市形象受损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对线下线上有融合影响作用;其影响场域呈现从体育旅游事发地到体育旅游目的地再到空间关联及产业关联旅游目的地的扩散规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舆情球体”体积发生动态变化,反应舆情热度高低,进而对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产生非均衡的影响强度。(5)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考虑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治理主体、不同治理手段下,治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在路径与策略上的差异性,特提出协同分异治理的理论范式。建议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组织保障为核心、以资源保障为依托,建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保障体系;同时,建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恢复与重建机制的协同分异治理机制。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过程性差异,提出协同分时治理路径及策略。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差异,将网络舆情分成轻微级、警示级、严重级三种等级,提出针对不同级别的协同分级治理路径及策略。从政府、媒体、社区居民、意见领袖、体育企业与旅游企业、体育社群等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分主体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治理方式的刚柔性差异,提出协同分式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刚性治理方式表现为强化舆情管控法律与制度建设、提升技术治理能力,柔性治理方式则重在塑造舆情治理理念、培育体育旅游业风险文化、引入社会力量管控、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柔性治理与刚性治理在协同分异治理下的耦合互动,可提升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水平,进而有助于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生态改善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王颢霖[4](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刘科[5](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陈月[6](2020)在《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居住型历史街区是以地方居民“日常生活场所”为主体的文化遗产类型。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更在于两者在时空历史上的长期积淀与合并,共同构成一个社会及其文化身份的空间结构与场所精神。然而,在当今快速的社会经济进程、文化商品化浪潮以及普遍“绅士化了的”城市发展战略下,居住型历史街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避免了大规模物质更新的街区,依旧陷入了“物质空间衰败-原住居民流失-旅游商业扩张-生活空间萎缩-原住居民继续流失”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传统的历史街区保护以物质性干预为主,缺乏应对活态遗产兴衰周期的社会发展政策。面对数量庞大的危旧民居与老年贫困人口,仅靠有限的保护资金“外部输血”,无法扭转地方社会的整体衰落趋势。如何通过社会维度的保护干预管理及其介入标准体系的构建,为恢复和强化地方社会的“内部造血”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是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亟待开展的课题。本文基于10个综合研究案例的社会调查分析与内在规律探索,引入并改造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Impact Assessment,SIA)体系。并且,通过1个深入研究案例的实证应用,论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这不仅包括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影响“监测、分析与管理”,而且还包括日常的遗产监测与维护。最终,通过对地方社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维护,重构社会发展与遗产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长效互惠机制,以期实现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更具体而言:(1)在理论研究部分:首先,运用社会空间理论,提取居住型历史街区作为地方社群日常生活场所的“人口、住房、设施、产业、关系”5大要素。然后,横向分析各要素的类型与特征,纵向归纳各要素的历史演化规律。最后,引入与5大要素相对应的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我国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提出针对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四阶段”生命周期理论。在解析其共性化“生命历程”的基础上,构建其作为开放式“小型人居系统”的“社会+空间”演化模型。(2)在体系构建部分:首先,基于10个案例的社会问题调查、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保护干预策略设计、以及地方社会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得出“保护干预-社会结果”的“SIA框架”;其次,通过既有经验借鉴、专业术语衔接与居民需求调查,构建“SIA指标矩阵”、“SIA指标简表”以及“SIA指标详表”。这分别对应保护规划评估的“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的SIA工作“检查表”;最后,将一般性的SIA程序与保护规划过程相结合,深化每一个步骤的SIA内容,解析参与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SIA的主体与机制。同时,基于全范围的文献检索与方法评述,梳理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技术方法菜单。并基于对技术方法背后的价值观辨析,选取其中的“情景规划”和“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方法适用性改造。(3)在实证研究部分,应用本文构建的SIA技术方法体系,对平江历史街区开展规划实施前的“方案评价”与规划实施后的“绩效评价”。首先在方案评价中,聚焦旅游开发背景下,不同的设施布局方案与游客步行交通可能对住区安宁造成的影响。具体运用情景规划方法、大数据采集、GIS软件与智能体仿真软件,模拟两个备选方案的设施布局与穿越式交通情况,从而辅助最优方案的选择。此外,针对这些问题还提出了动静分区、文化交互与交通安宁化的规划设计策略;其次在绩效评价中,聚焦历史保护对人口迁居的影响。具体基于“迁居行为”与“迁居意愿”相分离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指标评价与多元回归模型的技术方法,解析居民迁居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与迁居意愿的显着影响因素。然后,分析政府与居民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得出地方居民丧失通过市场机制快速改善自身住房条件的“机会成本”的结论。最后,回归生命周期理论,得出降低自主更新动力、阻碍要素健康流动、固化路径依赖的产权制度壁垒问题。并且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产权制度创新下的人口疏散和引入策略,以及基于“更新单元”划定的规划行动计划、社会政策保障与空间设计示例。(4)在结论与展望部分,首先,总结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效果、主要社会影响产生的机制、以及针对这些问题与机制的社会发展政策。其次,归纳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提炼了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要素与生命周期规律;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技术方法体系;并且将其应用于实证案例的方案评价与绩效评价中,从而论证了该技术方法体系的有效性。最后,提出充实研究案例、完善技术方法与拓展研究内容的展望,并提出对典型案例进行长期跟踪的研究计划,以期形成从“截面”到“历时”的深入研究案例。
顾志锋[7](2020)在《苏州市X城区水务一体化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水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资源。目前,中国的城市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700个城市中有供水不足问题的超过65%,120多个城市处于严重缺水状态。水质型缺水问题日益突出,90%的沿海城市存在缺水问题。与此同时,水资源短缺、水安全问题突出、水生态恶化,使得城市的水问题不断加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变得势在必行。国内外已形成共识,水务一体化管理是一种必然趋势,也被证实是一种先进的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管理模式。从国际上成功的城市发展模式来看,都是将城市的发展限制在可控的规模,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强化水务工程建设来强化水资源的管理。目前城市水问题已成为限制城市快速发展的阻碍,而现阶段又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因此,把控城市发展进程、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涉水项目建设,必须对水资源实施集中统一管理。苏州前期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已有探索,各区(市)也成立了水务局。苏州市X城区虽然在水务管理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其水务管理体制仍不合理,涉水管理体制并未摆脱“多龙管水”的困局,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收集研究水务管理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对苏州市X城区水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苏州市X城区目前水务管理的弊端并提出对策;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先进改革经验,找出目前苏州市X城区水务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同时去芜存菁提出适应苏州市X城区区情的对策和建议;运用系统研究方法,从系统的角度研究X城区水务工作,准确诊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本文通过探索、明确改革优化的基本目标、原则、方向和任务,最终得出实现苏州市X城区水体一体化管理改革必须要优化管理组织架构,确定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两个一体化管理主体;必须要进一步整合涉水事务管理职能于水务局,强化政府横向部门间协调机制;必须要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水务集团,盘活X城区水务市场;必须要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引进、吸收更多外界优质资源。通过研究了深化水务一体化改革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苏州市X城区涉水事务管理向管理体制一体化、资源整合一体化、经营体系一体化转变,达成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目标。
杨源源[8](2020)在《景观“4R”原则视角下三生平衡发展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以江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给乡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诸多不合理的乡村建设方式也引发了种种矛盾,导致乡村三生发展失衡,出现了诸如产业发展不持续,环境污染严重,生活空间紊乱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景观规划设计这一途径对解决乡村三生矛盾做出尝试,以三生平衡发展理念为核心思路,参考景观“4R”原则的要求,对乡村三生平衡发展理念的落地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乡村三生平衡发展对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了三生平衡发展视角下的景观要素构成,解读了三生平衡发展理念与乡村景观规划的关系,阐述了景观“4R”原则在实现乡村景观三生平发展中的实际作用;其次,以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江村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要素的时空演进规律和特征;再次,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的方法,分析了村民对于乡村景观建设的实际需求、意愿;最后,提出了景观“4R”原则下有利于实现三生平衡发展的江村景观规划策略和设计方案。衷心期待本研究能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部署提供一个较系统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视角和有益启示。
任楠[9](2020)在《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苏州相城区北桥镇S村的实证调研》文中研究说明乡村环境治理作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步骤,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村民、企业、环保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的广泛关注。加强和改善乡村环境治理的关键在于优化治理结构,构建良好的多元主体互动关系。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社会互动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策略,通过对苏州市相城区北桥镇S村环境治理经验的深入调查,在厘清乡村环境治理行动中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阐明各主体间互动现状的基础上,挖掘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互动存在的问题,探寻互动困境产生原因,转而提出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策略,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良好的治理主体互动关系,发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的优势,推动乡村的环境改善和生态优化,从而实现“生态宜居”的乡村建设目标。本研究以苏州市相城区北桥镇S村为样本,在通过文本分析、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收集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本研究认为,可以将乡村环境治理中的主体界定为政府、村民、企业、环保组织这四类,不同主体在乡村环境治理互动关系中具有不同定位。由此,我们对S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并基于既有理论和调查获得的经验材料,详细说明S村环境治理中政府、村民、企业、环保组织参与和互动的意识、意愿、行为和程度。接着,阐释不同主体间发生的互动行为、产生的互动关系,更好地呈现出当前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互动现状。乡村环境治理多元主体互动关系呈现的现状表明,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存在着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的互动意识不足,互动层次不够高;治理主体互动意愿不强,互动结构不完整;治理主体互动程度不够,互动比重不平衡;治理主体间的监督缺失,互动程序有缺陷这四个方面。而互动困境的生成原因在于治理主体参与动机不同;法律法规不完善,治理主体权责不明;以及互动保障不到位,治理主体互动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沟通反馈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最后,我们界定了构建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关系应有的目标,并从增强互动意愿、确保互动能力、提高互动效度这三个维度提出构建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关系的具体对策。
徐银凤[10](2020)在《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枢纽接驳绩效分异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接驳系统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关键环节,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础保障。高铁接驳系统承载着“时空压缩最后一公里”效应,是构筑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关键,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和城镇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高铁接驳系统的研究,能充分响应并服务国家政策,更有力地支持国家实现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提高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行效率,为打造交通更顺畅的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路径提供科学依据。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城市地理学和规划学视角切入高铁接驳系统,利用TOPSIS灰色关联绩效评价模型科学构建高铁枢纽接驳绩效模型并进行测度,利用Arcgis、空间句法、CAD和PS等空间分析工具来研究城市高铁接驳枢纽的空间效应,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对长江经济带高铁站区的节点和场所功能进行进一步分析,并对长江经济带37个高铁枢纽的空间发展类型进行科学合理划分,并提出不同发展类型高铁枢纽的优化策略。通过本文研究,丰富高铁接驳系统研究领域,进一步发展交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等领域研究内容。本文研究重点为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枢纽接驳绩效模型建构及空间分异、长江经济带高铁枢纽的城市空间效应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枢纽接驳节点与场所功能耦合以及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枢纽优化分析等4个方面。研究发现:(1)构建高铁枢纽接驳绩效的评价模型,从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高铁枢纽接驳绩效值“极差化”显着,长江经济带高铁枢纽接驳中等绩效高铁站居多,不同等级绩效呈“橄榄”型结构。发现其在总体上呈“东高西低”和“北高南低”的不均衡空间分布格局;在城市群层面,绩效总体呈现“城市群高边缘城市低”的“核心-边缘”格局;在城市层面,不同等级绩效代表城市的指标值差异显着;在指标层面,各指标值在不同城市分布不均衡,对高铁接驳绩效水平影响差异明显。(2)城市在高铁站建成前后转移方向总计可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城市重心向高铁站区方向小幅度转移的高铁站占比最高,重心转移方向与高铁站方向无关的高铁站占比最小。高铁站区扩展速度划分为4类,分别为快速、较快、中速和缓慢,4个等级高铁数量占比较均匀,但是扩展速度极差显着。对用地建成情况进行发展程度划分,将其划分为4类,处于低度开发的高铁站数量占比最高,处于高度开发的高铁站数量最少;将站点划分为居住型、商业型、产业型、生活休闲型、交通型、混合型及其他类型等7种类型,其他型高铁站数量占比最高,居住型高铁站数量仅次于其他型。(3)长江经济带37个高铁站区节点和场所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总结为低水平耦合阶段、拮抗阶段和磨合阶段,总结可划分为9个类型。从空间上总体来看,耦合协调度高值、中等水平和低值的高铁站点均在东、中、西三个区域均匀分布;从三大地区层面来看,高铁站区节点-场所耦合协调度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部分高铁站点处于平衡区,对高铁枢纽的节点和场所价值评估较为合理,属于可持续发展水平,另一部分高铁站偏离平衡区,未来发展存在一定危险。依据长江经济带的节点—场所评价图,将37个高铁站区类型划分成4类,分别为成熟型高铁新城、成长型高铁新城、成长型高铁功能区和起步型高铁功能区。(4)基于触媒理论和TOD理论指导,提出长江经济带成熟型高铁新城、成长型高铁新城、成长型高铁功能区和起步型高铁功能区4种类型代表性高铁枢纽的优化路径及制度保障。
二、环境支持系统与苏州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支持系统与苏州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未来的苏州滨水综合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一、流域管理的背景 |
(一)协作式规划 |
(二)流域综合管理的原则 |
(三)中国流域管理的实践 |
二、国际背景下的流域管理 |
(一)全球案例综述 |
(二)最佳实践概述:英国默西流域行动 |
1.行动创建的背景 |
2.核心愿景和目标 |
3.治理、管理和决策 |
三、中国苏州的流域管理 |
(一)现状分析 |
1.水质和水量 |
2.生态环境 |
3.发展状况 |
(二)法规与政策分析 |
(三)利益相关者分析 |
(四)分析总结 |
四、对未来苏州的建议 |
(一)苏州流域伙伴关系的构建 |
(二)苏州流域综合管理规划及愿景 |
附录 |
(2)打造智慧与可持续的未来苏州:新智慧苏州发展的战略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智慧与可持续城市的概念 |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 |
(二)国际智慧城市案例 |
1. 韩国松岛 |
2. 荷兰阿姆斯特丹 |
3. 西班牙巴塞罗那 |
(三)融合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城市理念 |
二、苏州的智慧城市发展 |
(一)中国的智慧城市 |
(二)苏州智慧城市发展概况 |
三、Q方法论调查 |
(一)Q方法论综述 |
(二)实施Q方法论 |
四、Q分析与研究发现 |
(一)话语A:公共部门主导的视角 |
(二)话语B:私营部门主导视角 |
(三)Q调查结果摘要 |
五、对未来苏州的建议 |
(一)制定新的智慧城市一体化战略 |
(二)从本土文化的角度设计智慧苏州 |
(三)新智慧苏州的制度保障 |
(四)新智慧苏州的工作流程协调 |
(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加剧 |
1.1.2 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
1.1.3 旅游网络舆情的深刻影响 |
1.1.4 网络治理现代化新命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之处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思路 |
1.7.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厘定 |
2.1.1 体育旅游的概念梳理与厘定 |
2.1.2 体育危机事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概念梳理与界定 |
2.1.3 网络舆情的概念溯源 |
2.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解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2.4 危机管理理论 |
2.2.5 议程设置理论 |
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构成解析、功能特征与发展态势 |
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 |
3.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主体 |
3.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客体 |
3.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体 |
3.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载体 |
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特征 |
3.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
3.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 |
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3.3.1 体育旅游发展态势 |
3.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展态势 |
3.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分析 |
4.1 体育旅游系统的解构 |
4.1.1 旅游系统理论的流变 |
4.1.2 体育旅游系统的概念界定、功能与解构 |
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 |
4.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
4.2.2 体育旅游系统紊乱引发危机事件发生的逻辑 |
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 |
4.3.1 系统紊乱、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逻辑 |
4.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关系机理 |
4.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及形成 |
4.4.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
4.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 |
4.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 |
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
5.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起点、概念内涵与特征 |
5.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物性认知:演化的逻辑起点 |
5.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概念内涵 |
5.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特征 |
5.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 |
5.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因素的构成 |
5.2.2 不同演化因素的分解及其对网络舆情演化的作用机理 |
5.2.3 多因素融合叠加主导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机理 |
5.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及阶段性演化特征 |
5.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 |
5.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分阶段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
6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研究 |
6.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结构图及其解析 |
6.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机理 |
6.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宏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中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溢出效应 |
6.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空间溢出 |
6.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产业溢出 |
6.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场域 |
6.4.1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空间虚实性的影响场域 |
6.4.2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波及域时序扩散的影响场域 |
6.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强度 |
7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研究 |
7.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与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1.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 |
7.1.2 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2 协同分异治理的保障体系 |
7.2.1 制度保障是基础 |
7.2.2 组织保障是核心 |
7.2.3 资源保障是依托 |
7.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机制 |
7.3.1 防微杜渐: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
7.3.2 未雨绸缪:监测预警机制 |
7.3.3 临危不乱:应急处理机制 |
7.3.4 转危为安:恢复与重建机制 |
7.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的路径选择 |
7.4.1 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分时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2 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协同分级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3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协同分主体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4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方式刚柔性的协同分式治理及治理路径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雪乡宰客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变化 |
附录2 典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一览表 |
附录3 部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网络数据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
本章小结 |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6)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问题: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地方社会衰落 |
1.1.2 思想转型:重视原住民权利与地方社会发展 |
1.1.3 研究兴起:历史保护干预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际遗产保护思想变迁 |
1.2.2 我国历史保护体系演化 |
1.2.3 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研究 |
1.2.4 总结评述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社会影响 |
1.3.2 社会影响评价 |
1.3.3 居住型历史街区 |
1.4 研究案例选择 |
1.4.1 选择标准 |
1.4.2 选择结果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属性与生命周期规律 |
2.1 社会空间属性解析 |
2.1.1 本质属性:地方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场所 |
2.1.2 固有属性:地方社会活力的生命周期性 |
2.1.3 特有属性:地方社会演变的系统开放性 |
2.2 社会空间要素的横向类型与特征 |
2.2.1 评价要素提取 |
2.2.2 核心人口要素 |
2.2.3 主体住房要素 |
2.2.4 配套设施要素 |
2.2.5 嵌套产业要素 |
2.2.6 结构性关系要素 |
2.3 社会空间要素的纵向历史演化规律 |
2.3.1 人口要素的周期性迁移与置换 |
2.3.2 物质要素的周期性老化与更新 |
2.3.3 产业要素的周期性升级与淘汰 |
2.3.4 关系要素的周期性聚散与重组 |
2.4 生命周期理论引入 |
2.4.1 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2.4.2 人口变迁: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
2.4.3 物质老化:建筑与设施的寿命 |
2.4.4 产业兴衰: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4.5 住区更新:邻里生命周期理论 |
2.5 生命周期理论构建 |
2.5.1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2.5.2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共性历程 |
2.5.3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演化模型 |
2.6 第二章小结 |
第三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框架 |
3.1 生命周期理论下的历史保护SIA原理 |
3.1.1 历史保护干预:延长或恢复街区的优势生命阶段 |
3.1.2 社会影响评价:辅助保护干预维护地方社会发展 |
3.1.3 技术方法体系:指标监测、问题分析、干预管理 |
3.1.4 框架构建思路:问题调查、目标制定与策略设计 |
3.2 基于“问题”调查的SIA分析要素提取 |
3.2.1 案例调查概述 |
3.2.2 人口红利流失的分析要素 |
3.2.3 住房条件恶化的分析要素 |
3.2.4 设施供给不足的分析要素 |
3.2.5 产业盲目扩张的分析要素 |
3.2.6 关系治理困境的分析要素 |
3.3 基于“目标”制定的SIA监测要素提取 |
3.3.1 社会可持续发展 |
3.3.2 人口可持续活力的监测要素 |
3.3.3 住房可持续更新的监测要素 |
3.3.4 设施可持续更新的监测要素 |
3.3.5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监测要素 |
3.3.6 关系可持续治理的监测要素 |
3.4 “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SIA管理要素提取 |
3.4.1 人口引导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2 住房修缮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3 设施更新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4 产业发展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5 关系治理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5 基于综合可持续发展的SIA管理要素补充 |
3.5.1 遗产地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 |
3.5.2 社会子系统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 |
3.6 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框架构建 |
3.7 第三章小结 |
第四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指标 |
4.1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类型与思路 |
4.1.1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1.2 SIA指标体系的三种类型 |
4.1.3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4.2 既有经验借鉴:SIA相关的指标体系 |
4.2.1 SIA相关指标体系概述 |
4.2.2 SIA相关指标体系的结构分类 |
4.2.3 SIA相关指标体系的内容梳理 |
4.3 专业术语衔接:相关文献、法规与标准 |
4.3.1 相关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簇分析 |
4.3.2 相关法律法规的高频词汇排列 |
4.3.3 相关技术标准的专业术语提取 |
4.4 居民需求研究:需求调查、分析与评估 |
4.4.1 第一步:基于问卷的需求调查 |
4.4.2 第二步:基于理论的需求分析 |
4.4.3 第三步:价值导向的需求评估 |
4.5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指标体系设计 |
4.5.1 规划实施评估:基于指标穷尽的“SIA指标详表” |
4.5.2 五年一评估:基于指标筛选的“SIA指标简表” |
4.5.3 一年一体检:基于指标整合的“SIA指标矩阵” |
4.6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重点指标量化 |
4.6.1 控制性指标:居住用地面积比重≥40% |
4.6.2 控制性指标:产业用地面积比重≤30% |
4.6.3 引导性指标:居住用地总面积≥12 公顷 |
4.6.4 引导性指标:60 岁以上人口比重≤35% |
4.6.5 引导性指标:社会住房数量比重≤50% |
4.6.6 引导性指标:户均住房使用面积≥30m~2 |
4.7 第四章小结 |
第五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方法 |
5.1 SIA方法体系的应用原则、类型与步骤 |
5.1.1 SIA的五项基本原则 |
5.1.2 SIA的三种应用类型 |
5.1.3 SIA的六大核心步骤 |
5.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程序与内容 |
5.2.1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程序 |
5.2.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内容 |
5.3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主体与机制 |
5.3.1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主体 |
5.3.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机制 |
5.4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技术方法 |
5.4.1 保护规划适用的SIA技术方法菜单 |
5.4.2 SIA技术方法背后的价值观辨析 |
5.5 方案评价技术:“情景规划”方法 |
5.5.1 “情景规划”方法的原理概述 |
5.5.2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情景规划” |
5.5.3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人口迁居“情景规划” |
5.5.4 其他适用的情景规划方案模拟技术菜单 |
5.6 绩效评价技术:“成本‐收益”分析 |
5.6.1 “成本‐收益”分析的原理概述 |
5.6.2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界定 |
5.6.3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梳理 |
5.6.4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分摊 |
5.6.5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权重 |
5.7 第五章小结 |
第六章 实施前评价:旅游开发对住区安宁的影响预测 |
6.1 基线研究:保护与开发历程及其实施情况 |
6.1.1 保护区划定与现状摸底(1980 年代) |
6.1.2 旅游主导的复兴策略(1990‐1999 年) |
6.1.3 先导试验性工程实施(2000‐2010 年) |
6.1.4 用地调整与商业扩张(2011 年至今) |
6.2 影响识别:居民态度调查与社会空间变化 |
6.2.1 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调查 |
6.2.2 居民通勤交通与街巷空间的变化 |
6.2.3 居民休闲游憩与公共空间的变化 |
6.3 影响限定:相关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确定 |
6.3.1 正面与负面旅游影响综述 |
6.3.2 住区设计原则与法律规范 |
6.3.3 游客步行与旅游线路规划 |
6.3.4 主客冲突的规划设计策略 |
6.4 影响分析:数据搜集与情景规划关键因素 |
6.4.1 研究框架、数据来源与仿真软件 |
6.4.2 基于大数据热力图的设施布局分析 |
6.4.3 基于规划设计标准的设施规模分析 |
6.4.4 基于大数据核密度的人流高峰分析 |
6.5 影响评价:步行仿真与情景规划方案模拟 |
6.5.1 路径选择概率与现状模拟 |
6.5.2 多方案模拟、对比与选择 |
6.6 策略设计:动静分区、文化交互与交通管制 |
6.6.1 动静分区:旅游设施集中与交通管制 |
6.6.2 文化交互:社区中心公共空间的共享 |
6.6.3 交通管制:住区安宁化与旅游标识体系 |
6.7 第六章小结 |
第七章 实施后评价:保护规划对人口迁居的影响实证 |
7.1 基线研究:人口规划历程及其实施效果 |
7.1.1 新城建设与古城人口疏散(1980‐1999 年) |
7.1.2 旅游开发与街区人口搬迁(2000‐2017 年) |
7.1.3 古宅修缮与街区人口腾退(2018 年至今) |
7.2 影响识别:社会空间变化与典型案例分析 |
7.2.1 街区的社会空间特征整体变化 |
7.2.2 典型案例的社会空间演化分析 |
7.3 影响限定:实施前后对比与研究问题提出 |
7.3.1 规划实施前的地方社会状况(1988 年) |
7.3.2 规划实施后的地方社会状况(2018 年) |
7.3.3 基于前后对比的主要社会影响限定 |
7.3.4 历史街区相关的人口迁居研究综述 |
7.4 影响分析:人口自发迁居的主导因素 |
7.4.1 理论与方法:迁居决策模型与多元回归分析 |
7.4.2 迁居行为分析:住房产权与交易制度壁垒的决定性作用 |
7.4.3 迁居意愿分析:住房条件及是否有旅游收入的显着因素 |
7.4.4 人口演化趋势:本地老年贫困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聚居 |
7.5 影响评价:利益相关者的“得”与“失” |
7.5.1 公共部门的成本与收益 |
7.5.2 地方居民的成本与收益 |
7.5.3 补偿地方居民损失的机会成本 |
7.6 策略设计:以“外部输血”促“内部造血” |
7.6.1 问题分析:内在更新动力丧失且流动性受阻 |
7.6.2 整体策略:产权制度创新,人口双向引导 |
7.6.3 基础工作:建立信息系统,划定更新单元 |
7.6.4 行动计划:更新单元分类,判断优先次序 |
7.6.5 实施保障:人口双向引导,社会政策保障 |
7.6.6 方案设计:住房产权创新,空间设计示例 |
7.7 第七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苏州市X城区水务一体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水务 |
2.1.2 水务管理 |
2.1.3 水务一体化管理 |
2.2 相关理论基础和指导性原则 |
2.2.1 都柏林—里约原则 |
2.2.2 系统理论 |
2.2.3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2.3 我国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依据和基本方向 |
2.3.1 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依据 |
2.3.2 改革的基本方向 |
第三章 苏州市 X 城区水务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3.1 目前苏州市X城区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与现状 |
3.1.1 苏州市X城区的基本情况 |
3.1.2 苏州市X城区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和内容 |
3.1.3 苏州市X城区水务管理体制现状 |
3.2 目前苏州市X城区水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涉水建设矛盾突出 |
3.2.2 涉水监管出现真空、交叉及错位 |
3.2.3 涉水管理信息资源难整合 |
3.2.4 涉水管理政企不分 |
3.2.5 水务市场发展后继乏力 |
3.2.6 涉水企业深陷发展低谷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多龙管水”的管理体制制约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3.3.2 涉水企业资源整合度过低 |
3.3.3 水务市场投融资机制僵化 |
3.3.4 水务管理队伍素质不高 |
第四章 国内外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做法和借鉴 |
4.1 国内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做法 |
4.1.1 上海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经验 |
4.1.2 深圳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
4.2 国外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做法 |
4.2.1 法国的水务管理模式 |
4.2.2 英国的水务管理模式 |
4.3 适应X城区区情值得借鉴的做法 |
4.3.1 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协调 |
4.3.2 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3.3 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 |
4.3.4 依法治水 |
4.3.5 实施供排水一体化管理 |
第五章 苏州市X城区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优化方案 |
5.1 苏州市X城区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
5.1.1 改革优化的基本目标 |
5.1.2 改革优化的基本原则 |
5.1.3 改革优化的基本方向和任务 |
5.2 确定水务一体化管理主体 |
5.2.1 建立集权化的水行政主管部门 |
5.2.2 整合组建区级水务集团 |
5.3 构建多元的水务市场投融资机制 |
5.3.1 有效整合现有公司资源 |
5.3.2 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
5.3.3 全面深化水价改革 |
5.4 简要小结 |
第六章 苏州市X城区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优化的保障措施 |
6.1 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 |
6.1.1 增强协同发展理念 |
6.1.2 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 |
6.1.3 增强绿色发展理念 |
6.1.4 增强创新发展理念 |
6.2 体制、制度保障措施 |
6.2.1 政府治理体系改革的支持 |
6.2.2 出台的相关制度 |
6.3 市场运行方面保障措施 |
6.3.1 建立合理的水务市场供求机制 |
6.3.2 建立合理的供排水价格调控机制 |
6.3.3 建立合理的水务市场竞争机制 |
6.3.4 建立合理的水务市场补偿机制 |
6.4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保障措施 |
6.5 一体化管理平台硬件建设保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关于苏州市 X 城区水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分析的访谈报告 |
(8)景观“4R”原则视角下三生平衡发展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以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阶段乡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
1.1.2 乡村景观规划的客观需求 |
1.1.3 乡村三生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概念解读 |
2.1.1 景观“4R” |
2.1.2 三生平衡 |
2.1.3 三生平衡≠三生融合 |
2.1.4 乡村景观≠审美装饰品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2.3 相关理论支撑 |
2.3.1 乡村景观规划理论 |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3 共生发展理论 |
2.3.4 大众行为心理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景观的三生平衡基础分析 |
3.1 三生构成要素分析 |
3.1.1 生产是人类活动的动力 |
3.1.2 生活是人类活动的目标 |
3.1.3 生态是人类活动的保障 |
3.2 乡村三生矛盾关系分析 |
3.2.1 生产与生活 |
3.2.2 生产与生态 |
3.2.3 生活与生态 |
3.2.4 小结 |
3.3 乡村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
3.3.1 自然景观 |
3.3.2 人文景观 |
3.4 三生平衡发展与乡村景观之间的关系 |
3.4.1 乡村景观规划是实现三生平衡的有效途径 |
3.4.2 实现三生平衡发展是乡村景观的最终目标 |
3.5 乡村景观空间的三生平衡发展类型 |
3.6 乡村景观实现三生平衡发展的设计目标 |
3.6.1 打造可持续发展乡村景观 |
3.6.2 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路径 |
3.6.3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7 乡村景观实现三生平衡发展的规划原则 |
3.7.1 减量化原则(reduce) |
3.7.2 再利用原则(Reuse) |
3.7.3 循环利用原则(Recycle) |
3.7.4 再生修复原则(Renewable) |
3.8 乡村景观实现三生平衡发展的难点 |
3.8.1 产业放纵式发展与乡村原始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不平衡 |
3.8.2 乡土式旅游业发展要求与村民生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
3.8.3 乡村生活聚落的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平衡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4R”原则下乡村景观实现三生平衡发展的途径 |
4.1 景观“4R”原则对乡村景观实现三生平衡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
4.1.1 必要性 |
4.1.2 可行性 |
4.2 典型案例借鉴与分析 |
4.2.1 生态循环产业型——临泽生态度假村 |
4.2.2 环境再生修复型——浙江环溪村 |
4.2.3 生态环境保护型——苏州树山村 |
4.3 景观“4R”原则下乡村景观实现三生平衡发展的方法途径 |
4.3.1 生态保护——最小干预最大促进,维持原有生态格局 |
4.3.2 变废为宝——材料资源再生设计,传承乡村历史文化 |
4.3.3 循环再生——建立循环利用机制,发展科学生态产业 |
4.3.4 环境修复——引导自然做工,打造低成本景观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乡村研究窗口江村景观空间调查分析 |
5.1 江村基本概况 |
5.1.1 江村区位分析 |
5.1.2 江村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5.1.3 江村土地利用现状 |
5.1.4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调查 |
5.2 “三生”景观空间时序演进分析 |
5.2.1 生产景观空间时序演进特征 |
5.2.2 生活景观空间时序演进特征 |
5.2.3 生态景观空间时序演进特征 |
5.2.4 生产景观空间同生活景观空间矛盾关系 |
5.2.5 生产景观空间同生态景观空间矛盾关系 |
5.2.6 生活景观空间同生态景观空间矛盾关系 |
5.2.7 三生景观空间的相互制约与对抗关系总结分析 |
5.3 江村景观空间问卷调查分析 |
5.3.1 村民对村庄景观空间现状的认知 |
5.3.2 村民对乡村景观规划的意愿 |
5.3.3 问卷小结 |
第六章 景观“4R”原则下三生平衡发展的江村景观规划设计 |
6.1 规划目标与定位 |
6.1.1 规划目标 |
6.1.2 规划定位 |
6.1.3 规划依据 |
6.2 乡村景观规划思路 |
6.2.1 生产空间:利用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融合模式 |
6.2.2 生活空间:传承乡村文化,营造宜居的苏式聚落 |
6.2.3 生态空间:减少人工干预,恢复自然生态水系 |
6.2.4 生产与生活景观空间共生:利用废弃地,打造“产学研”基地 |
6.2.5 生产与生态景观空间共生:采取科学手段,形成生态循环产业 |
6.2.6 生活与生态景观空间共生:引导自然做工,开展生态修复设计 |
6.3 乡村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
6.3.1 乡村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6.3.2 乡村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
6.4 三生矛盾景观节点设计 |
6.4.1 生产-生态节点:生态循环产业景观设计 |
6.4.2 生产-生活节点:闲置地再利用景观设计 |
6.4.3 生活-生态节点:水系、绿地生态修复设计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表附录 |
附录2: 图片附录 |
附录3: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苏州相城区北桥镇S村的实证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对既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环境治理 |
2.1.2 治理主体 |
2.1.3 互动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2.4 社会互动理论 |
第三章 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在互动关系中的定位 |
3.1 苏州相城区北桥镇S村的基本情况 |
3.2 苏州相城区北桥镇S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在互动关系中的定位 |
3.2.1 政府在乡村环境治理互动关系中的定位 |
3.2.2 村民在乡村环境治理互动关系中的定位 |
3.2.3 企业在乡村环境治理互动关系中的定位 |
3.2.4 环保组织在乡村环境治理互动关系中的定位 |
第四章 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调查 |
4.1 问卷调查的维度及调查样本的情况 |
4.2 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参与和互动意识 |
4.3 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参与和互动意愿 |
4.4 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参与和互动行动 |
4.5 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互动程度 |
第五章 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
5.1 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困境 |
5.1.1 治理主体互动意识不足,互动层次不够高 |
5.1.2 治理主体互动意愿不强,互动结构不完整 |
5.1.3 治理主体互动程度不够,互动比重不平衡 |
5.1.4 治理主体间的监督缺失,互动程序有缺陷 |
5.2 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互动困境产生的原因 |
5.2.1 主体意识不强烈,治理主体参与动机不同 |
5.2.2 法律法规不完善,治理主体权责不明 |
5.2.3 互动保障不到位,治理主体互动机制不健全 |
第六章 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 |
6.1 培养主体意识,激发治理主体的参与动机 |
6.2 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治理主体的互动能力 |
6.3 建立互动机制,提高治理主体的互动效率 |
6.3.1. 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
6.3.2. 建立监督评价机制 |
6.3.3. 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枢纽接驳绩效分异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
1.1.2 高铁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
1.1.3 高铁枢纽具备“时空压缩最后一公里”效应和城镇化效应双重角色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研究对象界定 |
1.3.5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理论 |
1.4.1 节点—场所理论 |
1.4.2 圈层结构理论 |
1.4.3 触媒理论 |
1.4.4 TOD理论 |
1.5 研究资料获取与研究方法 |
1.5.1 数据资料获取与处理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绩效评价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交通可达性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交通枢纽接驳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4 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4.1 国外研究 |
2.4.2 国内研究 |
2.5 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5.1 国外研究 |
2.5.2 国内研究 |
2.6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枢纽接驳空间分异特征 |
3.1 高铁枢纽“时空压缩最后一公里”效应原理 |
3.2 高铁枢纽接驳绩效的评价流程 |
3.3 高铁枢纽接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构建原则 |
3.3.2 指标选取与评价体系建立 |
3.3.3 指标说明与测度方法 |
3.4 高铁枢纽接驳绩效评价的步骤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数据处理 |
3.4.3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确定 |
3.4.4 评价方法确定 |
3.5 长江经济带高铁枢纽接驳绩效空间分异 |
3.5.1 研究方法 |
3.5.2 长江经济带高铁枢纽接驳绩效测度 |
3.5.3 高铁接驳绩效总体空间分异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枢纽空间效应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集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集成 |
4.2 城市高铁枢纽空间扩展效应特征 |
4.2.1 重心转移 |
4.2.2 扩展速度 |
4.2.3 重心转移和扩展速度的匹配度 |
4.3 城市高铁站区场所效应特征 |
4.3.1 高铁站区用地建成情况与站点功能类型划分 |
4.3.2 高铁站区建成状况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枢纽节点与场所功能耦合 |
5.1 研究方法 |
5.2 高铁站区节点与场所功能耦合协调分析 |
5.2.1 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
5.2.2 高铁接驳节点-场所功能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 |
5.3 长江经济带高铁站区发展类型划分及特征 |
5.3.1 高铁站区发展类型划分依据 |
5.3.2 高铁站区发展4种类型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枢纽优化 |
6.1 长江经济带高铁枢纽优化路径 |
6.1.1 谋求高铁站区开发与城市发展需求的时空契合 |
6.1.2 典型高铁枢纽优化的实证分析 |
6.2 城市高铁枢纽优化的制度保障 |
6.2.1 加强政府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 |
6.2.2 合理把握开发建设时序 |
6.2.3 建立多种保障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B 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车站接驳交通调查表 |
致谢 |
四、环境支持系统与苏州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未来的苏州滨水综合复兴[A]. 金俊值,彼得·贝蒂,钟声,范岩亭. “未来苏州”专题文集, 2021
- [2]打造智慧与可持续的未来苏州:新智慧苏州发展的战略维度[A]. 金俊植,冯彦茹. “未来苏州”专题文集, 2021
- [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D]. 陈玉萍.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6]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 陈月. 东南大学, 2020
- [7]苏州市X城区水务一体化管理研究[D]. 顾志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8]景观“4R”原则视角下三生平衡发展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以江村为例[D]. 杨源源. 苏州大学, 2020(02)
- [9]乡村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苏州相城区北桥镇S村的实证调研[D]. 任楠. 苏州大学, 2020(03)
- [10]长江经济带城市高铁枢纽接驳绩效分异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银凤. 苏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