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蚜在寄主茶树和非寄主植物上刺吸行为的差异(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宋长远[1](2021)在《黑刺粉虱对四种茶树的选择性研究》文中指出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隶属于半翅目粉虱科,是山东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同一茶园内黑刺粉虱在4个茶树品种(黄金芽、福鼎大白、龙井43#和安吉白茶)发生量差异显着的原因,本论文从黑刺粉虱对4种茶树的选择性、4种茶树挥发物的组成成分比较及黑刺粉虱触角的超微结构出发,为深入探究黑刺粉虱的选择性机制及黑刺粉虱新型绿色防控技术的探索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Y”型嗅觉仪测试黑刺粉虱对黄金芽、福鼎大白、龙井43#、安吉白茶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黑刺粉虱对4种茶树均表现出趋性行为,黑刺粉虱对4种茶树的趋性由大到小排序为黄金芽>福鼎大白>龙井43#>安吉白茶。采用顶空动态吸附法(DHA)收集黄金芽、福鼎大白、龙井43#、安吉白茶的挥发物,经过GC-MS分析得到黄金芽挥发物70种,福鼎大白挥发物75种,龙井43#挥发物59种,安吉白茶挥发物42种,包括烷烃类化合物、烯烃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8类物质,其主要成分以烷烃类和烯烃类化合物为主,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共鉴别出黑刺粉虱触角上的5类7种主要感器类型,分别是毛形感器(ST)、锥形感器(SB)、刺形感器(SCh)、腔锥形感器(SCo)和钟形感器(SCa),其中毛形感器的数量最多,有3种亚型STⅠ、STⅡ、STⅢ;钟形感器仅在雄虫触角梗节上发现;锥形感器在雌雄虫上都有分布,但只分布在鞭节上。
刘伟娇,李玲玉,朱香镇,王丽,雒珺瑜,李东阳,高雪珂,姬继超,崔金杰[2](2021)在《基于刺吸电位图谱技术的蚜虫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刺吸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是用来记录刺吸式口器昆虫口针在寄主植物组织中刺探行为引起的电信号变化的技术,现已广泛应用在昆虫生物学和农业科学研究领域。本文从典型的刺吸式昆虫蚜虫入手,介绍了该技术在植物材料、传毒机理、寄主选择和植物抗虫机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就EPG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技术方向进行了讨论。
苏双丽[3](2020)在《虫害诱导水稻挥发物对褐飞虱和二化螟种间关系的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在多营养级互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调控着昆虫的取食、产卵和规避天敌等行为。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褐飞虱偏爱在二化螟为害稻株上取食这一生态现象,那么二化螟成虫是否也喜欢在飞虱为害或者二者共同为害植株上产卵?它们的行为是否源于二者为害诱导水稻挥发物的调控?这些问题尚不清楚。本文以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列行为学试验,揭示了二化螟/褐飞虱为害诱导水稻挥发物对褐飞虱/二化螟寄主选择行为的调控作用,以期利用虫害诱导挥发物制备害虫驱避剂和诱杀剂防控害虫及为田间褐飞虱及二化螟种群生态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实验室已鉴定的二化螟为害诱导水稻挥发物,遴选可能对褐飞虱行为具有调控作用的15种化合物,通过H型嗅觉仪测定了其对褐飞虱行为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α-蒎烯、β-石竹烯、2-壬酮、大根香叶烯D和(3E)-4,8-二甲基壬-1,3,7-三烯(DMNT)对褐飞虱有显着的引诱作用;水杨酸甲酯、2-十一烷酮、2-十三烷酮和(3E,7E)-4,8,12-三甲基十三-1,3,7,11-四烯(TMTT)对褐飞虱有显着的排斥作用;而十三醛、苯甲酸苯甲酯、异氟尔酮、2-十五烷酮、邻伞花烯烃和肉豆蔻酸异丙酯对褐飞虱行为选择没有影响。(2)通过温室产卵试验研究了二化螟成虫对飞虱或二化螟和飞虱共同为害水稻植株的产卵偏好性,结果显示:与健康稻株相比,二化螟偏爱在褐飞虱为害稻株或二化螟与褐飞虱混合为害稻株上产卵,但规避二化螟幼虫单独为害稻株;相较于二化螟为害稻株,二化螟成虫偏爱在褐飞虱为害稻株和二化螟与褐飞虱叠加为害的稻株上产卵;而褐飞虱为害稻株与二化螟与褐飞虱叠加为害的稻株对二化螟的行为无显着影响。(3)收集了二化螟和褐飞虱单独为害或共同为害稻株夜间挥发物,试图揭示二化螟成虫对不同处理稻株的产卵偏爱性是否源于水稻挥发物谱的不同。通过顶空收集挥发物试验,结果表明:在健康稻株中我们共收集到48种化合物,褐飞虱为害稻株中收集到52种化合物,而在二化螟及二化螟与褐飞虱叠加为害的稻株中均收集到61种化合物。对不同处理水稻挥发物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处理水稻挥发物在第一组成分和第二组成分之间均可以明显区分。综上,虫害诱导水稻挥发物在褐飞虱和二化螟寄主选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明确了影响褐飞虱行为的关键二化螟为害诱导水稻挥发物;同时也明确了挥发物谱的不同是导致二化螟成虫对虫害处理水稻具有产卵偏好性不同的原因,但具体化合物的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揭示了HIPVs在水稻介导褐飞虱和二化螟种间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结果对褐飞虱驱避剂及引诱剂的制备及解析褐飞虱与二化螟种间关系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姜雅秀[4](2020)在《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文中提出小麦蚜虫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上的重要害虫。目前我国针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措施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农药的过量施用对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培育和种植抗蚜品种,是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本研究连续2年按照农业部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对来自国家小麦种质资源库的小麦种质材料进行了田间的抗蚜性鉴定,其中包括8份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的八倍体小偃麦和6份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的六倍体小黑麦。并根据田间调查结果选出了4份遗传稳定抗性级别不同的种质材料(小偃麦21-22和小黑麦31-32),利用EPG技术研究了麦长管蚜在不同种质资源上的取食行为。采用田间模糊识别技术抗蚜性鉴定与室内EPG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不同小麦种质的抗蚜性,以期筛选抗蚜的小麦种质资源,为小麦的抗蚜育种以及抗蚜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在连续2年鉴定的14份小麦种质材料中,小偃麦多为低抗或中抗,其中有5个材料表现出稳定的抗蚜性,而小黑麦多为低感或中感。没有对麦长管蚜表现为免疫或者高抗的种质材料。表现为中抗的有2个,分别是小偃麦21和23;表现为低抗的有小偃麦22、24和小偃麦26;表现为低感和中感的小麦材料数各4个以及高感1个。2、通过对Np、P、Pd、E1、E2、F、和G等EPG基本波形的分析显示,麦长管蚜在小偃麦上首次开始刺探的时间显着长于小黑麦(P<0.05);且小偃麦水状唾液分泌E1波的持续时间显着大于小黑麦(P<0.05);麦长管蚜在小偃麦21上的F波(细胞机械阻碍)和小偃麦22上非取食Np波的持续时间最长;在小黑麦31上的P波(刺探波)和小黑麦32上的木质部取食G波的持续时间最长。基于刺探电位的小麦种质资源抗性水平鉴定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麦长管蚜在小偃麦21、22上寻找刺吸点位时间长,而且小偃麦21对蚜虫口针刺探机械阻力大,在小偃麦22上取食中断频次较多。据此推测2种小偃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机制可能为不选择性结合抗生性。表明八倍体小偃麦可以作为小麦抗蚜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
王蔓[5](2020)在《苹果黄蚜取食和水杨酸处理诱导的苹果苗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的影响》文中认为诱导防御是指当植物受害时被激活的防御,包括直接防御和间接防御。研究表明,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通常诱导植物水杨酸途径。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vander)、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和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均为果园中的重要害虫(螨),苹果是其共同的寄主。本实验室前期果园病虫害调查中发现:在蚜虫发生严重的苹果园,苹果叶螨发生程度较轻。由此提出假设:蚜虫取食引发苹果诱导防御,从而抑制苹果叶螨的生长发育。为验证此假设,了解由苹果介导的苹果黄蚜与苹果叶螨之间的关系,本试验对蚜虫初期取食诱导和施用外源水杨酸诱导的苹果苗防御反应对苹果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测定蚜虫取食和水杨酸诱导后的苹果苗叶片中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蚜虫及水杨酸诱导的苹果苗防御系统对苹果叶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不仅可验证上述假设的合理与否,也可能为苹果叶螨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诱导的苹果苗防御对山楂叶螨发育的影响用苹果黄蚜取食和两种浓度(1.0 mmol/L、2.0 mmol/L)的外源水杨酸处理后的苹果苗饲养山楂叶螨,观察记录其个体生长发育情况和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均极显着延长了山楂叶螨从幼螨到成螨的总发育历期,从各螨态的发育历期看,并非水杨酸的浓度越大,其影响效果越明显,1.0 mmol/L水杨酸效果更明显;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抑制了山楂叶螨种群数量的增长,从总体数量看,2.0 mmol/L水杨酸处理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次是1.0 mmol/L水杨酸处理的。2.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诱导的苹果防御对苹果全爪螨发育的影响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均极显着延长了苹果全爪螨从幼螨到成螨的总发育历期,从各螨态的发育历期看,外源水杨酸处理对苹果全爪螨发育历期的影响大于苹果黄蚜取食的影响;苹果黄蚜取食和1.0 mmol/L外源水杨酸处理极显着抑制了苹果全爪螨种群数量的增长,苹果黄蚜取食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水杨酸浓度并非越大抑制效果越好,1.0 mmol/L水杨酸处理的抑制效果优于2.0 mmol/L水杨酸。3.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对苹果苗防御酶活性的影响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均能诱导苹果苗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显着升高。1.0 mmol/L外源水杨酸处理24 h后,苹果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达到最高值,48 h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达到最高值。1.0 mmol/L外源水杨酸处理后,苹果防御酶活性达到的最高值更高,而苹果黄蚜取食和2.0 mmol/L外源水杨酸处理后,苹果防御酶活性上升趋势更稳定。总的来说,苹果黄蚜取食的苹果苗与健康苹果苗相比,显着延长了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的发育历期,显着抑制了两种叶螨的种群数量增长,这可能与苹果黄蚜取食诱导苹果苗体内防御酶活性升高有关。喷施外源水杨酸对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和苹果苗防御酶的影响效果与苹果黄蚜取食一致,说明苹果黄蚜取食诱导了苹果苗的水杨酸防御途径。
马延旭[6](2019)在《茶树介导的茶蚜、茶尺蠖和单白绵绒茧蜂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在自然界中往往会受到多种植食性昆虫为害,当植物受到这种为害时自身会产生诱导防御反应并能对取食害虫起到直接和间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并结合课题组前期所积累的工作基础上,选择茶蚜、茶尺蠖幼虫为研究对象,利用昆虫生物学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测定茶蚜蜜露对茶尺蠖的生长发育和取食选择的影响;茶蚜成虫为害不同天数的茶树叶片提取物饲喂茶尺蠖对茶尺蠖幼虫的生长发育影响;测定茶蚜成虫取食对茶尺蠖天敌生长发育影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茉莉酸途径中重要的合成和信号通路基因的转录水平;测定茶尺蠖取食对茶蚜的生长发育影响。主要研究结果显示:(1)蜜露涂抹茶树离体新鲜叶片饲喂茶尺蠖幼虫对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蛹重、蛹长、蛹宽没有显着影响,茶尺蠖幼虫对带有蜜露的叶片没有取食的选择倾向性。(2)茶尺蠖取食被茶蚜为害4d茶树后对茶尺蠖的寄生性天敌单白棉绒茧蜂幼虫结茧之后的茧重显着高于对照。(3)茶蚜为害4d、6d的茶树叶片提取物饲喂茶尺蠖对茶尺蠖幼虫的生长发育,蛹重、蛹长、蛹宽没有显着影响。(4)利用茶尺蠖取食水杨基氧肟酸和茉莉酸处理的茶树并测定茉莉酸途径中重要的合成和信号通路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我们发现通过检测茶尺蠖为害1h、3h、6h、12h和24h后它们的表达量发现,除CsAOC外,其它几类基因均可响应并在较短时间内表达量升高。说明茶尺蠖为害会诱导JA途径合成基因的表达。(5)在茶尺蠖取食72h的茶苗上茶蚜的发育历期和产若时间与CK相比有显着性差异。综上所述,茶蚜蜜露和其为害4d、6d产生的茶树叶片提取物在茶树-茶尺蠖的互作关系中并没有起到重要作用,而茶蚜为害能促进茶尺蠖寄生性天敌单白棉绒茧蜂的生长发育,而茉莉酸外源抑制子抑制了茶尺蠖取食后诱导的茉莉酸相关的防御反应途径,而茶尺蠖取食促进了茶蚜的生长发育。
李程锦[7](2019)在《黑刺粉虱对茶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隶属半翅目粉虱科,以若虫聚集在茶树的叶片背面刺吸汁液,排泄物可以诱发茶煤病,是山东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为明确黑刺粉虱为害对茶叶理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制定其绿色防控措施,本研究通过对3种茶树被黑刺粉虱为害前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扣棚前安全期田间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防治方法进行研究,为绿色、高效防治黑刺粉虱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刺粉虱为害龙井43#后茶多酚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显着性降低;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的含量无显着性变化。黑刺粉虱为害福鼎大白后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显着降低;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着性变化。黑刺粉虱为害黄金芽后茶多酚的含量显着性降低,为害等级达到3级时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显着性降低;咖啡碱、可溶性糖和儿茶素的含量无显着性变化。2.黑刺粉虱为害前福鼎大白和龙井43#体内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无显着性差异,但均显着高于黄金芽体内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则是龙井43#>福鼎大白>黄金芽且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福鼎大白和黄金芽被黑刺粉虱为害后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不显着,龙井43#被黑刺粉虱为害后,叶片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着降低。3.黑刺粉虱为害前POD活力龙井43#>黄金芽>福鼎大白且存在显着性差异,CAT活力以龙井43#显着高于福鼎大白和黄金芽,POD活力以福鼎大白显着低于龙井43#和黄金芽。黑刺粉虱刺吸为害龙井43#后,其SOD、CAT、POD活力显着上升;福鼎大白SOD、POD活力均出现显着上升现象,但CAT活力上升不显着;黄金芽的POD和CAT活力随着黑刺粉虱为害等级的增加,显着升高后降低,SOD活力呈显着下降趋势。4.0.5%藜芦碱水剂800倍液和10%联苯菊酯8000倍液按照亩用药量3:1的配比进行药剂的混合使用防治黑刺粉虱若虫时防治效果最好,要优于药剂单独使用及混合使用时的效果。
钟明跃[8](2018)在《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蚜的抗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又名茶二叉蚜,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主要取食和危害茶树,是茶树重要害虫之一,在国内和国外均有分布。茶蚜在春季和秋季对茶园进行大面积危害,危害症状为群聚于茶梢嫩芽、嫩叶背面刺吸汁液,向茶树体内分泌唾液,破坏茶树正常的生理代谢,导致芽叶萎缩、生长停滞,从而影响茶叶的产量与品质。本文研究了茶蚜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通过EPG技术分析茶蚜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差异,以及分析了不同茶树品种的形态结构和生化成分与抗虫性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茶蚜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茶蚜对不同茶树品种都有一定的选择性,均能定殖生长,且茶蚜种群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品种间差异显着。茶蚜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强弱顺序为:黔湄601>黔辐4号>黔茶1号>黔茶8号>福鼎大白茶。根据蚜量比值对不同茶树品种的抗蚜性进行等级划分:黔茶8号和福鼎大白茶为中抗品种;黔茶1号和黔辐4号为感虫品种;黔湄601为高感品种。2茶蚜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取食行为福鼎大白茶非刺探时间和第1次刺探开始时间长于其它品种;黔茶8号C波总持续时间显着长于其它品种;黔湄601第1次刺探至第1次到达韧皮部时间显着短于其它品种;茶蚜在黔茶8号和福鼎大白茶上F波和G波的次数、时间和个体比例都高于其它品种。说明茶蚜在福鼎大白茶和黔茶8号上刺探时,遇到的细胞机械阻力较大。黔湄601第1次韧皮部持续取食时间显着长于其它品种;黔茶8号和福鼎大白茶E1波占韧皮部比例显着高于其它品种;黔湄601品种的E2波总持续时间显着长于其它品种,而福鼎大白茶和黔茶8号品种的E2波所占时间最短。E2波占总时间百分率表现为黔湄601 58.96%>黔辐4号36.68%>黔茶1号35.71%>福鼎大白茶16.71%>黔茶8号10.58%;表明茶蚜喜好在黔湄601上取食,有效取食时间较长,不喜好在福鼎大白茶和黔茶8号上取食,有效取食时间短。聚类分析将不同茶树品种分为3类,第Ⅰ类黔茶8号和福鼎大白茶品种对茶蚜抗性较强,第Ⅱ类黔茶1号和黔辐4号抗性居中,第Ⅲ类黔湄601抗性最弱。3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蚜抗性的形态结构和生化成分分析茶树品种芽叶颜色和叶片厚度与茶蚜蚜量比值相关性不显着;茶树品种气孔密度与茶蚜蚜量比值呈显着正相关,茸毛密度与蚜量比值呈显着负相关;茶树品种形态结构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中,气孔密度是影响茶树品种抗蚜性的主要因素。茶树品种氨基酸含量与茶蚜蚜量比值相关性不显着;茶树品种可溶性糖含量与茶蚜蚜量比值呈显着正相关,茶多酚、咖啡碱含量与蚜量比值呈显着负相关;茶树品种生化成分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中,咖啡碱含量是影响茶树品种抗蚜性的主要因素。
卢虹[9](2016)在《寄主转换对豌豆蚜生命周期、取食行为和唾液腺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虫种群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自然选择的压力,会取食不同种类的寄主植物,因此常常形成不同的寄主专化型。在刺吸式口器昆虫中寄主专化性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蚜虫中最为典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半翅目:蚜科),是一种多食性的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其寄主植物十分广泛,可以取食多种豆科植物如豌豆、蚕豆、苜蓿等,对农业造成重大损失。迄今为止,依据遗传差异的检测,豌豆蚜至少已经形成11种遗传分化明显的寄主专化型。蚜虫利用口针取食寄主植物韧皮部汁液的同时,其唾液腺会主动分泌唾液进筛管。唾液腺作为豌豆蚜取食寄主植物的主要器官,对蚜虫适应寄主植物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唾液腺表达基因在豌豆蚜寄主转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今不为而知,因此,探索蚜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适合度、取食行为和唾液腺表达基因之间的关系对理解蚜虫如何适应寄主植物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利用长期生活在蚕豆上的豌豆蚜实验种群,通过瞬时转换或长期驯化至其他三种豆科植物(蒺藜苜蓿、苕草、紫花苜蓿)上,系统比较豌豆蚜在这四种不同喜好程度的寄主植物上的生命周期、取食行为以及对应条件下唾液腺基因的表达和响应,揭示豌豆蚜适应不同寄主植物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6个月驯化,发现豌豆蚜在苕草和蒺藜苜蓿上均能驯化成功,而在紫花苜蓿上不能驯化成功。当豌豆蚜适应不同寄主植物后,其个体大小差异显着。以成蚜为例,蚕豆种群个体最大,其次是蒺藜苜蓿驯化种群,个体最小的是苕草驯化种群。2.从瞬时转换生命表数据中可以看出,当瞬时转换至这三种新寄主植物时,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都会明显下降,尤其是豌豆蚜在紫花苜蓿上有最低的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而平均世代周期(T)、若蚜期和成蚜期的时间都会明显变长。豌豆蚜蚕豆克隆瞬时转换至紫花苜蓿时,若蚜期有很高的死亡率,高达30%。从长期驯化生命表数据中分析得出,豌豆蚜蚕豆种群有最高的适合度,表现为最高的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最短的平均世代周期,其次是蒺藜苜蓿驯化种群,最差是苕草驯化种群。豌豆蚜蚕豆种群寿命最短(24 d),而苕草驯化种群的寿命(41 d)是蚕豆种群寿命的1.7倍,尤其成蚜期寿命之间差异(1.9倍)最明显。根据生命表数据和豌豆蚜个体差异两方面的结果,均能发现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适合度从高到低分别是蚕豆、蒺藜苜蓿、苕草和紫花苜蓿。3.利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揭示豌豆蚜蚕豆种群瞬时转换或长期驯化至其他三种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当豌豆蚜蚕豆种群瞬时转换至其他三种寄主植物上时,被动取食韧皮部汁液(E2波)所需时间明显下降,非刺探波(np波)的时间会明显增加。另外,当豌豆蚜瞬时转换至苕草寄主植物上时,它需要更多的时间在刺探植物细胞寻找韧皮部汁液上(C波);当豌豆蚜瞬时转换至这两种苜蓿植物上时,口针遇到机械障碍(F波)的时间占很高的比例。经过6个月的驯化,豌豆蚜蒺藜苜蓿和苕草驯化种群的取食行为会有所改善,分泌水状唾液(E1波)和被动取食韧皮部汁液(E2波)的时间增加,同时非刺探波(np波)的时间明显下降。当豌豆蚜在蒺藜苜蓿上稳定存活后,机械障碍波(F波)的比例明显降低。令人吃惊的结果是与瞬时转换至苕草上相比,豌豆蚜在苕草上稳定存活后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吸取木质部的水分(G波)。4.不同寄主植物叶片的的显微结构明显不同。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取食行为的差异可能与寄主植物叶片显微结构相关。蚕豆叶片细胞最大,排列疏松;苕草叶片细胞最小,排列最疏松;两种苜蓿叶片细胞排列紧密,尤其是紫花苜蓿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最为紧密。5.利用豌豆蚜唾液腺转录组基因表达来揭示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适应性不同的分子机理。以蚕豆种群豌豆蚜唾液腺转录组为对照,比较蚕豆种群瞬时转换至蒺藜苜蓿、紫花苜蓿和苕草5 h后与蚕豆种群唾液腺转录组的差异,分别有411,438和90个基因表达量发生显着变化,其中共同变化的差异基因只有8个,都是共同下调的差异基因,其中包括5个热激蛋白。当蚕豆种群瞬时转换至两种苜蓿植物上时,差异基因的数目相近,基因变化程度相似,并且要比蚕豆种群瞬时转换至苕草上的基因变化程度大得多。经过6个月驯化后,比较蒺藜苜蓿和苕草驯化种群与蚕豆种群唾液腺转录组的差异,分别有156和188个基因表达量发生显着变化。在两个驯化种群中共同变化的差异基因一共72个,其中50个差异基因共同上调和22个差异基因共同下调。不论瞬时转换或长期驯化阶段,均发现豌豆蚜特异差异基因的数目与寄主植物上豌豆蚜的适应性高低成反比。然而,在同种寄主植物上,瞬时转换和驯化时期豌豆蚜唾液腺共同变化的差异基因非常少,大部分(80%以上)差异基因都只存在于瞬时转换状态或者驯化状态下。6.从定量验证过的差异基因中挑选出基因ACYPI27259进行功能研究,发现蒺藜苜蓿驯化种群注射ds27259与注射dsGFP相比,饲养在蒺藜苜蓿叶片上存活率没有明显变化;而饲养在蚕豆叶片上存活率有明显差异,在两种寄主植物上取食行为都没有明显变化。总之,本研究从生存、取食行为和唾液腺基因表达三方面研究了豌豆蚜寄主转换的可塑性,取食行为和分子机理。研究结果为未来选育抗虫植物新品种、发展新型的蚜虫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边磊[10](2014)在《基于远程寄主定位机理的假眼小绿叶蝉化学生态和物理调控》文中认为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 the)是我国茶树的重要害虫,防治难度很大,现阶段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假眼小绿叶蝉的无公害防治越来越被重视。本文基于假眼小绿叶蝉远程寄主定位的视、嗅觉机理,通过研究假眼小绿叶蝉对特定光、颜色和植物挥发物的趋性,筛选出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显着诱集作用的光、颜色以及植物挥发物引诱剂,最后在田间采用诱虫灯、颜色诱捕器和植物挥发物引诱剂对假眼小绿叶蝉进行诱杀,为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的无公害防治提供参考。首先通过扫描电镜对叶蝉的视、嗅觉器官进行观察,并结合生测实验明确假眼小绿叶蝉远程寄主定位中视觉和嗅觉的作用和关系,以及视觉刺激对叶蝉寄主定位的干扰作用,结果显示叶蝉在远程寄主定位中主要依靠视觉和嗅觉,其中视觉在叶蝉寄主定位中起主导作用,外界的颜色和光对叶蝉的寄主定位具有强烈的干扰作用。利用色差计和颜色分析方法研究了寄主植物茶树的颜色特征,茶枝上不同叶龄的叶片颜色具有显着差异,叶龄越大叶片颜色中的黄色成分越低。叶蝉对特殊的光和颜色表现出显着的趋性,在RGB颜色模式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颜色的诱捕色进行筛选,金色(RGB:255,255,0)对叶蝉的吸引作用最强;叶蝉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趋性不同,其中长波紫外光和紫光对叶蝉表现出显着的吸引作用。利用HS-SPME-GC-MS和顶空吸附法鉴定了不同生理状态的茶梢挥发物的释放特征,嫩叶丰富的茶梢以萜烯类挥发物为主,β-linalool的相对释放量最大,成熟叶丰富的茶梢以绿叶挥发物为主,(Z)-3-hexen-1-ol和(Z)-3-hexen-1-ol acetate的相对释放量最大,挥发物释放总量最高;老叶较多的茶梢β-linalool相对释放量最低,挥发物释放总量也最小;昼夜茶梢挥发物的成分与释放量具有显着差别,茶梢在白天释放的挥发物种类多且总量大,以酯类和大分子萜烯类物质为主,夜间挥发物释放量降低,以小分子萜烯类物质为主;茶梢被叶蝉持续危害后,挥发物的释放特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一些挥发物的释放量明显增大,另一方面诱导型挥发物大量释放,诱导型挥发物的释放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夜间的释放量比白天显着降低,并且不同挥发物的释放高峰期也不一致。风洞生测实验显示叶蝉对不同生理状态的茶梢挥发物的趋性差异显着,其中对嫩叶丰富的未受虫害的茶梢趋性最大。基于茶梢挥发物的成分,通过Y型嗅觉仪对叶蝉的挥发物引诱剂进行筛选,结果显示挥发物的成分以及成分之间的比例是影响引诱剂效果的关键因素,(Z)-3-hexen-1-ol、(Z)-3-hexenyl acetate和β-linalool以合适的比例混合后对叶蝉具有显着的吸引效果。缓释材料是挥发物引诱剂田间应用的基础,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四甲基正硅烷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聚体,筛选出对植物挥发物具有良好缓释能力的合成材料,并比较了溶剂萃取法、动态吸附法和电子鼻法在植物挥发物缓释速率测定上的特点,其中动态吸附法的精确性和准确度最好。最后,通过田间试验对诱虫灯、色板和挥发物引诱剂的效果进行了测定,紫光LED单波诱虫灯和金色数字化色板对叶蝉具有显着的诱捕效果,单波诱虫灯与常规杀虫灯相比显着降低了对天敌的诱杀数量,数字化色板与市售黄板相比显着提高了对叶蝉的诱杀数量;(Z)-3-hexen-1-ol、(Z)-3-hexen-1-ol acetate、β-linalool、ocimene和nonanal以合适成分及比例混合后配制的引诱剂对田间叶蝉有显着的生态调控功能,并对色板诱杀叶蝉起到显着的增效作用。
二、茶蚜在寄主茶树和非寄主植物上刺吸行为的差异(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蚜在寄主茶树和非寄主植物上刺吸行为的差异(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黑刺粉虱对四种茶树的选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山东茶树种植现状 |
1.2 山东省茶树害虫发生现状 |
1.3 黑刺粉虱的研究概况 |
1.3.1 黑刺粉虱的生物学特征 |
1.3.2 黑刺粉虱的防治现状 |
1.4 植物抗虫性 |
1.4.1 植物组织结构与昆虫的关系 |
1.4.2 植物挥发物的特征及分类 |
1.4.3 植物挥发物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的互作关系 |
1.4.4 植物挥发物的分析 |
1.5 昆虫触角的研究 |
1.5.1 昆虫触角感器的分类 |
1.5.2 昆虫触角感器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黑刺粉虱对不同茶树品种的趋向性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茶树叶片组织结构与落卵量的关系 |
2.2.1 供试茶树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3 茶树挥发物的成分分析 |
2.3.1 供试材料 |
2.3.2 不同品种茶树挥发物成分鉴定 |
2.3.3 统计与分析 |
2.4 黑刺粉虱触角超微结构研究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2.4.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刺粉虱成虫对4 个品种茶树的趋向选择性 |
3.1.1 黑刺粉虱成虫的反应率 |
3.1.2 黑粉虱成虫对寄主植物与空白对照的趋向性 |
3.1.3 黑刺粉虱成虫对4 种茶树的趋向性差异 |
3.2 茶树叶片组织结构对落卵量的影响 |
3.2.1 黑刺粉虱在4 种茶树上的落卵位置及落卵量 |
3.2.2 不同茶树品种的气孔密度和落卵量的关系 |
3.2.3 不同茶树品种的茸毛密度和落卵量的关系 |
3.2.4 不同茶树品种的茸毛长度和落卵量的关系 |
3.3 4 种茶树挥发物的测定 |
3.3.1 4 种茶树的挥发性有机物类别及其物质数量的测定 |
3.3.2 黄金芽挥发物成分的测定 |
3.3.3 福鼎大白挥发物成分的测定 |
3.3.4 龙井43#挥发物成分的测定 |
3.3.5 安吉白茶挥发物成分的测定 |
3.4 黑刺粉虱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3.4.1 触角形态 |
3.4.2 触角感器类型 |
4 讨论 |
4.1 黑刺粉虱对4 种茶树的选择性 |
4.2 不同茶树品种叶片形态对茶树抗虫性的影响 |
4.3 茶树挥发物的成分测定 |
4.4 黑刺粉虱成虫触角感器的研究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基于刺吸电位图谱技术的蚜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EPG技术在蚜虫取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
1.1 植物材料对蚜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
1.2 化感物质对蚜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
1.3 环境条件对蚜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
2 EPG技术在植物抗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 EPG技术在蚜虫传毒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
4 EPG技术在蚜虫寄主选择研究中的应用 |
5 问题与展望 |
5.1 主要技术问题 |
5.2 技术展望 |
(3)虫害诱导水稻挥发物对褐飞虱和二化螟种间关系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 |
1.2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的生态调控功能 |
1.2.1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种内关系的调控作用 |
1.2.2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对昆虫种间关系的调控作用 |
1.2.3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对天敌昆虫的调控作用 |
1.2.4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对微生物种群的调控作用 |
1.3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对邻近植株的影响 |
1.4 虫害诱导挥发物田间应用及前景展望 |
1.4.1 虫害诱导挥发物研究成果的田间应用 |
1.4.2 应用前景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褐飞虱对二化螟为害诱导水稻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2.1 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水稻 |
2.1.3 供试试剂 |
2.1.4 生物活性测定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褐飞虱为害水稻对二化螟产卵行为的调控作用 |
3.1 材料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水稻 |
3.2 方法 |
3.2.1 二化螟温室产卵选择试验 |
3.2.2 不同处理水稻挥发物的收集与分析 |
3.2.3 结果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二化螟温室产卵选择性试验 |
3.3.2 不同处理水稻挥发物的组成相与相对含量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麦长管蚜发生规律 |
1.2 麦长管蚜危害和防治现状 |
1.3 植物抗虫性及机制 |
1.3.1 植物抗虫历史 |
1.3.2 植物抗虫机制分类 |
1.3.3 小麦对蚜虫的抗性机制 |
1.4 小麦抗蚜育种研究进展 |
1.4.1 小麦种质资源的筛选 |
1.4.2 小麦抗蚜品种鉴定技术和培育现状 |
1.5 刺吸电位(EPG)技术 |
1.5.1 EPG技术发展历史 |
1.5.2 EPG技术的原理 |
1.5.3 刺吸式口器昆虫的EPG波形 |
1.5.4 EPG技术在我国蚜虫研究上的应用 |
1.5.5 EPG技术在蚜虫化学抗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6 立项依据及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小麦种质 |
2.2 麦长管蚜 |
2.3 供试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小麦抗蚜性田间鉴定及抗性级别划分 |
2.4.2 EPG记录和波形识别 |
2.4.3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麦种质的田间抗蚜性鉴定 |
3.2 EPG波形识别及取食行为参数分析 |
3.2.1 麦长管蚜刺探和取食小麦种质材料的整体波形 |
3.2.2 麦长管蚜口针到达韧皮部之前的取食行为 |
3.2.3 麦长管蚜口针在木质部的取食行为 |
3.2.4 麦长管蚜口针在韧皮部的取食行为 |
3.2.5 麦长管蚜取食不同种质小麦各波形平均持续时间比较 |
3.2.6 麦长管蚜在不同种质小麦上取食8h波形比较 |
4 讨论 |
4.1 抗虫指标的选用的问题 |
4.2 抗性因子定位 |
4.3 EPG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4.4 利用EPG技术的科研进展 |
5 结论 |
5.1 田间小麦抗蚜水平 |
5.2 室内 EPG 鉴定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苹果黄蚜取食和水杨酸处理诱导的苹果苗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介导的昆虫种间竞争 |
1.2 植物的防御机制 |
1.2.1 植物的组成型防御 |
1.2.2 植物的诱导型防御 |
1.2.3 植物中与防御相关的主要酶类 |
1.2.3.1 多酚氧化酶 |
1.2.3.2 苯丙氨酸解氨酶 |
1.2.3.3 过氧化物酶 |
1.2.4 植物诱导防御的信号途径 |
1.3 水杨酸及其诱导植物抗虫的作用 |
1.3.1 水杨酸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
1.3.2 水杨酸诱导的植物抗虫作用 |
1.4 蚜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
1.5 植物防御对螨类的影响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苹果苗 |
2.2.1.1 水杨酸配制 |
2.2.1.2 苹果苗处理 |
2.2.2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苹果苗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3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苹果苗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种群数量的影响 |
2.2.4 苹果黄蚜取食和水杨酸处理对苹果苗御酶活性的影响 |
2.2.4.1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
2.2.4.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2.2.4.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 |
2.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诱导的苹果苗防御对山楂叶螨发育的影响 |
3.1.1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的苹果苗对山楂叶螨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2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的苹果苗对山楂叶螨种群数量的影响 |
3.2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诱导的苹果苗防御对苹果全爪螨发育的影响 |
3.2.1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苹果苗对苹果全爪螨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苹果苗对苹果全爪螨种群数量的影响 |
3.3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对苹果苗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3.3.1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对苹果苗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
3.3.2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对苹果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3.3.3 苹果黄蚜取食和外源水杨酸处理对苹果苗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苹果黄蚜取食诱导的苹果苗防御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4.2 外源水杨酸处理诱导的苹果苗防御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4.3 苹果黄蚜取食对苹果苗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4.4 外源水杨酸处理对苹果苗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茶树介导的茶蚜、茶尺蠖和单白绵绒茧蜂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介导的多种植食性昆虫间的互作关系 |
1.1.1 植食性为害下的植物诱导抗虫性 |
1.1.2 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感知 |
1.1.3 植物体内激素调节的抗虫防御反应 |
1.2 蚜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
1.2.1 蚜虫蜜露的组成成分 |
1.2.2 蚜虫为害对寄生天敌的影响 |
1.2.3 蚜虫取食诱导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
1.3 茶树诱导抗虫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茶蚜蜜露对茶尺蠖幼虫取食行为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茶苗 |
2.1.2 供试昆虫 |
2.1.3 蜜露收集与样品处理 |
2.1.4 强迫性取食 |
2.1.5 选择性取食 |
2.1.6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2 强迫性取食 |
2.2.3 选择性取食 |
2.3 讨论 |
第三章 茶蚜为害对茶尺蠖幼虫寄生蜂-单白绵绒茧蜂茧重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茶苗 |
3.1.2 供试昆虫 |
3.1.3 茶苗处理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茶蚜为害叶片提取物对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茶苗 |
4.1.2 供试昆虫 |
4.1.3 茶苗处理 |
4.1.5 叶片内含物提取 |
4.1.6 饲喂试验 |
4.1.7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茉莉酸途径在茶树诱导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茶苗 |
5.1.2 供试昆虫 |
5.1.3 茶苗处理 |
5.1.4 不同处理下茉莉酸途径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 |
5.1.5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JA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5.2.2 J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茶尺蠖幼虫取食对茶蚜的生长发育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茶苗 |
6.1.2 供试昆虫 |
6.1.3 茶苗处理 |
6.1.4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黑刺粉虱对茶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山东茶树种植状况 |
1.2 山东省茶叶害虫发生状况 |
1.3 茶黑刺粉虱生物学特性 |
1.4 黑刺粉虱取食对茶叶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 |
1.4.1 昆虫取食对植物光合色素的影响 |
1.4.2 昆虫取食对植物生化性质的影响 |
1.4.3 粉虱诱导的植物防御研究现状 |
1.5 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现状 |
1.5.1 物理防治 |
1.5.2 生物防治 |
1.5.3 化学防治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式茶园 |
2.2 试验方法 |
2.3 生化成分的测定 |
2.3.1 供试液的制备 |
2.3.2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
2.3.3 儿茶素含量的测定 |
2.3.4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2.3.5 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
2.3.6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4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2.5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5.1 匀浆蛋白浓度的测定 |
2.5.2 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 |
2.5.3 超氧化物气化酶(SOD)的测定 |
2.5.4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
2.6 田间药效试验 |
2.6.1 供试药剂 |
2.6.2 试验方法 |
2.6.3 数据处理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刺粉虱为害对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
3.1.1 黑刺粉虱为害后3 个茶树品种茶多酚的含量变化 |
3.1.2 黑刺粉虱为害后3 个茶树品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 |
3.1.3 3个品种咖啡碱的含量变化 |
3.1.4 3个品种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 |
3.1.5 3个品种儿茶素的含量变化 |
3.2 黑刺粉虱为害对茶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1 黑刺粉虱危害前3 个茶树品种间光合色素含量的比较 |
3.2.2 黑刺粉虱危害后龙井43#的光合色素含量变化 |
3.2.3 黑刺粉虱危害后福鼎大白的光合色素含量变化 |
3.2.4 黑刺粉虱危害后黄金芽光合色素含量变化情况 |
3.2.5 黑刺粉虱危害后3 个茶树品种体内光合色素变化率 |
3.3 黑刺粉虱为害后对茶树体内抗氧化酶的活力的影响 |
3.3.1 黑刺粉虱为害前3 个茶树品种体内抗氧化酶的活力 |
3.3.2 黑刺粉虱为害后龙井43#抗氧化酶的活力变化 |
3.3.3 黑刺粉虱为害后福鼎大白抗氧化酶的活力变化 |
3.3.4 黑刺粉虱为害后黄金芽抗氧化酶的活力变化 |
3.3.5 黑刺粉虱为害后3 个茶树品种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变化率 |
3.4 采茶安全期茶园黑刺粉虱防治药剂筛选 |
4 讨论 |
4.1 黑刺粉虱对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
4.2 黑刺粉虱对茶叶光合色素的含量的影响 |
4.3 黑刺粉虱对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4.4 黑刺粉虱的田间药剂防治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蚜的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 茶蚜 |
1.1 茶蚜的形态特征 |
1.2 茶蚜的生物学特性 |
2 植物抗虫性 |
2.1 植物抗虫性的定义 |
2.2 植物的抗虫机制 |
2.3 植物抗虫防御体系 |
2.3.1 物理防御体系 |
2.3.2 化学防御体系 |
3 刺探电位图谱技术 |
3.1 EPG技术的发展历史 |
3.2 EPG技术的工作原理 |
3.3 EPG波谱和生物学意义 |
3.4 EPG技术在植物抗虫性研究中的应用 |
3.4.1 寄主植物抗性机制方面的应用 |
3.4.2 刺吸式口器昆虫与寄主植物关系特异性研究的应用 |
3.4.3 传毒昆虫传毒机理研究 |
4 茶树抗虫性研究现状 |
4.1 抗虫性品种的形态学特征 |
4.2 抗虫性品种的生化特征 |
4.3 抗虫性品种的筛选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2章 茶蚜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植物 |
1.1.2 供试昆虫 |
1.2 试验方法 |
1.2.1 有翅茶蚜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
1.2.2 无翅茶蚜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
1.2.3 不同茶树品种抗蚜性评价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翅茶蚜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
2.2 无翅茶蚜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
2.3 不同茶树品种抗蚜性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茶蚜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取食行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植物 |
1.1.2 供试昆虫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蚜口针在非韧皮部取食的刺探行为比较 |
2.2 茶蚜口针在韧皮部取食的刺探行为比较 |
2.3 茶蚜在不同茶树品种上各取食波所占时间比例 |
2.4 不同品种茶树抗茶蚜强弱的聚类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蚜抗性的形态结构和生化成分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植物 |
1.1.2 试验仪器及试剂 |
1.1.2.1 主要仪器设备 |
1.1.2.2 主要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形态结构测定 |
1.2.1.1 芽叶颜色观察 |
1.2.1.2 叶片厚度测定 |
1.2.1.3 气孔密度测定 |
1.2.1.4 茸毛密度测定 |
1.2.2 生化成分测定 |
1.2.2.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1.2.2.2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 |
1.2.2.3 茶多酚含量测定 |
1.2.2.4 咖啡碱含量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茶树品种叶片形态结构对茶树抗蚜性的影响 |
2.1.1 茶树品种芽叶颜色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
2.1.2 茶树品种叶片厚度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
2.1.3 茶树品种气孔密度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
2.1.4 茶树品种茸毛密度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
2.1.5 茶树品种形态结构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
2.2 不同茶树品种叶片生化成分对茶树抗蚜性的影响 |
2.2.1 茶树品种可溶性糖含量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
2.2.2 茶树品种氨基酸含量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
2.2.3 茶树品种茶多酚含量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
2.2.4 茶树品种咖啡碱含量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
2.2.5 茶树品种生化成分与茶蚜寄主选择性的关系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全文总结 |
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1.1 茶蚜对不同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
1.2 茶蚜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取食行为 |
1.3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蚜抗性的形态结构和生化成分分析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论文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9)寄主转换对豌豆蚜生命周期、取食行为和唾液腺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蚜虫寄主专化型的表现 |
1.2 蚜虫寄主专化型形成的内在原因 |
1.2.1 蚜虫独特的生活史 |
1.2.2 蚜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和定位 |
1.2.3 植物表面结构及次生物质对蚜虫选择寄主植物的影响 |
1.3 蚜虫寄主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
1.3.1 蚜虫寄主适应的生理生态学分析 |
1.3.2 蚜虫寄主适应的生物化学分析 |
1.3.2.1 蚜虫体内分子组成 |
1.3.2.2 蚜虫体内酶含量变化 |
1.3.3 蚜虫寄主适应的分子生物学及组学分析 |
1.4 蚜虫唾液腺蛋白和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供试寄主植物 |
2.3 构建豌豆蚜驯化种群 |
2.4 瞬时转换和长期驯化后豌豆蚜生命表的构建及分析 |
2.4.1 瞬时转换后豌豆蚜生命表的构建 |
2.4.2 长期驯化后豌豆蚜种群生命表的构建 |
2.4.3 生命表数据统计分析 |
2.5 瞬时转换和长期驯化后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取食行为检测 |
2.5.1 瞬时转换后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取食行为检测 |
2.5.2 长期驯化后豌豆蚜种群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取食行为检测 |
2.5.3 EPG的操作、记录与数据分析 |
2.5.3.1 EPG的操作方法 |
2.5.3.2 EPG的波形记录 |
2.5.3.3 EPG的数据统计分析 |
2.6 不同寄主植物组织切片的显微观察 |
2.7 瞬时转换和长期驯化后豌豆蚜唾液腺转录组构建及分析 |
2.7.1 转录组样品的收集——豌豆蚜唾液腺的解剖 |
2.7.2 转录组样品的制备——豌豆蚜唾液腺RNA提取 |
2.7.3 转录组的建库测序和信息分析 |
2.7.3.1 转录组的建库 |
2.7.3.2 转录组的测序 |
2.7.3.3 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基因 |
2.7.3.4 转录组的基因注释 |
2.7.3.5 转录组的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2.8 差异表达基因的定量验证 |
2.8.1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引物合成 |
2.8.2 豌豆蚜唾液腺cDNA模板合成 |
2.8.3 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PCR |
2.9 差异表达基因的组织分布 |
2.10 唾液腺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 |
2.10.1 差异基因全长克隆 |
2.10.1.1 设计差异基因全长引物 |
2.10.1.2 PCR扩增差异基因的全长序列 |
2.10.1.3 PCR产物回收 |
2.10.1.4 PCR回收产物连接、转化和菌检 |
2.10.2 RNAi沉默差异基因 |
2.10.2.1 差异基因的dsRNA合成 |
2.10.2.2 dsRNA注射及检测干扰率 |
2.10.3 RNAi沉默差异基因对豌豆蚜取食和存活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适合度的分析 |
3.1.1 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适应后个体大小差异 |
3.1.2 瞬时转换后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命表分析 |
3.1.3 长期驯化后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命表分析 |
3.2 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取食行为分析 |
3.2.1 瞬时转换后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分析 |
3.2.2 长期驯化后豌豆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分析 |
3.3 不同寄主植物组织切片的显微观察 |
3.4 瞬时转换和长期驯化后豌豆蚜唾液腺转录组整体分析 |
3.5 瞬时转换后豌豆蚜唾液腺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6 长期驯化后豌豆蚜唾液腺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7 差异基因的定量验证 |
3.8 差异基因的组织分布 |
3.9 差异基因(ACYPI27259)的功能分析 |
3.9.1 豌豆蚜注射ds27259和dsGFP后饲养在蒺藜苜蓿上的表型 |
3.9.2 豌豆蚜注射ds27259和dsGFP后饲养在蚕豆上的表型 |
4 讨论 |
4.1 豌豆蚜对不同寄主植物适应的可塑性研究 |
4.2 豌豆蚜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行为研究 |
4.3 豌豆蚜蚕豆克隆无法适应紫花苜蓿的内在原因 |
4.4 豌豆蚜唾液腺转录组整体研究 |
4.4.1 豌豆蚜唾液腺转录组表达基因与分泌蛋白的分析 |
4.4.2 豌豆蚜唾液腺转录组高表达基因的分析 |
4.4.3 豌豆蚜唾液腺转录组解毒基因(ABC transporter)的分析 |
4.5 豌豆蚜瞬时转换时唾液腺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 |
4.5.1 豌豆蚜瞬时转换时唾液腺转录组差异基因整体分析 |
4.5.2 豌豆蚜瞬时转换时唾液腺转录组差异基因中压力相关蛋白 |
4.5.3 豌豆蚜瞬时转换时唾液腺转录组差异基因中氧化还原酶活性基因 |
4.6 豌豆蚜长期驯化后唾液腺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 |
4.6.1 豌豆蚜长期驯化后唾液腺差异基因中水解酶活性基因 |
4.6.2 豌豆蚜长期驯化后唾液腺差异基因中氧化还原酶活性基因 |
4.7 豌豆蚜唾液腺转录组总差异基因中非酶类蛋白 |
4.8 豌豆蚜唾液腺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基于远程寄主定位机理的假眼小绿叶蝉化学生态和物理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植食性昆虫远程寄主定位 |
1.1.1 视觉在植食性昆虫远程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
1.1.2 嗅觉在植食性昆虫远程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
1.1.3 昆虫的趋光性 |
1.2 远程寄主定位与害虫防治 |
1.2.1 视觉刺激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1.2.2 嗅觉刺激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1.2.3 趋光性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1.3 挥发物缓释载体 |
1.3.1 化学信息素的缓释 |
1.3.2 缓释速率研究 |
1.4 研究思路 |
1.4.1 立题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假眼小绿叶蝉远程寄主定位中视觉和嗅觉的作用关系 |
2.1 假眼小绿叶蝉视觉和嗅觉感器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假眼小绿叶蝉视觉、嗅觉在寄主定位中的作用关系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假眼小绿叶蝉的趋色、趋光性 |
3.1 寄主茶树颜色分析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假眼小绿叶蝉对不同颜色的趋性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假眼小绿叶蝉对不同单色光的趋性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假眼小绿叶蝉寄主挥发物和引诱剂筛选 |
4.1 茶树挥发物组分分析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假眼小绿叶蝉叶蝉挥发物引诱剂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3.1 植物挥发物成分鉴定方法 |
4.3.2 寄主茶树的挥发物成分 |
4.3.3 假眼小绿叶蝉植物挥发物引诱剂 |
第五章 挥发物引诱剂缓释载体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缓释速率测定方法 |
5.1.3 缓释材料剂型筛选 |
5.1.4 缓释材料微观结构 |
5.1.5 植物挥发物缓释效果鉴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电子鼻响应值标准曲线 |
5.2.2 缓释速率测定方法比较 |
5.2.3 缓释材料剂型筛选 |
5.2.4 缓释材料微观结构 |
5.3 讨论 |
5.3.1 挥发物释放速率测定方法 |
5.3.2 植物挥发物的缓释材料 |
第六章 田间试验 |
6.1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群落生态学研究 |
6.1.1 材料和方法 |
6.1.2 结果与分析 |
6.2 应用 LED 单波灯诱杀假眼小绿叶蝉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应用色板诱杀假眼小绿叶蝉 |
6.3.1 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挥发物引诱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调控 |
6.4.1 材料与方法 |
6.4.2 结果与分析 |
6.5 讨论 |
6.5.1 假眼小绿叶蝉诱虫灯 |
6.5.2 色板 |
6.5.3 假眼小绿叶蝉挥发物引诱剂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7.1 结论 |
7.1.1 视觉、嗅觉在假眼小绿叶蝉远程寄主定位中的作用和关系 |
7.1.2 寄主植物颜色特征与假眼小绿叶蝉的趋光性 |
7.1.3 茶树植物挥发物有效成分的鉴定 |
7.1.4 Sol-gel 缓释材料 |
7.1.5 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诱杀 |
7.2 讨论 |
7.2.1 植食性昆虫远程寄主定位与害虫防治 |
7.2.2 缓释材料 |
7.2.3 引诱剂的田间效果 |
7.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7.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茶蚜在寄主茶树和非寄主植物上刺吸行为的差异(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刺粉虱对四种茶树的选择性研究[D]. 宋长远.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刺吸电位图谱技术的蚜虫研究进展[J]. 刘伟娇,李玲玉,朱香镇,王丽,雒珺瑜,李东阳,高雪珂,姬继超,崔金杰. 中国棉花, 2021(07)
- [3]虫害诱导水稻挥发物对褐飞虱和二化螟种间关系的调控[D]. 苏双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D]. 姜雅秀.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5]苹果黄蚜取食和水杨酸处理诱导的苹果苗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的影响[D]. 王蔓.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6]茶树介导的茶蚜、茶尺蠖和单白绵绒茧蜂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D]. 马延旭.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黑刺粉虱对茶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D]. 李程锦.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7)
- [8]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蚜的抗性研究[D]. 钟明跃. 贵州大学, 2018(05)
- [9]寄主转换对豌豆蚜生命周期、取食行为和唾液腺基因表达的影响[D]. 卢虹.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8)
- [10]基于远程寄主定位机理的假眼小绿叶蝉化学生态和物理调控[D]. 边磊.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