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事变”前后西安的青年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刘燕[1](2021)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藏稀见西安地区革命文献举隅》文中指出西安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是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藏的一批珍贵革命文献,作为传播革命思想、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争取民主进步的舆论工具和战斗号角,见证了西安地区纷繁复杂、反复曲折的革命历史,蕴含着厚重的革命文化和深邃的革命精神。本文依据馆藏红色文献的发行时间、着作内容等特点,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类: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旅外西安籍、陕西籍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办《共进》等进步刊物,不断向西安及关中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1923年后,一些共产党员、青年团员陆续回到西安,创办了《西安评论》《西北人民》等期刊,
李京哲[2](2021)在《后五四时代学生运动研究(1920-1937)》文中提出后五四时代学生运动是青年学生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表达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诉求的爱国运动。中国近现代学生运动起源于五四运动。五四时期青年学生的示范作用、五四时期社会的发展,使青年学生群体意识普遍觉醒,积极参与政治运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政权更迭,华盛顿会议后,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列强协同侵略的局面;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中国东北地区沦陷,华北地区面临被占领的危险,严重的民族危机使青年学生民族意识诉求更加强烈。因此,后五四时期,率先觉醒的青年学生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侵略和压迫,通过各种方式唤醒国民民族意识,在新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年学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青年学生在斗争中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文化界、新闻界等社会群体逐步联合;先后发起和参与了五卅运动、三一八运动、废约运动、收回教育权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等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在五卅运动中,青年学生与工人阶级并肩战斗;在三一八运动中,青年学生反对以日本为首的公使团;在废约运动中,青年学生率先举起反对帝国主义的大旗;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作斗争;一二九运动中,学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他们通过示威游行、宣传讲演等方式促进民族和民主意识的传播,推动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后五四时代青年学生运动的先导性、政治参与性和广泛的世界性声援是其历史特征。这场运动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肖志伟,张新洲[3](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回顾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这一课题的研究,学术成果较多,内容也较丰富,但相关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资料发掘利用不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二是未能集结起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三是对新理论、新方法的吸收与借鉴能力还不够,理论视野不够开阔,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四是研究的现实针对性还不够,经验借鉴角度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研究现状进行总体性述评有利于推进该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郝丹梅[4](2020)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闻天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张闻天早年投身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经过五四时期先进思想的洗礼,张闻天在“五卅”运动的革命风暴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和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生涯。延安时期是张闻天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时期。张闻天领导和参与党的各项重大工作实践,为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为这些历史贡献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思想来源、时代的实践需求和良好的个人条件。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实现全民族抗战的理论武器,是张闻天长期坚持理论学习和担任领导工作丰富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张闻天的思想认识在经历遵义会议前的重要转变的基础上,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进一步反思,最终转变到以毛泽东为代表和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正确轨道上来。张闻天的思想转变为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张闻天在党内职务的变动促成了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心转变。遵义会议至六届六中全会前,张闻天在党内“负总责”,决定了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展开;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和干部教育处处长,因而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以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为中心来进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依托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等干部院校,借助《斗争》《解放》《共产党人》等报纸刊物,采用报告发言,利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马列经典着作、中级读物和辅助读物等教材文本为实践载体,在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下,运用说服教育、实践锻炼、自我批评等重要方法,形成了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内容,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心任务,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为主线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丰富内涵。延安时期张闻天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理论,而且将其贯穿于党建工作、军队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文化运动、青年运动等诸多重要实践领域,为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科学性、务实性、前瞻性的理论特色。这一理论不仅在丰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充实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推进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三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而且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越发深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内背景下,立足新的时代要求,借鉴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郭格[5](2020)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阐释研究》文中指出五四运动不仅给予中华儿女尤其是知识分子民主和科学等进步思想,而且还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随着对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深入学习和新一轮五四研究热的展开,我们发现第一次对五四运动全面阐释的是延安时期的毛泽东,集中在《五四运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着述中。作为五四运动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的毛泽东,为什么在延安时期才对五四运动进行全面阐释,以及这些阐释所产生的意义构成了该文选题的宏大背景。本文首先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历史性质和走向的分析,指出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以及党内外对中国革命性质和阶段认识的模糊,是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客观条件;而五四运动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当时不同阶层和党派对五四运动的解读,构成了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主观条件。接着,文章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认为毛泽东的这种对五四运动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阐释,不仅指明了五四运动的性质、地位和历史局限,而且深刻揭示了五四运动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由之路”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这一里程碑式的运动所蕴含的丰富革命精神。文章最后指出,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重大现实意义是巩固了爱国统一战线,积蓄了革命后备力量,赋予干部教育全新内涵。其深远历史意义在于: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赢得了中国革命话语权和领导权,形成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合法根基,奠定了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将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阐释置于“延安时期”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定时空中,深刻指出五四运动蕴含的五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而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大大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五四精神。
邓详宏[6](2020)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盛京时报》有关中国内部矛盾的报道研究》文中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日战事不断升级并由北向南蔓延,社会形势产生剧烈变化。《盛京时报》作为配合日方在华地区侵略行动的舆论宣传工具,对此阶段涉及战争前线和战线后方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内部矛盾的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本文以1937年5月—1937年11月间的报道为切入点,通过梳理不同类型、内容的报道,探究《盛京时报》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存在的一个文化实体在此时段内企图发挥怎样的作用,进而分析其报道的特点、变化、立场。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盛京时报》对抗战大后方形成前夕内部政治矛盾的报道,报道围绕国民党内部矛盾与国共矛盾展开,试图构建国民党内重要人物或派别间的紧张关系,传达政府决策高层意见不一的印象,撕裂国共之间正常的合作。第二部分从《盛京时报》对抗战大后方形成前夕军事矛盾的报道着手,报道前期用词尚较温和,营造日方维护和平的正义假象,多是从侧面展现华方军事实力的弱势,后期则公然割裂华北地区,鼓吹日军战果,引导民众形成日军实力强大的认知。第三部分分析了《盛京时报》对抗战大后方形成前夕经济与文化矛盾的报道,报道意图传达抗战后方经济混乱的不安情绪,诋毁后方的文化宣传成果。综观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半年时间的350余条有关报道,《盛京时报》始终保持了与日方一致的政治立场,用词、态度、政治倾向经历了从温和、隐蔽到激烈、直白的变化,其间呈现出逻辑认知矛盾、选择增改事实、政治意图明显三个特点。在东北中文读者中配合日方侵略行动,扮演了宣传工具的角色。
张勇,郗舸[7](2012)在《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和青年组织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指挥中国革命,即党史中为人们所熟知的"延安时期"。光辉的13年里,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组织,就是一部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广大青年朝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沿着正确道路蓬勃发展的历史。因此,研究这一时期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历史,总结经验,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对当前青年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延安时期的青年运动和青年组织
李转[8](2010)在《“西安事变”前后陕西学生实现爱国主义的路径》文中研究说明"西安事变"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的进程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事发地的陕西学生,则在"西安事变"前后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自己的爱国主义,其主要表现在:成立各种学生组织和创办进步刊物;举行请愿和示威游行活动;积极支持张扬的爱国义举;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陕西学生的爱国主义行径,不仅客观上推动了"西安事变"的爆发,而且促使全国学生运动不断走向高潮,使之成为全民族抗日救国的重要力量。
衡朝阳[9](2008)在《中共党史研究的新文献与新视域(1978-2008)》文中研究指明中共党史研究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迄今已有八十余年,其中经历了萌生、发展、曲折和复兴等阶段,但无疑历史学意义上的中共党史研究要在建国后乃至1978年后开始,原因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共党史研究的政治功能和学术价值此消彼长,多年来中共党史研究中的惟政治、时势马首是瞻和以论代史的方法越来越受到质疑,以唯实求是为准则、重视文献特别是原始文献的搜罗和研究,日益成为学界的自觉。这种根本变化是从“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起源于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对中共党史的共同反省,在两者日渐疏离中发展,中共党史逐渐谨慎地形成和时势政治的距离,保持对政治时势的独立性。事实证明:简单地把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性和政治性统一看作是两者的完全一致是不科学的,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无法掩盖的,处理不当,结果只能是中共党史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中共党史研究只有很好地体现自身的内在属性和价值,才能恰当地完成其外在功能和附属价值,舍本逐末必将导致其一无是处。从长远的角度看,只有以求真务实为目标的学术研究才更有助于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有益于执政党的发展,也才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时然亦然、时非亦非的中共党史研究注定成为历史的笑谈。当然,保持中共党史研究的相对独立性需要研究者的自觉和努力。中共党史研究的根本变化外现于三十年来大量文献的公开以及研究者对文献发掘的重视,内隐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实证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其中研究者的思想解放和自身定位是关键,没有解放思想的前提,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化道路还会延缓,但思想解放后,研究者的定位尤其重要,是政治家的中共党史研究还是历史学的中共党史研究,其结论大相径庭。三十年来的中共党史研究发展表明,历史学的研究正大行其道,这是与历史学家的贡献分不开的,他们通过艰苦的史料发掘和实证研究,正本清源、匡谬纠误,推动党史研究的学术化进程。在此,历史学家的贡献,基本的说,在于其自觉文献的不可或缺和巨大力量并且在研究实践中贯彻之。中共党史研究的历史证明,史料文献是历史学的中共党史研究的基石,否定这一点,以论代史自不属于历史学的范围,以论带史也难免削足适履或者挂一漏万,以史为主、论从史出才是出路,这是迄今为止中共党史研究最基本的经验教训,也为三十年来中共党史文献刊布对中共党史研究发展的直接作用所反映。对比1978年前后的两个三十年可以清楚,思想禁锢之于文献刊布和研究的消极影响,以及思想解放后文献资料大量公布和研究进展对于思想解放的积极作用。三十年来中共党史文献刊布,推动了中共党史研究学术化的进步,也有力地把政治家的中共党史研究卷入其中,促使其日益注重借鉴党史研究的学术成果为政治服务。随意篡改历史为现实服务,甚至如“文革”中党史被任意涂抹为虎作伥的现象,随着中共党史主要文献的面世和主要史实的厘清,将一去不复返,这就是文献的作用。本文正是针对上述三十年来中共党史的巨大变化,通过三十年来中共党史文献的全面归纳介绍和中共党史研究的概括总结,意在强调文献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基础作用,也为中共党史研究进一步发展提供工具和铺垫中共党史的特殊性无疑是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研究当代史都要面临同样的问题,中共党史研究更加特别而已。但在研究中详尽地占有资料,根据史实得出客观公允的结论,也是必须的。中共党史研究者也许可以选择回避某些问题,但在面对特定问题时,选择回避某些文献则是不被允许的。
李晓燕[10](2007)在《国共两党与1937年前后陕西国统区的学生运动》文中提出1937年前后陕西国统区的学生运动虽发生于西北一隅,但属于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抗日洪流中的重要历史内容。本文通过研究这一段历史,分析全民抗战的时代大背景下社会变迁与学生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剖析这一时期学生运动的演变过程;通过探寻国共两党在学生运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和影响,着重展示历史转折时期国共两党各自迥异的政治运作方式,以及抗战初期的国共两党(尤其是两党中下层)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以此揭示国共两党在抗日期间力量消长的真正原因。本文由导言和正文构成。导言部分首先介绍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界定,其次阐述学术界有关1937年前后陕西国统区学运研究的概况与方法,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空间。正文分为六部分,分别论述陕西国统区学生运动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全民抗日洪流中的陕西国统区学运、国共两党与陕西国统区的学生运动及其相互关系,最后归纳本文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第一部分首先对1937年前后陕西国统区学运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作历史考察。依据翔实的历史档案资料,分析20世纪30年代陕西复杂的政治环境与窘困的农村经济状况。继而通过抗战初期战时教育的实施和校方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反映这一时期不断变化的思想文化环境。并且历史性地回顾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学运背景下以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陕西学生运动,详细介绍陕西学运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因这一部分的许多历史内容又是其它部分研究的背景资料,因此论述较详,相关史实在其他部分出现时,不再展开,以求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重复。第二部分主要根据大量的档案资料和历史文献,参考学运当事人的回忆材料,通过学生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学生为主体的抗日救亡运动两个重要方面,细述抗日烽火中充满丰富动态景象的全民救亡热潮,并从中归纳出这一时期陕西国统区的学生运动对以往学运的继承和发展。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研究重点。首先,论述中共陕西省委对学生运动高度重视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其次,通过生动的历史案例,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中共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学生工作。再次,利用翔实的历史资料,指出中共通过加强在学校中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生运动中的重要影响,获得广大学生的支持与拥护。第四部分也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在收集和认真辨别相关档案资料和历史文献,择取翔实、典型素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国民党当局在不同阶段对陕西国统区学生运动采取的不同态度,客观地论述和评价国民党为在争取学运领导权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其“统制”学运政策的失败。第五部分首先简要分析学运背后国共关系变化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其次通过具体论述国共两党在参与学生运动时的不同表现,揭示两党在学生运动方面成败的原因。最后一部分基于以上各部分内容,总结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始终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完善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并且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民主革命时期学生运动的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借鉴历史经验,加强党在新时代的学生工作,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西安事变”前后西安的青年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事变”前后西安的青年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2)后五四时代学生运动研究(192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后五四时代学生运动的历史环境 |
一、青年学生群体意识觉醒与新生力量成长 |
(一)五四运动的示范作用 |
(二)青年学生群体意识觉醒 |
(三)中国共产党诞生与新生力量的成长 |
二、内忧外患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
(一)华盛顿会议与帝国主义协同侵略 |
(二)政府当局对内独裁与对外妥协 |
(三)国人民主和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
第二章 学生运动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
一、青年学生担当反帝运动先锋 |
(一)发动废约运动和国民会议运动 |
(二)引领收回教育权运动 |
(三)五卅运动中与工人阶级并肩战斗 |
二、肩负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重任 |
(一)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为首的公使团:三一八运动 |
(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济南惨案 |
(三)推动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涨:一二·九运动 |
第三章 后五四时代学生运动评析 |
一、后五四时代学生运动的历史特征 |
(一)学生运动得到世界性声援 |
(二)学生运动具有先导性 |
(三)学生运动的政治参与性 |
二、后五四时代学生运动的历史影响 |
(一)学生运动促进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发展 |
(二)学生运动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
三、后五四时代学生运动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近况概述 |
(一)专题性史料的整理出版 |
(二)通史类资料的整理出版 |
二、相关研究的论点评述 |
(一)中国共产党和青年运动的关系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 |
1.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 |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青年运动 |
3. 抗日战争时期的青年运动 |
4. 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年运动 |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 |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 |
(五)建国前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比较 |
(六)党的领袖人物与青年运动研究 |
三、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4)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张闻天研究成果的介绍 |
1.2.2 关于张闻天思想的研究述评 |
1.2.3 关于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条件 |
2.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
2.1.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
2.1.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 |
2.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时代需求 |
2.2.1 实现全民族抗战时代任务的需求 |
2.2.2 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的需求 |
2.2.3 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的需求 |
2.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个人因素 |
2.3.1 扎实的理论功底 |
2.3.2 丰富的实践经验 |
3 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转变及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 |
3.1 延安时期是张闻天个人思想转变的主要时期 |
3.1.1 遵义会议前后张闻天思想的重要转变 |
3.1.2 延安整风运动是实现张闻天思想重大转变的关节点 |
3.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发展的两个侧重点 |
3.2.1 六届六中全会前聚焦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的确立 |
3.2.2 六届六中全会后集中于理论宣传和干部培养 |
4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载体 |
4.1 干部院校是集中有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 |
4.1.1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
4.1.2 陕北公学 |
4.1.3 延安马列学院 |
4.2 报纸刊物是进行广泛宣传、鼓动群众的锐利武器 |
4.2.1 《斗争》 |
4.2.2 《解放》 |
4.2.3 《共产党人》 |
4.3 报告发言是进行时政教育的主要形式 |
4.3.1 理论深刻、主题明确的会议报告 |
4.3.2 文本简短、观点鲜明的总结发言 |
4.4 教材文本是进行深入学习、系统教育的重要读本 |
4.4.1 编着《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
4.4.2 领导编译马列经典着作 |
4.4.3 指导中级读物与辅助读物的编辑出版 |
5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内涵 |
5.1 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是核心内容 |
5.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 |
5.1.2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目标和基本原则 |
5.2 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是根本出发点 |
5.2.1 党的领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核心力量 |
5.2.2 民主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组织保障 |
5.2.3 教育引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重要方法 |
5.3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心任务 |
5.3.1 两条战线的斗争是主要武器 |
5.3.2 中国共产党与红军领导权的争取是核心要素 |
5.3.3 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是重要方式 |
5.4 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是主线 |
5.4.1 党的策略路线的宣传教育 |
5.4.2 革命前途的宣传动员 |
5.4.3 同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 |
6 延安时期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
6.1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6.1.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 |
6.1.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 |
6.1.3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 |
6.2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
6.2.1 说服教育的方法 |
6.2.2 实践锻炼的方法 |
6.2.3 自我批评的方法 |
7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实践运用 |
7.1 党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1.1 培养能够统一理论与实际的干部 |
7.1.2 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认识 |
7.1.3 党组织机构的建立 |
7.1.4 党内民主建设 |
7.2 军队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2.1 取得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
7.2.2 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基本任务 |
7.2.3 强化政治教育,规范军队政治行为 |
7.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3.1 上层统一战线与下层统一战线的辩证关系 |
7.3.2 “抗日反蒋”向“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 |
7.3.3 抵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左”倾关门主义 |
7.3.4 批评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错误 |
7.4 文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4.1 文化运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
7.4.2 肯定文化人与知识分子在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
7.4.3 重视文化人,培养文化人 |
7.4.4 正确指导文化团体,保障文化人利益诉求的实现 |
7.5 青年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5.1 青年团的改造与优化 |
7.5.2 青年救国组织的指导 |
7.5.3 青年理想观的培养 |
8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
8.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特色 |
8.1.1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科学性 |
8.1.2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务实性 |
8.1.3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前瞻性 |
8.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 |
8.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8.2.2 充实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 |
8.2.3 推进了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
8.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现实启示 |
8.3.1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
8.3.2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 |
8.3.3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 |
8.3.4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依据及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一、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历史因由 |
(一)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客观条件 |
1. 抗日救亡运动全民高涨 |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形成 |
3. 人们对中国革命性质和阶段的认识依然模糊 |
(二)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主观条件 |
1. 毛泽东是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
2. 不同阶层和党派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启发了毛泽东 |
二、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基本角度和主要内容 |
(一) 毛泽东对五四运动性质、地位和历史局限的阐释 |
1. 五四运动性质的阐释 |
2. 五四运动地位和意义的阐释 |
3. 五四运动历史局限的阐释 |
(二) 毛泽东对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系的阐释 |
1. 五四运动与中国革命关系的分析 |
2.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分析 |
3. 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由之路”的阐发 |
(三) 毛泽东对五四运动蕴含的丰富革命精神的阐释 |
1. 救亡图存的爱国奋斗精神 |
2. 创新文化改造国民性的鲁迅精神 |
3. 救亡与启蒙并重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
三、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
(一)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重大现实意义 |
1. 凝聚了全国民众抗日救亡的人心,巩固了爱国统一战线 |
2. 激发了知识青年永久奋斗的信心,积蓄了革命后备力量 |
3. 开启了延安时期学党史和哲学热潮,赋予干部教育全新内涵 |
(二)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深远历史意义 |
1. 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
2. 赢得了中国革命话语权和领导权,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 |
3. 找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根基,奠定了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一、 参与国家社科项目 |
二、 发表论文 |
(6)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盛京时报》有关中国内部矛盾的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有关抗日战争“大后方”的相关研究 |
2. 对《盛京时报》的研究 |
3. 运用抗日战争时期其他报纸类材料进行的相关类似研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相关概念说明 |
1. 抗战全面爆发前后的“后方”概念 |
2. 论文选取的时间范围 |
一、 政治矛盾 |
(一) 国民党内部的政治矛盾 |
1. 国民党重要人物的形象及关系 |
2. 国民党内部有关国防策略的分歧 |
(二) 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矛盾 |
1. 利用西安事变动摇合作基础~② |
2. 凸显国共两党政治势力的消长 |
二、 军事矛盾 |
(一) 助力渲染华北地区的分裂氛围 |
(二) 通过对比报道凸显后方军事力量之薄弱 |
1. 鼓吹日军在内地的战果 |
2. 营造中方军事力量的薄弱形象 |
三、 经济、文化矛盾 |
(一) 战争给经济造成的双重损失 |
1. 渲染工商财界的不安情绪 |
2. 民众经济生活受到影响 |
(二) 文化领域中日双方的强烈对立 |
1. 对抗战后方文化运动的报道 |
2. 对抗战后方舆论工作的诋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西安事变”前后陕西学生实现爱国主义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立各种学生组织和创办进步刊物 |
(一) 建立抗日救国会组织, 作为指导学生运动的领导机构。 |
(二) 创办了各种进步刊物, 作为宣传抗日斗争的“武器”。 |
二、举行请愿和游行示威活动 |
(一) 声援北平“一二九”运动, 反对“华北自治”。 |
(二) 华清池请愿, 逼蒋抗日。 |
三、积极支持张扬的爱国义举 |
(一) 发表通电, 支持张扬的“兵谏”行动。 |
(二) 积极宣传事变真相, 组建群众抗日团体。 |
四、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
(一) 赞成中国共产党释蒋的和平主张。 |
(二) 积极宣传事变和平解决和联蒋抗日的伟大意义。 |
(9)中共党史研究的新文献与新视域(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一、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架构和撰述目标 |
上编 近三十年新出中共党史文献举要 |
第一章 中共党史回忆录 |
第一节 以人物为中心的回忆 |
第二节 以事件为中心的回忆 |
第三节 港台、海外出版的党史回忆录 |
第二章 书信与日记 |
第一节 书信 |
第二节 日记 |
第三章 文集与年谱 |
第一节 文集 |
第二节 年谱 |
第四章 档案 |
第一节 中央档案文献 |
第二节 地方档案文献 |
第三节 苏联、共产国际档案文献 |
第五章 综合文献 |
第一节 人物、团体专题综合文献 |
第二节 事件专题综合文献 |
第三节 地方专题综合文献 |
下编 近三十年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视域 |
第六章 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共早期建党关系考辨 |
第七章 李大钊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第八章 AB团和富田事变 |
第九章 逼蒋抗日问题研究述评 |
第十章 红军西路军史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
第十一章 百团大战问题研究综述 |
余论:三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分野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国共两党与1937年前后陕西国统区的学生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对象的时间界定 |
(二) 选题研究综述 |
(三) 本文研究设想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空间 |
一、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历史考察 |
(一) 20世纪30年代陕西的社会概况 |
1. 复杂的政治环境 |
2. 窘困的农村经济 |
(二) 变化中的思想文化环境 |
1. 战时教育的实施 |
2. 校方与学生的冲突加剧 |
(三) 陕西学运的历史回顾 |
1. 现代学运背景下的蓬勃兴起 |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曲折发展 |
二、全民抗日洪流中的学生运动 |
(一) 学生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二) 抗战烽火中的救亡热潮 |
1. 举行游行集会,促成西安事变 |
2. 联合社会各界,开展救亡活动 |
(1) 组建农村工作团,广泛动员民众 |
(2) 建立妇女慰劳会,发挥女校力量 |
3. 将救亡运动与进步文化活动相结合 |
(三) 这一时期的学生运动对以往学运的继承和发展 |
三、共产党与陕西国统区的学生运动 |
(一) 重视学生运动 |
(二) 卓有成效的学生工作 |
(三) 加强党在学校中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
1. 开展支部教育,提高党员思想认识 |
2. 积极吸纳新党员,增强组织凝聚力 |
(四) 充分发挥党在学生运动中的影响 |
四、国民党与陕西国统区的学生运动 |
(一) 在学运态度上的微妙转变 |
(二) 对学生运动的“统制” |
1. “以组织对组织”,争取学运领导权 |
2. “统制”政策的失败 |
五、国共两党与陕西国统区的学生运动 |
(一) 简析学运背后的国共关系 |
(二) 国共两党在学生运动中的不同表现 |
六、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
(一)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保持党的先进性 |
(二)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学运优良传统 |
(三) 借鉴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学生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西安事变”前后西安的青年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藏稀见西安地区革命文献举隅[J]. 刘燕. 文物天地, 2021(10)
- [2]后五四时代学生运动研究(1920-1937)[D]. 李京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研究述评[J]. 肖志伟,张新洲. 怀化学院学报, 2021(01)
- [4]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 郝丹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阐释研究[D]. 郭格. 延安大学, 2020(12)
- [6]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盛京时报》有关中国内部矛盾的报道研究[D]. 邓详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和青年组织的发展[A]. 张勇,郗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 2012
- [8]“西安事变”前后陕西学生实现爱国主义的路径[J]. 李转.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9]中共党史研究的新文献与新视域(1978-2008)[D]. 衡朝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10]国共两党与1937年前后陕西国统区的学生运动[D]. 李晓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