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的污染》教学实录与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佳怡[2](2020)在《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文中认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了地理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学科,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在最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阐述了综合思维的内涵,划分了综合思维的水平层次,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育中逐渐提高了对综合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初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储备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地理学习方法,为日后学习高中地理奠定基础,在培养综合思维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初高中地理学习和思维发展的进一步衔接。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读相关文献资料作为理论基础,以培养初中生综合思维为主题,遴选出15个典型地理教学案例,总结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的经验,结合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探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中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对地理教材进行分析,对应《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地理部分的内容,分析综合思维的具体表现,得出适用于培养综合思维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即综合性、动态性、系统性,归纳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其次,探究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策略。在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提出培养综合思维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即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着重综合思维设计教学目标;分析综合思维的三种表现设计教学内容;把握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方法;以思维导图体现逻辑关系设计教学过程;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地理问题;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设计评价量表。依据提出的策略设计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最后,探究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依据提出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了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跨省区域、中国的省级区域四个地理教学案例,并实施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类的案例,以此检验策略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案例设计策略。本文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分析典型案例,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为例,探究培养初中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以此设计的地理案例,丰富了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课程资源,设计的教学案例可供一线教师能够直接使用,增强了初中地理教师对综合思维培养必要性的认识。
宋欣燃[3](2020)在《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区位因素是人文地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地理2》中有4章和区位因素内容密切相关。《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区位因素内容学习也有明确要求。通过阅读课标可知,区位因素这一教学内容无论在课程改革之前还是在课程改革之后都十分重要。本文以2009年发行的人教版《地理2》为载体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发行之前,一线教师在对区位因素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依托三维目标的培养方式。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地理教育提出新的方向和标准。众多学者都进行了区位因素相关内容的课程资源开发,但是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绝大多数的学者仅仅局限在对区位因素某个教学内容结合乡土地理素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很少进行区位因素专题的教学案例设计研究。因此,对区位因素专题的教学案例设计进行研究有深刻意义。本文以人教版《地理Ⅱ》为研究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研究视角,以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为研究方法,以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和教学案例设计策略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教材和典型案例,得出相应的启示,在此基础上进行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提出了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本文所设计的教学案例一定程度的丰富了高中地理课程资源。通过研究得出本文的结论:第一,教材分析、案例分析是进行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基础准备工作。首先,通过分析教材可以确定教学内容,分清区位因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区位因素的底层思维。其次,通过CNKI检索三大核心期刊近六年有关区位因素的教学设计共77篇,按照时效性和教材版本这两大原则进行案例筛选,最终14篇符合本文分析的要求。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等视频网站搜索相关课堂教学实录35篇,最终筛选出6篇进行课堂教学实录分析,得出相应的启示,对本文设计的教学案例起到指导作用。第二,设计了4个区位因素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别为:《农业区位因素——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工业区位因素——以内蒙古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赤峰宁城火龙果为例》和《工业主导因素——以呼和浩特为例》。第三,提出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即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在设计时要注重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协同培养,要依据教材、课标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在设计时要注重对学生因果分析能力的培养,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在设计时要注重图表工具的使用。
刘乐平[4](2020)在《区域地理特征的教学方法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3为例》文中认为新高考背景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改革,改进传统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改进课堂教学效果颇为重要的方面。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切程度高的地理教学方法,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既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提高备课效率,又有助于激起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选择合理的、适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地理教学设计的质量、达到地理教学目标、有效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成效非常关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地理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方式和方法,应当在发扬传统教学优点的前提下,优化地理教学方法的使用,促进教学方法与教材知识、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适切性。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教师针对区域地理必修3常用的教学方法以及高中生对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欢迎程度。根据课堂观察“LICC范式”设计课堂观察工具,观察具有区域地理特征的课例,对比地理部级优课和市级优课教师在针对区域地理必修3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和运用的区别,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系统分析,发现地理教师高频率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教学法、讲授法和演示法,观察的部级与市级优质课例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方法为谈话法、演示法、地图法、讲授法和讨论教学法等;受学生欢迎程度高的有纲要信号法、地图法、地理实验法、案例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教学法。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受学生欢迎程度高的地理教学方法与教师问卷调查及观察课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完全适切;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缺乏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有明显的教师单一讲授倾向,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以必修3为例的区域地理教学方法建议:教师应注重方法选用“双标准”,及时交流获取学生反馈;师生角色互换,提升双边互动;灵活多元地运用地理教学方法,避免单一方法教学;鼓励学生质疑,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徐洁[5](2020)在《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特征分析 ——以“热力环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高中地理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教学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本研究以“热力环流”为例,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选取2014—2019年优质课的课堂实录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观察法、比较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通过建构问题情境观察记录表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从情境、问题、核心素养导向三个维度来总结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特征,从而为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构建地理优质课堂提供参考。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从情境、问题和核心素养导向三个维度总结了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的特征。在观察的16节课堂实录中,教师共设计运用了70个情境。从情境来看,情境类型丰富,以生活类情境为主,其次是实践类和故事类情境;情境呈现方式多样,不同情境类型倾向不同呈现方式,采用文字+图片呈现的最多,其次是采用实践呈现。从问题来看,问题数量较多,以分析层次为主。从核心素养导向来看,主要指向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从问题情境内容综合分析来看,情境与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在具体上升到抽象阶段通过情境给出现象探究原因、总结规律、做判断,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阶段通过给出情境要求学生解释原因、提出措施、做出判断;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所创设的情境及其呈现方式和提出的问题层次都有较大差异。由此,为一线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启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丰富问题情境类型;选择合适的情境呈现方式;控制好课堂问题情境的数量和时间。多设置分析和应用层次的问题;注意控制好问题的难度,把握问题的数量;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可以设置一个问题链,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思考。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对应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还应不断推陈出新,拓展各种渠道,搜集与地理有关的素材,创设更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探究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
张誉予[6](2019)在《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也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途径。如何落实《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课程实施建议里提出要“重视问题教学”,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问题式教学从21世纪初引入我国中小学课堂,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因此在新课标颁布的背景下,研究问题式教学在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时的有效性问题,对进一步指导新课改后的中学地理课堂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从“地理核心素养”,“问题式教学”和“有效教学”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入手,结合我国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到“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地理核心素养”与“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和关系界定为起点,课堂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为基本方法,结合专家咨询、地理核心素养要素体系和问题式教学的环节作为主要依据,构建了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观察量表,并运用该量表对高中实际课堂和教学设计进行了观察、诊断和分析,发现了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时,问题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因此,本研究对于改进问题式教学实施,进阶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梳理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地理核心素养”“问题式教学”和“有效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的基本方案。第二部分:基本理论。对“地理核心素养”“问题式教学”及“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和关系进行界定,并确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地理科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问题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第三部分:基本方法。为课堂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构建基本工具: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评价量表,该量表以地理核心素养要素体系和问题式教学环节为主要依据,通过文献梳理和专家咨询,最终制定。第四部分:现状分析。对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式教学培养现状展开调查。该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研究主题,对课堂观察和作品分析的样本进行筛选和确定,利用有效性评价量表进行观察诊断,并对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可供借鉴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教学建议的提出。针对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时,问题式教学存在的低效问题,提出三大教学建议:第一,问题发现要以学生为本,地理情境的创设应具有丰富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提问的空间;第二,问题解决过程要注重教师的跟进和引导,提升四个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的途径具有多样性;第三,问题式教学环节要完整,落实好评价反思和迁移应用环节。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概述了本篇论文的基本结论,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问题式教学和地理核心素养研究的期望。
汤嘉玲[7](2019)在《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诊断与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核心素养的提出,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要求。相比于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更加凸显。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思维素养,是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文本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地理思维和地理综合思维的研究现状,形成了对地理综合思维及其培养现状最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概念辨析,明确了地理综合思维的概念和内涵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深入解读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要求以及近3年高考地理主观题对地理综合思维的考查特征,为研究制定培养策略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进而,根据地理综合思维的内涵构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培养的课堂观察诊断量表,并利用诊断量表对选取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教学诊断分析,发现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主要存在要素概念不明确、要素层次划分不清晰、要素联系综合分析不深入;空间尺度转换意识薄弱、缺少时空动态综合分析的自觉性;地方综合分析的思路不清晰、人地关系的思想不深刻等不足之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维度和思维方式两个角度探讨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一方面,要从要素、时空、地方综合的视角强化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整合运用演绎归纳等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本研究是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地理核心素养以及教学诊断方法对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地理综合思维教学的理论体系,以期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陈旭[8](2018)在《初中学科融合式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 ——以语文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世界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信息时代类似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在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中,批判性思维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放在显着重要位置。然而,由于受思维方式、社会文化及传统教育等影响,我国学生易于养成顺从尊长、依赖教师的定式,不善质疑,缺乏理性思辨与主动探究精神,思维呈现僵化与固化,这对全面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能借助语言文字解决前所未见的问题或困难,思维达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此时正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阶段,倘若错过将得不偿失。基于此,在当前我国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本文聚焦初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以语文科为例,着力探讨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即学科融合式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紧绕研究目标,本文采用逻辑思辨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展开,具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梳理自杜威以来知名学者的重要论断,澄清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特征等,指明其核心是做出好的论证,其形成过程整体上依次要经过聚焦问题观点、分析论证结构及澄清语词意义等阶段。而后,论述了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维的可教性,从形式思维到后形式思维,以及使批判性思维具有批判性等。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将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进行融合式培养,无疑是在基础教育中更切实可行的方式,接着就探讨了学科融合式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基本路径。第二部分,对初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现状开展实证调查,分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国内外的一些相关实证调查进行分析,从侧面了解初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状况;而后,在遵循测量学理论基础上,研究者编制出用于测量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测评工具,并通过此测评工具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状况进行直接调查。结果表明,初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整体偏弱,各批判性思维分项技能发展也不均衡,但男女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没有显着差别。第三部分,分析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相关因素,主要从教育教学的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考察。从外部因素看,我国传统思维模式及传统伦理道德的不足,封建专制制度的负面影响,以及一般公众的误读等导致批判性思维精神严重缺失。内部因素方面,通过对学科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状况的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及考试评价等的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关注到批判性思维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第四部分,系统探讨多维取向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认知取向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围绕“做出好的论证”,重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解放取向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重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民主精神;情感取向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重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态度与倾向等。这些培养策略各有侧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对每种取向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的应用,本研究均用范例予以说明,为教学提供参考。第五部分,对语文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开展实践探索,由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合作,以教案重塑为基本实践策略,着重探索初中语文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具体途径并检验其成效。结果表明,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意识贯穿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品质得到明显发展。这也表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可行及有效的。总结而言,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本研究是将西方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理论运用于中国教学情境的探索,意图为建构本土化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理论打下基础,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理论;另一方面,本研究也是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的回应、深化和推进,能够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科教学改进和优化等提供实践性的参考与借鉴。
韦震[9](2018)在《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文中指出阿伦·盖尔是澳大利亚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2017年盖尔出版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未来宣言》(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ManifestoFor the Future,2017),核心内容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的系统关注与阐释。盖尔本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了大量“中国元素”,具有特色鲜明的“东方色彩”。盖尔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生态意蕴,主张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体,致力于谋求全人类的生态福祉,以保障人类文明健康永续发展。他倡导较为激进的社会转型方式,呼吁对工业文明完成超越,强调只有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与超越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完成“资本逻辑”到“生态逻辑”的升级,实现生态文明。主张通过马克思主义中的激进启蒙思想摆脱全球资本主义对市场的奴役,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并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在实践层面,盖尔提出特色鲜明的目标:“为人类打造生态诗意家园,扩大单位家庭的生态参与度,从个人、地方社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角度创造条件让人们自由探索、发挥潜力,去追求幸福生活。(1)对于中国,盖尔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攻坚扶贫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主张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主张回到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精髓中培育中国本土的生态意识,特别突出“道”的重要生态意蕴。本文综合运用文本研读法、纵横比较研究法及深度访谈法,对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的“中国元素”进行了系统梳理、阐释评价、比较分析,旨在发掘其中蕴含的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益的因素与启示。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导论和五章正文,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背景与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第一章系统梳理概括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主要通过介绍盖尔本人及其学术着作,还原其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轨迹,厘清其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呈现其思想历史脉络。本章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分为萌发期、形成期、发展期及成熟期。盖尔的生态思想不是单一维度的生态问题的总结,而是多角度、多维度综合绘制的一幅生态蓝图,既有经典马克思的思想内核,也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更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理论新视野,且相互交织,彼此映照,融汇于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第二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盖尔沿袭了传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及其非理性使用的批判的传统及对真理求索的历史使命。盖尔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和欧洲文明的批判,奠定了“东方转向”的基础。第三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中国视野。集中论述了盖尔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要素的批判后一种未来向度的“视野重建”,为盖尔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推崇奠定了基础。核心内容包括对东方生态智慧的阐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诠释与辨析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期待。盖尔认为,“天人合一”目标为克服资本的奴役提供了理想路径。第四章,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智慧中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提炼核心生态观点,透过盖尔的视角对核心观点进行评析与解读,深度透析盖尔学术语言、价值取向中的“中国元素”,完成了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上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盖尔主张从“包容互鉴”、“开放创新”、“与时俱进”和“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汲取应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智慧。第五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本章重点在于评析盖尔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性,阐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包含揭示了文化和文化转型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生态话语权的重构、丰富了全球生态思想资源、继承与发扬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并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局限性分为其思想中的“乌托邦”色彩及对中国考察方面的“缺陷”两方面。启示包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以“教育”完成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设生态社区“共同体”、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王谷[10](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研究指明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二、《土壤的污染》教学实录与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的污染》教学实录与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图 |
(四)概念界定 |
1.综合思维 |
2.地理思维 |
(五)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认知学习理论 |
3.SOLO分类理论 |
一、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内容分析 |
(一)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分析 |
1.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宏观分析 |
2.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微观分析 |
(二)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内容分析 |
1.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
2.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具体内容 |
3.适宜培养综合思维教学内容特点 |
二、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一)初中地理案例分析 |
1.案例来源与案例筛选 |
2.案例分析说明 |
3.案例分析 |
(二)初中地理案例分析总结 |
1.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 |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做到有效的统一 |
3.根据综合思维的具体表现设计教学内容 |
4.把握地理思维设计教学方法 |
5.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问题链 |
6.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进行教学评价 |
三、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1.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着重综合思维设计教学目标. |
2.分析综合思维的三种表现设计教学内容 |
3.把握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方法 |
4.以思维导图体现逻辑关系设计教学过程 |
5.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地理问题 |
6.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设计评价量表 |
(二)初中地理案例设计 |
1.案例设计组成 |
2.案例选择 |
3.案例设计 |
四、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实施 |
(一)案例实施记录 |
1.案例实施准备工作 |
2.案例实施具体过程 |
(二)案例实施反思 |
(三)案例实施总结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学设计案例目录及分析内容 |
附录2:教学视频案例目录及分析内容 |
附录3 :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3.区位论 |
(二)概念界定 |
1.“区位”相关知识的概念界定 |
2.教学案例 |
二、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分析 |
(一)教材分析说明 |
(二)人教版《地理2》教材微观分析 |
1.“农业区位因素”教材微观分析 |
2.“工业区位因素”教材微观分析 |
三、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一)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1.案例来源与筛选 |
2.案例分析说明 |
3.案例分析 |
(二)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启示 |
四、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教学案例设计 |
1.教学案例设计组成 |
2.案例选择 |
3.教学案例设计 |
(二)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1.要注重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协同培养 |
2.要依据教材、课标进行教学案例设计 |
3.要注重对学生因果分析能力的培养 |
4.设计时要注重图表工具的使用 |
五、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实施 |
(一)“农业区位因素”教学案例实施准备 |
(二)“农业区位因素”教学案例实施 |
(三)“农业区位因素”教学案例实施启示 |
1.在教学案例设计时要力求营造良好的地理教学环境,预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
2.在设计时要严格的筛选教学工具 |
3.着重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
4.讲解区位因素内容时要抓住重点以及要点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案例分析目录 |
附录2:案例分析汇总表 |
附录3: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4)区域地理特征的教学方法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新高考背景下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思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教学方法的概念界定 |
2.2 适切性的内涵 |
2.3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
2.3.1 地理教学方法 |
2.3.2 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 |
2.4 认知学习理论 |
3 区域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调查 |
3.1 关于必修3区域地理常用地理教学方法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准备工作 |
3.1.3 调查问卷设计 |
3.1.4 调查问卷收发情况 |
3.1.5 调查结果分析 |
3.2 高中生对不同地理教学方法的反馈调查 |
3.2.1 调查对象 |
3.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3 调查问卷收发情况 |
3.2.4 调查结果分析 |
4 区域地理必修3教学课例中教学方法的观察分析 |
4.1 观察工具的制定 |
4.2 观察点选择说明 |
4.3 观察课例的选取 |
4.4 课例中教学方法的提取与对比分析 |
4.4.1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教学方法分析 |
4.4.2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教学方法分析 |
4.4.3 “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方法分析 |
4.4.4 对比与分析 |
5 区域地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建议——以人教版必修3为例 |
5.1 调查与观察结果的汇总与分析 |
5.2 以必修3为例的区域地理教学方法建议 |
5.2.1 方法选用“双标准”,及时交流获取学生反馈 |
5.2.2 师生角色互换,提升双边互动 |
5.2.3 灵活多元地运用地理教学方法,避免单一化 |
5.2.4 鼓励学生质疑,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
6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反思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特征分析 ——以“热力环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学方式的转变 |
1.1.2 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高考模式的改革 |
1.1.4 命题特点的变化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问题 |
2.1.2 情境 |
2.1.3 问题情境 |
2.1.4 地理问题情境 |
2.1.5 高中地理优质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情境认知理论 |
2.2.3 认知失调理论 |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 构建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分析框架 |
3.1 分析对象 |
3.2 分析框架 |
3.2.1 情境分析框架 |
3.2.2 问题分析框架 |
3.2.3 核心素养导向分析框架 |
3.3 构建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观察记录表 |
3.4 观察记录数据 |
4 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情境的数据分析 |
4.1.1 情境类型分析 |
4.1.2 情境呈现方式分析 |
4.2 问题的数据分析 |
4.3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据分析 |
4.4 问题情境内容综合分析 |
4.4.1 情境与问题的关系分析 |
4.4.2 不同知识点问题情境内容综合分析 |
4.5 研究启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之处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 国际地理教育趋势 |
1.1.2 新课标: 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
1.1.3 新问题: 课堂教学存在诸多低效或无效提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基本方案 |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地理核心素养 |
2.1.2 问题与问题式教学 |
2.1.3 问题式教学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 |
2.1.4 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地理科学理论: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 |
2.2.2 有效教学理论: 问题式教学各环节的有效性 |
2.2.3 问题教学理论: 问题解决过程观的“思维五步法” |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围绕真实情境,解决劣构问题 |
2.2.5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为问题式教学评价环节提供方向创新 |
3 基本方法: 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构建问题式教学有效性评价量表 |
3.1 量表的设计原则 |
3.1.1 科学性原则 |
3.1.2 目标性原则 |
3.1.3 系统性原则 |
3.1.4 可操作性原则 |
3.1.5 学科性原则 |
3.2 量表的设计依据 |
3.2.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
3.2.2 地理核心素养的要素体系 |
3.2.3 问题式教学的一般环节 |
3.3 量表的评价指标构建 |
3.3.1 确定观察角度 |
3.3.2 确定有效性指标 |
3.3.3 水平划分标准 |
3.4 评价量表的呈现 |
3.5 量表使用方法和说明 |
4 现状分析: 基于有效性评价量表,分析问题式教学现状 |
4.1 观察对象及流程 |
4.1.1 观察对象的选取 |
4.1.2 课堂观察和作品分析流程 |
4.2 观察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1 课堂观察统计与分析 |
4.2.2 教学设计统计与分析 |
4.2.3 教学经验总结 |
4.3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式教学存在的低效问题 |
4.3.1 探究过程问题设计过多预设,忽视学生对问题的发现 |
4.3.2 问题解决过程进阶不够,地理核心素养水平缺乏提升 |
4.3.3 缺少评价反思能力的培养,迁移应用达成较低 |
4.4 小结 |
5 方向探讨: 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提高问题式教学有效性 |
5.1 问题发现以学生为本,地理情境应具丰富性 |
5.1.1 地理情境创设注重丰富性,预留提问空间 |
5.1.2 头脑风暴式问题征集,杜绝学生思维懒惰 |
5.1.3 案例片段设计 |
5.2 问题解决注重引导,素养提升具有多途径 |
5.2.1 依托区域找“关系”,进阶人地协调 |
5.2.2 系统化综合分析法,进阶综合思维 |
5.2.3 梳理学科逻辑线索,进阶区域认知 |
5.2.4 主抓设计,全面培养,进阶地理实践力 |
5.2.5 案例片段设计 |
5.3 问题式教学环节要完整,评价反思具有多元性 |
5.3.1 评价反思,主体多元,核心素养显提升 |
5.3.2 迁移应用,变式训练,问题情境不能少 |
5.3.3 案例片段设计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存在不足 |
6.3 前景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诊断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
1.1.2 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
1.1.3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对综合思维素养的考查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评析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地理综合思维相关概念解读 |
2.1.1 “综合”的思维方式 |
2.1.2 地理思维 |
2.1.3 地理核心素养 |
2.1.4 地理综合思维 |
2.2 理论基础 |
2.2.1 思维科学理论 |
2.2.2 思维发展心理学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必要性 |
3.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要求分析 |
3.2 高考地理主观题对地理综合思维的考查特征分析 |
3.2.1 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考查试题分析 |
3.2.2 高考地理主观题对综合思维的考查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视角下地理课堂教学诊断 |
4.1 课堂教学诊断 |
4.2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教学水平诊断量表的构建 |
4.2.1 诊断量表设计的主要原则 |
4.2.2 诊断量表设计的主要依据 |
4.2.3 课堂观察诊断量表的构建 |
4.3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教学水平诊断分析 |
4.3.1 诊断样本的选取 |
4.3.2 诊断方法 |
4.3.3 诊断结果统计与分析 |
4.3.4 综合思维三大维度教学实录片段分析 |
4.4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综合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
4.4.1 要素综合思维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2 时空综合思维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3 地方综合思维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 |
5.1 基于维度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
5.1.1 要素综合思维培养 |
5.1.2 时空综合思维培养 |
5.1.3 地方(区域)综合思维培养 |
5.2 基于思维方式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
5.2.1 理清因果关系,培养演绎、归纳思维 |
5.2.2 创新教学思路,培养发散性思维 |
5.2.3 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创造性思维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存在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初中学科融合式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 ——以语文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
(一)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对批判性思维的呼唤 |
(二)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 |
(三)当前我国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要求 |
(四)我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现状令人堪忧 |
(五)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
(二)有关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
(三)有关批判性思维测评的研究 |
(四)有关语文科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路线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 |
一、批判性思维透视 |
(一)批判性思维的涵义及特征 |
(二)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 |
(三)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及标准 |
(四)批判性思维的译名讨论 |
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 |
(一)批判性思维的可教性:不同学者间的论争 |
(二)超越皮亚杰:从形式思维到后形式思维 |
(三)使批判性思维具有批判性:社会认知的视角 |
三、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基本方式 |
(一)设置专门课程的独立式培养 |
(二)与学科课程结合的融合式培养 |
(三)将专门课程与学科课程结合的混合式培养 |
(四)对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启示 |
四、学科融合式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基本路径 |
(一)目标聚焦:将批判性思维作为基本教学目标 |
(二)内容重构:保证有达成目标的有效教学内容 |
(三)过程优化:采用有效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
(四)评价凸显:将批判性思维作为评价教学重要指标 |
第三章 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
二、基于国内外相关的实证调查 |
三、基于自编测试工具的实证调查 |
(一)批判性思维测试工具编制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影响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外部因素 |
(一)传统思维模式中批判性思维的不足 |
(二)传统伦理道德下批判性思维的失落 |
(三)封建专制体制遗留的负面影响 |
(四)一般公众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读 |
二、影响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内部因素:以语文科为例 |
(一)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 |
(二)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 |
(三)从作业布置的角度看 |
(四)从考试测评的角度看 |
三、小结 |
第五章 初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分析 |
一、认知取向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
(一)认知取向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体系 |
(二)认知取向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应用范例 |
二、解放取向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分析 |
(一)解放取向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体系 |
(二)解放取向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应用范例 |
三、情感取向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分析 |
(一)情感取向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体系 |
(二)情感取向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应用范例 |
第六章 语文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探索 |
一、实践探索的目的与对象 |
二、实践探索的内容与基本策略 |
(一)实践探索的内容 |
(二)实践探索的基本策略:教案重塑 |
三、实践探索的过程 |
(一)对合作教师进行批判性思维培训 |
(二)学习和借鉴批判性思维教学范例 |
(三)合作教师教案重塑并开展教学实践 |
(四)开展公开教学并对合作教师进行访谈 |
四、实践探索的成效 |
(一)教师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
(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品质明显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果撮要 |
二、研究的一些新意 |
三、研究的限制 |
四、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测试卷 |
附录二 对参与实践探索教师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对象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创新及不足 |
一、论文创新 |
二、论文不足 |
第一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述 |
一、盖尔简介 |
二、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 |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 |
四、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 |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欧洲文明的虚无性与侵略性 |
二、西方工业文明与全球性生态危机 |
三、生态环保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四、资本主义制度与苏联模式的弊端 |
第三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渊源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
二、生态哲学及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拓了理论新视野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 |
第一节 盖尔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 |
二、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应用的批判 |
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精英”及教育的批判 |
四、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
第二节 盖尔生态危机批判理论 |
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
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 |
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
四、对异化消费方式批判 |
第三节 盖尔对虚无主义的批判 |
一、需要克服虚无主义的原因 |
二、虚无主义对生态的破坏 |
三、如何超越虚无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视野 |
第一节 盖尔视野下的东方生态智慧 |
一、李约瑟:盖尔关注东方传统生态文化的引路人 |
二、聚焦中国之前:盖尔早期对苏联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
三、多维观照之下:盖尔描述的东方生态文化特点 |
第二节 盖尔视野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
一、中国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
二、对中国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辨析 |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的契合度 |
第三节 盖尔对中国生态文明的期待 |
一、文明形态的交替与更迭:对欧洲文明的超越 |
二、生态话语权重构的主导者: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
三、中国生态文明意境:幸福、自由与文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 |
第一节 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儒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第二节 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道家思想生态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第三节 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佛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 |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评析 |
一、理论价值 |
二、局限性 |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启示 |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 |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 |
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四、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 |
五、以“教育”实现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 |
六、建设生态社区“共同体” |
七、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 |
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阿伦·盖尔与笔者邮件目录 |
附录二 阿伦·盖尔的简历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形与气候 |
二、水系与土壤 |
三、植物与动物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人口政策 |
二、清代人口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
二、人口构成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
二、清代土地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种植新趋势 |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森林资源衰减 |
二、水土流失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土壤的污染》教学实录与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D]. 王佳怡.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区位因素专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Ⅱ》为例[D]. 宋欣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区域地理特征的教学方法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3为例[D]. 刘乐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高中地理优质课课堂问题情境特征分析 ——以“热力环流”为例[D]. 徐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面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式教学有效性研究[D]. 张誉予.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诊断与策略研究[D]. 汤嘉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初中学科融合式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 ——以语文科为例[D]. 陈旭.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D]. 韦震. 海南师范大学, 2018(12)
- [10]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